第642章 百亿布局,宏图初展露-《港综之一个大佬的诞生》

  林祖辉这边正和叶三低声说着话,余光瞥见那位朱副主任还在和霍生热络地攀谈,心里不免生出几分好奇。

  “叶三哥,这位朱主任什么来头?”

  “听霍生说就是想跟我们谈点事,可之前不就说了建几个合作实验室吗?”

  “至于劳动他这样的人物亲自跑一趟?”

  叶三抬眼瞟了瞟,见对方没往这边看,这才压低声音解释:

  “你是不是提过,想往天上打颗卫星?”

  林祖辉顿时恍然大悟,原来是为了这事。

  如果是卫星项目,那一切都说得通了。

  现在航天单位肯定也缺经费,他要搞商业卫星的采购和发射,确实值得派人来谈。

  至于为什么派国经委的人来?

  航天部门都是搞科研的,不擅长谈生意,他们找国经委,乃至经贸部负责这类涉外商业谈判都正常。

  “确实有这个想法。现在亚洲这边对商业卫星的需求不小。”

  “我们现在能将卫星升上天,可亚洲各国除了日、韩都没这个能力。”

  “要是能打颗商业卫星上去,港岛不仅能开个卫星频道,多出来的转发器还能租出去。”

  “这笔买卖亏不了。”

  叶三对这个兴趣倒是不大。

  能做的生意多了去了,发射卫星风险太高——谁知道能不能成功打上去?

  就算上去了,能不能正常运转?

  再说了,什么生意都想插一脚也没必要。

  朱主任既然亲自过来,说明他们已经有了初步方案。

  他们之前坐同一班飞机,朱主任却不跟他提前聊两句,显然是不想,或者不需要宝利参与。

  “你要是真想做,那倒是好事。”

  “朱主任这个级别的人物能亲自来找你谈,说明他们很有诚意。”

  “好好谈,希望不小。”

  林祖辉还想再问两句,这时房门又被推开了。

  没过几秒钟,赵达功那张笑呵呵的脸就出现在门口。

  他先跟朱副主任热情地打了招呼,又朝叶三招了招手。

  等叶三走过去叫了声“赵叔叔”,他亲热地拍了拍叶三的肩膀,说着“几年不见,比从前稳重多了”之类的客套话。

  随便聊了几句,赵达功就招呼大家都坐下,说最好先理清楚各自要谈什么,等吃了晚饭再好好详谈。

  一说起正事,所有人的目光都不约而同地投向林祖辉。

  这几个项目全是他牵的头,要介绍具体情况自然该他来。

  林祖辉也不推辞,脸上带着从容的微笑,开门见山地说:

  “今天各位都在,我们要谈的都是正经合作,在我看来没什么好藏着掖着的。”

  “这几个项目要么是我牵头,要么我参与得很深,就由我来说说吧。”

  等赵达功、朱主任和叶三都点头同意,他才继续往下说:

  “咱们从最早的项目说起。”

  “去年我和南理工一起投了个热电研究所,主要研究环保发电厂。”

  “现在项目已经有成果了,我们有能力建设在全球都算得上技术领先的环保发电厂。”

  “从去年开始,我们就一直在谈发电厂的投资。”

  “之前都是我的下属倪总在跟进,可惜进度太慢,我希望这次能加快速度。”

  他话音刚落,赵达功就立刻表态:

  “这件事我最近才详细了解,也知道进度慢的原因在哪。”

  “因为电力系统实行双轨制,环保发电又涉及新技术,权责不清导致一些干部懒政怠政。”

  “我已经请了粤省电力集团总经理,省、市电力、卫生、环保的相关负责人明天都来开会。”

  “这次一定要把合作推进下去。”

  林祖辉见没人有异议,点点头就转到下一个话题:

  “那这一项咱们明天再详谈。”

  “下一项是卫星发射计划,我跟亚视的邱老板、tVb的邵六叔都聊过。”

  “我们想发射一颗能覆盖整个东南亚的通信卫星,到时候可以整合港岛的传媒资源,开通一个港岛卫视频道。”

  “现在能制造、发射通信卫星的国家不多,所以想来问问。”

  “钱的问题先放一边,首要的是弄清楚能不能帮我们发射。”

  “然后再谈是帮我们造卫星,还是需要我们自己采购。”

  一提到卫星,会议室里顿时安静下来,连赵达功都显得有些惊讶。

  覆盖东南亚的卫星频道?

  采购、发射卫星,还要自己运营?

  朱副主任沉默了一会儿,才开口说:

  “卫星相关的信息现在都属于机密,不管是发射还是制造,都不适合在这种场合讨论。”

  “我希望会后单独谈谈。”

  林祖辉从善如流:

  “好,那我们会后单独聊。”

  “接下来是翡翠计划,我和我的合伙人发现缅甸的翡翠比钻石还稀有,全世界就只有那一个产区。”

  “我已经派人去缅甸了,打算把独家开采权拿下来。”

  “之后通过影视、传媒,联合亚洲各大珠宝商把翡翠价格炒起来,炒成跟钻石一个级别的奢侈品。”

  “现在的问题是,缅甸那个翡翠产区乱得很,当地还盛产毒品。”

  “我需要在境内采购武器,雇佣退役军人,组建私人武装去保护矿区。”

  叶三笑呵呵地接过话头:

  “我们研究过,林先生这个想法很不错,不过中间还有很多细节要商量。”

  “涉及到武器和境外武装,知道的人还是越少越好。”

  “后面咱们找个时间私下谈,我不着急。”

  等他说完,林祖辉见没人再发言,就继续介绍起山海集团的规划:

  “最后就是山海科技集团了。”

  “现在科技发展日新月异,三星、LG、松下、东芝这些日韩电器品牌的产品卖遍全球。”

  “我们自然也得培育几个类似的科技集团,要不然以后连讨价还价的余地都没有。”

  “对方有我们没有,他们只要串通好,就能用电子产品收割我们的财富。”

  “就像一部手持电话卖两三万港币,它真值这个价吗?”

  “港岛有资金,也有些先进技术,但缺的是一个足够大、足够包容的市场。”

  “只要内地能给足便利,我们能从港岛拉来大把资金。”

  “由我、霍生、王冬、倪永孝一起牵头,五年内总共投入100亿港币创办山海科技。”

  “第一期先投10亿港币,今年年底前全部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