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卷 第33章 惊!胖丫给他生的是两个娃!-《带娃随军,给绝嗣京少看男科他红温了》

  谢团长媳妇的事?

  坐在后排座的乔星月,特意留意着这句话。

  谢团长媳妇能有什么事?

  想到之前兰姨说,谢团长和他媳妇没任何感情基础,两人正准备离婚,乔星月也不好多问。

  她细心地照顾着身侧的宁宁。

  昆城的初夏,天色擦黑后,车窗吹进来的风带着微微的凉意,比起在绿皮火车上那些臭烘烘的气味,清爽多了。

  宁宁呼吸着新鲜的空气,脸色看起来也没那么蔫了。

  坐在吉普车副驾驶的谢中铭,没有说话,只对肖松华淡淡地嗯了一声,似乎不想过多聊到胖丫。

  随即拿起肖松华放在车上的一叠军事资料,开始翻阅了起来。

  即使他靠在车椅上,仍旧身姿挺拔,脊背像是被无形的线绷着,肩背挺得笔直,连带着脖颈都透着股挺拔端正的劲儿。

  车窗摇下半截,风卷着初夏的青草气息吹进来。

  他挽着袖子的手臂,轻轻托着手上的军事资料,风吹得泛黄的纸张哗哗响。

  书页的翻动声,让他停下了看着军事资料的动作。

  回头一看,乔星月和孩子们刚一上车,就又睡着了,大概在火车上是真的累坏了。

  绿皮火车上,别说安安和宁宁受不了那股子车厢里臭烘烘的气味,他也受不了,这会儿正好让她们吹吹清爽的晚风。

  谢中铭便没有摇上车窗。

  又怕她们母女仨人吹着凉风会着凉。

  他抽回眸光看着开车的肖松华,“车上有毯子吗?”

  “你个大老爷们,还怕冷?”肖松华是一个不折不扣的硬汉,说话的声音偏硬,嗓门也不低。

  谢中铭不由拧了拧眉,眼里带着寒气,压低声音道,“声音小点。”

  说完,谢中铭特意回头看了看她们娘仨。

  见她们娘仨呼吸均匀又轻浅地睡着,便又抽回了眸光。

  肖松华这才注意到,后排座的一大两小正闭着眼睛睡觉,不由自觉地压低了声音,“没有毯子,手套箱里有两件军外套,你打开看看。”

  闻言,谢中铭打开仪表台右下方的手套箱,从里面拿出两件崭新的军外套,特意回头够着手,披在了乔星月和安安宁宁的身上。

  肖松华觉得有点意思。

  这个男人从来不会多看任何女同志一眼,以前上军校和在部队里,给他写过情书,大大胆胆追求过他的女同志可不少。

  哪个女同志能得到他这样的照顾?他和任何女同志,都不会有半点接触。

  后排座坐着的女同志倒好,谢中铭竟然主动给她盖衣服,还怕他说话的声音吵到她们,特意要他小声点。

  肖松华小声问,“这个女同志,是你们军区的?”

  “不是,她在我家给我奶奶调整身体。”谢中铭继续翻看那叠军事资料。

  肖松华握着方向盘,开着车,又问,“刚刚你也没介绍一下。”

  谢中铭端坐在副驾驶位,头也不抬,“乔星月,她的丈夫也是军人,不过牺牲了,那两个女娃是她的两个双胞胎女儿,一个叫安安,一个叫宁宁。宁宁和我爸一样有哮喘病,也是来昆城拍胸肺CT的。”

  “不是吧……”肖松华惊了一下。

  又特意回头,快速看了一眼乔星月。

  她歪着脑袋轻轻抵在车窗玻璃上,胸前的马尾和马尾上系着的蝴蝶结丝带随风飘扬着,脸蛋白白的,睫毛长长的,鼻尖也是小巧白皙,年轻漂亮的就像是刚毕业的高中生一样。

  那两个女娃,怎么就是她生的双胞胎女儿了。

  肖松华还以为,那是她家里的妹妹呢。

  再一想,觉得不对劲儿,太不对劲儿了。

  “中铭,你有问题,有很大的问题。”

  谢中铭骨节分明的手指,翻过泛黄的纸页,声音里带着特意压低的提醒,“小点声。”

  肖松华不说话了。

  大约二十分钟后,抵达昆城的芙蓉饭店。

  谢中铭把乔星月和安安宁宁叫醒,母女三人下了车,和谢江走在前头。

  肖华松和谢中铭走在后头。

  肖松华特意压低了声音,“中铭,难怪你要急着找到胖丫离婚,原来是因为这个寡妇啊。”

  “注意你的用词,她叫乔星月,叫她乔同志。”

  ‘寡妇’这个词,让谢中铭的声音冷了几分,带着明显的提醒之意。

  闻言,肖松华就更觉得谢中铭有问题了,他把胳膊搭在谢中铭的肩头,停下脚步,问,“中铭,你不会是喜欢上这位丧偶带着两个孩子的乔同志了吧?”

  也难怪。

  自苦英雄难过美人关。

  这乔同志生了两个四五岁的娃,还能年轻漂亮如刚毕业的高中女生,她身上自带着一种独特的气质。

  谢中铭喜欢上人家,也不奇怪。

  谢中铭的沉默不答,让肖松华更加肯定他的猜测,“那你是要赶紧找到胖丫,和她把离婚手续办了。反正你们也没有任何感情基础。但是中铭,万一你找到这个胖丫,她不愿意离怎么办?”

  “你什么时候变得跟个大妈一样爱打听?”谢中铭冷着脸色,往前走了一步。

  随即又停下来,问跟上来的肖松华,“芙蓉酒店的人,有没有提到胖丫生孩子的事情?”

  “啥,胖丫给你生了娃?”

  “你不知道?”

  “不知道啊,一会儿去问问,这个我真不知道。中铭,到底咋回事,你和胖丫不是只有一次吗,她咋就生娃了?”

  谢中铭没有回答。

  乔星月和谢江已经到了芙蓉饭店的门口了。

  她和身后的二人隔得远,也听不清他们在说什么。

  这会儿,她停在芙蓉饭店的门口,打量着这条街景,打量着饭店门口的一景一物。

  她已经离开芙蓉饭店四年了。

  除了芙蓉饭店那四个字没有换掉,其余的完全变了样。

  原先的棕色大门,刷上了鲜艳的大红漆,连两旁的标语也从‘为人民服务’改成了——粮票有价,服务无价。搞好饮食服务,支援四化建设。

  黑板上的当日菜单,也全都换了,招牌菜不再是回锅肉,菜价普遍涨了两三毛。

  “爷爷带你们吃饭,吃完饭今晚好好休息。休息好了,明早再去医院。”谢江牵着安安宁宁的小手往里走。

  乔星月也跟着往里走。

  上前招揽的服务生喊着,“里面请,粮票带够喽!”

  这服务生瞧着,也是生面孔。

  乔星月坐下来后,四处打量了一番,整个饭店的大堂布局完全改了,见不到一个熟面孔。

  按理说,芙蓉饭店属于是国营饭店,饭店里的每个岗位,经理、财务会计、采购、服务生、厨师,这些都是属于体制内的员工,有固定的编制,人员十分固定。

  不像她在后世的二十一世纪,人员流失严重。

  咋就看不到熟面孔了呢?

  难道芙蓉饭店体制内的员工,都大换了一波血?

  正是疑惑时,谢中铭和肖松华后脚走进来,他们点着菜。

  乔星月带安安宁宁去后厨洗手,这才看见后厨的人也不是当年的那些厨师和墩子匠了。

  她随便问了一个人,“大哥,向您打听个事,我四年前来这里吃过饭,芙蓉饭店的工作人员,咋都换人了?”

  这位憨厚的中年大哥,热心地应了一句,“你不知道吧,当年饭店经理被抓了,他搞贪污腐败,饭店大半的人都是他的亲戚。他坐牢后,商业局把整个饭店的人都换了一遍。你是外地人才不知道吧,这事当年闹得沸沸扬扬。”

  乔星月总算是明白为什么看不到一个熟人了,“谢谢大哥,我确实是外乡人,当年只是路过吃了顿饭。”

  这事应该是她离开后发生的。

  洗完手的安安宁宁,有些好奇。

  安安问,“妈妈,你来过这个饭店呀?”

  “对呀。”乔星月牵着安安宁宁,从后厨往饭店大堂走。

  她边走边说,“那个时候,妈妈还在这里洗过碗,端过盘子呢。你和妹妹也在,妈妈每天把你们一个背在前面,一个背在后面在这里干了快半年的活。”

  安安挠了挠小脑袋,“啊,妈妈,可是我为什么不记得了呀?”

  “你才多大点,你能有啥记忆?”乔星月笑了笑,那个时候安安宁宁刚出生。

  安安边走边问,“那妈妈背着我和妹妹在这里洗碗端盘子,岂不是很辛苦?”

  “不辛苦。”乔星月看着安安和宁宁长大了,除了宁宁有先天性的哮喘病以外,她把两个孩子养得很好,她十分满足。

  说话间,她们回到了饭店大堂的餐桌前,肖松华尽着地主之谊点了几道硬菜,然后看着归来的安安和宁宁,绅士爽快道:

  “乔同志,你和孩子看看喜欢吃什么,看看黑板上的菜单,随便点。”

  乔星月浅浅一笑,“你们点就好了。”

  肖松华大方道,“那不行,你是中铭的战友,也就是我的战友。战友大老远从锦城过来,我这个东道主哪有不好好招待的,必须点,点你们喜欢吃的,否则就是看不起我肖松华。”

  更何况,这位叫乔星月的女同志,以后很有可能会成为谢中铭的媳妇。

  那就是他嫂子。

  肖松华哪敢怠慢了未来的嫂子。

  谢中铭插了一句,“乔同志,安安,宁宁,松华家有钱有票,别跟他客气。”

  安安是个胆子大的,既然叔叔们都这样说了,她不客气道,“松华叔叔,那我真点了啊。”

  她盯着挂在墙上的黑板,把上面用粉笔写的菜单看了个遍,“嗯,我想要卤鸡腿。”

  肖松华笑道,“哟,这娃这么小,还识字儿。”

  安安点完菜,大大方方和肖华松聊起天来,“我和妹妹两三岁的时候,妈妈就教我们识字算术了。我妈妈还会教我们说外语,背唐诗宋词。”

  “安安……”乔星月提醒了一句,安安意识到自己过于张扬了,赶紧闭嘴。

  ……

  饭后。

  肖松华送大家去了部队招待所。

  部队招待所里离军区总医院不远,出门坐公交,几个站就到了,十分方便。

  谢中铭和谢江都是军人,两人级别不低,每人都可以免费住到一个二十平米的套房,套房里有一个小的接待室、卧室和洗漱间。

  两个人腾出一套来,让乔星月和两个娃住,这样方便她们夜间起夜和洗漱。

  谢中铭拿了房卡,直接把娘三的蛇皮口袋送到房间,又往她们房间送了两壶热水。

  “乔同志,今天坐了一天火车,你和安安宁宁肯定也累了,早点休息。”

  “我向松华借了车,明早一起送你们和我爸去医院。”

  “明早见!”

  说着,他绅士礼貌的,帮她们娘三带上了门。

  安安直接坐到黑色的皮沙发上,躺下去,翻滚了一圈,“哇,妈妈,这比我们之前住的招待所,舒适多啦。中铭叔叔和师长爷爷人真好。”

  安顿好乔星月母女三人,谢中铭回到谢江的门口,“爸,我和松华出去一趟。”

  谢江给自己泡了一杯茶,放下水壶,问,“这么晚了还要去哪里?”

  一身挺拔的谢中铭,眉眼间有一丝凝重,像是有心事,“四年前,胖丫在芙蓉饭店洗过盘子,我去打听一下胖丫的消息。”

  胖丫失踪这么多年,还从来没有听说过,她在饭店洗过盘子这种事。

  谢江点点头,“那你赶紧去,顺便问清楚,胖丫肚子里的那个孩子到底有没有生下来。”

  谢中铭也点了点头,便又和肖松华去了芙蓉饭店。

  这个点芙蓉饭店快下班了,但肖松华早就和饭店的陈经理约好了。

  到了饭店后,肖松华作了简单的介绍,然后直入主题,“陈经理,那你们知道胖丫后来去了哪里吗?”

  这个陈经理穿着中衫装,看上去朴素整洁,他把芙蓉饭店前经理腐败贪污的事情,跟两位团长简单陈述了一遍。

  随即,又道,“后来整个饭店都换了人,所以我也不知道这个叫胖丫的去了哪里。这里只有胖丫的入职记录和领工资的记录。”

  “我看看。”谢中铭神色凝重。

  “给,谢团长。”

  几年前的记录,纸页已经又旧又黄,上面还沾着灰。

  谢中铭仔细地浏览着,看到好几栏都写着胖丫预支了工资,后面的备注是:因病预支工资。

  胖丫生病了?

  所以才老是预支工资?

  他问陈经理,陈经理直摇头,“我们也不清楚,毕竟胖丫是在我接管芙蓉饭店之前,就离职的。我连胖丫人长什么样都没见过。”

  这就有些棘手了。

  谢中铭又仔细瞧了瞧,胖丫领工资时的签名字迹,看着咋有些眼熟?

  ‘胖丫’这两个字写得娟秀工整,他好像在哪里见过同样字迹,一时半会儿也想不想来了。

  陈经理又说,“不过,我倒是认识之前的一个会计。他啊,跟上一任饭店经理一起因为贪污,被抓了,坐了牢,前几个月刚放出来。不过今天有些晚了,明天我可以带二位去见见这位会计。”

  谢中铭感激道,“那谢谢陈主任了。”

  第二日,谢中铭一大早把乔星月母女三人和谢江先送去了医院,随后和肖松华一起找到了陈主任,又去见了那位当年和胖丫共事的会计。

  会计姓蒋,因为犯过错误坐过牢,现在只能在街边摆起一个小摊子,当起了修鞋匠,以此维持生计。

  一听说眼前的两个人都是团长,立即放下手中的刮皮刀,起身时端正站姿,态度也极其端正,“团长好!”

  谢中铭点点头,“同志,我只是向你打听个事,不是例行检查,你不用紧张。你还记得胖丫吗?”

  “记得。”蒋会计瘦弱的身子站得笔直,“胖丫当年经常预支工资,还经常向大家借钱。我看她可怜,也借过钱给她。”

  谢中铭皱着眉,又问,“胖丫是不是生了什么病?所以经常预支工资,经常借钱?”

  “不是她生病了,是她娃生病了。”蒋会计如实回答。

  娃生病了?

  难道胖丫真的给他生了娃?

  谢中铭张了张唇,喉咙里却突然像是卡着团棉絮,半天没回过神来,“你说啥,胖丫真的生了娃?”

  “对啊,胖丫有两个娃,不过……”蒋会计说到这里,停了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