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6章 重整旗鼓-《四合院之院里众人助我升职》

  经过几天几夜连轴转的周密调查和证据固化,事故的原因、责任以及红星农机配件厂存在的深层次、系统性的管理问题基本水落石出,形成了完整的证据链。

  一份厚厚的、内容触目惊心的调查报告初稿摆在了张霖的临时办公桌上。

  但他直到,光查出问题、追责还远远不够,只是完成了第一步。

  关键和难点在于下一步,如何彻底解决问题,如何让这个厂子真正走上安全生产、规范管理的正轨,如何挽回已经涣散的人心,重塑制度的权威。

  这才是对他和工作组更大的考验。

  他再次把自己关在办公室里,泡上浓茶,铺开稿纸,结合详实的调查结果和自己的管理经验及近期调研的思考,开始起草那份关乎红星厂未来命运的全面整顿方案。

  这份方案必须具有极强的针对性、可操作性和系统性,能够真正落地生根,而不是一纸空文。

  首先,是彻底的技术整改和硬件投入。

  方案明确要求:那台肇事的、早已超出报废标准的冲压机立即予以报废,不得修复使用!全厂所有设备,尤其是使用年限长、故障率高的老旧设备,立即全部停产,委托第三方权威机构或由局里派专家小组逐一进行严格的安全技术鉴定。

  鉴定合格的,必须百分之百恢复所有有效安全防护装置,完善维修保养记录,经工作组验收批准后方可复工;鉴定不合格或存在重大隐患无法彻底消除的,一律坚决停机大修或申请报废更新,绝不允许带病运行。

  同时,方案明确提出要划定专项安全资金,优先用于改善基础作业环境,如修缮破损厂房、平整坑洼地面、更换昏暗照明、完善消防设施、增加通风除尘设备等,为安全生产创造最基本的物质条件。

  其次,是严格的管理体系重构和责任落实。

  方案提出:立即调整厂领导班子,建议上级对负有直接领导责任和主要管理责任的厂党政主要领导、相关分管副厂长、科室及车间负责人予以撤职、降职等严肃处理,绝不姑息。

  建立健全并严格落实从厂长到班组长、再到每一个操作工的层层安全生产责任制,明确各岗位安全职责,签订安全责任书,将安全绩效与干部考核、职工奖金、评优评先直接挂钩,实行“安全一票否决制”。

  建立独立的安全科,直接对厂长负责,选拔原则性强、懂技术、敢管理的人员充实其中,赋予其绝对的监督检查权和处罚建议权,彻底改变过去安全部门依附于生产、说话不管用、监督软弱的尴尬局面。

  第三,是全面的制度梳理、再造和震撼性的教育培训。

  废止所有形同虚设、脱离实际的旧制度表格,重新制定切合实际、简单明了、可操作性强的安全操作规程、设备日常点检与定期保养制度、隐患排查整改闭环管理制度等。

  立即组织全厂停工学习三天,不是走形式,而是由工作组成员、外请专家和技术骨干进行授课,重点就用这次血淋淋的本厂事故作为最震撼、最直接的典型案例,进行深入剖析和反思教育,并进行严格的理论和实操考核,不合格者不得上岗,补考仍不合格者调离岗位。

  同时,建立常态化的班前安全会制度,天天讲安全,时时提醒风险,使安全意识深入人心。

  第四,是妥善的善后处理与人心凝聚。

  在政策允许范围内,本着就高不就低、体现人文关怀的原则,积极与家属沟通,尽快落实对死伤者及其家属的赔偿和抚恤工作,安排专人做好心理疏导和困难帮扶,化解社会矛盾,维护稳定。

  同时,对厂里其他生活困难的职工家庭,也由厂工会立即进行全面摸底,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给予适当的帮扶和慰问,传递组织温暖,凝聚涣散的人心,为重整顿治创造良好的群众基础。

  方案初稿写好后,张霖没有独断专行。

  他先是召集工作组全体成员开会,逐条逐句进行讨论修改,集思广益,确保措施的严谨性和可行性。

  然后,他拿着修改后的方案草稿,主动去找刘书记和几位暂时未被追究主要责任、近期表现尚可、情绪相对稳定的厂领导征求意见,寻求他们的理解和支持。

  刘书记仔细看了方案,尤其是看到调整领导班子和建议严肃处理相关责任人的部分时,脸色灰暗,双手微微颤抖,但经过一夜的思考和自己内心的挣扎,最终还是长叹一声,拿起笔在征求意见稿上签上了“同意”二字。

  他声音沙哑地说:“张组长,这份方案全面深刻,切中要害,我完全同意。是我们领导班子辜负了上级组织的信任,害了工友兄弟……我们接受批评,接受处理。该怎么处理就怎么处理吧,我接受组织的一切决定,只希望红星厂能好起来。”

  更重要的是,张霖又特意挤出时间,分批召开了多次有不同年龄段老工人、技术骨干、基层班组长和一般青年工人参加的座谈会,诚恳地听取他们对整顿方案的具体意见和建议。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开始大家还有些拘谨,面面相觑,不敢直言。

  但在张霖真诚的态度、“向大家请教”的定位和鼓励下,大家逐渐放下了顾虑,打开了话匣子,提出了很多来自一线、非常宝贵具体的建议,比如某台老设备的具体整改替代办法、某个高风险工序如何通过小改小革操作更安全、哪些制度条款太繁琐不实用需要简化等等。

  张霖让记录员一一详细记下,对其中合理可行的建议,当场表示采纳并融入方案之中。

  经过几上几下充分征求意见和修改完善后的整顿方案,迅速正式上报工业局和区委。

  由于证据确凿、逻辑清晰、方案系统务实可行,很快就获得了上级的批复同意。

  区里和局里经研究决定,暂时由张霖同志全面主持红星厂的党政工作,全力负责整顿事宜。原厂党委书记、厂长停职接受审查,另有两名负有直接领导责任的副厂长被直接撤职。

  批复下来的当天下午,张霖立即召开全厂职工大会。

  没有选择在礼堂,就在出事车间的外面空地上。

  他拿着简易的扩音喇叭,面对台下黑压压的、神情各异的职工们,没有回避,没有遮掩,用沉痛但清晰的声音,直接通报了事故调查的核心结论和上级的处理决定,详细宣读了整顿方案的主要内容和即将采取的各项措施。

  “……同志们,事故是悲惨的,教训是血淋淋的!它像一面镜子,照出了我们厂在安全管理上存在的巨大漏洞和严重问题!这些问题,根子在领导,在管理,也在我们每一个人的安全意识上!上级已经根据调查结果,对相关责任人做出了严肃处理!下一步,我们要做的就是刮骨疗毒,脱胎换骨,彻底整改!”

  他的声音逐渐提高:“整顿方案已经制定完成,并获得了上级批准!从今天起,一切按新规矩办!设备不安全,坚决不能开!操作不规范,坚决不能干!隐患不排除,坚决不能生产!我知道,严格的整改肯定会影响当前的生产进度,会影响大家的工时和奖金。但是,我想问大家,是钱重要,还是命重要?是暂时慢一点重要,还是永远失去工友、自己或者家人变成残废重要?!我们不能再用鲜血和生命去换产量了!”

  台下鸦雀无声,许多人低下了头,人群中传来压抑的啜泣声。

  “整顿不是为了整人,是为了救人!是为了让我们每个人每天都能平平安安下班回家!是为了让我们的父母妻儿不再提心吊胆!是为了让红星厂真正成为一个安全、规范、有尊严、有前途的社会主义企业!这需要咱们在座的每一个人共同努力!从领导做起,从我做起,从每一位老师傅、每一位青年工人做起!希望大家擦干眼泪,打起精神,支持工作组,支持新的管理办法,监督我们的工作,一起努力,把咱们自己的厂子搞好!”

  大会结束后,整顿行动以雷厉风行的速度全面展开了。

  报废的冲压机第一个被拖走了;局里派来的技术专家小组进驻,开始逐台设备进行严格鉴定;新的安全科迅速组建并开始运转,拿着新制度手册在全厂巡查;全厂停工三天,进行扎实的安全学习和考核;新的安全生产责任制层层分解落实下去。

  过程中当然有阻力,有不习惯,有抱怨,有暂时的不理解。

  但大多数职工看到工作组是动真格的,看到厂领导真的被严厉处理了,看到整顿措施确实是在为工人的生命安全着想,态度开始逐渐从最初的怀疑、观望、恐惧,转变为接受、配合、甚至积极参与。

  车间里开始出现重新刷写的、醒目而朴实的安全标语;班前会上有了具体的安全提醒和风险交底;老师傅开始主动纠正徒弟的不安全动作;青年工人也开始互相提醒戴好护具……

  主要的生产线没有马上恢复,厂区里甚至显得有些“冷清”和“缓慢”,但一种新的、重视安全、敬畏制度、规范操作的气氛正在这个厂子里慢慢沉淀、形成。

  张霖每天仍然不知疲倦地穿梭在各个车间和整改现场,检查进度,解决一个个具体的技术和管理难题,与干部工人交流。

  他知道,重建受损的信任、改变固有的习惯、夯实安全的基础,需要付出持续的努力和时间,但他已经看到了初步的成效和复苏的希望。

  喜欢四合院之院里众人助我升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