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5章 武院学子,所学所用,皆为军阵之学-《大明:抬棺进谏,老朱求我别作死了》

  忽而!

  他声音微微拔高,让众人只觉得似乎有些熟悉的一幕,再度出现。

  “相比之下。”

  “却没有筛选出武将的学府。”

  “要知道隋唐之时,就有武举!”

  “就连宋朝时期,也改善过唐朝时期的武举。”

  “但当今陛下,却见武举看做是武将乱权之祸,直接将其变得有名无实!”

  “而我所说的武门!”

  “则是让军中真正实战的将领,以及年老的勋贵武将,返回朝野……”

  “开设新的武将筛选制度。”

  “建立武院!”

  “但凡地方武将、勋贵子嗣,若要任职之前,必须先进入武院学习。”

  “武院学子,所学所用,皆为军阵之学。”

  “必须入朝为官参与兵事,也必须进入军中历练!”

  “从此以后,这朝廷之中,才不算是文官团体独大。”

  “武将、文官、勋贵子弟!”

  “又是三位一体。”

  “在朝中既是相互监督,也是相互扶持!”

  “不用担心任何一方独大。”

  而就在苏怀说出这些的同时。

  入眼可见。

  前方的所有韩林学士,大部分都是眼球死死瞪着,满脸铁青的盯着自己。

  “愚民之见!”

  “藩王科举也就罢了,还入什么武门?”

  “自古以来,圣贤书是经世济民之学,武力滥用,便是祸国殃民之本!”“更何况……”

  “我大明军部,军户世代传承,何须什么武将考核?还开什么武门?”察觉到此时此刻。

  一众文臣对自己的怨气。

  苏怀冷冷一笑。

  索性继续开大!

  “这就是我要说的问题了!”

  “也是当今陛下,所制定之国朝制度之错!”

  “以至于……入眼看去,整个国朝的筛选制度,如破瓦烂缸!”

  “不动则已。”

  “一动则群蛙乱叫!”

  群臣怒火汹涌,更有甚者,目中凶光一闪,明显已经是恨之入骨!

  内堂。

  朱元璋表情微微的有些凝固。

  朱允炫则是面色一怔。

  又来?

  那声音是如此的大,以至于整个都察院之外,怕是都能听到。

  “借着这解决藩王宗室,和文臣权力之际。”

  “我就再根据《鸣冤书》上所言,指出陛下所定国策的两错!”

  “要不然,这藩王宗室,和这文臣权力之分割,根本也进行不下去……”

  “第一、四民之策!”

  “第二、科举选仕!”

  “陛下将天下百姓,看做私人囊物!”

  “圈禁一地,分属不同类别。”

  “还不同于传统的四民之策!”

  “而是把这天下所有人,都当做货物,分门别类。”

  “军户、农户、灶户、匠户……”

  “还得再加一个自古以来就不受待见,也是被当今陛下打入贱籍的商户!”

  “此五户……”

  “明着说便于管理,可以让百姓各按其道,各司其职,是的大明朝稳定有序!”

  “但归根到底,天下百姓无不苦其策矣!”

  话音刚落。

  朱允蚊气的牙根直痒。

  而正坐在内堂的朱元璋,更是怒火冲天。

  “这也算咱的错了?”

  “他懂个什么!!”

  “无知小儿!”

  “愚蠢之徒!”

  “短视之辈!”

  “他懂个什么?”

  朱元璋身为大明的皇帝,如今一而再,再而三,却被一个“将死之人”接二连三的谏骂!

  是的。

  谏骂!

  想了很久,他自己才想出这个词来。

  说是怒骂,他堂堂帝王拉不下这个脸。

  只能是劝谏再加一个“骂”。

  本来都准备斩立决了,结果却被突然的天象打断!

  民意汹涌之下,他这才暂时放弃。

  想着将其定罪!

  结果,昨夜百官连夜审问,却拿着《鸣冤书》什么都没审出来。

  自己突审,也没审出来。

  今日审问。

  对方却不仅解释了《鸣冤书》的内容,反而又出现了新的谏言!

  朱元璋清楚的知道。

  自己和百官没审出来的原因,不是因为他们没有能力。

  而是这《鸣冤书》中,除了冒犯天威之外,真的找不到一点错处!

  换言之……

  既然《鸣冤书》没错!

  那谁错了?

  不!

  突然,朱元璋赫然睁大了眼睛。

  因为,他想到了一个可能..…

  自己让百官以《鸣冤书》中的内容审问苏怀。

  是不是根本就是一步错棋!臭棋!

  毕竟!

  审问的越多,对方将《鸣冤书》之中的内容说的越详细,甚至还给出对应的阐释、以及解决之法!

  在满朝文武都找不到对方错处之时……

  那么!

  错的是谁?

  错的是谁???

  蓦然间,朱元璋身体前倾,双手放在膝盖之上,眼眸睁大,如同虎狼之眼扫视四方……

  他中了此人的阴谋!

  一定是阴谋!

  因为……

  这个答案根本不用想!

  前天的登闻鼓,血书《鸣冤书》,天象之变,夏日飞雪之后。

  苏怀之事!

  已经成了京城百姓的热谈。

  他几乎不用去民间,就可想象到这个话题,有多么热闹!

  而自己如此高调的,在气愤之下,让百官会审。

  然而……

  一个错都没伸出来。

  那错的是谁?

  就是他这个当今的21天子!

  是要发动蓝玉案的主谋!!!

  是他洪武皇帝—-朱元璋错了!

  “他先谈藩王之患!”

  “再谈文臣未来霸权之患!”

  “那接下来是什么?”

  “就是蓝玉案!”

  “他不仅是让咱认识到,让百官认识到,是不是也要让整个天下都认识到……”

  “《蓝玉案》错了?”

  “咱错了!”

  朱元璋猛然醒悟。

  不能再审了!

  绝不能再审了!!

  想到这儿。

  朱元璋起身。

  一旁的朱允蚊察觉到奇怪,连忙看向皇爷爷。

  “让他们停止审案!”

  “皇爷爷是说停……”朱允败不明所以。

  “咱说,让他们停止审案。”

  “咱中了这小子的计了!”

  朱元璋低声吼道,说完,他便准备吩咐蒋。

  然而此时……

  他的身体忽然僵住。

  因为.…

  詹徽威严的问询声音,已经突然响起。

  “无知之辈!”

  “你懂什么?”

  “自古岂有拍脑袋想出来的国策,包括之前所言的藩王、和废除宰相

  制!”

  “大明的国朝政策,岂是陛下一个人,就能想出来从而施行天下的?”

  “这其中的背景、原因,你又是否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