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三章 纳采-《紫袍钗》

  杜若卿的祖父亲自去请曲水书院的陆弘山长作为中间人,陆弘既和赵青棠的父亲是至交好友,又是杜若卿的恩师,由他来做中间人再合适不过。

  陆弘也很爽快的应下了此事,立即动身赶来京城,带着杜若卿的手札登门,由杜若卿亲笔所写,详述自身履历:年二十三、乡试第三名举人、家中主营漕运,薄有家产。

  另附家族清白状,写明三代无劣迹,面见赵尔忱。

  因为是世叔登门,赵尔忱的态度更加客气了。

  陆弘开门见山:“令姐是适婚之龄,你也知道,我这学生虽然是商户子弟,却年纪轻轻就中了举人。我今日来是替他探探你的口风,若你家不排斥,再让他家按礼来议婚。”

  身为女方家人、应该保持矜持的赵尔忱作沉思状,勉强开口道:“既然是世叔保媒,那我信得过杜兄的品行,但得看看他家的诚意,让他家找个妥帖的媒人,递个名帖来再说。”

  陆弘回告杜家,杜家立刻选定双媒,一位是官府备案的官媒,一位是赵夫人的远房表妹。

  双媒先携杜若卿的名帖与薄礼登门,赵尔忱收下名帖,让表姨母入内院问赵青棠的意思。

  赵青棠隔着屏风听表姨母讲完了杜若卿的情况,深吸了一口气,轻声却坚定道:“听舍弟安排。”

  那就是愿意的意思了。

  赵尔忱便让管家回递赵青棠的简帖,算允议。

  收到回帖后,杜若卿家紧锣密鼓的按三重标准备礼,十抬礼都用红绸捆扎,抬夫选身家清白的仆役,次日清晨就整装待发。

  提亲队伍由杜范卿带队,杜若卿身着儒衫,随行的还有双媒、管账先生和仆役。

  出发前,杜范卿叮嘱杜若卿:“见了侯爷说话要稳重,多提读书的事,少提家里的生意。”

  他生怕小弟提多了家里的商贾事,叫旁人看不起,毕竟对方是候府高门,还是说说科举读书的事比较稳妥。

  提亲队伍到侯府侧门,杜家仆役递上拜帖,侯府管家身着簇新衣裳接过拜帖入内通报。

  片刻后,管家出来对杜范卿拱手:“侯爷在正厅相候,诸位随我来。”

  一行人随管家穿过外院到正厅前,赵尔忱站在阶下看着进来的一行人,整了整衣衫上前迎接。

  杜范卿先拱手:“叨扰侯爷,舍弟求亲,多有冒昧。”

  赵尔忱回拱手:“杜公子客气,请进。”

  正厅按主宾落座,侍从奉上茶,赵尔忱先开口问道:“听闻杜公子今年乡试得中,师从陆山长?”

  虽然是早已知道的事,但按流程还是需要拿出来再问一遍,不然人家还以为赵家不重视女儿呢,都没打听清楚就把人嫁出去了。

  杜若卿忙答道:“正是,今年秋闱多亏恩师指点才侥幸得中第三名。”

  赵尔忱赞赏道:“陆山长眼光向来很准,他夸你文思清奇,家姐平日又最爱读诗词,你们以后也能谈得来。”

  其实赵青棠对诗词并没有特别的偏好,但这种场合当然是尽可能夸自家姐姐多么知书达礼。

  杜范卿趁机接话:“舍弟每日都要读书六个时辰,若能得到令姐的指点,也是他的福气。”

  其实杜若卿大部分时候还是每日读四五个时辰的,只有备考前会读六个时辰,但杜范卿为了表示一下自家弟弟多么好学,稍微夸张了一些。

  寒暄过后,官媒上前捧起纳采文,由杜若卿祖父亲笔写,高声宣读:“江宁布衣杜宣,有子孙讳若卿,年二十三,举于乡,性温良,好儒学。闻侯府二小姐,娴淑端雅,娴于礼,堪为良配。今奉古礼,备薄仪,谨致纳采之诚,愿结秦晋,以慰两家亲长。”

  宣读完,官媒将纳采文递到赵尔忱面前,赵尔忱接过,看完没有问题后说道:“文书很周详,杜老先生费心了。”

  杜范卿忙起身:“侯爷肯垂览,是舍弟的造化。”

  官媒示意抬夫将礼品抬进正厅,摆在厅中长案上。

  杜若卿先上前捧起一块端砚,走到赵尔忱面前躬身道:“我平日读书常用此砚,今敬赠令姐,愿令姐笔墨顺遂。”

  赵尔忱接过砚台,看了眼砚底,没有题字,却雕了一丛海棠,“杜公子有心了。”

  确实有心,这海棠看着就不是新雕上去的,看来杜若卿有这心思已久了,当初还说什么只爱桃花不喜海棠呢,啧啧啧。

  待所有礼品陈列完毕,杜范卿让管账先生递上礼单,赵尔忱让管家收下,说道:“杜公子破费了,这些礼我替姐姐收下。”

  赵尔忱示意管家取来答礼,其中包含一顶为杜若卿准备的幅巾,上面有赵青棠亲手绣的花纹。

  这些答礼由赵尔忱亲手递给杜范卿与杜若卿,道:“这答礼是我姐姐和内院女眷亲手备下的,杜公子别嫌弃。”

  赵尔忱:敢嫌弃你就死定了。

  杜若卿接过幅巾,压住上扬的嘴角:“多谢侯爷,多谢赵小姐,我定当珍藏。”

  表姨母此时上前笑道:“侯爷受了采礼又回了答礼,下一步便该问小姐的八字合婚了。”

  赵尔忱点头:“明日表姨母来取八字就是,我已经让内院备好了。”

  随后侯府在偏厅设纳采宴,席间赵尔忱问杜若卿:“杜兄打算什么时候赴京赶考?”

  杜若卿答:“计划明年春闱,今日求亲也是想先定下心,定亲之后专心备考。”

  赵尔忱赞同:“行,待明年春闱后,杜兄既是金榜题名,又是洞房花烛,双喜临门。”你最好给我考上进士。

  杜范卿忙起身敬酒:“多谢侯爷体谅,舍弟定不负令姐,不负侯爷信任。”小弟,你可一定要考上进士啊。

  午时,杜范卿起身告辞:“今日叨扰甚久,改日再让人登门取令姐的八字。”

  赵尔忱将他们送到侧门,叮嘱道:“路上慢走,有事就让媒人传话,不必多跑。”

  侯府内院,赵青棠接过表姨母递来的端砚,端详了一会儿砚底的海棠,听表姨母说杜若卿家抬走了答礼,长舒了一口气。

  至此,杜若卿向赵青棠的纳采提亲,正式落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