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6章 草顶补新隙,晒场晒丰穰-《记忆焚天:我在玄洲修bug》

  往村北去的路贴着河渠走,渠水被太阳晒得暖融融的,偶尔有小鱼跃出水面,溅起的水花落在岸边的草叶上,像撒了把碎银。小宇怀里揣着麦粉包,走得脚步轻快,星芽蹲在他肩膀上,荷叶包里的炒麦粒时不时掉出两颗,它就歪着脑袋往下啄,小爪子抓得包更紧了,连翅膀都绷得直直的,活像个护着宝贝的小卫士。

  “前面就是晒谷场啦!”灵汐的笔记本亮起来,金色文字指向前方的土坡——坡上的晒谷场铺着平整的青石板,四周围着半人高的土坯墙,最显眼的是场边那座茅草顶的棚子,顶中央破了个碗大的洞,茅草被雨水泡得发蔫,耷拉着像乱蓬蓬的头发;棚子底下堆着几大堆麦子,外层的麦粒吸了水,结成湿乎乎的团,连空气里都飘着股潮味,几只麻雀落在麦堆旁,啄着散落的湿麦,却没什么精神。

  土坡下坐着个穿灰布衫的王奶奶,手里拿着竹耙,正对着晒谷场叹气,看见小宇他们过来,眼睛一下子亮了:“你们是修灶台、修水车的娃吧?村里都在说你们能耐着呢!这晒谷场的棚子漏了雨,昨天一场雨把半场麦子都淋了,要是晒不干,今年的口粮就糟蹋了。”她说着就往坡上引,“你们快看看,这棚顶的洞咋补才好。”

  小宇跟着王奶奶走上晒谷场,仰头瞅着棚顶的破洞:“先把棚顶的积水和烂茅草清了,再铺新茅草,把洞堵上,最后把湿麦子摊开晒干。”话音刚落,风澈就飘到棚顶上方,指尖凝出几道旋风,像小扫帚似的,顺着破洞往棚顶里扫——风卷着积水从洞里淌出来,落在石板上“滴答”响,连带着烂掉的茅草也被卷下来,堆在墙角,没一会儿,棚顶就露出了干爽的木架,只有破洞处还敞着,能看见天上的云。

  玄夜走到墙角的茅草堆旁,挑出些干爽的新茅草,又从怀里掏出捆细麻绳(是上次修磨盘时李爷爷塞给他的,说能捆东西),他踩着木梯爬上棚顶,先把新茅草铺在破洞周围,一层层叠得紧实,再用麻绳把茅草捆在木架上,每捆一下就用指尖的微光烤烤绳结,让绳子更牢:“这样铺得密,雨水渗不进来,麻绳烤过也不怕潮,能管到明年收麦。”他顺着棚顶检查了一圈,把松动的茅草都捆结实,棚顶顿时显得整齐多了。

  冰汐走到湿麦堆旁,袖口垂出的藤蔓顺着麦堆爬上去,嫩绿色的藤条像细网似的,把结块的湿麦轻轻扒开,又有几缕藤蔓弯成小钩子,勾着竹耙帮着把麦子摊开:“摊得薄些,太阳一晒就干得快,不会发霉。”她还在晒谷场四角种了几丛狗尾巴草,草叶摇摇晃晃的,能帮着挡点风,免得麦粒被吹跑。

  小宇蹲在摊开的麦堆旁,指尖凝出温和的熔焰,像小太阳似的悬在麦堆上方——熔焰的温度刚好,不会烤焦麦粒,只把麦粒里的潮气慢慢烘出来,没一会儿,湿麦就变得松松散散,风一吹,还带着点暖烘烘的麦香。“这样烘着,下午就能晒得干透。”他伸手拨了拨麦粒,指尖沾着的麦粉混着潮气,却透着股踏实的热。

  星芽突然扑棱着翅膀,叼着几根干爽的茅草飞到棚顶旁,把茅草往破洞处递,像是在帮玄夜递材料。王奶奶看得直笑,从兜里摸出块糖糕,掰了小块扔给星芽:“给你吃这个,甜着呢!”星芽叼着糖糕,落在麦堆旁,一边啄着吃,一边用爪子扒拉着麦粒,倒真帮着摊开了一小片。

  “再把剩下的湿麦都摊开!”王奶奶拿起竹耙,跟着冰汐的藤蔓一起忙活,小宇的熔焰在麦堆上方慢慢移动,风澈还时不时召来阵微风,帮着散潮气。没一会儿,几大堆湿麦就都摊在了青石板上,被太阳晒得泛着浅黄的光,潮气混着麦香飘起来,连麻雀都多了几只,落在棚子上,叽叽喳喳的像在凑热闹。

  王奶奶擦了擦汗,从竹篮里拿出几个刚蒸的红薯,分给众人:“快尝尝,刚从灶里掏出来的,还热乎!”小宇接过红薯,剥开皮,甜香立刻冒出来,咬一口,粉糯的红薯裹着甜汁,暖得从舌尖热到心里。他看向晒谷场,阳光洒在摊开的麦子上,像铺了层金箔,棚顶的新茅草在风里轻轻晃,再也看不见那个破洞。

  灵汐的笔记本突然闪了闪,金色文字映在麦堆上:“村西的石桥断了,是昨天的雨冲垮了桥身,现在村民没法过河去对岸的菜地,菜都快蔫了——桥中间的石板裂了,桥墩也松了。”

  小宇咽下嘴里的红薯,把剩下的半块揣进兜里,摸了摸星芽的头——星芽正叼着红薯皮,小眼睛亮晶晶的。“石桥也得修!”他抬头看向村西的方向,风里的麦香混着红薯的甜,“修好石桥,村民就能去浇菜,咱们还能帮着摘些新鲜菜,给大家做麦粉菜饼吃!”

  星芽立刻叼起剩下的糖糕渣,飞落在小宇肩膀上,小爪子抓着他的衣角,生怕落下。王奶奶站在晒谷场边挥手,看着他们往村西走,晒场上的麦子在太阳下泛着光,棚顶的新茅草透着生气,风里飘着麦香和红薯的甜,暖乎乎的,像刚剥开的热红薯,落进心里,甜得让人踏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