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善拍卖晚宴的余波,如同投入湖心的石子,涟漪终究会渐渐平复。生活的主旋律再次被云城古镇绵长的梅雨季节所覆盖。空气变得粘稠湿润,青石板上总是泛着水光,檐角的滴答声昼夜不息,织成一张绵密的、催眠般的网。
苏晚意却并未被这潮湿沉闷的天气所困。相反,她像是被注入了新的活力,将大部分精力都投入到了与镇文化站合作的那个“古籍探秘”体验活动上。她反复推敲活动流程,精心挑选适合孩子们观摩的、品相较好且内容有趣的古籍,准备拓印和毛笔体验的材料,甚至自己先演练了好几遍讲解词。
顾屿将她的忙碌和专注看在眼里,并不打扰,只是在她对着活动方案蹙眉时,递上一杯祛湿的热茶;在她需要将沉重的古籍搬到活动场地时,默默挽起袖子帮忙;或是当她深夜还在准备材料时,强行合上她的笔记本,将她拉去休息。
他的支持无声而具体,如同梅雨季里一道沉稳的堤坝,为她圈出一片可以安心耕耘的天地。
活动举办的日子,是个难得的、雨势稍歇的午后。地点安排在镇上一所小学的旧礼堂里。来了三十多个年龄不等的孩子,由老师和几位感兴趣的家长陪同着,好奇地叽叽喳喳。
苏晚意起初有些紧张,手心微微出汗。但当她在临时布置的展台前站定,看着台下那些清澈而充满求知欲的眼睛时,心忽然就定了下来。她深呼吸,露出了一个温和的笑容,开始了她的讲解。
她没有使用任何高深晦涩的术语,而是从“书是怎么来的”这个最简单的问题入手,用生动有趣的语言,配以实物展示,讲述纸张的演变、雕版印刷的神奇、以及古籍修复的意义。她拿出那页自己修复好的宋刻残卷,让孩子们轻轻触摸那历经千年依旧坚韧的纸张,感受时光的质感。
孩子们听得入了迷,不时发出惊叹的呼声。轮到拓印和毛笔体验环节时,气氛更是达到了高潮。孩子们争先恐后地尝试用拓包蘸墨,覆在雕刻着简单图案的木板上,小心翼翼地按压,当清晰的图案呈现在宣纸上时,每个小脸上都洋溢着巨大的成就感。握着毛笔歪歪扭扭地临摹古字时,虽然笔迹稚嫩,却个个神情专注。
顾屿就站在礼堂的角落,倚着斑驳的墙壁,安静地看着。他看着苏晚意在孩子们中间穿梭,耐心地指导,温柔地鼓励,脸上散发着一种他从未见过的、如同春日暖阳般的光芒。那一刻,她不再是需要他庇护的女孩,而是一个散发着独特魅力和能量的引导者。
活动结束时,孩子们依依不舍,围着苏晚意问东问西。几位家长和文化站的老师也上前表达感谢和赞赏。
“苏老师讲得真好,孩子们都听入迷了!”
“这种活动太有意义了,希望以后能经常办!”
“晚意真是我们镇的宝贝!”
听着这些真诚的赞誉,苏晚意的脸颊因激动和羞涩而泛红,眼睛却亮得惊人。她谦虚地回应着,眼神却不自觉地飘向角落里的顾屿。
顾屿对她微微一笑,竖了个大拇指。
那一刻,苏晚意觉得,所有的辛苦和准备都值得了。
回书店的路上,细雨又悄无声息地飘洒下来。两人共撑着一把大黑伞,并肩走在湿漉漉的青石板路上。
“累了吧?”顾屿侧头问,将伞更倾向她那边。
“不累,”苏晚意摇摇头,语气里还带着兴奋的余韵,“看到孩子们那么
苏晚意却并未被这潮湿沉闷的天气所困。相反,她像是被注入了新的活力,将大部分精力都投入到了与镇文化站合作的那个“古籍探秘”体验活动上。她反复推敲活动流程,精心挑选适合孩子们观摩的、品相较好且内容有趣的古籍,准备拓印和毛笔体验的材料,甚至自己先演练了好几遍讲解词。
顾屿将她的忙碌和专注看在眼里,并不打扰,只是在她对着活动方案蹙眉时,递上一杯祛湿的热茶;在她需要将沉重的古籍搬到活动场地时,默默挽起袖子帮忙;或是当她深夜还在准备材料时,强行合上她的笔记本,将她拉去休息。
他的支持无声而具体,如同梅雨季里一道沉稳的堤坝,为她圈出一片可以安心耕耘的天地。
活动举办的日子,是个难得的、雨势稍歇的午后。地点安排在镇上一所小学的旧礼堂里。来了三十多个年龄不等的孩子,由老师和几位感兴趣的家长陪同着,好奇地叽叽喳喳。
苏晚意起初有些紧张,手心微微出汗。但当她在临时布置的展台前站定,看着台下那些清澈而充满求知欲的眼睛时,心忽然就定了下来。她深呼吸,露出了一个温和的笑容,开始了她的讲解。
她没有使用任何高深晦涩的术语,而是从“书是怎么来的”这个最简单的问题入手,用生动有趣的语言,配以实物展示,讲述纸张的演变、雕版印刷的神奇、以及古籍修复的意义。她拿出那页自己修复好的宋刻残卷,让孩子们轻轻触摸那历经千年依旧坚韧的纸张,感受时光的质感。
孩子们听得入了迷,不时发出惊叹的呼声。轮到拓印和毛笔体验环节时,气氛更是达到了高潮。孩子们争先恐后地尝试用拓包蘸墨,覆在雕刻着简单图案的木板上,小心翼翼地按压,当清晰的图案呈现在宣纸上时,每个小脸上都洋溢着巨大的成就感。握着毛笔歪歪扭扭地临摹古字时,虽然笔迹稚嫩,却个个神情专注。
顾屿就站在礼堂的角落,倚着斑驳的墙壁,安静地看着。他看着苏晚意在孩子们中间穿梭,耐心地指导,温柔地鼓励,脸上散发着一种他从未见过的、如同春日暖阳般的光芒。那一刻,她不再是需要他庇护的女孩,而是一个散发着独特魅力和能量的引导者。
活动结束时,孩子们依依不舍,围着苏晚意问东问西。几位家长和文化站的老师也上前表达感谢和赞赏。
“苏老师讲得真好,孩子们都听入迷了!”
“这种活动太有意义了,希望以后能经常办!”
“晚意真是我们镇的宝贝!”
听着这些真诚的赞誉,苏晚意的脸颊因激动和羞涩而泛红,眼睛却亮得惊人。她谦虚地回应着,眼神却不自觉地飘向角落里的顾屿。
顾屿对她微微一笑,竖了个大拇指。
那一刻,苏晚意觉得,所有的辛苦和准备都值得了。
回书店的路上,细雨又悄无声息地飘洒下来。两人共撑着一把大黑伞,并肩走在湿漉漉的青石板路上。
“累了吧?”顾屿侧头问,将伞更倾向她那边。
“不累,”苏晚意摇摇头,语气里还带着兴奋的余韵,“看到孩子们那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