翌日清晨,天色未明,紫禁城还笼罩在一片肃穆的青灰色调中。
乾清宫丹墀之下,文武百官已按品级序列整齐,鸦雀无声,唯有晨风吹动官袍的窸窣声响和偶尔几声压抑的轻咳。
隆科多站在勋贵队列的前列,身着簇新的一品麒麟补服,腰缠玉带,意气风发。
昨日与李四儿温存时,美人儿依偎在他怀中,娇声软语地抱怨,说虽得爷万千宠爱,终究名分上差了一着,出门应酬总被那些嫡夫人暗中轻视调侃,若能得皇上亲口赏个“贵妾”的名分,哪怕只是口头恩典,她这辈子也算真正体面了。
隆科多被吹捧得飘飘然,又怜惜爱妾“受委屈”,竟觉得此言甚是有理。
他自恃圣眷正浓,又刚得了皇上接连赏赐,便盘算着趁今日大朝,寻个机会向皇上讨这个恩典,一来博美人欢心,二来也可在朝臣面前再显一显自己的恩宠。
钟鼓齐鸣,净鞭三响。康熙帝玄烨身着明黄色朝服,头戴珠冠,缓步升座。
天子威仪,笼罩全场。百官山呼万岁,依序奏事。
朝议过半,多是漕运、边关军务及各地秋收情况。
玄烨端坐龙椅,或凝神细听,或简短垂询,或果断裁决,眉宇间虽略带倦色,却依旧睿智深沉,掌控着全局。
眼看朝会将近尾声,隆科多觉得时机已到,他整了整衣冠,手持玉笏,出列躬身奏道:“臣隆科多,有本启奏。”
玄烨目光扫向他,淡淡:“讲。”
“启禀皇上,”隆科多声音洪亮,带着几分自得,“臣家中有一侍妾李氏,性情温婉,侍奉臣尽心尽力,于主持中馈、和睦家室上亦微有劳绩。臣感其用心,斗胆…斗胆恳请皇上天恩,能否赐其‘贵妾’名分,以彰其德,亦显皇上体恤臣下之隆恩。”他说完,深深躬身,等待着预料中的恩准和同僚们羡慕的目光。
此言一出,原本肃静的朝堂上顿时起了一阵极其细微的骚动。
不少大臣交换着惊讶又鄙夷的眼神。宠妾灭妻到隆科多这地步,京城早已传遍,如今竟敢在庄严朝堂之上,为区区一个妾室讨要御赐名分?
这简直是恃宠而骄,荒唐至极!
玄烨的脸色,几乎在瞬间沉了下来。
他目光锐利如刀,落在躬身不起的隆科多身上,胸腔中一股无名火猛地窜起。
昨日枫林溪畔,那女子清冷孤寂却又坚韧温柔的侧影尚在眼前,她那懂事知礼的幼子欢快的笑声犹在耳畔。
而这个男人,这个身为她丈夫、孩子父亲的男人,却在庄严的朝堂之上,公然为那个欺压她、折辱她的妾室讨要恩典?
“贵妾?”玄烨的声音不高,却冰冷彻骨,带着一股无形的威压,瞬间笼罩了整个太和殿,“隆科多,朕倒不知,你何时改行做了那等专司保媒拉纤、替内帷妇人讨名分的官职了?”
这话极重!带着毫不掩饰的讥讽与怒意。
隆科多浑身一颤,猛地抬头,脸上血色尽褪,额角瞬间渗出冷汗:“皇上息怒!臣…臣万万不敢!臣只是…只是…”
“只是什么?”玄烨打断他,声音愈发沉冷,
“朝廷重器,国之干城,所思所想,便是如何替自家妾室争风吃醋,讨要虚名?朕前日垂询漕运利弊,你支吾难言;昨日廷议西北屯田,你默无一策。倒是在这妇人名分上,心思缜密,勇气可嘉!”
每一个字都像一记重重的耳光,扇在隆科多脸上,也扇在所有心怀鬼胎的朝臣心上。
殿内鸦雀无声,落针可闻,众人连呼吸都放轻了。
“朕赏你,是念你往日微功,望你勤勉王事,忠君体国!不是让你恃宠而骄,在这金銮殿上替你那不知尊卑、不晓进退的妾室张目!”玄烨的声音陡然拔高,带着雷霆之怒。
“内帷不修,嫡庶不分,宠妾骄纵至此,竟敢妄求天恩!隆科多,你这家是如何治的?你这脑子整日里都在想些什么!”
隆科多早已吓得魂飞魄散,扑通一声跪倒在地,连连叩首:“臣昏聩!臣知罪!臣该死!皇上息怒!臣再也不敢了!求皇上恕罪!”他声音颤抖,涕泪横流,方才的意气风发荡然无存,只剩下无尽的恐惧和后悔。
玄烨冷冷地看着他匍匐在地的身影,眼中尽是失望与厌恶。
他深吸一口气,强压下翻涌的怒火,终究顾念其身份和往日情分,没有当场重罚。
“滚回你的班列去!”他厉声道,“若再敢以此等琐事秽乱朝堂,朕决不轻饶!”
“谢皇上恩典!谢皇上恩典!”隆科多如蒙大赦,连滚爬爬地退回队列,浑身瘫软,几乎站立不住,冷汗已浸透了他的里衣。
朝会在一片极度压抑的气氛中结束。百官鱼贯而出,无人敢多看面如死灰的隆科多一眼。
玄烨沉着脸回到乾清宫东暖阁。梁九功小心翼翼地奉上热茶,觑着皇帝依旧难看的脸色,大气也不敢出。
玄烨挥退了所有宫人,独自坐在窗下。晨光透过窗棂,照在他明黄色的袍角上,却驱不散他眉宇间的阴霾。
他端起茶盏,却毫无品尝的心思。脑海里反复浮现的,是隆科多那副谄媚又愚蠢的嘴脸,是他为那个妾室讨要名分时理直气壮的模样。
昨日枫林溪畔,她仰头望枫时那清冷寂寥的侧影,低头对孩子时那抹罕见的、真实的温柔,更是挥之不去。
一股难以言喻的烦闷与一种极其复杂的情绪在他胸中翻涌。
那样一个女子,聪慧,隐忍,心思灵巧,且有那样一副…动人心魄的容貌气度,竟被如此轻贱地对待?
困在那般令人窒息的后宅之中,面对那样一个偏心得毫无道理的丈夫和一个嚣张跋扈的妾室?
她日复一日,是如何度过的?她那看似平静的表面下,藏着多少委屈和艰难?
他想起她做出的那爽口点心,想起她那对症下药、心思细巧的方子,想起她教导出的、那个眼神清亮知礼的孩子
…这些,隆科多那双被猪油蒙了心的眼睛,难道都看不到吗?
竟还有脸为那祸家的妾室求恩典!
“砰”的一声轻响,玄烨手中的茶盏被重重搁在案上,茶水溅出少许。
他猛地站起身,在殿内踱了几步。一种从未有过的、为外臣家事而起的强烈不平之气萦绕在他心头,挥之不去。
这情绪来得如此突兀,又如此强烈,让他自己都感到一丝意外和…警觉。
他是天子,四海之主,不该为臣子后宅之事如此心绪波动。
可那女子的影像,连同她所处的境遇,却像一根细刺,扎在他心上,微微的疼,又带着一种奇异的痒。
他走到御案前,目光扫过那些堆积如山的奏折,却第一次有些难以集中精神。沉默良久,他忽然开口:“梁九功。”
一直屏息守在殿外的梁九功立刻应声而入:“奴才在。”
“前几日隆科多夫人进上的那点心方子,御膳房可改良出来了?”他的声音恢复了一贯的平静,听不出情绪。
梁九功忙躬身道:“回万岁爷,按方子基础上改良了几回,总差些火候和味道,不及…不如夫人之前亲手所制那般恰到好处。”他谨慎地没有提那山楂桂花糕的方子。
玄烨“嗯”了一声,指尖无意识地敲着桌面,片刻后,淡淡道:“朕记得…库里前些日子是不是新进了一批徽墨湖笔,还有几方不错的端砚?”
“是,万岁爷记得不错,都是上用的精品。”
“拣那适合孩童习字用的,笔墨砚各选几样上好的,再…将那柄紫玉竹节镇尺也一并找出来。”玄烨的语气依旧平淡,仿佛只是随意安排。
“以…抚慰嫡子、勉励勤学为由,赏给隆科多长子岳兴阿。让他母亲好生教导,勿负朕望。”
梁九功心头剧震,面上却不敢显露分毫,只恭敬应道:“嗻!奴才这就去办!”
皇上这赏赐…名义上是给那孩子,可这“勿负朕望”四个字,连同那明显是给读书人的赏赐,其意所指,简直是昭然若揭!
这分明是在打隆科多的脸,更是明晃晃地在给那位备受冷落的夫人撑腰!
天子心思,深如瀚海。这一怒一赏之间,已然掀起了微澜。
梁九功不敢怠慢,立刻亲自去内库挑选,心中对那位仅有过数面之缘的隆科多夫人,已是敬畏到了极点。
而玄烨,在梁九功退下后,重新坐回椅中,目光投向窗外巍峨的宫墙。
那股因隆科多而起的怒火渐渐平息,但另一种更为隐秘、更为陌生的情绪,却如同投入静湖的石子,漾开的涟漪,一圈圈,缓缓扩散开来。
他想起了她低垂的眼睫,挺直的脊背,以及那惊鸿一瞥中,极易破碎的脆弱与极其坚韧的母性交织出的独特光芒。
君心深处,微澜已起。
乾清宫丹墀之下,文武百官已按品级序列整齐,鸦雀无声,唯有晨风吹动官袍的窸窣声响和偶尔几声压抑的轻咳。
隆科多站在勋贵队列的前列,身着簇新的一品麒麟补服,腰缠玉带,意气风发。
昨日与李四儿温存时,美人儿依偎在他怀中,娇声软语地抱怨,说虽得爷万千宠爱,终究名分上差了一着,出门应酬总被那些嫡夫人暗中轻视调侃,若能得皇上亲口赏个“贵妾”的名分,哪怕只是口头恩典,她这辈子也算真正体面了。
隆科多被吹捧得飘飘然,又怜惜爱妾“受委屈”,竟觉得此言甚是有理。
他自恃圣眷正浓,又刚得了皇上接连赏赐,便盘算着趁今日大朝,寻个机会向皇上讨这个恩典,一来博美人欢心,二来也可在朝臣面前再显一显自己的恩宠。
钟鼓齐鸣,净鞭三响。康熙帝玄烨身着明黄色朝服,头戴珠冠,缓步升座。
天子威仪,笼罩全场。百官山呼万岁,依序奏事。
朝议过半,多是漕运、边关军务及各地秋收情况。
玄烨端坐龙椅,或凝神细听,或简短垂询,或果断裁决,眉宇间虽略带倦色,却依旧睿智深沉,掌控着全局。
眼看朝会将近尾声,隆科多觉得时机已到,他整了整衣冠,手持玉笏,出列躬身奏道:“臣隆科多,有本启奏。”
玄烨目光扫向他,淡淡:“讲。”
“启禀皇上,”隆科多声音洪亮,带着几分自得,“臣家中有一侍妾李氏,性情温婉,侍奉臣尽心尽力,于主持中馈、和睦家室上亦微有劳绩。臣感其用心,斗胆…斗胆恳请皇上天恩,能否赐其‘贵妾’名分,以彰其德,亦显皇上体恤臣下之隆恩。”他说完,深深躬身,等待着预料中的恩准和同僚们羡慕的目光。
此言一出,原本肃静的朝堂上顿时起了一阵极其细微的骚动。
不少大臣交换着惊讶又鄙夷的眼神。宠妾灭妻到隆科多这地步,京城早已传遍,如今竟敢在庄严朝堂之上,为区区一个妾室讨要御赐名分?
这简直是恃宠而骄,荒唐至极!
玄烨的脸色,几乎在瞬间沉了下来。
他目光锐利如刀,落在躬身不起的隆科多身上,胸腔中一股无名火猛地窜起。
昨日枫林溪畔,那女子清冷孤寂却又坚韧温柔的侧影尚在眼前,她那懂事知礼的幼子欢快的笑声犹在耳畔。
而这个男人,这个身为她丈夫、孩子父亲的男人,却在庄严的朝堂之上,公然为那个欺压她、折辱她的妾室讨要恩典?
“贵妾?”玄烨的声音不高,却冰冷彻骨,带着一股无形的威压,瞬间笼罩了整个太和殿,“隆科多,朕倒不知,你何时改行做了那等专司保媒拉纤、替内帷妇人讨名分的官职了?”
这话极重!带着毫不掩饰的讥讽与怒意。
隆科多浑身一颤,猛地抬头,脸上血色尽褪,额角瞬间渗出冷汗:“皇上息怒!臣…臣万万不敢!臣只是…只是…”
“只是什么?”玄烨打断他,声音愈发沉冷,
“朝廷重器,国之干城,所思所想,便是如何替自家妾室争风吃醋,讨要虚名?朕前日垂询漕运利弊,你支吾难言;昨日廷议西北屯田,你默无一策。倒是在这妇人名分上,心思缜密,勇气可嘉!”
每一个字都像一记重重的耳光,扇在隆科多脸上,也扇在所有心怀鬼胎的朝臣心上。
殿内鸦雀无声,落针可闻,众人连呼吸都放轻了。
“朕赏你,是念你往日微功,望你勤勉王事,忠君体国!不是让你恃宠而骄,在这金銮殿上替你那不知尊卑、不晓进退的妾室张目!”玄烨的声音陡然拔高,带着雷霆之怒。
“内帷不修,嫡庶不分,宠妾骄纵至此,竟敢妄求天恩!隆科多,你这家是如何治的?你这脑子整日里都在想些什么!”
隆科多早已吓得魂飞魄散,扑通一声跪倒在地,连连叩首:“臣昏聩!臣知罪!臣该死!皇上息怒!臣再也不敢了!求皇上恕罪!”他声音颤抖,涕泪横流,方才的意气风发荡然无存,只剩下无尽的恐惧和后悔。
玄烨冷冷地看着他匍匐在地的身影,眼中尽是失望与厌恶。
他深吸一口气,强压下翻涌的怒火,终究顾念其身份和往日情分,没有当场重罚。
“滚回你的班列去!”他厉声道,“若再敢以此等琐事秽乱朝堂,朕决不轻饶!”
“谢皇上恩典!谢皇上恩典!”隆科多如蒙大赦,连滚爬爬地退回队列,浑身瘫软,几乎站立不住,冷汗已浸透了他的里衣。
朝会在一片极度压抑的气氛中结束。百官鱼贯而出,无人敢多看面如死灰的隆科多一眼。
玄烨沉着脸回到乾清宫东暖阁。梁九功小心翼翼地奉上热茶,觑着皇帝依旧难看的脸色,大气也不敢出。
玄烨挥退了所有宫人,独自坐在窗下。晨光透过窗棂,照在他明黄色的袍角上,却驱不散他眉宇间的阴霾。
他端起茶盏,却毫无品尝的心思。脑海里反复浮现的,是隆科多那副谄媚又愚蠢的嘴脸,是他为那个妾室讨要名分时理直气壮的模样。
昨日枫林溪畔,她仰头望枫时那清冷寂寥的侧影,低头对孩子时那抹罕见的、真实的温柔,更是挥之不去。
一股难以言喻的烦闷与一种极其复杂的情绪在他胸中翻涌。
那样一个女子,聪慧,隐忍,心思灵巧,且有那样一副…动人心魄的容貌气度,竟被如此轻贱地对待?
困在那般令人窒息的后宅之中,面对那样一个偏心得毫无道理的丈夫和一个嚣张跋扈的妾室?
她日复一日,是如何度过的?她那看似平静的表面下,藏着多少委屈和艰难?
他想起她做出的那爽口点心,想起她那对症下药、心思细巧的方子,想起她教导出的、那个眼神清亮知礼的孩子
…这些,隆科多那双被猪油蒙了心的眼睛,难道都看不到吗?
竟还有脸为那祸家的妾室求恩典!
“砰”的一声轻响,玄烨手中的茶盏被重重搁在案上,茶水溅出少许。
他猛地站起身,在殿内踱了几步。一种从未有过的、为外臣家事而起的强烈不平之气萦绕在他心头,挥之不去。
这情绪来得如此突兀,又如此强烈,让他自己都感到一丝意外和…警觉。
他是天子,四海之主,不该为臣子后宅之事如此心绪波动。
可那女子的影像,连同她所处的境遇,却像一根细刺,扎在他心上,微微的疼,又带着一种奇异的痒。
他走到御案前,目光扫过那些堆积如山的奏折,却第一次有些难以集中精神。沉默良久,他忽然开口:“梁九功。”
一直屏息守在殿外的梁九功立刻应声而入:“奴才在。”
“前几日隆科多夫人进上的那点心方子,御膳房可改良出来了?”他的声音恢复了一贯的平静,听不出情绪。
梁九功忙躬身道:“回万岁爷,按方子基础上改良了几回,总差些火候和味道,不及…不如夫人之前亲手所制那般恰到好处。”他谨慎地没有提那山楂桂花糕的方子。
玄烨“嗯”了一声,指尖无意识地敲着桌面,片刻后,淡淡道:“朕记得…库里前些日子是不是新进了一批徽墨湖笔,还有几方不错的端砚?”
“是,万岁爷记得不错,都是上用的精品。”
“拣那适合孩童习字用的,笔墨砚各选几样上好的,再…将那柄紫玉竹节镇尺也一并找出来。”玄烨的语气依旧平淡,仿佛只是随意安排。
“以…抚慰嫡子、勉励勤学为由,赏给隆科多长子岳兴阿。让他母亲好生教导,勿负朕望。”
梁九功心头剧震,面上却不敢显露分毫,只恭敬应道:“嗻!奴才这就去办!”
皇上这赏赐…名义上是给那孩子,可这“勿负朕望”四个字,连同那明显是给读书人的赏赐,其意所指,简直是昭然若揭!
这分明是在打隆科多的脸,更是明晃晃地在给那位备受冷落的夫人撑腰!
天子心思,深如瀚海。这一怒一赏之间,已然掀起了微澜。
梁九功不敢怠慢,立刻亲自去内库挑选,心中对那位仅有过数面之缘的隆科多夫人,已是敬畏到了极点。
而玄烨,在梁九功退下后,重新坐回椅中,目光投向窗外巍峨的宫墙。
那股因隆科多而起的怒火渐渐平息,但另一种更为隐秘、更为陌生的情绪,却如同投入静湖的石子,漾开的涟漪,一圈圈,缓缓扩散开来。
他想起了她低垂的眼睫,挺直的脊背,以及那惊鸿一瞥中,极易破碎的脆弱与极其坚韧的母性交织出的独特光芒。
君心深处,微澜已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