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7章 老掌柜遇险:书局的枪声-《沪上奕》

  “云雀”网络的庞大与精密,像一幅骤然展开的星图,既照亮了前路,也映出了脚下深渊的幽暗。黛将破译出的节点图牢牢刻印在脑中,随后将那本承载着无数秘密的《牡丹亭》付之一炬。跳动的火焰吞噬着泛黄的书页,墨香与焦糊味混合,仿佛一场无声的祭奠,为那些已知和未知的牺牲者。徐文祖依旧在昏睡,钱阿四则像一只受惊过度的鼹鼠,蜷缩在角落,只有偶尔看向黛的眼神,才流露出一丝劫后余生的依赖。

  新的安全点提供了暂时的庇护,但黛的心神无法安宁。“云雀”网络的核心枢纽之一,也是目前唯一可能知道如何安全、有效重启这个网络的人,就是老掌柜。法国领事馆的烟雾或许能迷惑敌人一时,但老掌柜的“荣宝斋”是否安全?他是否已经知晓“云雀”网络的全貌?在黛被迫蛰伏、徐文祖生命垂危的这段时间里,老掌柜又在如何独力支撑?

  一种不祥的预感,如同地下室的潮气,无声地浸润着她的思绪。她必须确认老掌柜的安危,至少,要让他知道《牡丹亭》已毁,“云雀”网络的完整图谱已被她掌握。

  她让身体状况稍好的钱阿四留在原地照看徐文祖,自己则再次经过巧妙的伪装,混入了白昼的法租界人流中。她没有直接前往“荣宝斋”,而是在其周边的几条街道反复迂回,像一只谨慎的蜘蛛,感知着空气中任何一丝不和谐的振动。

  “荣宝斋”所在的弄堂,看似与往常无异。卖五香豆的小贩依旧在吆喝,晾衣竿上挂着各色衣物,几个老人坐在门口晒太阳。但黛敏锐地捕捉到几个异常:弄堂口多了一个生面孔的修鞋匠,手法生疏,目光却不时扫过进出弄堂的人;对面茶馆的二楼窗口,窗帘拉开了一道不易察觉的缝隙;空气中,似乎弥漫着一股极淡的、属于廉价发油和烟草混合的、不属于这片街区日常的气息。

  这是埋伏的味道。敌人已经张网以待,目标很可能就是老掌柜!

  她的心骤然收紧。是老掌柜的身份暴露了?还是敌人利用法国领事馆事件后的混乱期,加强了对所有可疑地点的监控?“荣宝斋”已成险地!

  就在她准备悄然后退,另做打算时,“荣宝斋”那扇熟悉的木门“吱呀”一声开了。老掌柜的身影出现在门口,他依旧穿着那件深灰色长衫,戴着老花镜,手里拿着一个鸡毛掸子,像是要出来拂拭招牌上的灰尘。他的步伐沉稳,面色平静。

  然而,就在他踏出店门,目光看似无意地扫过街面时,与远处黛的视线有了一个极其短暂的交汇。那一瞬间,黛清晰地看到,老掌柜的眼神中没有惊讶,没有恐惧,只有一种深沉的、近乎悲悯的决然。他极其轻微、几乎无法察觉地摇了摇头。

  他在警告她!不要靠近!他早已知道身处险境!

  下一秒,老掌柜仿佛什么都没有发生,继续慢条斯理地拂拭着招牌。而就在此时,异变陡生!

  “砰!”

  一声清脆的枪响,撕裂了弄堂午后的宁静!枪声来自对面茶馆的二楼!

  老掌柜的身体猛地一震,手中的鸡毛掸子掉落在地。他踉跄了一下,用手捂住了左胸,深灰色的长衫迅速洇开一片暗红。他没有立刻倒下,而是依靠着门框,缓缓转过身,面向枪声传来的方向,脸上竟带着一丝奇异的、近乎嘲讽的平静。

  “砰砰砰!” 紧接着是更多杂乱的枪声!弄堂口那个伪装的修鞋匠猛地掏出枪,茶馆里也冲出了几个持枪的便衣,他们一边开枪,一边朝着“荣宝斋”冲来!他们的目标明确,就是老掌柜!

  但几乎在枪响的同时,从“荣宝斋”两侧的窗户和屋顶,也射出了精准而致命子弹!是老掌柜预先埋伏下的人?还是“云雀”网络中负责保护他的节点?

  (混战爆发与多角度叙事)

  · 黛的视角:心脏如同被冰锥刺穿,巨大的悲痛和愤怒瞬间淹没了她。但她强迫自己冷静,身体紧贴着墙壁,融入惊慌四散的人群阴影中。她看到老掌柜在中枪后,依然用身体堵在店门口,似乎是在为店内的人争取时间。鲜血在他身下汇聚成一小滩。

  · 伏击者视角:他们显然没料到会遭遇如此顽强的抵抗,瞬间被撂倒了两三人。剩余的敌人一边寻找掩体还击,一边试图强行冲进店内。

  · 弄堂居民视角:惊恐的尖叫声、哭喊声四起,人们像炸窝的蚂蚁般四处奔逃,撞翻了小贩的货摊,打破了这片街区虚假的平静。

  · 店内抵抗者视角:火力精准而节制,显然是经过严格训练的好手,他们在执行某种预设的防御或拖延方案,目标似乎是……销毁什么?

  枪战短暂而激烈。老掌柜最终缓缓滑倒在店门口,那双看透世情的眼睛依旧睁着,望向灰蒙蒙的天空。店内抵抗的枪声也渐渐稀疏,最终归于沉寂。

  当76号的特务们终于踹开店门,冲进“荣宝斋”时,店内已是狼藉一片,几具穿着普通百姓衣服的抵抗者遗体倒卧在地,而最重要的文件柜和暗格已被打开,里面空空如也,只有壁炉里还有一些未燃尽的纸灰,散发着余温。

  敌人扑空了。他们得到了老掌柜的遗体,但显然没有找到他们最想要的东西。

  黛在远处,看着特务们悻悻地将老掌柜的遗体抬出,装上车。那股冰冷的愤怒在她胸腔里凝固、压缩,最终变成了一种近乎绝对的冷静。老掌柜用生命完成了最后一次传递——他守住了秘密,警告了她,并为销毁可能存在的线索争取了最后的时间。

  《礼记·檀弓上》有言:“君子曰终,小人曰死。” 老掌柜的逝去,是“终”,是使命的完成,是人格的圆满。而他最后那平静而决然的眼神,将永远烙印在黛的记忆里。

  她没有流泪,也没有立刻离开。她像一尊石像,隐在暗处,直到敌人的车辆彻底消失,直到弄堂重新被一种死寂和恐惧笼罩。她知道,从这一刻起,她失去了最重要的引路人和战友,也彻底接过了“云雀”网络的全部重担。

  老掌柜的血不会白流。这笔债,她会连同徐文祖的那一份,向敌人一一讨还。她最后看了一眼那片被玷污的土地,转身离去,背影在夕阳下拉得很长,带着一种孤绝的、一往无前的决绝。书局的枪声,是一个时代的挽歌,也是一个新时代——由她独自支撑的时代——开启的号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