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掌柜的血迹在“荣宝斋”门前的青石板上尚未干透,那份灼热的悲痛与冰冷的愤怒已在黛的胸腔里凝结成一块坚硬的寒铁。悲痛是奢侈品,她无权沉浸;愤怒是导火索,她必须将其转化为精准的爆破力。敌人的网越收越紧,被动防御只能坐以待毙。她必须反击,以一种出乎他们意料的方式——不是硬碰硬的对抗,而是巧妙的“以退为进”。
回到教会地下室,煤油灯下,徐文祖依旧昏迷,钱阿四则像一只受惊的兔子,任何细微的声响都能让他浑身一颤。黛没有时间安抚他们,她摊开脑中那幅庞大的“云雀”网络节点图,目光如同手术刀,开始进行冷酷的剖析。
这张网络如同一个精密的有机体,有些节点依旧健康强壮,有些因徐文祖被捕和老掌柜牺牲而变得脆弱,还有一些,由于长时间静默,状态未知,可能已被侵蚀。她要做的,就是从那些已然暴露或高度可疑的节点中,筛选出几个具有足够“价值”、能引起敌人极大兴趣的,作为“祭品”,主动暴露给敌人。
这个“退”,是战略性的后退,目的是为了更有效地“进”。
她选择了三个节点:
1. “漕运枢纽”:一个位于苏州河畔、依托内河航运的小型货运公司。这个节点负责部分非核心物资的转运,与青帮金宝的势力有交集,近期活动异常,很可能已被76号或“樱机关”盯上,本身已难保全。用它作为诱饵,合情合理。
2. “信风书店”:位于公共租界边缘,表面经营旧书,实则是“云雀”网络一个重要的信息中转站。老掌柜出事后,这里必然成为重点监控对象,与其等待被破坏,不如主动舍弃。
3. “广慈医院药剂科”:一个深度潜伏的节点,负责利用医疗渠道获取和传递稀缺药品及情报。这个节点价值极高,但也正因如此,敌人一旦确认其身份,必将顺藤摸瓜,危及整个医疗线上的同志。必须在其彻底暴露前,将其“污染”,让敌人获得的是一条死胡同。
选定了“祭品”,下一步是如何“进”——即如何将这三个节点的信息,“自然”而又“意外”地泄露给敌人,并确保敌人相信其真实性。
她再次想到了那个在恐惧与贪婪间摇摆的鲁明发。他是最合适的传递者。他身处76号外围,有机会接触到这类“重要发现”,且其性格弱点使其行为容易被敌人理解和接受。
黛开始精心编织“剧本”和“道具”。她伪造了几份看似从“漕运枢纽”和“信风书店”匆忙转移时“遗漏”的残缺文件,上面隐约提及了“云雀”的代号、部分加密联络方式,以及一个模糊的、关于“近期将有重要人员经医疗渠道转移”的暗示。文件做旧处理,沾染上些许污渍,仿佛在仓促间被遗弃。
接着,她让陈师傅动用关系,在“广慈医院”附近制造一起小小的“意外”——一名“身份可疑”的药剂师助手在躲避盘查时,“不慎”掉落了一个笔记本,里面用密码记录了一些药品清单和看似无关的人名、时间,其中巧妙地嵌入了与伪造文件相呼应的信息。
一切准备就绪。黛通过死信箱向鲁明发下达了新的指令:“留意近期被查抄的‘漕运帮’货栈和‘信风’旧书铺,或有‘惊喜’。医院线亦不稳,恐有变。” 指令模糊,但足以引导正处于惶惶不可终日、急于立功保命的鲁明发去“发现”这些线索。
鲁明发果然没有让她“失望”。在巨大的生存压力下,他变得异常“敏锐”。他“凑巧”在参与搜查“漕运枢纽”时,于一堆废弃麻袋下“发现”了那份残缺文件;又“偶然”从同事的闲聊中,得知了“信风书店”被监控的消息,并主动请缨去“盯梢”,果然“目睹”了书店人员匆忙转移、疑似丢弃物品的情景;最后,关于医院线不稳的流言也在适当的时候,传到了他那个急于在影佐面前表现的小头目耳中。
(多角度视角:敌人的反应)
· 76号视角:鲁明发“立功”了!他提供的线索看似零散,却彼此印证,指向了一个确实存在、并且正在试图转移或调整的地下网络。李士群如获至宝,立刻调动力量,对这三个节点进行了突袭和严密监控。“漕运枢纽”被连根拔起,“信风书店”在抵抗中被摧毁,而从“广慈医院”药剂师那里搜出的笔记本,似乎也验证了情报的准确性。他们沉浸在破获“云雀”网络部分节点的胜利喜悦中,认为抓住了对方的命脉。
· “樱机关”视角:他们分享了情报,但同时对76号如此“顺利”的进展抱有疑虑。影佐小组对那份医疗记录进行了更深入的分析,试图找到更深层的密码,却发现自己仿佛在绕圈子,最终指向的是一些无关紧要或早已失效的信息。他们怀疑76号有所隐瞒,或者……这本身就是对手的圈套?
· 黛的视角:她冷静地观察着敌人的行动。三个预定目标被拔除,虽然心痛,但这是必要的代价。更重要的是,敌人的注意力被成功地吸引到了错误的方向。他们以为正在步步紧逼,实际上却是在她设定的假象迷宫里打转。真正的“云雀”核心网络,以及那些尚未暴露的健康节点,因此获得了宝贵的喘息和重新部署的机会。
《孙子兵法·虚实篇》有言:“故形兵之极,至于无形;无形,则深间不能窥,智者不能谋。” 她通过主动暴露部分形迹(假目标),达到了隐藏真实意图(保护核心网络)的目的,使得敌人内部的间谍无法窥探真相,再聪明的人也难以谋划应对。
然而,黛深知,这种策略只能奏效一时。敌人不是傻子,尤其是那个影佐,迟早会察觉异常。而且,主动牺牲同志和节点,这种决策带来的沉重道德负担,如同无形的枷锁,紧紧缠绕着她。
她看着跳动的灯焰,目光坚定而冰冷。以退为进,是险棋,也是绝境中唯一的生路。第一步已经走出,接下来,她必须利用这争取到的短暂时间和敌人产生的误判,完成真正的“进”——激活“云雀”网络中一条隐秘的撤离通道,将徐文祖、钱阿四和自己,送出上海这片越来越危险的泥潭。同时,也要准备好,当敌人醒悟过来时,给予他们更致命的一击。窗外的夜色,浓重如墨,而黎明前的博弈,才刚刚进入最关键的阶段。
回到教会地下室,煤油灯下,徐文祖依旧昏迷,钱阿四则像一只受惊的兔子,任何细微的声响都能让他浑身一颤。黛没有时间安抚他们,她摊开脑中那幅庞大的“云雀”网络节点图,目光如同手术刀,开始进行冷酷的剖析。
这张网络如同一个精密的有机体,有些节点依旧健康强壮,有些因徐文祖被捕和老掌柜牺牲而变得脆弱,还有一些,由于长时间静默,状态未知,可能已被侵蚀。她要做的,就是从那些已然暴露或高度可疑的节点中,筛选出几个具有足够“价值”、能引起敌人极大兴趣的,作为“祭品”,主动暴露给敌人。
这个“退”,是战略性的后退,目的是为了更有效地“进”。
她选择了三个节点:
1. “漕运枢纽”:一个位于苏州河畔、依托内河航运的小型货运公司。这个节点负责部分非核心物资的转运,与青帮金宝的势力有交集,近期活动异常,很可能已被76号或“樱机关”盯上,本身已难保全。用它作为诱饵,合情合理。
2. “信风书店”:位于公共租界边缘,表面经营旧书,实则是“云雀”网络一个重要的信息中转站。老掌柜出事后,这里必然成为重点监控对象,与其等待被破坏,不如主动舍弃。
3. “广慈医院药剂科”:一个深度潜伏的节点,负责利用医疗渠道获取和传递稀缺药品及情报。这个节点价值极高,但也正因如此,敌人一旦确认其身份,必将顺藤摸瓜,危及整个医疗线上的同志。必须在其彻底暴露前,将其“污染”,让敌人获得的是一条死胡同。
选定了“祭品”,下一步是如何“进”——即如何将这三个节点的信息,“自然”而又“意外”地泄露给敌人,并确保敌人相信其真实性。
她再次想到了那个在恐惧与贪婪间摇摆的鲁明发。他是最合适的传递者。他身处76号外围,有机会接触到这类“重要发现”,且其性格弱点使其行为容易被敌人理解和接受。
黛开始精心编织“剧本”和“道具”。她伪造了几份看似从“漕运枢纽”和“信风书店”匆忙转移时“遗漏”的残缺文件,上面隐约提及了“云雀”的代号、部分加密联络方式,以及一个模糊的、关于“近期将有重要人员经医疗渠道转移”的暗示。文件做旧处理,沾染上些许污渍,仿佛在仓促间被遗弃。
接着,她让陈师傅动用关系,在“广慈医院”附近制造一起小小的“意外”——一名“身份可疑”的药剂师助手在躲避盘查时,“不慎”掉落了一个笔记本,里面用密码记录了一些药品清单和看似无关的人名、时间,其中巧妙地嵌入了与伪造文件相呼应的信息。
一切准备就绪。黛通过死信箱向鲁明发下达了新的指令:“留意近期被查抄的‘漕运帮’货栈和‘信风’旧书铺,或有‘惊喜’。医院线亦不稳,恐有变。” 指令模糊,但足以引导正处于惶惶不可终日、急于立功保命的鲁明发去“发现”这些线索。
鲁明发果然没有让她“失望”。在巨大的生存压力下,他变得异常“敏锐”。他“凑巧”在参与搜查“漕运枢纽”时,于一堆废弃麻袋下“发现”了那份残缺文件;又“偶然”从同事的闲聊中,得知了“信风书店”被监控的消息,并主动请缨去“盯梢”,果然“目睹”了书店人员匆忙转移、疑似丢弃物品的情景;最后,关于医院线不稳的流言也在适当的时候,传到了他那个急于在影佐面前表现的小头目耳中。
(多角度视角:敌人的反应)
· 76号视角:鲁明发“立功”了!他提供的线索看似零散,却彼此印证,指向了一个确实存在、并且正在试图转移或调整的地下网络。李士群如获至宝,立刻调动力量,对这三个节点进行了突袭和严密监控。“漕运枢纽”被连根拔起,“信风书店”在抵抗中被摧毁,而从“广慈医院”药剂师那里搜出的笔记本,似乎也验证了情报的准确性。他们沉浸在破获“云雀”网络部分节点的胜利喜悦中,认为抓住了对方的命脉。
· “樱机关”视角:他们分享了情报,但同时对76号如此“顺利”的进展抱有疑虑。影佐小组对那份医疗记录进行了更深入的分析,试图找到更深层的密码,却发现自己仿佛在绕圈子,最终指向的是一些无关紧要或早已失效的信息。他们怀疑76号有所隐瞒,或者……这本身就是对手的圈套?
· 黛的视角:她冷静地观察着敌人的行动。三个预定目标被拔除,虽然心痛,但这是必要的代价。更重要的是,敌人的注意力被成功地吸引到了错误的方向。他们以为正在步步紧逼,实际上却是在她设定的假象迷宫里打转。真正的“云雀”核心网络,以及那些尚未暴露的健康节点,因此获得了宝贵的喘息和重新部署的机会。
《孙子兵法·虚实篇》有言:“故形兵之极,至于无形;无形,则深间不能窥,智者不能谋。” 她通过主动暴露部分形迹(假目标),达到了隐藏真实意图(保护核心网络)的目的,使得敌人内部的间谍无法窥探真相,再聪明的人也难以谋划应对。
然而,黛深知,这种策略只能奏效一时。敌人不是傻子,尤其是那个影佐,迟早会察觉异常。而且,主动牺牲同志和节点,这种决策带来的沉重道德负担,如同无形的枷锁,紧紧缠绕着她。
她看着跳动的灯焰,目光坚定而冰冷。以退为进,是险棋,也是绝境中唯一的生路。第一步已经走出,接下来,她必须利用这争取到的短暂时间和敌人产生的误判,完成真正的“进”——激活“云雀”网络中一条隐秘的撤离通道,将徐文祖、钱阿四和自己,送出上海这片越来越危险的泥潭。同时,也要准备好,当敌人醒悟过来时,给予他们更致命的一击。窗外的夜色,浓重如墨,而黎明前的博弈,才刚刚进入最关键的阶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