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连数日,云舒在潜心优化药方与警惕外界窥探中度过。她减少了外出,即便不得已出门,也格外留意四周,但那个黑影再未出现,仿佛只是夜幕下的一个错觉。然而,云舒并未放松警惕,她深知在这深宅后院,平静往往预示着更大的风浪。她将初步优化成功的药水分开妥善藏好,记录实验数据的草纸更是隐秘收藏,日常仍使用旧版药水进行消毒和给陈五换药。
陈五背上的疤痕日益淡化,效果之好,连他自己都时常对着水缸照了又照,憨厚的脸上满是难以置信的喜悦。他感恩戴德,做事越发勤快,将云舒这小院护得严严实实,凡有生人靠近,他必第一个警觉起来。这倒让云舒稍稍安心了些。
这日午后,云舒正指导阿元辨认几种常见的止血草药,院门外传来一阵轻柔却带着几分迟疑的叩门声。不同于平日里的粗犷叫门,这叩门声显得格外谨慎,甚至有些小心翼翼。
陈五正在院内劈柴,闻声立刻放下斧头,警惕地看向云舒。云舒微微颔首,示意他去应门,自己则拉着阿元站到屋檐下,静观其变。
木门“吱呀”一声打开,门外站着的并非想象中的管事或小厮,而是一位身着半新不旧藕色比甲、头梳简单发髻的妇人,年纪约莫三十上下,面容憔悴,眼底带着挥之不去的愁绪与一丝窘迫。她身后跟着一个低头垂手的小丫鬟,同样衣着朴素。
那妇人见开门的是一脸凶悍相的陈五,明显吓了一跳,后退了半步,声音都有些发颤:“请、请问……云舒姑娘可是住在此处?”
陈五粗声问:“你是何人?寻云舒姑娘何事?”
妇人愈发紧张,双手绞着帕子:“妾身……妾身姓王,夫家是、是王府护卫营的刘百户。听闻……听闻云舒姑娘医术高明,擅调药膏,特来……特来相求。”她声音越说越低,脸颊泛红,似是极为难堪。
云舒在院内听得真切。刘百户?一个低阶将领的夫人?亲自来到这偏僻后巷?她心中念头急转,缓步走上前去,柔声道:“我便是云舒。刘夫人请进来说话吧。”
王夫人见到云舒,眼中闪过一抹惊异,似乎没想到对方如此年轻清丽。她忙敛衽行礼,这才跟着云舒走进小院,目光快速而隐晦地扫过院内简朴甚至破败的景象,眉头几不可查地蹙了一下,但很快又被更深的焦虑所取代。
云舒请她在院中石凳上坐下,阿元乖巧地端来两碗温水。王夫人道了谢,却并未饮用,双手紧紧握着碗壁,指尖因用力而发白。
“刘夫人不必拘谨,寻我何事,但说无妨。”云舒语气平和,带着一种能让人安心的力量。
王夫人深吸一口气,像是下定了极大决心,抬起头,眼中已盈了水光:“云舒姑娘,妾身是听闻您治好了陈五军爷背上的陈年旧疤,才冒昧前来……求您救救我的孩儿!”
她话一出口,眼泪便滚落下来。原来,她膝下有一幼子,年方六岁,去岁冬日贪玩磕在假山上,额角至眉骨处留下一道寸许长的深疤,皮肉外翻,愈合后仍是狰狞无比。孩子日渐懂事,因这疤痕受尽同伴嘲笑,性格变得孤僻自卑,终日躲在房中不愿见人。王夫人夫妇寻了无数名医,用了不少昂贵的祛疤膏,皆效果寥寥。
“那日听闻伤兵营传出消息,说陈五军爷那般严重的疤痕都被姑娘妙手回春……妾身……妾身这才厚着脸皮求上门来。”王夫人泣不成声,“夫君官职低微,俸禄有限,此前为孩儿治伤已耗费颇多……妾身知姑娘的药膏定然珍贵,但……但只要能治好我儿,妾身愿做牛做马报答姑娘!”说着竟要起身下拜。
云舒连忙扶住她。她看着王夫人那属于母亲的、绝望中透着一丝希冀的眼神,心中最柔软的地方被触动了。同时,一个清晰的念头划过脑海:机会来了!
这不是达官显贵,只是一个爱子心切的母亲,一个低阶军官的夫人。但正因如此,她才可能是打开上层市场的第一块敲门砖。若能治好她儿子的疤,消息在王夫人所处的那个圈层传开,其可信度和冲击力将远超陈五在伤兵营带来的影响。
“夫人快请起。”云舒温言道,“医者父母心,若能相助,我定然尽力。药膏我确实还有一些,但需先看看小公子的伤情,才能确定是否对症,以及需用多久。”
王夫人闻言,如同溺水之人抓到了浮木,连声道:“应该的,应该的!孩儿就在门外马车里,我这就叫他进来!”她忙示意丫鬟去领人。
不一会儿,一个瘦小的男孩被领了进来,一直低着头,用额前厚厚的刘海试图遮盖疤痕,眼神躲闪,充满怯懦。
云舒心中轻叹,蹲下身,用极其温柔的声音道:“别怕,让姐姐看看好不好?姐姐也许有办法让它变得不明显。”
男孩犹豫了许久,才在王夫人的鼓励下,慢慢抬起头。云舒轻轻拨开他的刘海,那道疤痕确实触目惊心,粉红色的增生组织凸起,像一条蜈蚣爬在孩子稚嫩的脸上。
仔细检查后,云舒心中有了底。这疤痕虽深,但相较于陈五的旧年战伤,还算新鲜,组织活性更强,用优化后的药膏,她有八成把握能显着改善。
“可以治。”云舒肯定地说道,“我会给您配一罐药膏,每日早晚净面后涂抹按摩于疤痕处,直至完全吸收。切记,过程中疤痕处可能会发痒,千万不可抓挠。一月之后,应有明显改善。届时您再带公子过来复诊。”
王夫人喜极而泣,连连点头:“多谢姑娘!多谢姑娘!不知……不知这药膏价值几何?”她问出这话时,声音又紧张起来。
云舒沉吟片刻。直接要高价,对方恐怕难以承受。但若白送,一则自贬身价,二则也容易让人怀疑药效。
“夫人,”云舒微笑道,“药膏所需药材确实珍贵难寻,炼制也极费工夫。但医者济世为本,我与小公子有缘,便只收您成本价,十两银子。若一月后无效,分文不取,原银奉还。”
十两银子,对王夫人这样的家庭来说,是一笔不小的开支,但绝非无法承受,尤其是为了孩子。这价格既显示了药膏的珍贵,又留下了人情空间。
王夫人果然松了口气,又是感激又是愧疚,立刻让丫鬟取出一个小布包,里面正好是十两散碎银子,显然是准备了许久。“让姑娘亏钱了,真是过意不去。”
云舒收下银子,转身进屋。她取出一个洗净晾干的小瓷罐,仔细装入的是她最新优化版、经过简易稳定性测试的药膏——她将其命名为“凝玉膏”。她将使用方法和注意事项又仔细交代了一遍,才将药膏交给王夫人。
王夫人千恩万谢,如同捧着稀世珍宝般,带着儿子离去。临走前,她低声道:“姑娘放心,若药膏真有效用,妾身定当为您宣扬!”
云舒站在院门口,望着马车远去,心中波澜微起。这第一笔正式的“订单”,意义非凡。它不仅仅意味着商业上的突破,更是一种认可和希望。
然而,她还没来得及细细品味这份喜悦,陈五便皱着眉上前低声道:“姑娘,方才那马车走后,巷口有个探头探脑的家伙立刻就跑没影了,看着不像好人。”
云舒的心倏然收紧。
商业的微光刚刚点亮,窥伺的阴影便再次如期而至。
这一次,来的会是谁?王夫人的到来,究竟是无心插柳,还是已然落入了某些人的算计之中?
陈五背上的疤痕日益淡化,效果之好,连他自己都时常对着水缸照了又照,憨厚的脸上满是难以置信的喜悦。他感恩戴德,做事越发勤快,将云舒这小院护得严严实实,凡有生人靠近,他必第一个警觉起来。这倒让云舒稍稍安心了些。
这日午后,云舒正指导阿元辨认几种常见的止血草药,院门外传来一阵轻柔却带着几分迟疑的叩门声。不同于平日里的粗犷叫门,这叩门声显得格外谨慎,甚至有些小心翼翼。
陈五正在院内劈柴,闻声立刻放下斧头,警惕地看向云舒。云舒微微颔首,示意他去应门,自己则拉着阿元站到屋檐下,静观其变。
木门“吱呀”一声打开,门外站着的并非想象中的管事或小厮,而是一位身着半新不旧藕色比甲、头梳简单发髻的妇人,年纪约莫三十上下,面容憔悴,眼底带着挥之不去的愁绪与一丝窘迫。她身后跟着一个低头垂手的小丫鬟,同样衣着朴素。
那妇人见开门的是一脸凶悍相的陈五,明显吓了一跳,后退了半步,声音都有些发颤:“请、请问……云舒姑娘可是住在此处?”
陈五粗声问:“你是何人?寻云舒姑娘何事?”
妇人愈发紧张,双手绞着帕子:“妾身……妾身姓王,夫家是、是王府护卫营的刘百户。听闻……听闻云舒姑娘医术高明,擅调药膏,特来……特来相求。”她声音越说越低,脸颊泛红,似是极为难堪。
云舒在院内听得真切。刘百户?一个低阶将领的夫人?亲自来到这偏僻后巷?她心中念头急转,缓步走上前去,柔声道:“我便是云舒。刘夫人请进来说话吧。”
王夫人见到云舒,眼中闪过一抹惊异,似乎没想到对方如此年轻清丽。她忙敛衽行礼,这才跟着云舒走进小院,目光快速而隐晦地扫过院内简朴甚至破败的景象,眉头几不可查地蹙了一下,但很快又被更深的焦虑所取代。
云舒请她在院中石凳上坐下,阿元乖巧地端来两碗温水。王夫人道了谢,却并未饮用,双手紧紧握着碗壁,指尖因用力而发白。
“刘夫人不必拘谨,寻我何事,但说无妨。”云舒语气平和,带着一种能让人安心的力量。
王夫人深吸一口气,像是下定了极大决心,抬起头,眼中已盈了水光:“云舒姑娘,妾身是听闻您治好了陈五军爷背上的陈年旧疤,才冒昧前来……求您救救我的孩儿!”
她话一出口,眼泪便滚落下来。原来,她膝下有一幼子,年方六岁,去岁冬日贪玩磕在假山上,额角至眉骨处留下一道寸许长的深疤,皮肉外翻,愈合后仍是狰狞无比。孩子日渐懂事,因这疤痕受尽同伴嘲笑,性格变得孤僻自卑,终日躲在房中不愿见人。王夫人夫妇寻了无数名医,用了不少昂贵的祛疤膏,皆效果寥寥。
“那日听闻伤兵营传出消息,说陈五军爷那般严重的疤痕都被姑娘妙手回春……妾身……妾身这才厚着脸皮求上门来。”王夫人泣不成声,“夫君官职低微,俸禄有限,此前为孩儿治伤已耗费颇多……妾身知姑娘的药膏定然珍贵,但……但只要能治好我儿,妾身愿做牛做马报答姑娘!”说着竟要起身下拜。
云舒连忙扶住她。她看着王夫人那属于母亲的、绝望中透着一丝希冀的眼神,心中最柔软的地方被触动了。同时,一个清晰的念头划过脑海:机会来了!
这不是达官显贵,只是一个爱子心切的母亲,一个低阶军官的夫人。但正因如此,她才可能是打开上层市场的第一块敲门砖。若能治好她儿子的疤,消息在王夫人所处的那个圈层传开,其可信度和冲击力将远超陈五在伤兵营带来的影响。
“夫人快请起。”云舒温言道,“医者父母心,若能相助,我定然尽力。药膏我确实还有一些,但需先看看小公子的伤情,才能确定是否对症,以及需用多久。”
王夫人闻言,如同溺水之人抓到了浮木,连声道:“应该的,应该的!孩儿就在门外马车里,我这就叫他进来!”她忙示意丫鬟去领人。
不一会儿,一个瘦小的男孩被领了进来,一直低着头,用额前厚厚的刘海试图遮盖疤痕,眼神躲闪,充满怯懦。
云舒心中轻叹,蹲下身,用极其温柔的声音道:“别怕,让姐姐看看好不好?姐姐也许有办法让它变得不明显。”
男孩犹豫了许久,才在王夫人的鼓励下,慢慢抬起头。云舒轻轻拨开他的刘海,那道疤痕确实触目惊心,粉红色的增生组织凸起,像一条蜈蚣爬在孩子稚嫩的脸上。
仔细检查后,云舒心中有了底。这疤痕虽深,但相较于陈五的旧年战伤,还算新鲜,组织活性更强,用优化后的药膏,她有八成把握能显着改善。
“可以治。”云舒肯定地说道,“我会给您配一罐药膏,每日早晚净面后涂抹按摩于疤痕处,直至完全吸收。切记,过程中疤痕处可能会发痒,千万不可抓挠。一月之后,应有明显改善。届时您再带公子过来复诊。”
王夫人喜极而泣,连连点头:“多谢姑娘!多谢姑娘!不知……不知这药膏价值几何?”她问出这话时,声音又紧张起来。
云舒沉吟片刻。直接要高价,对方恐怕难以承受。但若白送,一则自贬身价,二则也容易让人怀疑药效。
“夫人,”云舒微笑道,“药膏所需药材确实珍贵难寻,炼制也极费工夫。但医者济世为本,我与小公子有缘,便只收您成本价,十两银子。若一月后无效,分文不取,原银奉还。”
十两银子,对王夫人这样的家庭来说,是一笔不小的开支,但绝非无法承受,尤其是为了孩子。这价格既显示了药膏的珍贵,又留下了人情空间。
王夫人果然松了口气,又是感激又是愧疚,立刻让丫鬟取出一个小布包,里面正好是十两散碎银子,显然是准备了许久。“让姑娘亏钱了,真是过意不去。”
云舒收下银子,转身进屋。她取出一个洗净晾干的小瓷罐,仔细装入的是她最新优化版、经过简易稳定性测试的药膏——她将其命名为“凝玉膏”。她将使用方法和注意事项又仔细交代了一遍,才将药膏交给王夫人。
王夫人千恩万谢,如同捧着稀世珍宝般,带着儿子离去。临走前,她低声道:“姑娘放心,若药膏真有效用,妾身定当为您宣扬!”
云舒站在院门口,望着马车远去,心中波澜微起。这第一笔正式的“订单”,意义非凡。它不仅仅意味着商业上的突破,更是一种认可和希望。
然而,她还没来得及细细品味这份喜悦,陈五便皱着眉上前低声道:“姑娘,方才那马车走后,巷口有个探头探脑的家伙立刻就跑没影了,看着不像好人。”
云舒的心倏然收紧。
商业的微光刚刚点亮,窥伺的阴影便再次如期而至。
这一次,来的会是谁?王夫人的到来,究竟是无心插柳,还是已然落入了某些人的算计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