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作社的绣房里,桑叶汁的清甜味还没散,就被一阵急促的脚步声搅乱了。林晓攥着几张打印纸闯进来时,姜芸正和小满核对技术手册的手语口诀,蓝封皮笔记本摊在绣绷上,页脚沾着点浅绿的汁液 —— 是早上榨桑叶汁时不小心蹭到的。
“姜姐,查到了!” 林晓的声音带着喘,额角沾着汗,“那个‘老陈’,本名陈富贵,上个月被化工厂辞退后,就跟山崎的人有联系。黑色轿车里的人叫佐藤,是山崎株式会社在中国区的联络员,昨天他给老陈转了两万块,备注是‘配方辛苦费’。”
姜芸捏着笔记本的手指猛地一紧,页脚的绿渍被揉得发暗。她想起昨天窗外那辆贴满黑膜的车,想起老陈在微信群里发的配方照片,心里像被绣针扎了下 —— 原来从一开始,老陈就不是单纯想卖配方,是山崎的人早盯着合作社的技术了。
“这些人…… 是想毁了苏绣啊。” 张师傅凑过来看打印纸,枯瘦的手指在 “山崎株式会社” 几个字上反复摩挲,指腹的老茧蹭得纸页发响。他想起前几天试绣的金线,那抹柔润的光泽是多少个夜晚调出来的,现在却被人偷了配方,说不定要用来做粗制滥造的东西。
小满也急了,指着手机里老陈的头像,飞快地比着手语:“要不要报警?不能让他们再乱传配方!” 她的指尖还沾着绣线的金粉,比划时金粉簌簌落在纸上,像撒了把碎星。
姜芸刚要开口,门外突然传来一阵吵嚷。周玲跑进来,脸色发白:“姜姐,不好了!王家村的村民来了,说买了咱们合作社的‘化学固色绣品’,洗了一次就掉色,还说咱们用假货骗钱!”
几个人赶到门口时,院坝里已经围了十几个村民。为首的王大叔手里攥着块绣着牡丹的方巾,方巾的金线发乌,边缘还卷着毛,一扯就有细丝往下掉。他看见姜芸,往前递了递方巾,声音又急又哑:“姜姑娘,你看看!这就是在镇上的‘苏绣专卖铺’买的,老板说跟你们合作社是一家,结果洗了一次,牡丹瓣都褪成白的了!我老婆子攒了半个月的钱买给儿媳妇当见面礼,现在可怎么好?”
周围的村民也跟着附和,有人举着同样发乌的绣品,有人小声议论:“都说合作社的技术好,怎么还出这种东西?”“不会是为了省钱,用了差的固色剂吧?”
姜芸接过王大叔手里的方巾,指尖刚碰到金线,就皱起了眉 —— 这金线硬得像塑料,没有半点桑蚕丝的柔润,凑近闻还能闻到股刺鼻的化学味,跟合作社用的桑叶汁固色剂完全不同。她用指甲轻轻刮了下金线表面,一层黑色的粉末就掉了下来,沾在指尖发涩。
“王大叔,这不是咱们合作社的绣品。” 姜芸把方巾举到阳光下,“您看,咱们的固色绣品,金线里掺了桑叶汁,在光下会有淡淡的绿晕;而且针脚是‘密接针’,每厘米至少有十二针,您这方巾的针脚稀稀拉拉,最多八针。” 她又翻到方巾的背面,“咱们的绣品都会在边角绣个小小的‘姜’字暗记,您这上面什么都没有。”
王大叔愣了愣,接过方巾仔细看,果然没找到暗记。他挠了挠头,脸上有点发烫:“那…… 那老板说跟你们是一家啊,还拿了张你在卢浮宫的照片当幌子。”
“是山崎的人搞的鬼。” 林晓把打印纸递给王大叔,“他们偷了咱们的配方初稿,用劣质固色剂做假绣品,就是想让大家以为合作社的技术不行,坏咱们的名声。”
张师傅蹲下身,捡起村民手里另一块假绣品,指尖抚过褪色的牡丹瓣,声音里满是痛心:“老辈绣牡丹,要选三月的新丝,金线得用真金箔缠,就算过十年,颜色也不会掉。现在这些人,用的是化纤线,固色剂是工业废料做的,这哪是绣品?是糟蹋手艺!” 他说着,指腹用力擦了擦假绣品的金线,黑色的粉末沾了满手,“你们看,连金粉都是假的,是染了色的滑石粉。”
村民们这才明白过来,王大叔红着脸说:“姜姑娘,对不住啊,没弄清楚就来闹。那咱们现在该怎么办?镇上还有好多人买了这种假绣品呢!”
“您别急。” 姜芸拍了拍王大叔的肩膀,“林晓,你现在去镇上的‘苏绣专卖铺’,把假绣品都买回来,钱从合作社的账上出,不能让村民吃亏。另外,联系县市场监管局,让他们查这家店的资质 —— 我猜,营业执照都是假的。”
林晓点点头,转身要走,小满突然拉住她,指着假绣品的边角,比着手语:“这里有个小标记,像个‘山’字,很小,不仔细看找不到。”
众人凑过去看,果然在方巾的边角处,有个比指甲盖还小的 “山” 字,是用黑色的线绣的,不仔细看还以为是污渍。姜芸的心沉了沉 —— 这是山崎的标记,之前查山崎的资料时,见过他们产品上类似的图案。看来佐藤不仅买了配方,还专门开了店卖假绣品,就是想彻底搞臭苏绣的名声。
“我跟你一起去。” 姜芸突然说。她想亲眼看看那家店,看看佐藤到底想耍什么花样。
张师傅拉住她:“你去太危险了,佐藤是山崎的人,说不定有备而来。让林晓去就行,你留在合作社,还有更重要的事 —— 得让大家知道怎么分辨真假绣品,不然以后还会有人上当。”
姜芸想想也是,便把技术手册递给周玲:“你和小满一起,去周边的村子跑一趟,把分辨真假的方法教给村民。尤其是看暗记、闻味道、扯金线这三点,一定要讲清楚。”
等林晓和周玲走后,姜芸心里总觉得不踏实。她想起昨天口袋里的日记,那句 “外贼易挡,内忧难防” 像根刺扎在心里。她借口去库房拿绣线,悄悄进了空间。
灵泉池的水又浑浊了些,之前清澈的水面浮着层淡淡的灰雾,池底的淤泥看得更清楚了。姜芸蹲下身,指尖刚碰到水面,就觉得一阵凉意 —— 比上次更冷,像冰碴子扎在手上。她抬头看挂在墙上的日记,日记本竟然自己翻开了,新的字迹正慢慢浮现,是淡红色的,跟池边的纹路一个颜色:“假绣乱真,泉亦难辨,匠心不存,泉将枯。”
姜芸的心猛地一缩。灵泉是跟着匠心走的,现在假绣品泛滥,连灵泉都有了反应。她想起张师傅说的 “手艺的魂在针脚里”,忽然明白过来 —— 山崎的人不仅想偷技术,还想断了苏绣的魂,只要大家都觉得苏绣是假货,没人再信匠心,灵泉说不定真的会枯。
她伸手摸了摸日记的纸页,淡红色的字迹还带着点湿意,像刚写上去的。口袋里的 “苏绣传承印” 突然发烫,她掏出来一看,印章的纹路里渗着点灰黑色 —— 跟假绣品上的滑石粉颜色一样。
“内忧到底是谁呢?” 姜芸对着灵泉池轻声问,水面的灰雾晃了晃,没给出答案。她想起合作社的老匠人,想起年轻的绣娘,甚至想起王桂香 —— 上次王桂香偷偷拍了协议,现在会不会还有别的心思?
正想着,空间外传来小满的声音:“姜姐,你在库房吗?有个聋哑绣娘说,昨天看见佐藤在合作社附近的桑树林里,好像在埋什么东西。”
姜芸赶紧收起日记,走出空间。小满正站在院坝里,身边跟着个穿蓝布衫的聋哑绣娘,绣娘手里拿着根树枝,在地上画了个长方形的盒子 —— 是昨天佐藤从车上拿下来的东西。
姜芸心里一紧:“桑树林在哪?现在就去看看。”
三个人赶到桑树林时,夕阳正把树影拉得很长。聋哑绣娘指着一棵老桑树下的土堆,土堆上的草还没长好,明显是刚埋过东西。姜芸蹲下身,用手挖了挖,指尖碰到个硬邦邦的东西 —— 是个铁盒子,上面刻着 “山崎株式会社” 的字样。
她刚要打开盒子,远处突然传来汽车发动的声音。抬头一看,正是昨天那辆黑色轿车,佐藤坐在驾驶座上,正隔着车窗往这边看。四目相对的瞬间,佐藤的嘴角勾起一抹冷笑,踩下油门,车子飞快地消失在路尽头。
姜芸握着铁盒子,指节发白。盒子很沉,不知道里面装着什么,但她能感觉到,这又是山崎布下的一个陷阱。夕阳的光落在铁盒上,“山崎株式会社” 几个字泛着冷光,像只盯着猎物的眼睛。
她没有立刻打开盒子,而是把它抱在怀里,转身往合作社走。小满跟在她身边,能感觉到她的肩膀在微微发抖 —— 不是害怕,是愤怒,是心疼。心疼那些被假绣品骗的村民,心疼被糟蹋的苏绣手艺,更心疼那池正在浑浊的灵泉。
回到合作社时,张师傅正在给村民们演示真假绣品的区别。看见姜芸抱着铁盒子,他迎上来:“这是……”
“山崎埋的,还没打开。” 姜芸把盒子放在桌上,“先处理完假绣品的事,再看这里面是什么。” 她顿了顿,目光扫过院坝里的村民,扫过绣房里亮着的灯,声音突然变沉,“不管他们埋什么,只要咱们守住匠心,就不怕他们搞鬼。”
张师傅点点头,拍了拍她的肩膀。灯光下,姜芸看见张师傅的鬓角又添了几根白发,想起上次他送养发药方时说的 “老祖宗的手艺不能断”,心里突然定了些。
只是她没说,刚才在桑树林里,口袋里的日记又多了一行字,是用极淡的红色写的:“铁盒藏毒,内鬼引门。”
“姜姐,查到了!” 林晓的声音带着喘,额角沾着汗,“那个‘老陈’,本名陈富贵,上个月被化工厂辞退后,就跟山崎的人有联系。黑色轿车里的人叫佐藤,是山崎株式会社在中国区的联络员,昨天他给老陈转了两万块,备注是‘配方辛苦费’。”
姜芸捏着笔记本的手指猛地一紧,页脚的绿渍被揉得发暗。她想起昨天窗外那辆贴满黑膜的车,想起老陈在微信群里发的配方照片,心里像被绣针扎了下 —— 原来从一开始,老陈就不是单纯想卖配方,是山崎的人早盯着合作社的技术了。
“这些人…… 是想毁了苏绣啊。” 张师傅凑过来看打印纸,枯瘦的手指在 “山崎株式会社” 几个字上反复摩挲,指腹的老茧蹭得纸页发响。他想起前几天试绣的金线,那抹柔润的光泽是多少个夜晚调出来的,现在却被人偷了配方,说不定要用来做粗制滥造的东西。
小满也急了,指着手机里老陈的头像,飞快地比着手语:“要不要报警?不能让他们再乱传配方!” 她的指尖还沾着绣线的金粉,比划时金粉簌簌落在纸上,像撒了把碎星。
姜芸刚要开口,门外突然传来一阵吵嚷。周玲跑进来,脸色发白:“姜姐,不好了!王家村的村民来了,说买了咱们合作社的‘化学固色绣品’,洗了一次就掉色,还说咱们用假货骗钱!”
几个人赶到门口时,院坝里已经围了十几个村民。为首的王大叔手里攥着块绣着牡丹的方巾,方巾的金线发乌,边缘还卷着毛,一扯就有细丝往下掉。他看见姜芸,往前递了递方巾,声音又急又哑:“姜姑娘,你看看!这就是在镇上的‘苏绣专卖铺’买的,老板说跟你们合作社是一家,结果洗了一次,牡丹瓣都褪成白的了!我老婆子攒了半个月的钱买给儿媳妇当见面礼,现在可怎么好?”
周围的村民也跟着附和,有人举着同样发乌的绣品,有人小声议论:“都说合作社的技术好,怎么还出这种东西?”“不会是为了省钱,用了差的固色剂吧?”
姜芸接过王大叔手里的方巾,指尖刚碰到金线,就皱起了眉 —— 这金线硬得像塑料,没有半点桑蚕丝的柔润,凑近闻还能闻到股刺鼻的化学味,跟合作社用的桑叶汁固色剂完全不同。她用指甲轻轻刮了下金线表面,一层黑色的粉末就掉了下来,沾在指尖发涩。
“王大叔,这不是咱们合作社的绣品。” 姜芸把方巾举到阳光下,“您看,咱们的固色绣品,金线里掺了桑叶汁,在光下会有淡淡的绿晕;而且针脚是‘密接针’,每厘米至少有十二针,您这方巾的针脚稀稀拉拉,最多八针。” 她又翻到方巾的背面,“咱们的绣品都会在边角绣个小小的‘姜’字暗记,您这上面什么都没有。”
王大叔愣了愣,接过方巾仔细看,果然没找到暗记。他挠了挠头,脸上有点发烫:“那…… 那老板说跟你们是一家啊,还拿了张你在卢浮宫的照片当幌子。”
“是山崎的人搞的鬼。” 林晓把打印纸递给王大叔,“他们偷了咱们的配方初稿,用劣质固色剂做假绣品,就是想让大家以为合作社的技术不行,坏咱们的名声。”
张师傅蹲下身,捡起村民手里另一块假绣品,指尖抚过褪色的牡丹瓣,声音里满是痛心:“老辈绣牡丹,要选三月的新丝,金线得用真金箔缠,就算过十年,颜色也不会掉。现在这些人,用的是化纤线,固色剂是工业废料做的,这哪是绣品?是糟蹋手艺!” 他说着,指腹用力擦了擦假绣品的金线,黑色的粉末沾了满手,“你们看,连金粉都是假的,是染了色的滑石粉。”
村民们这才明白过来,王大叔红着脸说:“姜姑娘,对不住啊,没弄清楚就来闹。那咱们现在该怎么办?镇上还有好多人买了这种假绣品呢!”
“您别急。” 姜芸拍了拍王大叔的肩膀,“林晓,你现在去镇上的‘苏绣专卖铺’,把假绣品都买回来,钱从合作社的账上出,不能让村民吃亏。另外,联系县市场监管局,让他们查这家店的资质 —— 我猜,营业执照都是假的。”
林晓点点头,转身要走,小满突然拉住她,指着假绣品的边角,比着手语:“这里有个小标记,像个‘山’字,很小,不仔细看找不到。”
众人凑过去看,果然在方巾的边角处,有个比指甲盖还小的 “山” 字,是用黑色的线绣的,不仔细看还以为是污渍。姜芸的心沉了沉 —— 这是山崎的标记,之前查山崎的资料时,见过他们产品上类似的图案。看来佐藤不仅买了配方,还专门开了店卖假绣品,就是想彻底搞臭苏绣的名声。
“我跟你一起去。” 姜芸突然说。她想亲眼看看那家店,看看佐藤到底想耍什么花样。
张师傅拉住她:“你去太危险了,佐藤是山崎的人,说不定有备而来。让林晓去就行,你留在合作社,还有更重要的事 —— 得让大家知道怎么分辨真假绣品,不然以后还会有人上当。”
姜芸想想也是,便把技术手册递给周玲:“你和小满一起,去周边的村子跑一趟,把分辨真假的方法教给村民。尤其是看暗记、闻味道、扯金线这三点,一定要讲清楚。”
等林晓和周玲走后,姜芸心里总觉得不踏实。她想起昨天口袋里的日记,那句 “外贼易挡,内忧难防” 像根刺扎在心里。她借口去库房拿绣线,悄悄进了空间。
灵泉池的水又浑浊了些,之前清澈的水面浮着层淡淡的灰雾,池底的淤泥看得更清楚了。姜芸蹲下身,指尖刚碰到水面,就觉得一阵凉意 —— 比上次更冷,像冰碴子扎在手上。她抬头看挂在墙上的日记,日记本竟然自己翻开了,新的字迹正慢慢浮现,是淡红色的,跟池边的纹路一个颜色:“假绣乱真,泉亦难辨,匠心不存,泉将枯。”
姜芸的心猛地一缩。灵泉是跟着匠心走的,现在假绣品泛滥,连灵泉都有了反应。她想起张师傅说的 “手艺的魂在针脚里”,忽然明白过来 —— 山崎的人不仅想偷技术,还想断了苏绣的魂,只要大家都觉得苏绣是假货,没人再信匠心,灵泉说不定真的会枯。
她伸手摸了摸日记的纸页,淡红色的字迹还带着点湿意,像刚写上去的。口袋里的 “苏绣传承印” 突然发烫,她掏出来一看,印章的纹路里渗着点灰黑色 —— 跟假绣品上的滑石粉颜色一样。
“内忧到底是谁呢?” 姜芸对着灵泉池轻声问,水面的灰雾晃了晃,没给出答案。她想起合作社的老匠人,想起年轻的绣娘,甚至想起王桂香 —— 上次王桂香偷偷拍了协议,现在会不会还有别的心思?
正想着,空间外传来小满的声音:“姜姐,你在库房吗?有个聋哑绣娘说,昨天看见佐藤在合作社附近的桑树林里,好像在埋什么东西。”
姜芸赶紧收起日记,走出空间。小满正站在院坝里,身边跟着个穿蓝布衫的聋哑绣娘,绣娘手里拿着根树枝,在地上画了个长方形的盒子 —— 是昨天佐藤从车上拿下来的东西。
姜芸心里一紧:“桑树林在哪?现在就去看看。”
三个人赶到桑树林时,夕阳正把树影拉得很长。聋哑绣娘指着一棵老桑树下的土堆,土堆上的草还没长好,明显是刚埋过东西。姜芸蹲下身,用手挖了挖,指尖碰到个硬邦邦的东西 —— 是个铁盒子,上面刻着 “山崎株式会社” 的字样。
她刚要打开盒子,远处突然传来汽车发动的声音。抬头一看,正是昨天那辆黑色轿车,佐藤坐在驾驶座上,正隔着车窗往这边看。四目相对的瞬间,佐藤的嘴角勾起一抹冷笑,踩下油门,车子飞快地消失在路尽头。
姜芸握着铁盒子,指节发白。盒子很沉,不知道里面装着什么,但她能感觉到,这又是山崎布下的一个陷阱。夕阳的光落在铁盒上,“山崎株式会社” 几个字泛着冷光,像只盯着猎物的眼睛。
她没有立刻打开盒子,而是把它抱在怀里,转身往合作社走。小满跟在她身边,能感觉到她的肩膀在微微发抖 —— 不是害怕,是愤怒,是心疼。心疼那些被假绣品骗的村民,心疼被糟蹋的苏绣手艺,更心疼那池正在浑浊的灵泉。
回到合作社时,张师傅正在给村民们演示真假绣品的区别。看见姜芸抱着铁盒子,他迎上来:“这是……”
“山崎埋的,还没打开。” 姜芸把盒子放在桌上,“先处理完假绣品的事,再看这里面是什么。” 她顿了顿,目光扫过院坝里的村民,扫过绣房里亮着的灯,声音突然变沉,“不管他们埋什么,只要咱们守住匠心,就不怕他们搞鬼。”
张师傅点点头,拍了拍她的肩膀。灯光下,姜芸看见张师傅的鬓角又添了几根白发,想起上次他送养发药方时说的 “老祖宗的手艺不能断”,心里突然定了些。
只是她没说,刚才在桑树林里,口袋里的日记又多了一行字,是用极淡的红色写的:“铁盒藏毒,内鬼引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