晨光刚漫过窗棂,姜芸已坐在合作社的绣绷前。指下丝线翻飞,一朵并蒂莲在素缎上渐次绽放,针脚细密如鳞,花瓣边缘的“虚实乱针”技法,让莲瓣似有晨露滚动。她微微蹙眉,左手小指因连日握针,关节处泛着青白,额角渗出细汗——这幅《莲塘清趣》是给地区创业大赛的样品,却因昨夜咳血耽误了进度。
“芸姐,你歇会儿吧,这针法我帮你绣。”张桂兰端着搪瓷缸进来,缸里是刚熬好的红糖姜茶,热气氤氲中,她目光落在姜芸鬓角。昨日还显眼的三十根白发,此刻竟少了一根,虽细微,却让她心头一跳。
姜芸接过茶缸,温热的液体滑过喉咙,压下喉间腥甜。她抬眼望向窗外:合作社院里,二十余名学员正围坐绣架,小满坐在最前排,指尖翻飞间,一朵雏菊已初具雏形。昨日教完“打籽绣”基础针法,今晨她便感到灵泉深处一丝微弱的暖流,白发悄然褪去一根——苏婉清日记所言非虚,“传承之念”确能滋养灵泉。
“桂兰姐,你看小满的针法。”姜芸指向窗外,声音带着欣慰,“聋哑人触觉敏锐,她绣的雏菊花瓣,弧度比常人更圆润。”张桂兰顺着望去,眼中闪过惊艳:“这孩子真是块璞玉!对了,供销社老李刚才来电话,说上周发的五十条绣花围裙,有八条被顾客投诉‘洗一次就褪色’。”
姜芸指尖一顿,针尖刺破食指,血珠渗出,在素缎上晕开一小朵红梅。她迅速用唾沫抹去血迹,沉声道:“褪色?用的可是新进的‘草木蓝’染料?”
“就是那批!老李说顾客围裙洗完,蓝水把白衬衫都染了。”张桂兰急得跺脚,“合作社刚起步,可不能砸招牌!”
姜芸放下绣绷,快步走向仓库。货架整齐码着各色丝线,她抽出一卷“草木蓝”,凑近鼻尖轻嗅——淡淡的草木清香中,混着一丝若有若无的酸涩味。她捻开丝线,指腹摩挲间,发现丝线表面比正常丝线粗糙,纤维间夹杂着细微的杂质。
“不对劲。”姜芸眉头紧锁,“这批染料是公社农技站推荐的,应该不会出问题……除非有人动了手脚。”她转身走向账本,翻开“原料采购记录”,目光定格在三天前的记录上:“采购员:王强;验收员:刘翠花。”
王强是她小叔子,刘翠花则是同行冤家,两人凑一起,绝没好事!姜芸心头一沉,当即让张桂兰把所有用“草木蓝”染料绣制的围裙集中起来,又让学员把各自剩余的丝线也交上来。
“芸姐,这是我的丝线。”小满递来一卷,眼神清澈。姜芸接过,捻开一看,丝线光滑细腻,草木清香纯正。她拍拍小满肩膀:“你的没问题。”再看其他人交上来的,竟有近半卷丝线带着那股酸涩味!
“桂兰姐,去把王强和刘翠花叫来。”姜芸声音冷如寒冰。张桂兰应声而去,不多时,王强缩着脖子跟在刘翠花身后进了仓库。刘翠花一见姜芸脸色,便知东窗事发,强笑道:“芸妹子,叫我们啥事啊?”
姜芸不答话,拿起两卷丝线,一卷正品,一卷劣质,同时浸入清水盆中。正品丝线静置不动,劣质丝线却迅速晕开一片刺眼的蓝,将清水染得浑浊。
“这怎么回事?”姜芸目光如刀,扫过王强,“这批染料是你采购的,验收是刘翠花负责的,说吧!”
王强吓得腿软,结结巴巴道:“我、我就是按单子去农技站提货,刘翠花姐说验收合格,我才签字的……”刘翠花见状,立刻跳脚:“呸!王强你少血口喷人!明明是你自己贪便宜,买了山寨厂的劣质染料来充数!”
“够了!”姜芸厉声打断,从账本夹层抽出一张纸,“这是农技站开的原始单据,上面清清楚楚写着‘草木蓝染料五十斤,单价八毛’,而你,王强,报销单上写的却是‘一斤一块二’!多出来的钱,进了谁的口袋?”
王强脸色煞白,扑通跪下:“芸姐,我错了!是刘翠花姐说,她有路子能买到更便宜的染料,只要我签字,就分我二十块钱……”刘翠花见瞒不住,索性撒泼:“是又怎样!姜芸你办合作社赚大钱,我们穷鬼赚点外快怎么了?再说了,劣质就劣质,谁让你定价那么高,顾客买不起!”
“定价高?”姜芸冷笑一声,拿起一条褪色的围裙,“你看看这针脚,这配色,是合作社学员熬了多少个日夜绣出来的!你用劣质染料毁的是她们的心血,是苏绣的名声!”她转向张桂兰,“桂兰姐,去把派出所的老张请来,就说合作社有人故意破坏生产,还涉嫌贪污!”
刘翠花一听要叫警察,吓得魂飞魄散,抱住姜芸的腿哭喊:“芸妹子,我错了!我再也不敢了!看在乡里乡亲的份上,饶了我这次吧!”王强也连连磕头:“芸姐,都是鬼迷心窍,你千万别报警,我、我把钱退回去!”
姜芸看着两人狼狈的样子,心中并无快意。她想起前世,王桂香为几块钱粮票能打骂她半宿,刘翠花为抢生意往她绣品上泼脏水……这些人被穷困磨掉了良知,却也困在这方寸之地。她深吸一口气:“钱,一分不少退回来。劣质丝线全部销毁,王强,从今天起,你停职检查,在仓库搬一个月货,好好想想什么叫‘诚信’!至于刘翠花……”她顿了顿,“合作社永不录用!”
处理完内鬼,姜芸疲惫地靠在仓库墙上。阳光透过窗棂,在她苍白的脸上投下斑驳光影。她抬手摸了摸鬓角,那根新褪的白发处,又隐隐有刺痛感——灵泉的滋养,终究抵不过身体的消耗。
“芸姐!”小满突然跑进来,手里攥着什么东西,眼神焦急。她比划着手势:王强刚才在仓库角落,偷偷用炭笔在一块破布上画什么,见她过来,慌忙塞进口袋。
姜芸心头一凛。她走到王强刚才待的角落,蹲下身,果然在货架缝隙里发现一小块炭笔头,旁边地上还有模糊的炭笔痕迹,像是一个针法示意图的轮廓。她想起细纲中提到的伏笔——王强偷学针法,原来已悄然开始。
“小满,做得好。”姜芸揉了揉小满的头发,心中却沉甸甸的。王强心思活络,若真让他偷学到核心针法,难保不会重蹈刘翠花的覆辙。她必须想个办法,既能约束他,又能引导他走上正途。
傍晚,姜芸正在灯下整理创业大赛的资料,电话铃声骤然响起。是县文化馆李老,声音带着压抑的激动:“姜芸啊!省博物馆来电话了!他们馆藏的清代‘凤穿牡丹’苏绣嫁衣,丝线脆化严重,想请你过去看看,有没有修复的可能!”
姜芸握着话筒的手微微颤抖。清代嫁衣!与母亲那件“百鸟朝凤”同源的珍品!她强压下激动:“李老,我明天就去省城!”
挂了电话,她望着桌上摊开的苏婉清日记,指尖抚过“绣娘之魂藏于灵泉”的字句。灵泉光芒已微弱如风中残烛,修复清代嫁衣,恐怕要耗尽她最后的生机。可若不修,这件承载着苏绣巅峰技艺的珍品,或许就此湮灭……
窗外,合作社的灯光次第亮起,学员们的身影在窗前晃动。姜芸望着那温暖的光,想起小满专注的眼神,张桂兰爽朗的笑声,还有王强偷画针法时那点不甘的火星……传承的火种既已点燃,她便没有退路。
她拿起笔,在日记空白处写下:“灵泉枯竭之际,便是传承燎原之时。”笔尖落下,又一阵剧烈的咳嗽袭来,她慌忙用手帕捂住嘴,帕上洇开刺目的红。这一次,咳出的血中,竟夹杂着一丝若有若无的金色光点,如灵泉最后的余烬,在暮色中悄然闪烁。
“芸姐,你歇会儿吧,这针法我帮你绣。”张桂兰端着搪瓷缸进来,缸里是刚熬好的红糖姜茶,热气氤氲中,她目光落在姜芸鬓角。昨日还显眼的三十根白发,此刻竟少了一根,虽细微,却让她心头一跳。
姜芸接过茶缸,温热的液体滑过喉咙,压下喉间腥甜。她抬眼望向窗外:合作社院里,二十余名学员正围坐绣架,小满坐在最前排,指尖翻飞间,一朵雏菊已初具雏形。昨日教完“打籽绣”基础针法,今晨她便感到灵泉深处一丝微弱的暖流,白发悄然褪去一根——苏婉清日记所言非虚,“传承之念”确能滋养灵泉。
“桂兰姐,你看小满的针法。”姜芸指向窗外,声音带着欣慰,“聋哑人触觉敏锐,她绣的雏菊花瓣,弧度比常人更圆润。”张桂兰顺着望去,眼中闪过惊艳:“这孩子真是块璞玉!对了,供销社老李刚才来电话,说上周发的五十条绣花围裙,有八条被顾客投诉‘洗一次就褪色’。”
姜芸指尖一顿,针尖刺破食指,血珠渗出,在素缎上晕开一小朵红梅。她迅速用唾沫抹去血迹,沉声道:“褪色?用的可是新进的‘草木蓝’染料?”
“就是那批!老李说顾客围裙洗完,蓝水把白衬衫都染了。”张桂兰急得跺脚,“合作社刚起步,可不能砸招牌!”
姜芸放下绣绷,快步走向仓库。货架整齐码着各色丝线,她抽出一卷“草木蓝”,凑近鼻尖轻嗅——淡淡的草木清香中,混着一丝若有若无的酸涩味。她捻开丝线,指腹摩挲间,发现丝线表面比正常丝线粗糙,纤维间夹杂着细微的杂质。
“不对劲。”姜芸眉头紧锁,“这批染料是公社农技站推荐的,应该不会出问题……除非有人动了手脚。”她转身走向账本,翻开“原料采购记录”,目光定格在三天前的记录上:“采购员:王强;验收员:刘翠花。”
王强是她小叔子,刘翠花则是同行冤家,两人凑一起,绝没好事!姜芸心头一沉,当即让张桂兰把所有用“草木蓝”染料绣制的围裙集中起来,又让学员把各自剩余的丝线也交上来。
“芸姐,这是我的丝线。”小满递来一卷,眼神清澈。姜芸接过,捻开一看,丝线光滑细腻,草木清香纯正。她拍拍小满肩膀:“你的没问题。”再看其他人交上来的,竟有近半卷丝线带着那股酸涩味!
“桂兰姐,去把王强和刘翠花叫来。”姜芸声音冷如寒冰。张桂兰应声而去,不多时,王强缩着脖子跟在刘翠花身后进了仓库。刘翠花一见姜芸脸色,便知东窗事发,强笑道:“芸妹子,叫我们啥事啊?”
姜芸不答话,拿起两卷丝线,一卷正品,一卷劣质,同时浸入清水盆中。正品丝线静置不动,劣质丝线却迅速晕开一片刺眼的蓝,将清水染得浑浊。
“这怎么回事?”姜芸目光如刀,扫过王强,“这批染料是你采购的,验收是刘翠花负责的,说吧!”
王强吓得腿软,结结巴巴道:“我、我就是按单子去农技站提货,刘翠花姐说验收合格,我才签字的……”刘翠花见状,立刻跳脚:“呸!王强你少血口喷人!明明是你自己贪便宜,买了山寨厂的劣质染料来充数!”
“够了!”姜芸厉声打断,从账本夹层抽出一张纸,“这是农技站开的原始单据,上面清清楚楚写着‘草木蓝染料五十斤,单价八毛’,而你,王强,报销单上写的却是‘一斤一块二’!多出来的钱,进了谁的口袋?”
王强脸色煞白,扑通跪下:“芸姐,我错了!是刘翠花姐说,她有路子能买到更便宜的染料,只要我签字,就分我二十块钱……”刘翠花见瞒不住,索性撒泼:“是又怎样!姜芸你办合作社赚大钱,我们穷鬼赚点外快怎么了?再说了,劣质就劣质,谁让你定价那么高,顾客买不起!”
“定价高?”姜芸冷笑一声,拿起一条褪色的围裙,“你看看这针脚,这配色,是合作社学员熬了多少个日夜绣出来的!你用劣质染料毁的是她们的心血,是苏绣的名声!”她转向张桂兰,“桂兰姐,去把派出所的老张请来,就说合作社有人故意破坏生产,还涉嫌贪污!”
刘翠花一听要叫警察,吓得魂飞魄散,抱住姜芸的腿哭喊:“芸妹子,我错了!我再也不敢了!看在乡里乡亲的份上,饶了我这次吧!”王强也连连磕头:“芸姐,都是鬼迷心窍,你千万别报警,我、我把钱退回去!”
姜芸看着两人狼狈的样子,心中并无快意。她想起前世,王桂香为几块钱粮票能打骂她半宿,刘翠花为抢生意往她绣品上泼脏水……这些人被穷困磨掉了良知,却也困在这方寸之地。她深吸一口气:“钱,一分不少退回来。劣质丝线全部销毁,王强,从今天起,你停职检查,在仓库搬一个月货,好好想想什么叫‘诚信’!至于刘翠花……”她顿了顿,“合作社永不录用!”
处理完内鬼,姜芸疲惫地靠在仓库墙上。阳光透过窗棂,在她苍白的脸上投下斑驳光影。她抬手摸了摸鬓角,那根新褪的白发处,又隐隐有刺痛感——灵泉的滋养,终究抵不过身体的消耗。
“芸姐!”小满突然跑进来,手里攥着什么东西,眼神焦急。她比划着手势:王强刚才在仓库角落,偷偷用炭笔在一块破布上画什么,见她过来,慌忙塞进口袋。
姜芸心头一凛。她走到王强刚才待的角落,蹲下身,果然在货架缝隙里发现一小块炭笔头,旁边地上还有模糊的炭笔痕迹,像是一个针法示意图的轮廓。她想起细纲中提到的伏笔——王强偷学针法,原来已悄然开始。
“小满,做得好。”姜芸揉了揉小满的头发,心中却沉甸甸的。王强心思活络,若真让他偷学到核心针法,难保不会重蹈刘翠花的覆辙。她必须想个办法,既能约束他,又能引导他走上正途。
傍晚,姜芸正在灯下整理创业大赛的资料,电话铃声骤然响起。是县文化馆李老,声音带着压抑的激动:“姜芸啊!省博物馆来电话了!他们馆藏的清代‘凤穿牡丹’苏绣嫁衣,丝线脆化严重,想请你过去看看,有没有修复的可能!”
姜芸握着话筒的手微微颤抖。清代嫁衣!与母亲那件“百鸟朝凤”同源的珍品!她强压下激动:“李老,我明天就去省城!”
挂了电话,她望着桌上摊开的苏婉清日记,指尖抚过“绣娘之魂藏于灵泉”的字句。灵泉光芒已微弱如风中残烛,修复清代嫁衣,恐怕要耗尽她最后的生机。可若不修,这件承载着苏绣巅峰技艺的珍品,或许就此湮灭……
窗外,合作社的灯光次第亮起,学员们的身影在窗前晃动。姜芸望着那温暖的光,想起小满专注的眼神,张桂兰爽朗的笑声,还有王强偷画针法时那点不甘的火星……传承的火种既已点燃,她便没有退路。
她拿起笔,在日记空白处写下:“灵泉枯竭之际,便是传承燎原之时。”笔尖落下,又一阵剧烈的咳嗽袭来,她慌忙用手帕捂住嘴,帕上洇开刺目的红。这一次,咳出的血中,竟夹杂着一丝若有若无的金色光点,如灵泉最后的余烬,在暮色中悄然闪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