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2章 凭借经验,判断叛徒方向明-《星际废土:我的机甲能无限进化》

  电磁风暴过后,通道里安静了几秒。倒地的黑衣人抽搐着,武器散落一地。陈渊没动,右手还搭在发射钮上,指节发紧。

  他低头看了眼机甲右臂的冷却进度条,数字缓慢回升。左臂依旧瘫痪,像块废铁垂在身侧。能源剩17%,护盾涂层裂了三道缝,系统提示音每隔几秒就跳一次。

  “封住通风口。”他开口,声音透过外放系统传出去。

  两名队员立刻上前,拖来一块废弃的金属板,焊枪喷出蓝光,把通风口死死封住。焊接的火星溅到地上,冒起一股焦味。

  陈渊蹲下,伸手去翻最近那个倒地敌人的战术服。衣领内侧有一行小字,激光蚀刻的编号:XK-9047。他记下了格式——前缀XK,四位数字,末尾是奇数。

  这不是反抗组织的编码方式。他们用的是字母加横杠再加五位数,比如R-T7283。这串XK开头的编号,像是某种临时伪造的身份标记。

  他又检查了另外两人,编号分别是XK-9051和XK-9043。全是XK前缀,末尾奇数。说明不是随机生成,而是有规律地批量制作。

  他站起身,目光扫过通道尽头那扇被拆了一半的防御节点控制台。刚才那些“自己人”就是在这里插进密钥卡的。卡已经没了,但接口处还残留一点烧焦的痕迹。

  他走过去,从机甲腰部工具槽抽出一根检测探针,插进端口。系统自动读取最后一条写入记录。

  时间戳显示:14分23秒前。

  授权路径:本地终端→主控备份链→Ω级权限绕过验证。

  签名类型:未知加密协议,非组织标准库。

  这和张宇说的一样,卡是假的,但有人手动放行了验证流程。问题不在设备,而在操作设备的人。

  他收回探针,靠在墙边坐下。驾驶舱面板亮着,残余日志还在运行。他调出过去三小时内的所有权限请求记录,筛选异常项。

  屏幕上跳出十几条红色标记。每一条都发生在监控画面刷新的间隙,间隔固定,0.8秒。太准了,像是掐着系统心跳在动手。

  这种维护周期,只有负责后台巡检的技术员才清楚。作战组不会管这个,调度员也不需要知道。能掌握这种节奏的,只能是系统维护层的人。

  他又想起老刘和小周。两人都是后勤调度线的,平时不碰武器,却突然出现在西侧走廊,目标明确地拆除陷阱装置。而且他们走的路线,全是通风管和维修通道的连接段——那是技术人员日常巡逻的路径。

  一个念头浮现:叛徒不是临时拉人顶替,而是早就埋好了线。利用职务之便,在系统里留后门,等时机一到,直接激活。

  他抬头看向西北方向。密钥卡背面的信标指向那里,一座废弃基站。那地方早就断电了,正常情况下连信号都传不出去。但它如果被改造成中继站,就能接收内部指令,再转发给外部势力。

  也就是说,真正的内鬼不需要亲自到场。只要他在系统里打开一道口子,信号就能顺着这条线溜出去,送到西北角的那个窝点。

  他重新打开地图界面,把所有异常事件点标出来。老刘出现的位置、小周被发现的通道、密钥卡使用地点、还有敌方潜伏队进入的通风管……连线后,交汇点正好落在西侧维修区与主控网络的交接节点。

  那是技术组日常巡检的必经之路,也是少数几个能直连备份系统的物理接口之一。

  他盯着那个位置,手指在面板上滑动。调出人员排班表——今晚值班的技术员有四个,其中三个已经在混乱中报到安全区,只剩下一个没回消息。

  名字叫李哲,职位:二级系统维护员。工作记录显示,他两小时前进入西侧检修间,之后就没再出现。

  陈渊把这几条信息并列排开:

  - 叛变者集中在后勤技术线;

  - 操作时间精准卡在系统刷新间隙;

  - 信号最终指向西北废弃基站;

  - 唯一失联的技术员是李哲。

  拼图对上了。

  他抓起通讯器,按下加密频道。

  “张宇,听得到吗?”

  “在。”那边声音低沉,“我这边信号不太稳,最多撑八分钟。”

  “我有判断。”陈渊说,“内鬼不是前线人员,是技术维护层的。他利用系统巡检间隙植入非法权限,通过伪造密钥卡远程操控部分队员。现在所有线索都指向西北角的废弃基站,那里应该是信号中继点。”

  频道那头沉默了一秒,“你怀疑谁?”

  “李哲。”陈渊说,“今晚唯一没露面的维护员。他最后一次登记是在西侧检修间,距离叛变发生地最近。而且他的权限等级足够接触备份链。”

  “可他要是叛徒,为什么不直接切断我们的通讯?”

  “因为他要维持系统表面正常。”陈渊解释,“一旦大规模断联,会引起警觉。他只需要悄悄放行几次验证,让伪造身份的人能短暂接入就行。既达成目的,又不暴露自己。”

  张宇轻啧一声,“有点道理。但这只是推测,没有实锤。”

  “我知道。”陈渊看着机甲能源条,“但我现在不能等证据齐全了。西侧防线刚稳住,敌人随时会再来一波。如果我不动,他们就会继续用这种方式渗透进来。”

  “你要去抓人?”

  “先去基站。”陈渊说,“那里是信号出口,不管是不是诱饵,都得查。只要拿到中继设备,就能反向追踪源头。到时候李哲有没有问题,一看就知道。”

  “你一个人去?”

  “带两个可靠的人。”陈渊说,“其他人守住这里,核心控制区不能丢。”

  张宇停顿几秒,“行。我把基站的结构图推给你。注意二楼东侧有个旧信号塔,可能是他们的主发射端。另外……别开火,除非确认对方攻击。”

  “明白。”陈渊收起通讯器。

  他站起身,走到两名队员面前。“你们,跟我走。其他人守好通道,有任何动静立刻通报。”

  一人点头,另一人问:“去哪儿?”

  “西北角,废弃基站。”陈渊说,“去会会那个一直没露脸的‘自己人’。”

  他说完,转身走向走廊出口。机甲右腿钢缆发出轻微摩擦声,散热系统黄灯闪烁了一下,但他没停下。

  穿过半塌的墙体,前方是一段露天连接桥。风从高处吹下来,带着金属锈蚀的味道。远处天际线上,几根歪斜的天线杆立在废墟之间,其中一根顶端泛着微弱的红光。

  那就是目标。

  他抬起右手,检查武器系统状态。冷却完成,弹药剩余62%。左臂依旧没反应,但至少不影响行动。

  走到桥中央时,他忽然停下。

  回头看了眼身后的控制区。破碎的灯光下,队友们正在搬运物资,加固防线。没人注意到他离开。

  他转回头,继续往前走。

  一步,两步,三步。

  机甲的脚步声在空旷的桥面上回荡。

  风更大了。

  他离基站还有八百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