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3章 收集信息,分析叛徒目的知-《星际废土:我的机甲能无限进化》

  陈渊的脚步在露天连接桥上踏出金属回响。风从高处灌下来,吹得他机甲外层护板轻微震颤。八百米的距离不算远,但每一步都得防着埋伏。他右臂武器系统已经就位,左臂依旧没反应,像一块废铁挂在身侧。

  他没有回头。身后控制区的灯光在远处闪烁,队友们正在加固防线。他知道现在不能停,也不能等。

  基站越来越近。那根泛红光的天线杆歪斜地立在废墟中央,像是某种警告。他靠近入口时放慢速度,机甲扫描模块自动开启,热源探测显示内部无人活动,但有微弱电流波动。

  他蹲下身,从工具槽取出信号探针,插进门框边沿的数据接口。几秒后,屏幕上跳出一组压缩包记录——三个未授权上传任务,时间分别是两小时前、一小时十三分前、四十六分钟前。每次持续时间不超过七秒,刚好卡在监控刷新的间隙。

  “和我想的一样。”他低声说。

  通讯频道响起杂音,接着传来张宇的声音:“你到了?”

  “刚进基站。”陈渊盯着屏幕,“找到了三笔异常数据外传记录,时间点和我们之前推测的完全一致。”

  “我这边也拿到了组织内部的日志。”张宇语速很快,“刚才调了权限变更流水,发现李哲在过去十二小时内修改过三次备份链访问策略。最后一次是在袭击发生前十分钟,操作IP定位就在西北片区。”

  “他没直接切断通讯,而是开了个口子。”陈渊站起身,走向房间深处,“这种操作不是为了破坏,是为了放东西出去。”

  “我已经把结构图同步到你终端。”张宇顿了一下,“二楼东侧那个旧信号塔,可能是主发射端。如果有人用微型聚变电池供电,足够支撑短波定向传输。”

  陈渊顺着楼梯上去,脚步踩在锈蚀的台阶上发出闷响。二楼空间不大,角落里摆着一台老旧的信号中继器,外壳被拆开,内部加装了一块非标准电路板。他伸手摸了摸散热口,还有余温。

  “设备刚停不久。”他说,“他们知道我们要来。”

  “能把数据恢复吗?”

  “试试看。”他从背包里拿出便携解码器,接上中继器的存储模块。进度条缓慢推进,几分钟后跳出一个加密文件夹,标记为【R-Oga协议草案】。

  陈渊眉头一皱。

  “怎么了?”张宇问。

  “这个文件……”他声音低了几分,“是反抗组织最高级别的作战预案,还没正式启用。谁能接触到它?”

  “四个账号。”张宇迅速回应,“李哲是其中之一。他的登录记录最后一次出现在今晚一点零七分,设备IP地址正是你现在所在的基站附近。”

  房间里安静了几秒。

  “也就是说,”陈渊慢慢开口,“他不是临时起意,也不是被人收买那么简单。他是有计划地把核心情报往外送。”

  “不止是这一次行动。”张宇的声音变得凝重,“这些信息一旦落到敌人手里,不只是破坏今晚的任务。他们会知道我们下一步想干什么,甚至能预判我们的战术逻辑。”

  陈渊盯着那个仍在运行的解码界面。文件虽然被截获,但传输记录显示已成功发送三次。对方早就拿到了内容。

  “他们的目的不是打乱我们,是要让我们以后不敢再动。”他说,“这是在瓦解整个组织的行动能力。”

  “而且选择泄露的是未启用的方案。”张宇接道,“说明叛徒清楚哪些信息最有价值。这不是普通内鬼能做到的。”

  “他是被策反的。”陈渊站直身体,“有人提前布局,专门培养了一个能接触核心系统的点。李哲只是执行者,背后还有人在指挥。”

  “问题是,他们要这么多情报做什么?”张宇问,“如果是星际海盗那种势力,早就拿去换资源了。可这次连动静都没放出来,像是在默默收集。”

  陈渊走到窗口,望向远处的城市轮廓。赛博都市的夜空被无数广告投影照亮,霓虹流动,数据流在空中穿梭。在这座城市底下,一张看不见的网正在收紧。

  “我在想一件事。”他说,“为什么偏偏选在这个时候动手?我们刚突破管理核心外围,还没启动最终攻击程序。这时候暴露内鬼,对他们来说风险很大。”

  “除非……”张宇接话,“他们本来就不在乎这次行动成败。他们在乎的是,能不能拿到完整的组织架构图。”

  陈渊眼神一沉。

  “你是说,他们想要的是人名、权限、分工、联络方式?”

  “对。”张宇声音压低,“有了这些东西,他们可以一个个清除关键人物,或者反过来安插新的‘自己人’。这不是一次袭击,是一场清洗。”

  房间里再次安静。

  陈渊低头看了眼能源条,23%。左臂还是没反应,但他已经顾不上修了。

  “我们现在掌握的线索是:李哲失联、权限异常、数据外传、目标文件级别极高。”他一条条列出来,“再加上基站的存在,说明对方有长期监听的能力。这不是临时起意,是早就布好的局。”

  “我也查了最近一个月的技术组排班。”张宇补充,“李哲负责的巡检路线覆盖了七个关键节点,其中有三个可以直接接入备份系统。他每天进出检修间的时间都很规律,没人怀疑。”

  “所以没人注意到他多待了十分钟。”陈渊冷笑,“十分钟足够上传一堆东西了。”

  “问题是,我们现在没有实锤。”张宇提醒,“就算召集会议,也只能说他涉嫌违规操作。要是他背后还有保护伞,反而会打草惊蛇。”

  陈渊沉默片刻,转身走下楼。

  “先不抓人。”他说,“我们现在最需要的不是证据,是搞清楚他们下一步想干什么。”

  “那你打算怎么办?”

  “反向追踪。”陈渊把解码器收好,“既然他们用了这个基站发信号,那就说明外面有人接收。只要找到接收端的位置,就能顺藤摸瓜。”

  “可对方肯定不会留在原地。”

  “但他们一定会再联系。”陈渊走出基站,抬头看向天空,“这种级别的信息传递不可能只做一次。他们还得确认内容是否完整,有没有被拦截。”

  “你是想放饵?”

  “不是放饵。”陈渊迈步往回走,“是让他们以为我们什么都不知道。”

  风还在吹。他机甲右腿的钢缆发出轻微摩擦声,散热系统黄灯闪了一下,又被他手动关闭。

  回到西侧维修区边缘的备用指挥舱时,张宇已经等在那里。舱内灯光昏暗,几台临时架设的终端正在运行,屏幕上滚动着不断更新的日志。

  “我把所有可疑传输的时间点标出来了。”张宇指着主屏,“三次上传,间隔不同,但都在系统刷新的0.8秒窗口期内。能掌握这个节奏的,只有日常维护人员。”

  陈渊坐下,把手里的数据包导入系统。

  “中继器里提取的文件确认是R-Oga草案。”他说,“而且传输方向指向城市外围三个不同的跳转节点。真正的终点藏得很深。”

  “我已经让后台模拟信号路径。”张宇调出一张拓扑图,“初步判断,最终接收站可能在废弃工业带D区。那里以前是数据中心,现在荒废了,但地下光缆网络还在。”

  “适合藏人。”陈渊点头,“如果我们现在派队过去,会不会打草惊蛇?”

  “会。”张宇摇头,“一旦他们发现有人查信号源头,立刻就会切断联系,甚至灭口。”

  “那就只能等。”

  “等他们主动出现。”张宇看着陈渊,“但他们不一定还会联系李哲。也许他们有自己的渠道。”

  陈渊忽然想到什么。

  “李哲最后一次登记是在西侧检修间。”他说,“那里有个物理接口,可以直接连备份系统。如果他真是内鬼,一定会再去一次,补全上次没传完的数据。”

  “你是说,他会回来收尾?”

  “对。”陈渊盯着地图上那个检修间的标记,“他现在还不知道我们发现了基站。只要我们不动声色,他就会以为一切正常。”

  “那我们就守株待兔。”张宇嘴角微扬,“不过这次,得换个方式抓。”

  “不抓。”陈渊摇头,“让他走。我们只盯他去了哪儿,见了谁。”

  “你想顺着他找到幕后的人?”

  “没错。”陈渊站起身,看向窗外,“现在最重要的是别惊动真正的主使者。我们假装还在忙着修复防线,实际上……已经在等鱼上钩。”

  张宇沉默几秒,点了点头。

  “行。我会安排人暗中监控检修间周围的所有通道。你那边呢?”

  “我继续修机甲。”陈渊拍了拍左臂,“顺便……把防御涂层重新刷一遍。别让人看出破绽。”

  他说完,转身走向维修台。工具箱打开,扳手、焊枪、合金喷头一一摆开。他拿起一块新装甲板,开始对接口进行打磨。

  张宇看着他的背影,忽然开口:“你说,他们到底想干什么?”

  陈渊停下动作。

  “不是抢地盘,也不是抢资源。”他轻声说,“他们是想让我们自己崩溃。”

  说完,他重新低下头,继续手里的活儿。

  机甲表面的哑光灰质涂层缓缓成型,像一层新的皮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