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0章 三百万买订书机!财政局长炸毛了!-《名义:让你整改,你气疯达康书记》

  孙连城正用鹿皮小心擦拭着天文望远镜的镜片。

  那是他精神世界里唯一的净土。

  张华这一声“三百万”,吓得他手一抖。

  镊子“当啷”一声掉在桌上,险些给娇贵的镜片添上一道永恒的伤痕。

  “三……三百万?”

  孙连城缓缓抬头,眼神里尽是难以置信,死死盯着眼前这个被自己亲手逼成“学术疯子”的得力干将。

  他内心深处,一个穿跨栏背心、手拿蒲扇的懒散小人正在无声咆哮。

  “我只是想让你知难而退!让你在社会学的汪洋大海里迷失方向!你怎么就给我研究出氪金方案来了?!”

  张华完全没领会到孙书记眼神深处的错愕与崩溃。

  他反而因领导的“震惊”,而感到一种智力上的优越和被认可的狂喜。

  “孙书记,这是实现您伟大构想的必要投入!”

  张华向前一步,指着预算报告,语气激昂地解释。

  “是通往完美流程闭环的最后一公里!”

  他眼中燃烧着一种近乎偏执的火焰。

  仿佛看到的不是冰冷的办公用品,而是即将踏上神圣征途的铁甲军团。

  “我查阅了所有资料!国产订书机的制造公差普遍在0.1毫米级别!”

  “这在微观层面是巨大的误差!”

  “每一次按压,角度、力度、深度都会产生细微的、不可控的变量!”

  张华的声音里充满了对科学的虔诚。

  “这些变量会直接投射到基层干部的情绪上,成为我们标准化工作中最大的敌人!

  是官僚主义滋生的温床!”

  他顿了顿。

  “只有德国莱茵哈特精密工业集团生产的p-6型档案专用订书机,才能真正做到微米级的误差控制!”

  “它的每一次装订,都是一次完美的工业艺术复现!”

  “这关乎我们京州未来执政的专业形象!关乎程序正义的最终实现!”

  孙连城看着他那副魔怔的样子,脑子转得飞快。

  骂他?

  不行,会暴露自己的初衷。

  拒绝?

  更不行,会动摇自己“高瞻远瞩”的人设。

  【叮!检测到宿主正面临“自己挖坑自己埋”的绝境!】

  【技能【言之无物promAx】已自动为您生成最优解!】

  孙连城的眼神,在一秒钟内完成了从惊愕到赞许的丝滑切换。

  他缓缓站起身,绕过办公桌,重重拍了拍张华的肩膀。

  那力道之重,让张华单薄的身体都晃了晃。

  “好!”

  孙连城的声音里满是欣慰与感慨。

  “张华同志,你的格局,你的眼光,已经超越了我们京州绝大多数的干部!”

  张华激动得脸颊涨红,腰杆挺得笔直。

  “他们还在纠结于眼前的业务,纠结于那些形而下的琐事。”

  孙连城的手依然搭在张华肩上,语气里带着智者对庸人的俯瞰。

  “而你,已经洞悉了我们这套标准化体系建设的灵魂——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

  这番话,让办公室里其他几个还在研究潘通色卡的工作人员,都惭愧地低下了头。

  感觉自己的境界确实太低了。

  “这件事,你做得很好!”

  孙连城一锤定音。

  “不仅要办,而且要大办,要快办!”

  他转身回到座位,当着所有人的面,拿起了桌上那台红色座机电话。

  没有丝毫犹豫。

  直接按下了市财政局局长钱桂春的快捷键。

  张华屏住呼吸,眼中满是期待。

  他知道,这通电话,将是实现他学术理想,也是实现孙书记宏伟蓝图的关键一步。

  电话“嘟”了几声后被接通。

  “喂,钱局长吗?我是连城啊。”

  孙连城的声音沉稳温和,带着老朋友间的熟稔。

  电话那头,钱桂春的声音听起来心情不错。

  “哎哟,是连城书记啊,稀客稀客!

  您这尊大佛,怎么想起给我打电话了?”

  “是不是考核试点大获成功,要请我吃饭啊?”

  “饭肯定要请。”

  孙连城轻笑一声,话锋一转。

  “不过今天,是先有个工作上的事情跟你通个气。”

  “您说,您说。”

  孙连城靠在椅背上,目光扫过一脸期待的张华,用一种仿佛在谈论“今天天气不错”的平淡口吻说道。

  “我们考核试点小组,经过严谨的科学论证,需要申请一笔大概三百万的专项资金。”

  “用来从德国采购一批高精密办公设备,以确保我们市的公文处理标准能够达到国际一流水准。”

  “……”

  电话那头,钱桂春爽朗的笑声戛然而止。

  空气仿佛凝固。

  连电话里的电流声都变得清晰可闻。

  足足过了十秒。

  钱桂春那仿佛刚从梦游中惊醒的声音才小心翼翼地传了过来。

  “孙……孙书记,您再说一遍?多少?”

  “三百万。”

  孙连城重复了一遍,语气依旧波澜不惊。

  “三百万……”

  钱桂春的声音干涩无比。

  “买……买什么?我冒昧问一句,是给市大数据中心采购超级服务器,还是给公安局添置最新款的警用无人机?”

  在他看来,能配得上“德国进口”、“高精密”、“三百万”这几个词的,也只有这些高科技玩意儿了。

  孙连城端起茶杯,轻轻吹了吹浮沫。

  然后用最轻描淡写的语气,吐出了几个字。

  “都不是。”

  “买订书机。”

  “……”

  电话那头,再次陷入死寂。

  三秒后,听筒里传来一阵急促而短的“嘟…嘟…嘟…”声——钱桂春,直接挂断了电话。

  孙连城放下电话,脸上看不出半点尴尬。

  他转过头,对着一脸错愕的张华,无奈地摊了摊手,长叹一口气。

  “你看,张华同志,改革的道路,总是布满荆棘的。”

  他的表情痛心疾首。

  “财政局的同志们,业务能力是强的,但思想觉悟,和对程序正义这一核心理念的理解,还是有待提高啊。”

  张华愣愣地点了点头。

  内心对孙书记的敬仰又加深了一层。

  孙书记不仅有超凡的远见,更有面对守旧势力阻挠时的伟岸胸襟!

  ……

  半小时后。

  京州市委书记李达康办公室的门,被人从外面“砰”的一声,近乎是撞开的。

  市财政局局长钱桂春,像一头被彻底激怒的公牛,双眼赤红地冲了进来。

  秘书小金想拦,却被他一把推开。

  他把那份由张华呕心沥血写就的《关于引进德国莱茵哈特p-6型档案专用订书机可行性分析暨财政预算报告》,

  死死攥在手里,重重拍在李达康的桌上。

  厚厚一叠纸张“哗啦”一下散开。

  “达康书记!”

  钱桂春因为愤怒和激动,声音都变了调。

  “您管管孙连城吧!”

  钱桂春右手指着那份报告,唾沫星子横飞。

  “他疯了!他彻底疯了!”

  “他要花三百万,去买订书机!德国的订书机!”

  李达康正审阅着一份关于开发区税收政策的文件,被这突如其来的一嗓子吼得眉心狂跳。

  他抬起头,看到了钱桂主那张扭曲变形的脸。

  “三百万买订书机?”

  李达康的第一反应是不信。

  “老钱,你没搞错吧?”

  “我搞错?!”

  钱桂春像是受到了天大的侮辱。

  他把报告往前一推,几乎杵到李达康的鼻子上。

  “白纸黑字!您自己看!报告写得比博士论文都详细!”

  “他刚才亲自给我打的电话!轻描淡写的,就跟去楼下小卖部买包烟一样!”

  “达康书记,我们市财政是什么情况您最清楚!”

  钱桂春越说越气,胸口剧烈地起伏。

  “前几天城建的王主任为了两千万的追加款,差点没跪在我办公室里!”

  “教师的工资、老旧小区的改造,哪个项目不是等米下锅?”

  “我们市财政的钱,就算真是印钞机印出来的,也经不起他孙连城这么个造法啊!”

  “达康书记,这哪是搞改革!”

  钱桂春一巴掌拍在大腿上,声音嘶哑地发出最后的控诉。

  “这分明是拿着我们京州的财政,点天灯玩儿啊!您说,这事儿,到底管不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