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1章 达康书记杀人诛心,孙连城直达天听!-《名义:让你整改,你气疯达康书记》

  李达康的目光像是两道激光,要将桌上那份报告烧穿。

  那一行刺眼的标题,每个字都像一根针,扎在他的瞳孔里——

  《关于引进德国莱茵哈特p-6型档案专用订书机可行性分析暨财政预算报告》。

  再往下看,密密麻麻的技术参数、社会学分析、情绪波动模型。

  还有结尾处那个触目惊心的数字:3,000,000元。

  李达康眼前一黑,胸口发闷,差点真的一口老血喷出来。

  自己要效率,孙连城就给你极致的“程序正义”。

  自己派“卷王”去施压,孙连城就用“懒学”釜底抽薪,把卷王变成了研究订书钉的哲学疯子。

  自己追求标准化,孙连城就直接把标准拉到德国精密工业的水平。

  用一份三百万的预算报告,把“标准化”这三个字变成了京州财政最大的笑话。

  他想发火,却发现自己连发火的立场都没有。

  毕竟,考核试点是他同意的。

  追求标准化是他首肯的。

  孙连城作为小组负责人,提出预算申请,程序上更是无懈可击。

  这就像他卯足了全身力气,一拳打向孙连城,却发现对方根本不是实体,而是一个投影,一个哈哈镜。

  你越用力,镜子里的自己就越扭曲,越可笑。

  所有的愤怒,最终都反弹回自己身上。

  这比被人指着鼻子骂娘还憋屈。

  钱桂春看着李达康由红转白,再由白转青的脸色,心里也直打鼓。

  他从未见过这位强势的市委书记露出这般神情。

  “达康书记,您看这事……”

  钱桂春试探着问,

  “要不我直接把报告给他退回去?”

  李达康缓缓抬起头,眼神中已经没了怒火,只剩下一种深不见底的平静,平静得让人发毛。

  他伸出手指,轻轻敲了敲桌面上那份荒诞的报告,嘴角甚至勾起了一丝冷笑。

  “退?”

  李达康的声音很轻,却让钱桂春打了个寒颤,

  “为什么要退?”

  “老钱啊。”

  他看着一脸错愕的财政局长,语重心长地说,

  “你这个思想觉悟,可要不得啊。”

  “连城同志这是在为我们京州的标准化建设殚精竭虑。”

  “是为我们京州的长远发展,探索一条科学、严谨、与国际接轨的新路子!”

  “我们怎么能因为一点点困难,就打退堂鼓呢?”

  钱桂春彻底懵了,感觉自己是不是听错了。

  李达康站起身,踱了两步,背着手,仿佛一位正在运筹帷幄的统帅。

  “三百万的预算,确实不是一笔小数目。”

  “这么重大的决策,我一个人,怎么能定?”

  他猛地转过身,目光灼灼地盯着钱桂春。

  “这样,你马上把这份报告复印一下,发给每一位市委常委。”

  “告诉大家,我们下周一,召开紧急常委会。”

  “专题讨论!”

  “议题,就叫'关于京州市机关单位办公用品标准化升级的专项预算审批'。”

  李达康加重了语气,一字一顿地说道。

  “我要让孙连城同志,亲自在常委会上,向全体常委,详细汇报他这个三百万订书机的伟大构想!”

  “让所有同志们,都来学习学习。”

  “都来感受一下连城同志这种敢想敢干、勇于创新的改革精神!”

  他要让孙连城站在聚光灯下,站在京州权力的中心,

  一五一十地、清清楚楚地,向所有人解释,他是如何打算花掉三百万,去买一堆订书机的。

  他要让孙连城,在所有同僚面前,完成一次史无前例的社会性死亡。

  他不仅要杀人,还要诛心!

  钱桂春先是一愣,随即恍然大悟,脸上露出了既解气又佩服的神情。

  高,实在是高!

  而这场风暴的中心,此刻却平静得像一口古井。

  光明区政府办公楼里。

  孙连城正躺在自家阳台的摇椅上,悠闲地喝着茶,脑海中响起了熟悉的系统提示音。

  【叮!恭喜宿主!您成功将个人摸鱼需求,包装为三百万的政府财政议题!】

  【并将官场内卷提升到新的艺术高度!】

  【技能【甩锅大法】熟练度 100!】

  【奖励特殊道具:【常委会神游卡】x1!】

  【说明:使用此卡,可在任何冗长、无聊的会议上,强制进入精神神游状态,屏蔽一切外界干扰,自动进行“点头”、“赞同”、“做笔记”等完美伪装动作,有效期三小时。】

  孙连城只是眼皮抬了一下,内心毫无波澜。

  常委会?

  正好,好久没在会上打瞌睡了。

  与此同时。

  京州顶级私人会所“山水庄园”的隐秘包厢内。

  被称为路易斯的金丝眼镜男,优雅地晃动着杯中的威士忌。

  电话开着免提,里面传来几乎是笑岔了气的声音。

  “路先生,您是没见着,现在整个市委大院都传疯了!”

  “三百万买订书机啊!”

  “李达康气得脸都绿了,还非要开常委会让孙连回当众出丑。”

  “这不就是神仙打架嘛!”

  路易斯脸上的笑意更浓,镜片后的眼神,却锐利如鹰,死死锁住了水面下那块最肥美的腐肉。

  他敏锐地嗅到了千载难逢的机会。

  当一个地方的权力核心,开始为了“订书机”这种荒诞不经的事情而内耗时,就意味着真正的“大事”,已经无人看管了。

  老虎去追逐一只蝴蝶,整座金山都将不设防。

  “很好。”

  他挂断电话,从一个精致的皮箱里,取出了一份包装精美的计划书。

  封面上,一行烫金大字在昏暗的灯光下熠熠生辉——《京州国际高科技生态农业示范园项目计划书》。

  这份计划,目标直指李达康最看重、也是京州目前最大的政绩工程,一片占地数万亩的待开发区。

  这潭被孙连城搅浑的水,正是他这条过江龙,摸取真金白银的黄金渔场。

  常委会召开的前一天下午。

  李达康办公室里,气氛压抑。

  他正闭着眼睛,在脑海里反复预演着明天的场景。

  他甚至想好了开场白,想好了在孙连城汇报完毕后,该用何种痛心疾首的表情和词汇,来对他进行公开处刑。

  就在这时,桌上那台红色的保密电话,突然响起了急促的铃声。

  李达康眼皮一跳,抓起了电话。

  电话那头,传来一个年轻却沉稳的声音。

  李达康立刻听出,这是省委书记沙瑞金的秘书。

  “达康书记,您好。”

  “你好。”李达康的腰背下意识地挺直了。

  “沙书记对京州市正在进行的干部考核试点工作,一直很关注。”

  秘书的语气不带任何感情,公事公办。

  李达康的心里“咯噔”一下。

  “沙书记最近也听说了'三百万订书机'的事情。”

  秘书的声音顿了顿,每一个字都像小锤,敲在李达康的神经上。

  “沙书记认为,这件事,很典型。”

  “它深刻地反映出,我们的一些干部在推动改革时,容易陷入形式主义、铺张浪费的苗头。”

  李达康握着电话的手,渗出了冷汗,他隐约感觉到了不妙。

  果然,秘书接下来的话,如同一道惊雷,在他脑中炸响。

  “所以,沙书记指示:”

  “请京州市光明区区长、考核试点领导小组负责人孙连城同志。”

  “明天上午九点,到省委一号会议室。”

  “就'如何在新时期下,做到既大胆创新,又勤俭节约办大事',给他和几位省委领导,做一个专题汇报。”

  李达康还握着电话,听筒里只剩下冰冷的忙音,可他却毫无知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