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吱呀!”
门被推开。
进来的,却不是他预想中任何一个心腹。
而是一个身形佝偻的老太监。
魏忠贤。
魏忠贤的脸上,挂着一种让朱由检遍体生寒的诡异笑容。
他躬着身子,侧身让开。
一道明黄色的身影,不紧不慢地,从他身后走了出来。
朱由检的瞳孔,在这一瞬间缩成了针尖大小。
他整个人像是被一道无形的天雷劈中,大脑一片空白,猛地从椅子上站起。
“皇……皇兄?”
他的声音干涩嘶哑,充满了不敢置信。
朱由校脸上挂着和煦的笑容,仿佛只是寻常兄弟间的串门。
他没有理会朱由检的失态,自顾自地踱步到书案前,饶有兴致地打量着。
他随手拿起一张宣纸。
上面是朱由检刚刚写下的六个大字。
“清君侧,安社稷。”
朱由校点了点头,煞有介事地点评。
“嗯,字写得不错,有几分风骨。”
他放下宣纸,转过身,亲热地拍了拍朱由检僵硬的肩膀。
那笑容,在朱由检眼中,却比任何刀锋都要来得森冷。
“朕的好弟弟,这么晚了,还没歇息?”
朱由校的声音很温和。
“你不是约了韩爌他们,在城外的潭柘寺,详谈大事吗?”
朱由检的身体剧烈一晃,面色瞬间惨白如纸。
他下意识地伸手扶住书案的边缘,才没有当场瘫软下去。
潭柘寺!
他怎么会知道!
这件事,只有他们四人知晓!
“皇兄……臣弟……臣弟不知您在说些什么。”
朱由检的牙齿在打颤,却还在做着最后的挣扎。
“哦?不知道吗?”
朱由校脸上的笑意更浓了。
“那你是在等他们给你送捷报?”
“别等了,他们来不了了。”
朱由校好整以暇地在旁边的椅子上坐下,给自己倒了一杯已经凉透的茶。
“刘策的三千兵马,在乾清宫外,玩得很开心。”
“朕的两位神将,也陪他们玩得很尽兴。”
“就是场面有些血腥,把你那些忠心耿耿的部下,都给玩没了。”
朱由校说的每一句话,都像一柄重锤,狠狠砸在朱由检的心脏上。
他的心理防线,正在一寸寸地崩溃。
“你……你……”
朱由检指着朱由校,嘴唇哆嗦着,却一个字也说不出来。
“朕怎么会知道?”
朱由校仿佛看穿了他的心思,轻笑出声。
“朕不仅知道,朕还亲眼‘看’到了。”
他摊开手掌。
掌心之中,凭空出现了一只巴掌大小,雕工精美的木龙。
那木龙的眼睛,用黑曜石镶嵌,在烛火下,闪烁着幽幽的光。
“朕的好弟弟,你看。”
朱由校的声音带着一种戏谑的残忍。
“这小东西,可爱吗?”
朱由检死死地盯着那只木雕小龙。
他想起了太液池的传闻,想起了刚刚宫中传来的惨叫,想起了那两个被钱谦益嗤笑为“戏子”的神将。
一个荒谬到极致,却又恐怖到极点的念头,在他脑海中轰然炸开。
神迹!
全都是真的!
他的皇兄,真的是神仙!
自己算计的,不是一个沉迷木工的昏君。
而是一尊……在世真神!
“噗通。”
朱由检双腿一软,再也支撑不住,整个人瘫倒在地。
他脸上最后一丝血色也消失了。
眼中只剩下无尽的恐惧与绝望。
完了。
一切都完了。
……
翌日。
奉天殿。
黎明的曙光,未能给这座帝国的中枢带来丝毫暖意。
殿内,文武百官分列两侧,鸦雀无声。
气氛压抑得仿佛凝固了一般,连呼吸都变得小心翼翼。
龙椅之上,朱由校面无表情,俯瞰着下方。
“带人犯。”
魏忠贤尖利的嗓音,打破了死寂。
殿门外,一队如狼似虎的锦衣卫校尉,押着十几个披头散发,被五花大绑的人犯走了进来。
为首的,正是韩爌、钱谦益、钱龙锡,以及京营副总兵刘策。
曾经在朝堂上呼风唤雨的东林党魁,此刻狼狈得如同丧家之犬,脸上写满了死灰。
“噗通!”
“噗通!”
“噗通!”
“噗通!”
四人被粗暴地按跪在地。
魏忠贤展开一卷黄绸,开始当众宣读他们的罪状。
从潭柘寺的密谋,到勾结京营,再到昨夜子时兵犯宫城。
桩桩件件,铁证如山。
每念一条,殿中百官的头就埋得更低一分。
尤其是那些曾经与东林党人过从甚密的官员,更是吓得浑身发抖,冷汗浸透了朝服。
“陛下!冤枉啊!”
钱谦益忽然抬起头,声嘶力竭地大喊。
“我等此举,皆是为我大明江山社稷!是为天下黎民,诛杀魏忠贤这等祸国殃民的阉贼啊!”
“我等是清君侧,不是谋反!”
他还在做着最后的狡辩,试图将自己摆在道德的高地上。
然而,龙椅上的朱由校,连眼皮都未曾抬一下。
他只是觉得有些吵闹。
他轻轻挥了挥手。
魏忠贤立刻会意,厉声喝道:“堵上他的嘴!”
一名校尉立刻上前,用一块破布,狠狠塞进了钱谦益的嘴里。
“呜……呜呜……”
钱谦益的叫喊,变成了绝望的呜咽。
整个大殿,再次恢复了死寂。
所有人都屏住呼吸,等待着天子的最终裁决。
许久。
朱由校那不带一丝感情的声音,才缓缓响起。
“谋逆主犯,韩爌,钱谦益,钱龙锡,刘策。”
“凌迟处死。”
“夷三族。”
凌迟!
夷三族!
几名胆小的文官,两眼一翻,当场吓得昏死过去。
朱由校的声音还在继续。
“其余胁从,一概斩立决。”
“所有罪官家产,尽数查抄,充入内帑。”
他的声音平静,却蕴含着不容抗拒的意志。
话音落下,他站起身。
“退朝。”
说完,他便转身离去,留下满朝文武,在无边的恐惧中瑟瑟发抖。
……
信王府。
这里已经被锦衣卫围得水泄不通。
朱由校独自一人,走进了那间他昨夜来过的书房。
朱由检还穿着那身素白长袍,形容枯槁,像是瞬间老了二十岁。
见到朱由校,他再也绷不住,连滚带爬地扑过来,跪在地上,疯狂磕头。
        门被推开。
进来的,却不是他预想中任何一个心腹。
而是一个身形佝偻的老太监。
魏忠贤。
魏忠贤的脸上,挂着一种让朱由检遍体生寒的诡异笑容。
他躬着身子,侧身让开。
一道明黄色的身影,不紧不慢地,从他身后走了出来。
朱由检的瞳孔,在这一瞬间缩成了针尖大小。
他整个人像是被一道无形的天雷劈中,大脑一片空白,猛地从椅子上站起。
“皇……皇兄?”
他的声音干涩嘶哑,充满了不敢置信。
朱由校脸上挂着和煦的笑容,仿佛只是寻常兄弟间的串门。
他没有理会朱由检的失态,自顾自地踱步到书案前,饶有兴致地打量着。
他随手拿起一张宣纸。
上面是朱由检刚刚写下的六个大字。
“清君侧,安社稷。”
朱由校点了点头,煞有介事地点评。
“嗯,字写得不错,有几分风骨。”
他放下宣纸,转过身,亲热地拍了拍朱由检僵硬的肩膀。
那笑容,在朱由检眼中,却比任何刀锋都要来得森冷。
“朕的好弟弟,这么晚了,还没歇息?”
朱由校的声音很温和。
“你不是约了韩爌他们,在城外的潭柘寺,详谈大事吗?”
朱由检的身体剧烈一晃,面色瞬间惨白如纸。
他下意识地伸手扶住书案的边缘,才没有当场瘫软下去。
潭柘寺!
他怎么会知道!
这件事,只有他们四人知晓!
“皇兄……臣弟……臣弟不知您在说些什么。”
朱由检的牙齿在打颤,却还在做着最后的挣扎。
“哦?不知道吗?”
朱由校脸上的笑意更浓了。
“那你是在等他们给你送捷报?”
“别等了,他们来不了了。”
朱由校好整以暇地在旁边的椅子上坐下,给自己倒了一杯已经凉透的茶。
“刘策的三千兵马,在乾清宫外,玩得很开心。”
“朕的两位神将,也陪他们玩得很尽兴。”
“就是场面有些血腥,把你那些忠心耿耿的部下,都给玩没了。”
朱由校说的每一句话,都像一柄重锤,狠狠砸在朱由检的心脏上。
他的心理防线,正在一寸寸地崩溃。
“你……你……”
朱由检指着朱由校,嘴唇哆嗦着,却一个字也说不出来。
“朕怎么会知道?”
朱由校仿佛看穿了他的心思,轻笑出声。
“朕不仅知道,朕还亲眼‘看’到了。”
他摊开手掌。
掌心之中,凭空出现了一只巴掌大小,雕工精美的木龙。
那木龙的眼睛,用黑曜石镶嵌,在烛火下,闪烁着幽幽的光。
“朕的好弟弟,你看。”
朱由校的声音带着一种戏谑的残忍。
“这小东西,可爱吗?”
朱由检死死地盯着那只木雕小龙。
他想起了太液池的传闻,想起了刚刚宫中传来的惨叫,想起了那两个被钱谦益嗤笑为“戏子”的神将。
一个荒谬到极致,却又恐怖到极点的念头,在他脑海中轰然炸开。
神迹!
全都是真的!
他的皇兄,真的是神仙!
自己算计的,不是一个沉迷木工的昏君。
而是一尊……在世真神!
“噗通。”
朱由检双腿一软,再也支撑不住,整个人瘫倒在地。
他脸上最后一丝血色也消失了。
眼中只剩下无尽的恐惧与绝望。
完了。
一切都完了。
……
翌日。
奉天殿。
黎明的曙光,未能给这座帝国的中枢带来丝毫暖意。
殿内,文武百官分列两侧,鸦雀无声。
气氛压抑得仿佛凝固了一般,连呼吸都变得小心翼翼。
龙椅之上,朱由校面无表情,俯瞰着下方。
“带人犯。”
魏忠贤尖利的嗓音,打破了死寂。
殿门外,一队如狼似虎的锦衣卫校尉,押着十几个披头散发,被五花大绑的人犯走了进来。
为首的,正是韩爌、钱谦益、钱龙锡,以及京营副总兵刘策。
曾经在朝堂上呼风唤雨的东林党魁,此刻狼狈得如同丧家之犬,脸上写满了死灰。
“噗通!”
“噗通!”
“噗通!”
“噗通!”
四人被粗暴地按跪在地。
魏忠贤展开一卷黄绸,开始当众宣读他们的罪状。
从潭柘寺的密谋,到勾结京营,再到昨夜子时兵犯宫城。
桩桩件件,铁证如山。
每念一条,殿中百官的头就埋得更低一分。
尤其是那些曾经与东林党人过从甚密的官员,更是吓得浑身发抖,冷汗浸透了朝服。
“陛下!冤枉啊!”
钱谦益忽然抬起头,声嘶力竭地大喊。
“我等此举,皆是为我大明江山社稷!是为天下黎民,诛杀魏忠贤这等祸国殃民的阉贼啊!”
“我等是清君侧,不是谋反!”
他还在做着最后的狡辩,试图将自己摆在道德的高地上。
然而,龙椅上的朱由校,连眼皮都未曾抬一下。
他只是觉得有些吵闹。
他轻轻挥了挥手。
魏忠贤立刻会意,厉声喝道:“堵上他的嘴!”
一名校尉立刻上前,用一块破布,狠狠塞进了钱谦益的嘴里。
“呜……呜呜……”
钱谦益的叫喊,变成了绝望的呜咽。
整个大殿,再次恢复了死寂。
所有人都屏住呼吸,等待着天子的最终裁决。
许久。
朱由校那不带一丝感情的声音,才缓缓响起。
“谋逆主犯,韩爌,钱谦益,钱龙锡,刘策。”
“凌迟处死。”
“夷三族。”
凌迟!
夷三族!
几名胆小的文官,两眼一翻,当场吓得昏死过去。
朱由校的声音还在继续。
“其余胁从,一概斩立决。”
“所有罪官家产,尽数查抄,充入内帑。”
他的声音平静,却蕴含着不容抗拒的意志。
话音落下,他站起身。
“退朝。”
说完,他便转身离去,留下满朝文武,在无边的恐惧中瑟瑟发抖。
……
信王府。
这里已经被锦衣卫围得水泄不通。
朱由校独自一人,走进了那间他昨夜来过的书房。
朱由检还穿着那身素白长袍,形容枯槁,像是瞬间老了二十岁。
见到朱由校,他再也绷不住,连滚带爬地扑过来,跪在地上,疯狂磕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