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7章 如何处置蒙古草原!-《大明:朕即天意,手搓神话大军》

  整个草原,都陷入了一片血色的恐慌之中。

  无数的部落被连根拔起。

  无数的生命,在神罚之下,化为飞灰。

  曾经回荡着牧歌与马蹄声的草原,如今,只剩下死一般的寂静,和那冲天的血腥味。

  杨戬率领着二百天兵,一路向北。

  他的天眼,如同最精准的雷达,将所有隐藏在草原深处的部落,一一找出。

  然后,毫不留情地,将其抹去。

  他没有丝毫的怜悯。

  因为他的天眼,看到了太多太多。

  看到了那些被蒙古人劫掠而来的汉人百姓,被当作奴隶,肆意欺凌。

  看到了那些被他们高高挂在帐篷外的,汉人头骨。

  看到了他们身上,那浓郁得化不开的罪孽与血腥。

  所以,他们都该死。

  当最后一支蒙古部落,在杨戬的三尖两刃刀下化为飞灰时。

  整个蒙古草原,已经再也找不到一个活着的蒙古人。

  杨戬静静地悬浮于半空之中。

  他俯瞰着脚下这片广袤而死寂的土地。

  这里,曾经是一个让中原王朝头疼了上千年的心腹大患。

  如今,这个麻烦,被陛下用最直接,最彻底的方式,解决了。

  杨戬缓缓收回了目光。

  他知道,陛下的目的,绝不仅仅是屠杀。

  他要的,是这片土地。

  “传我将令。”

  杨戬的声音,传遍了整个草原。

  “所有天兵,听我号令。”

  “铲除这草原之上的一切污秽!”

  “遵命!”

  天兵齐声应诺。

  ……

  一日之后。

  整个蒙古草原,彻底陷入了死寂。

  从东边的科尔沁,到西边的土默特。

  从南边的察哈尔,到北边的喀尔喀。

  所有部落,所有蒙古包,都已化作废墟。

  神罚之下,无一幸免。

  八百天兵,如同八百尊没有感情的杀戮神只,忠实地执行了来自天帝的旨意。

  当最后一支向西逃亡的部落,被魔礼海的琵琶音波震碎心脉,全军覆没之后。

  这场持续了一天一夜的屠杀,终于落下了帷幕。

  杨戬与四大天王,率领着八百天兵,重新汇合。

  他们悬浮于草原的中心上空,俯瞰着脚下这片被鲜血染红的土地。

  金色的甲胄之上,依旧纤尘不染。

  他们的眼神,依旧平静如水。

  杨戬眉心之处的天眼,再次睁开。

  金光扫过万里草原,确认再无任何一个活着的蒙古人之后,他才缓缓收回了目光。

  “回京。”

  他口中,轻轻吐出两个字。

  “遵命!”

  八百天兵齐声应诺。

  金色的云海再次升腾而起,托着这支神军,化作一道横贯天际的流光,朝着南方的大明京师,破空而去。

  只留下这片死寂的草原,在寒风中无声地呜咽。

  ……

  这支由神明组成的军队,便化作一道横贯天际的金色流光,朝着京师的方向,破空而去!

  其速之快,不过眨眼之间,便已在百里之外。

  只留下一道长长的金色尾迹,在湛蓝的天空中,久久未曾散去。

  北直隶的天空,再次被金色的霞光染透。

  ……

  紫禁城内,乾清宫中。

  朱由校盘膝坐在灵玉蒲团之上。他缓缓睁开双眼,眸中金光一闪而逝。

  他的嘴角勾起一抹淡淡的弧度。

  “回来了。”

  他能清晰地感觉到,一股浩瀚的国运,正自北方滚滚而来,涌入他丹田之中的气运金龙。

  那金龙发出一声满足的低吼,鳞片愈发凝实,龙躯愈发粗壮。

  “魏忠贤。”朱由校淡淡开口。

  魏忠贤立刻躬身入内,跪伏在地。

  “奴婢在!”

  “传旨,即刻在太和殿设宴,朕要为凯旋归来的神将天兵接风洗尘!”

  “遵旨!”

  魏忠贤领命而去。

  他知道,今日之后,陛下的神威,将彻底震慑朝野。

  太和殿中,灯火通明,觥筹交错。

  朱由校端坐龙椅之上,身着一袭玄色龙袍,头戴九龙冠。

  他的目光平静,却带着一股不容置疑的威严。

  殿内,文武百官分列两旁,一个个神情肃穆,大气不敢喘一口。

  他们之中,大部分人是第一次如此近距离地接触到这些传说中的神将。

  杨戬、四大天王,以及八百天兵,此刻皆身披金甲,立于大殿中央。

  他们的气势磅礴,如同五座不可撼动的神山,压得整个大殿都为之一静。

  “杨戬。”

  朱由校的声音,带着一丝温和。

  “臣在!”杨戬上前一步,单膝跪地。

  “漠北之事,可曾办妥?”

  杨戬抬起头,那双三目之中,闪烁着冷冽的光芒。

  “回禀陛下,林丹汗已伏诛,其麾下十万铁骑,尽数剿灭。”

  此言一出,殿内群臣皆是心头一凛。

  虽然他们早已从魏忠贤口中得知了大概,但亲耳听到杨戬说出,那种震撼,却远超想象。

  十万铁骑啊!

  那可是大明边患的心腹大患!

  就这么……没了?

  朱由校满意地点了点头。

  “很好!”

  “杨戬,你与四大天王,以及八百天兵,此番功劳甚伟。”

  他顿了顿,目光扫过群臣,声音陡然变得威严。

  “朕曾言,犯我大明天威者,杀其人,绝其户,灭其国,断其苗裔!”

  “林丹汗不识天数,自取灭亡,此乃天理循环,报应不爽!”

  “朕要让这天下万邦都明白,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

  朱由校的声音,在大殿之内回荡不休。

  那股睥睨天下的霸气,让所有文武百官,都从心底里感到一阵战栗。

  宴会,仍在继续。

  山珍海味,流水般地呈上。

  仙乐飘飘,仙子献舞。

  可殿内的气氛,却始终带着一股无形的压抑。

  百官们战战兢兢,如坐针毡。

  他们甚至不敢抬头,去看龙椅上那位年轻的帝王。

  朱由校将这一切尽收眼底,嘴角勾起一抹玩味的弧度。

  他要的,就是这个效果。

  他要让这些朝臣,永远记住,谁才是这大明的天。

  “陛下。”

  宴至中途,兵部尚书李靖出列,躬身一拜。

  “漠北草原,如今已尽归我大明。”

  “只是那片土地,广袤无垠,却也贫瘠异常。”

  “如何治理,还请陛下示下。”

  此言一出,所有人的目光,都集中在了朱由校的身上。

  是啊。

  打下来容易,守住难,治理更难。

  那片草原,自古以来就是中原王朝的噩梦。

  派兵驻守,耗费巨大,得不偿失。

  迁民实边,汉人又难以适应草原的气候。

  一个不好,便会重蹈前朝覆辙,成为一个巨大的财政黑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