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由校闻言,脸上露出一抹意味深长的笑意。
他并未直接回答李靖,而是端起案几上的茶杯,轻轻吹了吹漂浮的茶叶。
整个太和殿,静得能听见茶水的热气蒸腾声。
诸葛亮、荀彧等人看着天子这副胸有成竹的模样,皆是心中好奇。
李靖更是心急如焚,可天子不发话,他也只能躬身等着。
“药师。”
朱由校放下茶杯,发出一声轻响。
“你只看到了草原的贫瘠与广袤,却没看到它真正的价值。”
他缓缓站起身,踱步走到殿中央那巨大的舆图前,目光落在了那片代表着漠北的区域。
“谁说,草原无主?”
朱由校的声音不大,却如同一记重锤,砸在每一个人的心头。
他伸出手指,重重地按在了舆图之上,指尖之下,是万里草原。
“自今日起,那里,便是我大明的皇家牧场!”
此言一出,满殿皆惊!
皇家牧场?
这是何等的气魄!
然而,朱由校接下来的话,才真正让这些千古人杰,感到了发自灵魂的战栗。
“朕要迁百万汉民,北上实边!”
“朕要在那草原之上,建立十二座巨城,如同十二颗钉子,将这片草原,死死地钉在我大明的版图之上!”
“朕还要让那些投降的蒙古青壮,永世为奴,为我大明牧马养羊!”
“他们的子孙后代,生生世世,都将是我大明的奴隶!”
话音落下,整个太和殿,死一般的寂静。
诸葛亮手中的羽扇,停在了半空。
荀彧那张素来沉稳的脸上,也写满了惊骇。
就连一向主张铁血的商鞅,眼中都闪过了一丝震撼。
这已经不是简单的军事占领了。
这是要从根本上,彻底改变整个草原的生态与文明!
这是要将那片桀骜不驯的土地,连同上面的人,彻底揉碎了,再重新塑造成大明想要的模样!
这是何等宏伟,又何等疯狂的计划!
李靖呆呆地看着舆图前那道挺拔的身影,只觉得一股热血直冲头顶,浑身的血液都在沸腾!
他仿佛已经看到,一个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强大帝国,正在冉冉升起!
“陛下……圣明!”
李靖的声音带着一丝难以抑制的颤抖,他重重一拜,五体投地。
“臣,愿为陛下马前卒,为这万世基业,开疆拓土!”
“我等,愿为陛下效死!”
诸葛亮、荀彧等人也纷纷回过神来,齐齐跪倒在地。
他们的眼中,再无半分疑虑,只剩下无尽的狂热与崇拜。
有此雄主,何愁天下不定!
草原大计,就此定下。
整个朝堂,进入了一段短暂而忙碌的平稳期。
在诸葛亮、萧何等人的主持下,一道道政令自京师发出,如同最精准的齿轮,推动着大明这座庞大的战争机器,有条不紊地运转起来。
迁徙百姓、筹备物资、规划城池……
每一项,都是足以耗费一个王朝数十年心血的浩大工程。
但在这些千古人杰手中,却被处理得井井有条,效率高得惊人。
而朱由校,则如同一个真正的甩手掌柜。
他将所有政务都丢给了内阁,自己则待在乾清宫内,静静地等待着。
他在等一柄刀。
一柄足以斩断附着在大明身上,最深、最毒的那颗烂疮的刀。
一个月的时间,悄然而过。
这一日,天色阴沉。
乾清宫外,一道黑色的身影,如同鬼魅一般,悄然出现。
正是锦衣卫指挥使,卫庄。
他依旧是一身黑衣,身上带着一股彻骨的寒气,和那若有若无的血腥味。
“臣,卫庄,求见陛下。”
他的声音沙哑,不带一丝感情。
“宣。”
朱由校的声音,自殿内淡淡传出。
卫庄缓步踏入乾清宫。
他没有多余的废话,径直走到大殿中央,单膝跪地。
双手之上,高高捧着四份厚得惊人的卷宗。
这四份卷宗,分别用青、白、朱、玄四色丝线装订。
对应着他派出去的,青龙、白虎、朱雀、玄武四位镇抚使。
也对应着,福王、潞王、桂王,以及京中所有宗室勋贵的滔天罪证。
朱由行没有立刻伸手去接。
他的目光,平静地落在卫庄那张冷酷的脸上,淡淡开口。
“证据,可足以让他们死?”
卫庄缓缓抬起头。
那双冰冷的眸子里,闪过一丝嗜血的厉色。
他沉声道:“回陛下,卷宗所录之罪,十条之中,有九条,足以满门抄斩!”
“侵占民田、私开矿山、豢养私兵、欺男霸女……”
“这些,都还只是开胃小菜。”
卫庄顿了顿,声音愈发冰冷,如同自九幽之下传来。
“甚至,还有与建奴、蒙古暗通款曲的书信!”
最后一句话,如同一道惊雷,在空旷的乾清宫内炸响!
整个大殿的温度,骤然下降,冰冷刺骨!
“咔嚓!”
朱由校手中的茶杯,应声而碎。
滚烫的茶水溅在他的手上,他却仿佛毫无察觉。
一股难以言喻的恐怖杀意,自他体内,轰然爆发!
暗通款曲!
好!
好一个暗通款曲!
他原本,只是想借此机会,削弱藩王,解决财政问题,顺便清理掉一批蛀虫。
可这四个字,却彻底触动了他的逆鳞!
这是叛国!
是通敌!
是不可饶恕的死罪!
朱由校的眼神,变得冰冷而空洞,不带一丝人类的情感。
他缓缓伸出手,从卫庄手中,接过了那四份沉甸甸的卷宗。
一页,一页地翻看。
他的脸色,也随着那一条条触目惊心的罪状,变得越来越冷,越来越沉。
整个大殿,陷入了一片死寂。
只有那纸张翻动的“沙沙”声,和朱由校那越来越粗重的呼吸声。
许久。
朱由校合上了最后一份卷宗。
他缓缓抬起头,脸上,却露出了一丝诡异的笑容。
“很好。”
“朕的这些好亲戚,还真是给了朕一个天大的惊喜啊。”
他看向卫庄,声音轻柔得如同情人的呢喃,却让后者都不禁感到一阵心悸。
“传朕旨意。”
“三日之后,在奉天殿,大摆筵席。”
“告诉他们,朕平定了北患,心情甚好,要与宗亲们,同乐一番。”
“让所有在京的宗室成员,无论辈分高低,无论爵位大小,一个都不能少。”
“朕要给他们,准备一场盛大的‘家宴’!”
        他并未直接回答李靖,而是端起案几上的茶杯,轻轻吹了吹漂浮的茶叶。
整个太和殿,静得能听见茶水的热气蒸腾声。
诸葛亮、荀彧等人看着天子这副胸有成竹的模样,皆是心中好奇。
李靖更是心急如焚,可天子不发话,他也只能躬身等着。
“药师。”
朱由校放下茶杯,发出一声轻响。
“你只看到了草原的贫瘠与广袤,却没看到它真正的价值。”
他缓缓站起身,踱步走到殿中央那巨大的舆图前,目光落在了那片代表着漠北的区域。
“谁说,草原无主?”
朱由校的声音不大,却如同一记重锤,砸在每一个人的心头。
他伸出手指,重重地按在了舆图之上,指尖之下,是万里草原。
“自今日起,那里,便是我大明的皇家牧场!”
此言一出,满殿皆惊!
皇家牧场?
这是何等的气魄!
然而,朱由校接下来的话,才真正让这些千古人杰,感到了发自灵魂的战栗。
“朕要迁百万汉民,北上实边!”
“朕要在那草原之上,建立十二座巨城,如同十二颗钉子,将这片草原,死死地钉在我大明的版图之上!”
“朕还要让那些投降的蒙古青壮,永世为奴,为我大明牧马养羊!”
“他们的子孙后代,生生世世,都将是我大明的奴隶!”
话音落下,整个太和殿,死一般的寂静。
诸葛亮手中的羽扇,停在了半空。
荀彧那张素来沉稳的脸上,也写满了惊骇。
就连一向主张铁血的商鞅,眼中都闪过了一丝震撼。
这已经不是简单的军事占领了。
这是要从根本上,彻底改变整个草原的生态与文明!
这是要将那片桀骜不驯的土地,连同上面的人,彻底揉碎了,再重新塑造成大明想要的模样!
这是何等宏伟,又何等疯狂的计划!
李靖呆呆地看着舆图前那道挺拔的身影,只觉得一股热血直冲头顶,浑身的血液都在沸腾!
他仿佛已经看到,一个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强大帝国,正在冉冉升起!
“陛下……圣明!”
李靖的声音带着一丝难以抑制的颤抖,他重重一拜,五体投地。
“臣,愿为陛下马前卒,为这万世基业,开疆拓土!”
“我等,愿为陛下效死!”
诸葛亮、荀彧等人也纷纷回过神来,齐齐跪倒在地。
他们的眼中,再无半分疑虑,只剩下无尽的狂热与崇拜。
有此雄主,何愁天下不定!
草原大计,就此定下。
整个朝堂,进入了一段短暂而忙碌的平稳期。
在诸葛亮、萧何等人的主持下,一道道政令自京师发出,如同最精准的齿轮,推动着大明这座庞大的战争机器,有条不紊地运转起来。
迁徙百姓、筹备物资、规划城池……
每一项,都是足以耗费一个王朝数十年心血的浩大工程。
但在这些千古人杰手中,却被处理得井井有条,效率高得惊人。
而朱由校,则如同一个真正的甩手掌柜。
他将所有政务都丢给了内阁,自己则待在乾清宫内,静静地等待着。
他在等一柄刀。
一柄足以斩断附着在大明身上,最深、最毒的那颗烂疮的刀。
一个月的时间,悄然而过。
这一日,天色阴沉。
乾清宫外,一道黑色的身影,如同鬼魅一般,悄然出现。
正是锦衣卫指挥使,卫庄。
他依旧是一身黑衣,身上带着一股彻骨的寒气,和那若有若无的血腥味。
“臣,卫庄,求见陛下。”
他的声音沙哑,不带一丝感情。
“宣。”
朱由校的声音,自殿内淡淡传出。
卫庄缓步踏入乾清宫。
他没有多余的废话,径直走到大殿中央,单膝跪地。
双手之上,高高捧着四份厚得惊人的卷宗。
这四份卷宗,分别用青、白、朱、玄四色丝线装订。
对应着他派出去的,青龙、白虎、朱雀、玄武四位镇抚使。
也对应着,福王、潞王、桂王,以及京中所有宗室勋贵的滔天罪证。
朱由行没有立刻伸手去接。
他的目光,平静地落在卫庄那张冷酷的脸上,淡淡开口。
“证据,可足以让他们死?”
卫庄缓缓抬起头。
那双冰冷的眸子里,闪过一丝嗜血的厉色。
他沉声道:“回陛下,卷宗所录之罪,十条之中,有九条,足以满门抄斩!”
“侵占民田、私开矿山、豢养私兵、欺男霸女……”
“这些,都还只是开胃小菜。”
卫庄顿了顿,声音愈发冰冷,如同自九幽之下传来。
“甚至,还有与建奴、蒙古暗通款曲的书信!”
最后一句话,如同一道惊雷,在空旷的乾清宫内炸响!
整个大殿的温度,骤然下降,冰冷刺骨!
“咔嚓!”
朱由校手中的茶杯,应声而碎。
滚烫的茶水溅在他的手上,他却仿佛毫无察觉。
一股难以言喻的恐怖杀意,自他体内,轰然爆发!
暗通款曲!
好!
好一个暗通款曲!
他原本,只是想借此机会,削弱藩王,解决财政问题,顺便清理掉一批蛀虫。
可这四个字,却彻底触动了他的逆鳞!
这是叛国!
是通敌!
是不可饶恕的死罪!
朱由校的眼神,变得冰冷而空洞,不带一丝人类的情感。
他缓缓伸出手,从卫庄手中,接过了那四份沉甸甸的卷宗。
一页,一页地翻看。
他的脸色,也随着那一条条触目惊心的罪状,变得越来越冷,越来越沉。
整个大殿,陷入了一片死寂。
只有那纸张翻动的“沙沙”声,和朱由校那越来越粗重的呼吸声。
许久。
朱由校合上了最后一份卷宗。
他缓缓抬起头,脸上,却露出了一丝诡异的笑容。
“很好。”
“朕的这些好亲戚,还真是给了朕一个天大的惊喜啊。”
他看向卫庄,声音轻柔得如同情人的呢喃,却让后者都不禁感到一阵心悸。
“传朕旨意。”
“三日之后,在奉天殿,大摆筵席。”
“告诉他们,朕平定了北患,心情甚好,要与宗亲们,同乐一番。”
“让所有在京的宗室成员,无论辈分高低,无论爵位大小,一个都不能少。”
“朕要给他们,准备一场盛大的‘家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