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8章-《大明:陈圆圆跪地求饶!》

  “咱大姐只留下两个孩子,临终前……还……还特意唤我过去……嘱咐……嘱咐我要好生照料!”

  “可咱没尽到责任,大外甥已离去十年,咱以为再也见不到了。”

  “如今好不容易重现……”

  “这次……老贼你听清楚!”

  “若敢诅咒咱的外甥,咱必取你性命!”

  “在大明境内,你是使臣,可若有一天,咱踏上战场……甚至西征……”

  “咱定斩你!”

  一连说了许多。

  常茂忽然目光锐利。

  直逼老者。

  “你谈气数!”

  “那你来看看,咱的气数如何!”

  此刻。

  台下百姓早已惊得目瞪口呆。

  今日盛典之上竟出现如此场面。

  几乎与皇长孙突然现身的消息同样令人震惊。

  然而。

  在百姓朴素的观念里。

  常茂此举。

  实在痛快!

  只可惜!

  若真一刀劈了那老贼才更解气!

  此时。

  使团众人也纷纷惊慌起身。

  他们惶恐地望向大明官员。

  心中震颤。

  唯恐这些愤怒的武将下一刻就会动手。

  “大明陛下,贵国乃礼仪之邦,当有气度。”

  “况且,测算气数并非本意……”

  他们试图劝解。

  然而。

  常茂异常固执,“老贼,你看咱的气数!”

  “一年!”

  突然!

  祭祀老者缓缓起身。

  神情肃穆。

  面色凝重。

  常茂放声大笑。

  可笑声却骤然中断。

  “不只你,还有你身旁那两位,以及凉国公蓝玉……他!他!他……”

  老者一一指过。

  连詹徽和傅友德也未放过。

  他以一种近乎冷漠的平静语气说道。

  “你们都将死去!”

  顷刻间。

  全场气氛凝固。

  老者再次看向朱允炆。

  “他有帝王之相,很近……最多十年!”

  “而你们……只剩一年……”

  然而。

  接下来发生的一幕却让祭祀老者大为意外。

  他本以为蓝玉、常茂等人会脸色大变,陷入猜疑。

  可是!

  他们竟齐声大笑起来。

  “哈哈哈,说咱一年后必死?”

  “胡言乱语!”

  “以为这等伎俩能吓住咱。”

  “咱早就知道了。”

  一时之间。

  老者愣住了。

  连他身边的几名弟子也面露诧异。

  过了片刻,他才回过神来。

  “看来你们真以为,那位皇长孙尚在人间?”

  “但他身上的气运已近枯竭,与先前如日中天的气象相比,简直是天壤之别!”

  “一旦他的气运散尽,你们的命运也将无法改变……”

  似乎意识到自己言多必失,

  恐怕又会惹祸上身,

  他连忙补充:“老夫只是将所见如实道出,若大明君臣心胸狭隘至此,”

  “那老夫自此便缄口不言!”

  说罢,

  他果然闭口不语。

  与此同时,

  一旁的莫古突然迈步上前,

  目光锐利如刀。

  “明国诸位,此前已言明,我等此番前来大明,乃为文武两事求教。”

  “原本期待友好切磋,”

  “但眼下看来……文事难分高下!”

  “双方各执一词,若要比拼国力强弱,恐怕胜负难定。”

  “然而文事虽难分胜负,”

  “武事却可立判高下!”

  “接下来便论武事。”

  “武将,当以沙场争雄、冲锋陷阵为荣!”

  “今日,我莫古,以帖木儿大汗六王子之名,正式向贵国发出挑战!”

  “五人一组!”

  “纵马交锋!”

  “怀城之外,一炷香之内!”

  “冲锋厮杀!”

  “战场相遇,不论国运、身份!”

  “皆视为普通士兵,生者生,死者死!”

  “最终以双方存活人数定胜负!”

  “敢应战否?”

  话音未落,

  满朝文武顿时陷入沉寂。

  众人正欲拒绝,

  不料一道平静的声音倏然响起,

  令所有人骤然色变。

  “可。”

  朱雄英淡然颔首。

  什么?

  此刻,

  谁都未曾料到,

  率先应声的,

  竟是这位刚现身不久、被那些玄奥之士判定为“气数如昙花一现”的朱雄英?

  ……

  “雄英,不可!”

  常言道千金之子坐不垂堂。

  朱雄英方才现身人前,

  此刻竟要参与这场生死搏杀?

  须知朱雄英乃大明皇长孙,

  无论太子朱彪还是陛下,断不会允他涉险。

  “雄英,对付他们,从我的家将中挑选即可,切莫冲动。”

  蓝玉急忙劝道。

  常茂方才的冲动已令他措手不及,

  但此事也让他愈发坚定:

  既然对方执意寻死,便成全他们。

  正好借此机会斩杀几个口出妄言之人,

  狠狠挫其锐气。

  其中还有个所谓的“六王子”?

  甚好!

  蓝玉已向家将使了眼色。

  但他万万没想到,

  朱雄英竟会挺身而出。

  “雄英,这些铁骑,四叔曾见识过,比北元残部的骑兵更为凶悍……更显野蛮!”

  “不可前去!”

  此时朱棣也出声劝阻。

  大明真正的优势在于兵器,

  而在京城之中,

  精通“骑兵冲杀”之技者,实在寥寥!

  “雄英!”

  朱彪与陛下同时望来。

  他们本就忧心忡忡,

  生怕雄英会如从前在皇后身边时那般,短暂现身便消失无踪。

  而今……

  他竟应下比武之约!

  真要出了事,该怎么办才好?

  可朱雄英却兴致极高。

  他在桃园空间待了那么久,仅是早期得到的奖励,就足以让他实力远超常人。

  对付这些人,不过是随手而已!

  他之所以答应他们,真正的用意,还是那个根本问题——

  他的时间不多了!

  况且,先前这些帖木儿使团撕破伪装,恐怕就是想在这场举国盛典中展现他们的强大。

  他们故意激怒大明,同时提出挑战,目的很简单:无非是想争取各国使团的“站队”。

  据朱雄英所知,历史上帖木儿会在“永乐三年”最终定下进攻大明的计划。

  如今是洪武二十五年。

  中间还要经过洪武三十一年、建文四年、永乐三年——

  也就是说,还有整整十三年!

  时间还远,这些年两国仍会处于互相试探的阶段。

  但帖木儿的想法很坚定!

  他身为黄金家族的后裔,渴望超越先祖,再次建立一个横跨东亚、中亚甚至欧洲的庞大帝国!

  然而,两大帝国在历史上其实并未真正交手。

  原因很简单:帖木儿在东征途中染上疟疾,死于半路。

  他的子孙随即争权夺位,之前臣服的波斯、金帐等势力也趁机反叛。

  这才导致这个如大明一般迅速崛起的庞大帝国,在短时间内自我崩溃、烟消云散。

  而且,纵观数千年历史,游牧民族最大的能力是劫掠,是如狂风扫落叶般的骑兵侵袭。

  而农耕文明在长期的耕作中孕育出诸多智慧,面对游牧民族时,往往依托坚城或城墙固守。

  但骑兵耗费巨大,实际效果也一般,除了霍去病那样的天才统帅,中原王朝在骑兵方面向来处于弱势。

  正因如此,老爷子他们才会担忧。

  但朱雄英很坚决。

  他要抓住这个机会,先出手再消失。

  否则,若光天化日之下凭空消散,麻烦就大了。

  想到这里,朱雄英看向那位自称“六王子”的莫古。

  “选人吧!”

  “哈哈哈!好!好!!”莫古欣喜若狂。

  “不必选人,我身后每一位,都是大汗最忠诚的勇士!”

  “那就不耽搁时间了,立刻上马,去怀城外?”

  “可以。”朱雄英点头,又看向老爷子,语气坚定:“皇爷爷,再选四个人。”

  “不行!绝对不行!”老爷子态度坚决。

  “放心。”朱雄英笑了笑,说了句谁也听不懂的话:“还记得那把钥匙吗?”

  趁老爷子愣神之际,四周早有快马备好。

  朱雄英正想随便找一匹,恰在此时——

  “大哥哥,上马!”

  一声清脆的童音响起,众人循声望去。

  只见一个红衣小孩已解开原本拉车的黑马。

  那黑马皮毛如绸缎般光亮,奔跑起来肌肉线条流畅优美。

  它一路疾驰,人群纷纷让开道路!

  那速度,竟是越来越快。

  “这……这是什么马?”

  “真看不出来啊……”

  “这马好生神骏!”

  百姓们惊了一跳,其中有懂马的,认出这绝非寻常坐骑。

  “黑电,家里养的一匹普通马罢了。”小男孩说道。

  “这还算普通?”

  众人皆惊,实在是这匹马看起来比旁边将士们的坐骑都要高大、神俊得多。

  怎么可能普通?

  朱雄英却只是微微一笑。

  心念微动,黑马已通晓其意,转瞬便来到他身前。

  紧接着,众人只见这位皇长孙纵身一跃,便已稳坐马上。

  他连缰绳都不必握紧。

  左右手向两旁士兵一探,左手接过一把箭矢,右手提起一杆长枪。

  马术之精湛,令在场所有人叹为观止。

  “大哥,接弓!父王,我也去了!哈哈哈,正好让我瞧瞧这些起兵和当年蒙元的老鼠有什么分别?”

  燕王身侧,朱高煦朗声大笑。

  方才见朱雄英行事干脆利落,他早已按捺不住。

  不等旁人反应,他已大步迈向战马,先将一把长弓扔向朱雄英,随即翻身上马。

  “大明的儿郎,再来三人随行!”

  朱高煦高喝一声,笑声未落,已策马疾驰而去。

  一切发生得太快。

  众人尚未回神,他们便沿着官道绝尘远去……

  “雄英!!”

  朱彪气得跺脚,下意识也要上马追赶,却被晋王拦下。

  “派三名覆甲骑兵跟上!”

  “遵命!”

  手下齐声应下后,晋王才与燕王一同走到朱彪跟前,温声劝慰。

  “放心吧大哥,雄英不会有事的。”

  “你看他那上马的身手,单这一下,就已胜过许多人!”

  “父皇,您也宽心。”朱棢继续安抚,“雄英定能平安!”

  “那是自然!”老爷子高声喝道,“咱自己的大孙,咱还能不清楚?”

  话虽如此,老爷子与众人仍是匆匆向城外赶去。

  可等他们追至城外,朱雄英一行人早已不见踪影。

  太快了!

  “可恨!这些骑兵的速度,竟比当年被我们击溃的草原铁骑还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