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0章 半个世纪的照片-《天堂来的风》

  送走尼莱斯,哈德里马上安排洗出了照片。

  当那张在庆国宫殿的合影,以最大的照片尺寸,半个世纪后,出现在哈德里眼前时,他身旁的赵杏,先哭了。

  她凝神看着,惊喜地脱口而出。

  “姑娘……姐姐……”

  “姐姐……”

  赵杏完全没想到,五十年后,还可以再次见到姐姐的容颜。

  那熟悉的温柔、安静气质,美丽庄重的笑容里,还带着一点点紧张、羞怯,能让人忍不住想护在怀里的感觉。

  哈德里的心剧烈地跳动着,他死死捂住胸口,克制平静了好一会儿。才在心底里,喃喃细语。

  我的安静公主,我好想你……

  过了这么艰难坎坷的半生,我都再也没有见到过,你的脸。

  但我依然记得……

  也想念你。

  照片是黑白的,哈德里很有义气地没有先把尼莱斯裁剪掉。

  他用这张照片,在未完成的那幅彩色油画上,画出了艾乌雅的脸。

  他很确定,这会是他生命中,第一幅、也是最后一幅人物单独肖像画。

  在纷杂的管理事务之中,他也很久没再动过油画笔了。

  乌鸦的全身衣裳,是五十年前画上去的。如今只是一张小小的脸颊,还没有德西的作业本大。

  哈德里却小心细致地画了一整天。描绘着那乌黑眸珠里,安静的光芒和色泽。

  严谨到、连对一根头发的描摹,都一丝不苟。

  完工后他让赵杏先过来。

  “像吗?”

  “像。”

  像吗?哈德里在心中问着自己。

  五十年,已经五十年了。乌雅。

  我已经老了。

  我随时,都可以离开这儿了。

  乌雅。

  你和孩儿,再等等我,好吗?

  ……

  *

  1953年的《伦敦债务协定》协商会议上,西德总理主动提出承担德国在一战、二战中的战争赔款,如果东德没钱、还不起,西德可以先行赔偿。

  2010年已经还清了一战赔款。这份协定现在都有效,预估2030年德国将会把二战的战争赔款,连本带利偿还完毕。

  从第一任联邦德国总统,就对纳粹行为开始忏悔。

  1970年总理勃兰特有“惊世一跪”。

  1994年德国众议院修改刑法,规定: 不管以何种形式、否定屠杀犹太人,都将被判刑。

  2004年施罗德承诺“我们承认自己的历史罪行,我们会严肃地承担起这一历史责任”;

  2013年默克尔再次重申国家道歉,宣称“德国对纳粹罪行永久担责”。

  德国真诚认罪、积极赔偿、持续忏悔,也为快速恢复经济、重新登上国际舞台,创造了更好的外部环境和国际舆论。

  这一点,德国和日本,完全是不同的做法。

  德国承认自己侵略他国的历史,并肯承担对他国人民造成的苦难和损失。

  这政治债和良心债,无论德国民众还是政府,在这方面,做得让全世界有目共睹。

  可同为法西斯的日本,做了什么?

  对遭受它最大施暴的华 国人民,依然不承认侵略历史。坚持流氓无耻到底。

  流氓,从来就不配得到尊重!

  尤其是被它的军国主义残害过的各 国人民。

  连承认,都始终不肯承认,怎么会真心道歉 !

  *

  家族的生意如鱼得水地恢复了。

  但是,对纳粹战犯长达十几年的罪行清算,同时发生的经济恢复,也一直伴随着下一代长子,德西·艾徳勒克的成长。

  先说说德西的童年和成长环境。

  他出生在战争之中的1942年,仿佛生下来就有罪。

  如果说资本的每一个毛孔,都是滴着血和脏东西的。

  那么,艾徳勒克家更完蛋了,全员N·C,全员都肮脏。

  德西的祖父哈德里、父亲马丁,都是N·C党员。

  他的堂哥坎贝,比他大几岁。坎贝父亲是他三叔罗切尔、已阵亡;母亲因父亲阵亡后加入D 卫军,战后失踪,可能随着柏林沦陷而亡。

  坎贝的外公就是D 卫军高官,战后被审判后处死。

  坎贝父母、外祖父母均亡,只能被祖父哈德里抚养。

  二叔克劳夫的妻子、婶婶艾玛的父亲,也是N·C高官,在战后被清算,曾判刑好几年,未服刑完就死在狱中。

  二战刚结束时,德西四五岁。

  幼小的他耳闻目睹了家里尚存的兵工厂被盟军收缴、机器设备被拆卸运走,工厂贴上封条,禁止生产,像抄家一样。

  而父亲马丁失了业,每日都在艾兰德的农村呆着。

  家里的经济来源之一,租给佃农的土地也被没收,分给了农民。

  种种情形都在彰显着,家族已经没了收入来源,貌似要破产;

  祖父哈德里更惨,被审判,直接去坐了牢。

  战后初期,和N·C统治的十二年里一样,城市里物资供应不足。

  临时管制,食品、衣服全部凭票获得。

  祖父、父亲、叔叔们,大部分退回农村。

  他们一家人低调地居住在艾兰德,食物不足。他们便打猎、种地、喂猪、养鸡、种菜,在森林中采摘果实。

  奶奶埃莎染病、身体不好,经常需要卧床休息。高龄的杏奶奶依然管着家,她已经一头白发。

  这一生经历太多,始终有一种淡定和从容。在她眼里,没什么大不了的。

  如今,杏奶奶的孙女赫米内,也在协助管家。

  她把艾兰德看成自己的家一样,对德西三兄弟这些弟弟们,都呵护备至。

  和小时候带马丁度过饥饿年代一样,赵杏也带着德西和居埃、奥兰、坎贝,和自己孙子、孙女赫米内,在艾兰德附近熟悉土地和物产。

  家族失去了几百年来拥有的土地。

  新政府按照新法律,打击仅存的容克地主,收缴土地资产,都还给了农民。

  所有还属于家族地块里的产出,若是不雇佣人耕种,就得自己干。

  而战后好几年了,即使还有幸存的青壮劳力,也都在战俘营,未全部归来。

  哪儿有可雇佣的劳动力。

  像德西这样的小朋友,长得身高刚能拿起锄头,也要帮着锄地、播种、撒菜籽浇水,干各种农活。

  所有吃的食物,都来自田里的收获。

  好在,艾徳勒克家下一代的小男人,还有五个呢!

  而仁·慈的孩子里,还有两个大哥哥,里奇和布赫。这群大大小小的孩子们,都是田地里劳作的主力。

  他们白天下地干活,日落而息,相伴读书。

  那样的童年,虽然清苦、物资不丰富,但有温暖、有爱。

  远离城市战后艰苦生活的德西,也生活在了一处美好的世外桃源。

  那几年,他从未亲眼看到过慕尼黑、柏林沦为废墟后的市民,那些饥寒交迫、活在疾病困苦中,甚至随时被占领军威胁生命的惨状。

  他的祖父、父亲,为他和弟弟们的童年撑起了一片天,算是远离了战后的废墟灾难,已经堪称很幸福。

  他六岁时,艾徳勒克家的产业受益于马歇尔计划,开始再次重启。祖父、父亲,又频繁地出没在西德各大城市。

  *

  德西在七岁时的某一天,在城堡里找不见杏奶奶,便到处找她。

  他是突然进到这间屋子的。

  那时,这扇曾经一直锁闭的门开了。这间屋子,左右有长长的一堵外墙,巧妙地做了十几道木制门假扇,看上去和装饰的木墙纸一样。

  没想到推开其中的一扇,竟然能进到这么大的一间屋子里面。

  这是哈德里早就更改的隐蔽设计。

  如今住在城堡里的孩子们太多了,他担心哪位会不小心闯进去,翻乱了物品。

  可千防万防,也没防住这位小长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