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0章 镜影残章-《残香生玉》

  藏渊市的夜色裹着潮气漫进玉衡轩的雕花窗棂时,顾昭正跪在修复室的青石板上。

  灵匣就摆在他膝头,匣身的《天工开物》刻纹被台灯暖光浸得发亮,像师父当年握着他的手雕刻时,凿子落在木头上的温度。

  "叮。"

  手机屏幕亮起,是张婶发来的消息:"绿毛龟今天啃了半块虾肉,你师父那套老茶具我擦过了,都收在樟木箱里。"

  顾昭指尖在屏幕上顿了顿。

  樟木箱的铜锁还是师父亲手换的,说老木头怕潮,得用紫铜镇着。

  他低头看向灵匣,初镜在匣内安静得像块普通铜镜,可残玉贴在胸口的位置,正一下一下地跳,像在应和他擂鼓般的心跳——自从在归墟门前瞥见那抹青灰布衫,这股热意就再没消过。

  "得试试灵映追溯。"他把灵匣轻轻搁在修复台上,台面的檀木被三十多年的茶渍浸成琥珀色,师父常说"老木头吃了人气,修东西才稳"。

  摊开的《天工开鉴》残卷在左手边,纸页边缘泛着茶褐;右手边是苏绾下午送来的唐代宫廷秘档,绢帛上的朱砂印还带着墨香。

  顾昭指尖拂过残卷里"灵映追溯"的注解:"以血引灵,以念溯往,见古物所历,闻前尘所语。"

  他咬破食指,血珠刚触到镜面,金雾便如活物般窜了出来。

  镜面泛起涟漪,顾昭屏住呼吸。

  首先映出的是垂落的金线帷幔,接着是一双戴翠玉护甲的手,正将铜镜捧在胸前。

  女子的鬓角簪着红宝步摇,碎钻般的光芒落在镜面上——是李昭仪,和秘档里"面如满月,眉若春山"的记载分毫不差。

  "照见心,照见魂,照见归墟锁千门。"她的声音像浸在蜜里,尾音却带着细不可闻的颤,"阿砚,你说这镜灵真能镇住那些......"

  画面突然一震。

  顾昭瞳孔骤缩——女子身后的阴影里,走出个穿青灰布衫的男人。

  他袖口沾着墨渍,正是顾昭再熟悉不过的位置!

  男人手里捏着两枚玉佩,雕工古朴,一枚是云纹,一枚是松枝,和顾昭枕头下那半块残玉的纹路竟有三分相似。

  "师父!"顾昭脱口而出,额头瞬间沁出冷汗。

  他能看见男人的侧脸,高挺的鼻梁,眼尾那颗浅淡的痣,和他藏在抽屉里的老照片上,二十年前的沈砚分毫不差。

  镜面突然裂开蛛网状的细纹。

  "咔嚓——"

  金雾猛地倒卷,顾昭被撞得向后踉跄,后腰磕在修复台角,疼得闷哼。

  他死死攥住台沿,就见镜中女子的口型最后动了动,声音混着刺啦电流钻进他耳朵:"玉断魂归,镜映真言......"

  "砰!"

  急促的敲门声炸响。

  顾昭抹了把脸上的冷汗,镜中已恢复成普通青铜色。

  他扯过桌布盖住灵匣,刚应了声"来了",门就被撞开条缝。

  小沈探进半张脸,额角沾着碎发,手里攥着个油布包,布角还滴着水:"顾哥!

  老秦让我给您送这个,说是从省图地下库翻出来的禁书抄本,跟......跟妖镜案有关!"

  "你跑着来的?"顾昭接过油布包,指尖触到湿漉漉的水渍,"下大雨了?"

  "可不嘛!"小沈抹了把脸,水珠顺着下巴砸在青石板上,"老秦说这抄本在故纸堆里埋了三十年,要不是他今天整理'永徽年间冤狱'卷宗,根本翻不着。

  您猜怎么着?

  里面写妖镜案的主谋不是什么邪修,是个宦官!"

  顾昭的手指在油布结上顿住。

  他想起昨夜镜中女子欲言又止的模样,想起师父手中那两枚玉佩,喉结动了动:"哪个宦官?"

  "高......高什么来着?"小沈抓耳挠腮翻包,掏出的纸页带着霉味,"您自己看,老秦说这抄本是当年狱卒的日记,他亲眼见那宦官往镜里......"

  "小沈。"顾昭突然按住他的手腕。

  年轻人的脉搏跳得飞快,像受了惊的麻雀,"先喝口水,慢慢说。"

  小沈这才注意到顾昭发白的脸色,慌忙摆手:"不耽误您!

  我就是跑腿的,老秦说看完让您给他发消息。"他倒退着往门口走,鞋跟在地上蹭出两道水痕,"那我走了啊顾哥,您......您小心点!"

  门"吱呀"一声合上。

  顾昭展开抄本,第一页就写着"开元廿七年七月十五,夜,高公公携镜入囚室"。

  墨迹斑驳处,有行小字被红笔圈了又圈:"镜中见鬼,非鬼,乃人心。"

  窗外的雨不知何时停了。

  第二日清晨,顾昭在文献馆的冷白灯光下抬起头时,镜片上蒙了层白雾。

  楚云的平板在他手边哒哒作响,正在调取高公公的生平记录:"宦官高显,开元十五年入宫,廿年升为内常侍,廿七年七月暴毙于长安城西郊,死因......"他顿了顿,"卷宗写'染疫',但民间野史说他是被镜灵索了命。"

  "胡扯。"苏绾翻着《唐会要》的缩微胶卷,发尾扫过顾昭手背,"守灵人体系里,灵物反噬需满足三个条件:主家血誓破裂、灵脉被邪念污染、宿主灵力低于灵物三阶。

  高显若真碰了李昭仪的镜......"

  "顾先生?"

  一道略带沙哑的男声从身后传来。

  顾昭转身,看见个穿青衫的男人,金丝眼镜后的眼睛弯成月牙:"我是新来的古籍修复顾问,听说你们在查开元妖镜案?

  或许能帮上忙。"

  男人袖口绣着云纹,和云起拍卖的工服纹路有七分像。

  顾昭目光扫过他胸前的工牌——"许文渊",但直觉告诉他,这张脸和三天前在黑市见过的某个身影重叠了一瞬。

  "许顾问。"苏绾合上胶卷盒,指尖轻轻叩了叩桌面,"我们需要的是原始档案,不是民间传说。"

  "自然。"许文渊笑了笑,从帆布包里取出个牛皮纸袋,"我昨天在敦煌遗书中翻到段残卷,提到'镜映真言'需以双玉为引......"

  顾昭的残玉突然发烫。

  他低头按住胸口,余光瞥见苏绾的手指在桌下动了动——那是她察觉异常时的习惯动作。

  深夜的玉衡轩落了锁。

  顾昭站在密室门口,借着月光看见灵匣上的封条被人动过。

  他垂在身侧的手缓缓收紧,残玉的热度透过衬衫渗进皮肤。

  三天前他在匣身刻了道隐纹,用师父教的"锁灵诀"封着,除非灵力达到活灵阶,否则根本看不出。

  "出来吧。"他转身看向阴影里的书架,"许顾问,大半夜不睡觉,逛修复室有意思么?"

  穿青衫的男人从《考工记》古籍后走出,金丝眼镜不知何时摘了,左眼下方有道青灰色的狐狸纹——正是黑曜会的鬼面狐标记。

  他手里捏着根细铁丝,尖端还沾着灵匣的木渣:"顾小师傅好眼力,我还以为那点隐纹能瞒过......"

  玄鸟的清鸣撕裂夜色。

  苏绾的灵封帕如活物般缠上鬼面狐的手腕,淡粉色的绣纹瞬间转成赤金:"你以为云起的工牌是菜市场买的?"她另一只手握着手机,屏幕亮着——楚云的定位追踪正在闪烁,"从你在文献馆碰那卷敦煌遗书开始,就该想到,守灵人分支的情报网,比你主子想的密得多。"

  鬼面狐的脸色变了。

  他猛一甩腕,却发现灵封帕越缠越紧,玄鸟的喙正啄着他手背上的黑曜会刺青,疼得他冷汗直冒:"算你们狠!

  但那铜镜......"

  "铜镜?"顾昭走到灵匣前,指尖抚过被撬动的痕迹,"你以为动了封条就能窃取灵映记录?"他张开手掌,掌心浮起团金光——正是白天布下的灵力陷阱,"它刚才已经告诉我,谁碰过它,碰了多久,甚至......"

  他突然顿住。

  灵匣里的初镜毫无预兆地震颤起来。

  顾昭慌忙打开匣子,就见镜面浮起团模糊的影子,像团被水浸过的墨,隐约能辨出八字胡、尖下巴,正是文献馆里高公公的画像!

  "开元廿七年......七月十五......"影子的嘴一张一合,声音像从井底传来,"归墟已启......"

  镜面"啪"地裂开道缝。

  顾昭猛地合上灵匣,抬头时,鬼面狐已不知何时挣断灵封帕,从后窗翻了出去。

  苏绾刚要追,被他拉住手腕:"别追了。"他低头看向灵匣,指节因为用力泛白,"他要的东西,已经到手了。"

  窗外的月亮被乌云遮住半边。

  顾昭摸出手机,给楚云发了条消息:"查开元廿七年七月十五,藏渊市的地理志。"

  手机屏幕的冷光里,他的眼睛亮得惊人,像初镜里那团始终不肯熄灭的灵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