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9章 碑裂真相,-《残香生玉》

  第169章 碑裂真相

  越野车碾过洛阳郊区的碎石路时,顾昭的指节在残玉上掐出浅白印子。

  车窗外的夜色像团化不开的墨,副驾上苏绾的侧脸被仪表盘蓝光切出冷硬轮廓,她反复摩挲着手机,屏幕亮了又灭——最后一条来自楚云的卫星图还停在界面,地下密室的红色标记像滴凝固的血。

  "还有三公里。"苏绾突然开口,声音比空调风更凉。

  她转动方向盘避开坑洼,车灯扫过路边歪斜的路牌,"千佛古寺"四个字被野藤啃得只剩半截。

  顾昭隔着车窗都能闻到潮湿的土腥气,混着若有若无的檀木余烬,那是古物深埋地底多年才会有的气味,像极了玉衡轩后屋老木箱里的旧书。

  遗址入口比卫星图上更破败。

  半人高的荒草里支棱着断碑,碑身"佛"字残刻上还凝着露水,顾昭刚踩上碎石台阶,后颈突然泛起凉意——那是点化之力启动前的灵脉共鸣。

  他下意识攥紧残玉,指尖传来细微震颤,像有人隔着千年时光轻叩他的骨节。

  "你们终于来了......"

  沙哑的男声裹着风从头顶落下来。

  顾昭猛地抬头,月光正穿过残墙豁口,照出半透明的人影。

  沈先生的青衫沾着星点光斑,眉眼却比前次更模糊,像张被水浸过的旧画:"我等这一刻,很久了。"

  苏绾的手已经按在腰间,那里别着她从不离身的鎏金鉴定锤。

  但看清来人后,她的肩线微微松了松——沈先生的影像里,袖口绣着守灵人特有的缠枝莲纹,和她父亲旧衣上的针脚如出一辙。

  "归墟计划第一阶段已经完成。"沈先生抬手,指尖穿透墙上褪色的壁画,"七个封印节点,三个已碎。"他的目光扫过顾昭,"若不阻止,整个守灵体系会像被抽走梁柱的古建......"老人的声音突然哽住,"而你师父,是第一个牺牲者。"

  顾昭的太阳穴突突跳起来。

  三年前那个暴雨夜突然在眼前闪回:师父跪在修复台前,残玉在他掌心发烫,"归墟已动,玉衡当立"的叮嘱混着雷响撞进耳朵。

  他当时以为师父在说醉话,直到次日清晨,修复室只留下半块带血的玉胎。

  "师父......"他低唤一声,喉结滚动着咽下酸意。

  残玉在掌心烧得更烈,他颤抖着将玉贴在残墙上,点化之力如活鱼般窜进石缝——灵脉在他眼底铺成金网,最深处有团幽蓝的光,像极了师父修复古玉时,镜片后偶尔闪过的星子。

  "是他的印记。"顾昭嗓音发哑,抬头时眼眶泛红,"师父在这里留了东西。"

  "你们不该来这里。"

  冷硬的男声像块冰砸进夜色。

  顾昭转头的瞬间,看见阴影里走出个穿白衬衫的男人——白袍客的袖口沾着土屑,左手握着枚铜片,表面刻的符文正随着他的动作泛出青芒。

  苏绾的鉴定锤已经出鞘。

  但不等她动,一道黑影从斜刺里窜出——红娘子的皮靴碾过荒草,匕首精准抵住白袍客后颈。"我说过会帮你们。"她歪头笑,银铃铛在耳后轻响,"现在,该你选了。"

  白袍客的瞳孔骤然收缩。

  他右手猛地摸向腰后,却被红娘子用膝盖顶中肘窝,铜片"当啷"落地。

  顾昭眼尖地看见那铜片上刻着"归墟"二字,和苏家老宅档案里被红笔划掉的字迹一模一样。

  "锁灵脉!"苏绾突然大喊。

  顾昭这才惊觉,白袍客脚边的铜片正渗出黑雾,像活物般往地下钻——那是要销毁证据的前兆。

  他咬着牙将残玉按在墙上,点化之力如决堤的河:"灵脉锁定!"

  金芒从他指尖炸开。

  遗址里的残碑、断瓦、褪色壁画同时泛起微光,那些被岁月啃噬的裂痕在他眼中清晰如掌纹。

  师父留下的幽蓝印记裹着所有灵性往残玉里钻,顾昭听见自己的心跳声盖过了风声,直到最后一丝光没入玉身,他才踉跄着后退半步,额角全是冷汗。

  "轰——"

  头顶传来石块崩裂的闷响。

  沈先生的身影突然剧烈晃动,像被风吹散的烟:"走!"他指向顾昭手中的残玉,"去洛阳......那里有真正的钥匙!"话音未落,整面残墙轰然倒塌,扬起的尘土里,只剩顾昭掌心的残玉还泛着微光。

  苏绾拽着他往车边跑时,顾昭听见她急促的呼吸扫过耳畔:"你刚才......"

  "什么?"他侧头,看见她发梢沾着土,眼睛却亮得惊人。

  "你已经不是那个只会修玉的小学徒了。"苏绾松开手,转身去拉后车门。

  楚云从驾驶座探出头,脸色发白但声音稳当:"卫星显示最近的安全点在五公里外,我已经联系好......"

  顾昭坐进后座,残玉还在发烫。

  他望着车外渐远的遗址,沈先生最后那句话在耳边盘旋。

  洛阳?

  可他们已经到洛阳了。

  他摸出手机翻地图,指尖在"千佛古寺"标记旁顿住——西南方向三公里处,有个被红笔圈起的地名:

  "松月书院"。

  夜风卷着荒草叶拍在车窗上,顾昭盯着那三个字,突然想起师父失踪前最后修复的那方砚台。

  砚底刻着的,正是"松月"二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