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5章-《综武:我的弟子不知低调为何物》

  12

  却见林飞但笑不语。

  ——此刻尚非揭晓之时。

  李白抚掌道:

  “我虽尝不出门道,姑且乱猜——”

  “这道菜,我也赌是黄蓉师姐手笔。”

  “可右边这道菜,确实是师尊亲手做的!”

  李白与邀月的热情,带动了其他人的兴致。

  连东方不败也来了兴趣。

  她渴望得到林飞的亲自指点。

  毕竟,九洲书院的所有典籍皆出自林飞之手。

  林飞的实力,远非他们所能揣测。

  东方不败心想,若能得林飞亲授,

  定比研读书院典籍进步更快。

  东方不败的加入,

  却让黄蓉有些不悦。

  “啧,师弟师妹们都在努力争取指点,

  若我能参与,机会就是我的了。”

  听她小声嘀咕,

  林飞不禁失笑。

  “你平日与我相处最多,

  得到的指点本就比他们多。”

  黄蓉扭过头去,

  心里自然明白,

  不过是故意想引起林飞注意。

  若运气好,

  或许还能讨个承诺。

  见林飞说完,

  她故意别过脸。

  林飞见状,

  并未多想,

  只是轻轻揉了揉她的头发。

  “若他们中有人猜中,得了奖励,

  我也给你一份。”

  “你每日做饭收拾,辛苦有功,

  想要什么尽管提。”

  黄蓉顿时眉眼弯弯,

  拽着林飞的袖子笑道:

  “还是师尊最疼人!”

  那我倒要瞧瞧,对方究竟想要什么。

  众人七嘴八舌的猜测已然尽数道出。

  邀月将大家的推测结果仔细整理成册。

  桌上整齐摆放着十二道菜肴。

  每道菜对应的猜测者都标注得明明白白。

  既如此,就请两位出题人为我们揭晓谜底!

  林飞接过记录册时,发现邀月做得实在太过详尽。

  黄蓉见状不禁莞尔:两位师姐这般较真,倒是有些好笑了。

  面对黄蓉的调侃,邀月略显不悦:师姐自然要让着师弟才是。

  第二卷 对于邀月的说辞,黄蓉丝毫不留情面。

  不过这并非黄蓉斤斤计较。

  正因几人情谊深厚,相处时才无需诸多客套。

  是是是,要不怎么说邀月师姐是九洲道场最温柔的人呢?

  邀月听罢又好气又好笑:我竟分不清你这是敷衍还是夸赞。

  快说我猜对了多少?

  黄蓉轻抿朱唇:不是说好要让着师弟们吗?

  怎么这会子又急着问对错呢?

  见黄蓉迟迟不肯松口,邀月拽着林飞的衣袖撒娇:

  师尊您看黄蓉师姐!

  她这般模样,定是您惯出来的!

  林飞正要取过黄蓉手中的答案册,却被她侧身避开。

  师尊,依我看您才是最宠邀月的那个!

  林飞一时手足无措。

  他向来对谁都百依百顺。

  东方不败瞧着二人亲昵模样,心底泛起一丝艳羡。

  她生性清冷疏离。

  与谁都难以这般亲近。

  邀月与黄蓉却似同胞姊妹。

  亲密无间。

  这一切都被林飞看在眼里。

  他莞尔一笑。

  不如让东方师妹来揭晓答案。

  邀月帮我取支笔来。

  瞧你俩闹腾的架势,怕是争到天亮也分不出胜负!

  邀月赶忙递过毛笔。

  林飞信手在纸上勾画几笔。

  转手将纸条交给东方不败。

  东方不败投来感激的目光。

  虽性情孤高,却也渴望融入。

  不愿交际是一回事。

  但在众人面前,往往缺个契机。

  不知如何融入他们的世界。

  东方不败接过纸条。

  仔细端详答案。

  不禁扑哧笑出声。

  没想到李白师弟猜得最准~~

  邀月杏眼圆睁。

  这新人竟如此厉害!

  黄蓉连连摇头。

  咂了咂嘴。

  两位师姐可白吃我这么多佳肴了。

  既然没有师尊的奖赏。

  那就由我来给两位师姐颁奖吧!

  东方不败虽少与黄蓉嬉戏。

  听她这般说辞。

  心知必有古怪把戏等着她们。

  东方不败情急之下,直接搬出了师尊林飞。

  请师尊制止黄蓉师姐!

  见东方不败如此,邀月也连忙向林飞求助。

  师尊快让黄蓉师姐停下!

  您看她把东方师妹欺负成什么样了!

  黄蓉闻言放声大笑:师尊您瞧,邀月师妹多会疼人。

  不如就奖励邀月师妹,让她和东方师妹一起完成那件事吧!

  林飞摇头失笑:你这丫头就属你鬼主意多。

  他将视线转向李白:你可想好要我做什么了吗?

  李白恭敬回答: ** 尚未想好所求之事,不知可否暂记下这笔账?

  林飞爽朗笑道:无妨,为师向来言出必行。

  众人闻言又是一阵欢笑。原来黄蓉想让两位师妹做的,不过是帮忙准备膳食罢了。她倒不是厌倦了烹饪,反而觉得下厨颇有趣味。

  这些菜肴可非寻常之物。

  正如林飞热衷于用各种奇特草药调制美酒,黄蓉也偏爱将这些古怪药材融入菜品之中。

  有些食材原本苦涩难耐,光是闻到气味便令人不适。

  但黄蓉总有办法去除苦味,在保留功效的同时,调制成她最钟意的风味。

  这背后的琢磨,耗费了她不少心血。

  她对钻研这些稀奇古怪的东西乐此不疲,倒是深得林飞真传。

  至于李白——

  他原本盘算着,若赢得这场小比试,便央求林飞准许他长居此地。

  能住多久便住多久。

  可目睹华佗、邀月、东方不败等人的自在模样,又听闻华佗说起此地毫无约束,想留便留,他不禁重新思量起来。

  既然华佗都能随意栖身于此,他又何必浪费这个机会?

  所幸他提出暂存此事,未料林飞爽快应允。

  观林飞性情,再看众人融洽之态,李白毫不担心他会遗忘承诺。

  几人畅饮至酣,连林飞自己也醺然欲醉。

  虽眼下九洲道场仅有六人,但许久未曾这般热闹齐聚了!

  林飞已许久未曾主动关心过这些事了。

  尤其是关于白起的消息。

  自白起归秦以来,

  确实发生了不少变故。

  赖辽本是奉李牧之命而来。

  此番秦国比武较技,

  对赵国而言无异于当众 ** 。

  赖辽肩负着李牧的秘密使命——

  若比试落败,

  便伺机刺杀白起。

  誓要取白起性命!

  赖辽身负密令,

  故而在比武落败后,

  趁白起与他人交手之际,

  暗中取出袖中毒针,

  意图偷袭。

  然而白起早已洞悉其谋,

  更不会任其毙命于擂台之下。

  只见白起剑锋一转,

  凌厉剑气将赖辽逼得连退数步,

  身形摇晃欲坠。

  若非身后有人阻挡,

  怕是要当场倒地。

  行迹既露,

  再难出手。

  赖辽亦不屑如他人般向白起示好。

  身为赵人,

  对白起的刻骨仇恨早已融入血脉。

  他默然返回寓所,

  却惊觉体内异状渐生,

  隐隐透着不祥之兆。

  尽管557声称是他们几位主力与白起交手,但仍有随行人员照料左右。

  赖辽身边自然带着侍从。当他返回后,侍从惊愕地发现赖辽面色铁青——这绝非情绪所致,而是实实在在的内伤!侍从急忙上前搀扶,可赖辽刚瞥见侍从便眼前一黑,再未醒来。

  此事令侍从既震惊又惶恐。赖辽倒毙于自家居所,连凶手都无从指认。若将死讯公开,众人心照不宣会联想到秦国,但棘手之处在于:此番秦国广纳列国人士,与赵国有宿怨者不止秦一国。何况严格来说,是赵国与秦结仇,而非反之。

  侍从惊慌失措,火速以飞鸽传书通报李牧ee)。此时李牧正在宅中来回踱步。对他而言,最糟不过是赖辽死于白起之手,如此反倒能联合诸国对秦施压——纵使不敌白起,至少能促成制裁。

  可接到侍从急报后,李牧也陷入茫然。他心知肚明:这必是白起所为。嬴政高坐观战台目睹比武全程,白起为保全秦国颜面,断不会公然对外宣称……

  秦人嗜血成性。

  尤其当李牧洞悉秦王一统天下的野心后,更确信这是未来统治百姓的关键。

  此刻,李牧心中萌生一念:若将赖辽之死公诸于众?

  这念头转瞬即逝。

  纵使江湖皆知白起所为,却无实证可寻。

  况且群雄皆困于秦境。

  一旦揭露 ** ,反予秦国口实囚禁众人。

  生死予夺,全凭嬴政心意。

  思及此,李牧将密信攥作废纸,狠狠掷地。

  俄顷又提笔疾书。

  一函致侍从,另暗传列国。

  比武场上,赖辽已殁。

  纵使他国未存戒心,闻此讯亦当胆寒。

  自不会前赴后继送命。

  至于予侍从的手谕——

  字里行间俱是结盟诸国的谋算。

  令其暗中运回赖辽尸骨。

  既无人知晓死讯,赵国颜面尚可保全。

  运送之际——

  务必守口如瓶。

  至少明面上,须教世人以为赖辽尚在人间。

  侍从得令即动。

  荆轲那头——

  他早已有所行动。

  此行自然肩负使命。

  虽与赖辽目的相似,

  却不会如他那般愚钝,贸然对白起出手。

  自古擒贼先擒王,

  他的目标并非白起,

  而是秦王嬴政。

  即便白起身亡,秦国仍可再造良将。

  盖聂、王翦等人尚在,

  白起虽威震武林,

  但真正令诸国忌惮的,

  是那高居王座的嬴政!

  此番比武,

  除已殒命的赖辽外,

  韩国未遣一人。

  齐、燕、楚三国使臣,

  皆借机向白起示好。

  名为结交,实则探听虚实。

  纵使白起无法透露更多九洲道场之事,

  他们仍想知晓,

  这名动天下的道场之主,

  究竟是何方高人。

  不仅列国好奇,

  连嬴政亦想一探究竟。

  秦王设宴当日,

  项旌、滕宏伯、荆轲等人应邀赴席。

  众人各怀心思,

  暗藏机锋。

  谈及家师,莫说外人,

  即便我等亲传 ** ,亦不知其来历。

  他从何处来,往何处去,无人知晓。

  我尚算有幸,得师尊亲授。

  听闻有些同门,至今未曾得见师尊真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