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1章 星港奠基——“启明”计划的启动-《末世重生:开局掌控时空,囤积万》

  凌夜的决意,如同一块巨石投入平静的湖面,在“黎明城”的权力核心激起了滔天巨浪,随即又迅速沉淀,化为一种前所未有的、统一的意志。

  他没有召开全民大会,因为这个过于超前的目标,对于绝大多数还在为生存挣扎的普通人而言,过于遥远且虚无缥缈。他只是在核心决策层,向龙武、叶岚、伊万、艾米莉亚、秦婉以及苏清雅、林薇和凯瑟琳,公布了他的最终蓝图。

  “我们的目标,是星辰大海。”

  当这句话从凌夜口中说出时,偌大的会议室陷入了一片死寂。林薇下意识地握紧了拳头,眼中闪烁着兴奋与迷茫交织的光芒;龙武眉头紧锁,思考着这将意味着怎样的人力与物力调配;而苏清雅,则从凌夜平静的语气中,感受到了一种磐石般的决心。

  最终,打破沉默的是叶岚。这位顶尖的黑客少女,双眼放光,几乎是喊了出来:“星际航行!凌夜,你是说,我们要造飞船,离开地球?”

  “是的。”凌夜点头,目光扫过每一个人,“‘方舟’计划,现在将被重新定义为‘启明’计划。它的第一阶段,不是建造末日堡垒,而是建造一座真正的星港。一座能够承载我们飞向宇宙的门户。”

  这个消息太过惊人,以至于无人能立刻提出异议。离开地球,这曾是神话中的概念。

  “这……这可行吗?”秦婉作为务实的医学家,第一个提出了质疑,“我们连基础的物理学理论都还停留在上个世纪,更别提制造能进行恒星际航行的飞船了。”

  “所以我们才需要集中力量,从零开始,或者说,从先行者的肩膀上,重新开始。”凌夜的回答不容置疑,“为此,我决定启动‘启明’计划。我们需要一座星港,一个集研究、设计、制造、测试于一体的太空港雏形。它将是人类文明走出摇篮的第一块踏脚石。”

  他看向叶岚:“叶岚,‘启明’计划的总设计师就是你。你需要设计星港的整体架构,包括对接平台、飞船总装车间、模拟重力实验室、粒子对撞与能量研究区,以及最重要的——深空信息接收与处理中心。我要你把你在‘望舒’平台上的经验放大一万倍,构建一个前所未有的太空基础设施网络。”

  叶岚深吸一口气,压下心中的激动,重重地点了点头:“给我资源和权限,给我最顶尖的工程师团队,我可以做到!”

  “资源与权限,我给你。”凌夜的承诺掷地有声,“我会将帝国三分之一的工程力量调拨给你,所有与‘启明’计划无关的基建项目全部暂停。你需要什么,直接开口。”

  接着,他的目光转向了金发碧眼的能源专家凯瑟琳:“凯瑟琳,我需要你。星港的命脉是能源。常规的聚变能源远远不够,我们必须另辟蹊径。我希望你能结合‘先行者’知识和我们对灵能的研究,找到一种可控的、高效的、足以驱动星港和未来飞船的超级能源系统。”

  凯瑟琳的眼中也燃起了火焰。这正是她擅长的领域,将最前沿的理论与最神秘的变量相结合。她扶了扶眼镜:“灵能与空间扭曲的结合……这是一个疯狂的理论,但如果能成功,我们将得到的将不仅仅是能源,而是驱动跃迁的引擎!”

  最后,凌夜看向了如山峦般沉默的伊万诺夫:“巨熊,星港的安全就交给你。我需要你在星港外围建立多重防御体系,从反导阵列到地下工事,从变异生物的监控到抵御可能的外部威胁。同时,你还要负责整个项目的后勤保障,确保上万人的工程团队在任何情况下都能得到补给。”

  伊万诺夫咧嘴一笑,露出白牙:“老大,包在我身上!谁敢在我们的船坞旁边捣乱,我就用他们的脑袋当靶子!”

  任务分配完毕,一个前所未有的、极其烧钱的宏大工程,就这样在末世的废土上,以一种不容置疑的姿态,正式启动了。

  “启明”星港的选址,就在“黎明城”东北方五十公里外的一处巨大盆地。这里地质结构稳定,远离主要的变异兽迁徙路线,并且有天然的山体可以作为掩护。

  工程的第一步,便是开凿。伊万诺夫亲自带队,动用了帝国所有的大型工程机械,甚至将一些坦克和装甲车的引擎拆下来,改装成超大功率的钻探设备。一时间,巨大的轰鸣声响彻云霄,烟尘弥漫,仿佛一头史前巨兽,正在大地上缓慢地撕开一道伤口。

  叶岚则在临时搭建的指挥中心里,夜以继日地完善着设计图。她的指尖在全息投影上飞速舞动,一个个精密的平台、一条条复杂的管道、一个个闪烁的能量节点在虚空中被构建出来。她时常会与“望舒”平台取得联系,将地面上无法解决的难题,上传给留守的科学家团队,进行远程协作。

  凯瑟琳的团队则面临着最大的挑战。他们需要在盆地中心挖掘一个巨大的地下空洞,作为未来的能源核心区。在这里,他们将进行最危险、最前沿的实验。他们将采集地底深处的特殊矿石,结合从“先行者”数据库中找到的灵能共振公式,试图制造出第一个“灵能反应堆”的原型机。

  凌夜是这个庞大工程的灵魂。他时而会出现在喧嚣的施工现场,与工人们一起解决机械故障;时而又会出现在叶岚的指挥中心,与她讨论空间站结构的力学优化;时而又会深入凯瑟琳的地下实验室,在绝对安全的情况下,观察那些危险的能量实验。

  他的存在,本身就是一种激励。人们看到,他们的领袖没有高高在上,而是与他们一同,在这条看不到尽头的道路上,艰难前行。

  三个月后,星港的雏形终于显现。一个巨大的环形平台从山体中延伸出来,连接到地下数百米的能源核心区和生活区。虽然一切都还很简陋,充满了钢铁的原始气息,但它已经不再是图纸上的幻想。

  在一个初冬的清晨,凌夜、叶岚、凯瑟琳和伊万诺夫四人,站在还未完工的观景平台上,眺望着远方初升的太阳。

  “我们成功了第一步。”叶岚轻声说,语气中带着一丝疲惫,但更多的是自豪。

  “这只是一个开始。”凯瑟琳推了推眼镜,“灵能反应堆的理论模型已经完成,但真正的工程样机,还需要至少一年的时间。”

  “那就用一年时间把它造出来。”凌夜的目光坚定如铁,“‘启明’计划的奠基仪式,就在今天。我们要让所有人都知道,人类的未来,不在这个千疮百孔的地球上,而在那片星空之上。”

  他下令,鸣礼炮,升旗。在数千名工程人员的注视下,一面绘有星辰图案的新旗帜,在“启明”星港的主塔上升起。那一刻,仿佛一种新的文明火种,被正式点燃。这场在末世废土上挑战星空的宏伟工程,象征着人类文明不屈的意志,正式拉开了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