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2章 灵能跃迁——超光速航行的理论突破-《末世重生:开局掌控时空,囤积万》

  “启明”星港的建设,如同一台精密而庞大的机器,开始以一种稳定的节奏运转。叶岚设计的各个功能区模块被陆续建造出来,伊万诺夫的防御工事也日益坚固,整个基地的轮廓已经清晰可见。

  然而,所有人都清楚,这座星港目前只是一个空壳。它没有心脏,没有动力,更无法离开大气层。真正的核心技术瓶颈,在于凯瑟琳负责的能源与推进系统。

  “先行者”的数据库浩如烟海,其中关于空间和能量理论的资料更是艰深晦涩。凯瑟琳的团队,包括十几名来自不同领域的顶尖科学家,在过去的半年里,废寝忘食地进行了数千次模拟和推演,却始终在“如何将理论转化为现实”这一步上停滞不前。

  问题的核心在于能量和精度。

  根据爱因斯坦的相对论,有质量的物体无法达到光速。而要进行恒星际旅行,以亚光速飞行将耗费数百年甚至上千年的时间,这对于脆弱的飞船和有限的生命来说,根本不可能。唯一的出路,就是超光速航行。

  “先行者”的理论提供了一种可能——空间扭曲,或者说,灵能跃迁。

  凯瑟琳将团队召集到地下核心区的中央会议室。巨大的全息屏幕上,显示着一个复杂到令人头晕目眩的多维空间模型。

  “各位,我们一直以来的思路是错的。”凯瑟琳的声音带着一丝疲惫,但眼神却无比明亮,“我们一直在试图给飞船本身提供超光速的动力,这在物理上几乎是不可能的。但如果……我们不是让飞船动,而是让空间动呢?”

  她指向屏幕,一个代表飞船的模型静止不动,而它周围的网格状空间结构,正在以复杂的方式折叠、压缩。

  “根据‘先行者’的灵能理论,宇宙空间并非绝对平坦,而是充满了可以被高能灵能激发的‘弦’。如果我们能制造出一个足够强大的、可控的灵能场,就可以像捏橡皮泥一样,将前方的空间压缩,后方的空间膨胀,从而在两点之间创造出一条‘捷径’。飞船只需要在这条捷径中,以正常的速度航行,就能在极短的时间内,跨越数光年甚至更远的距离。这就是‘灵能跃迁’。”

  会议室里一片寂静,所有人都屏住了呼吸。这个理论太过于颠覆,却又在数学和物理的层面上,拥有自洽的逻辑。

  “这……这简直是神迹!”一名年轻的研究员喃喃自语。

  “是理论上的神迹。”凯瑟琳纠正道,“但实现它,需要两个条件。第一,是天文数字般的能量。压缩和扭曲空间所需的能量,可能相当于引爆一颗恒星。第二,是绝对的精度控制。稍有不慎,空间扭曲就可能失控,将整艘船连同里面的人,撕成最基本的粒子。”

  挑战是前所未有的。但希望也同样前所未有。

  接下来的一个月,凯瑟琳的团队进入了疯狂的工作状态。他们兵分两路,一路由凯瑟琳亲自带队,专攻能量供应问题;另一路由一位名叫陈默的天才物理学家带队,研究空间曲率的精确计算和控制模型。

  而凌夜,则成了她最特殊的“顾问”。他不需要懂那些复杂的公式,但他拥有【万物解析】。每当凯瑟琳和她的团队陷入瓶颈,凌夜只需看一眼他们的研究数据和模型,就能凭借异能,从海量的信息中,找出他们逻辑链条中最薄弱、最被忽略的一环。

  有一次,陈默的团队在计算能量衰减率时,无论如何都无法得到一个稳定的数值。这个问题卡了他们整整两周。凌夜只是在观测屏前沉默了十分钟,然后用手指在空气中划过,留下一行字:“考虑真空零点能在高维扰动下的共振效应。”

  就是这短短一句话,如同一把钥匙,瞬间打开了陈默的思路。他们调整了模型,引入了新的参数,最终得到了一个可行的、稳定的能量衰减曲线。

  凯瑟琳对凌夜的“神来之笔”佩服得五体投地,她知道,这绝非运气。她的这位顶头上司,拥有着她完全无法理解的、堪比超级计算机的分析能力。

  终于,在一个风雨交加的夜晚,两个团队的研究成果,在中央服务器中完成了最后的整合。

  凯瑟琳站在全息控制台前,双手微微颤抖。她输入了最后一组参数,启动了终极模拟。

  屏幕上,一个微缩的飞船模型,被包裹在一个幽蓝色的、不断蠕动的光茧中。光茧周围的星空背景,开始发生剧烈的扭曲,空间像一块黑色的绸缎,被无形的大手向前方拉扯,向后方的空间则像沸腾的水泡般翻滚。

  飞船模型的前方,代表距离的数字在飞速减少。一光年……十光年……一百光年……

  模拟结束时,飞船模型完好无损地出现在了数百光年之外的一片陌生星域。

  会议室里,死一般的寂静之后,爆发出雷鸣般的掌声和欢呼声。所有人都冲上来,拥抱在一起,眼中含着泪水。

  凯瑟琳走到凌夜面前,这位一向冷静自持的女科学家,声音里带着无法抑制的激动和颤抖:“凌夜……我们……我们成功了。理论上,我们成功了!灵能跃迁,是可行的!”

  凌夜看着屏幕上那串代表成功的绿色数据流,久久不语。他知道,这不仅仅是技术的突破,更是文明的转折点。他们不再是井底之蛙,他们找到了叩开宇宙之门的钥匙。

  “理论可行,”凌夜缓缓开口,打破了喜悦的氛围,“但离实际应用,还有很长的路要走。能量供应系统需要小型化和稳定化,控制程序需要亿万年无一失的容错率。但这扇门,已经被我们打开了。”

  他看向窗外,电闪雷鸣,暴雨倾盆,仿佛末日依旧在咆哮。但在他们的心中,却升起了一轮名为“希望”的太阳。

  灵能跃迁的理论突破,如同一道惊雷,炸响了整个“黎明城”。它比“启明”星港的奠基,更具冲击力,因为它指明了未来的方向,一个真实不虚、触手可及的未来。

  人类的征途,是星辰大海。而从今天起,他们终于拥有了追逐这个梦想的,第一张清晰的航海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