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厅里的檀香突然呛进鼻腔,苏晚棠被激得鼻尖发酸。
周嬷嬷那句"红衣女子,眼尾有道疤"像根烧红的针,直戳进她记忆里——昨夜镜中那团鬼影浮起时,她分明看见对方眼尾有条月牙状的疤痕,此刻在晨光里与周嬷嬷的话重叠,刺得她太阳穴突突直跳。
"嬷嬷,"她攥住周嬷嬷发抖的手,指甲几乎要嵌进老人手背,"我娘...我娘临终前还说什么?"
周嬷嬷浑浊的眼睛突然泛起水光,枯树皮似的手指死死抠住苏晚棠袖口:"夫人当时咳得厉害,血沫子沾在帕子上,偏生还要抓着我手腕说,'那女子戴幂篱,声音像浸了冰碴子,她说卦门泄了帝星移位的天机,必定遭劫...'小姐,老奴当时吓糊涂了,后来想追出去看,可等我跑到院门口——"她喉结动了动,"就看见满院的血,和您被裹在毯子里,缩在柴房角落发抖。"
苏晚棠只觉后颈发凉。
十年前那个雨夜突然在眼前闪回:她缩在柴房稻草堆里,听见前院传来母亲的尖叫,还有瓷器碎裂的脆响;后来火起时,她抱着半本被雨水泡软的卦门秘典往外跑,被侯府车夫一把捞上马车,再睁眼就到了侯府西跨院的旧屋。
"二姨娘这是怎么了?脸色白得跟纸似的。"
赵如意突然发出的干呕声打破了凝固的空气。
她扶着椅背踉跄后退,鬓角的珍珠簪撞在门框上,"当啷"一声掉在地上。
苏晚棠这才发现,这个平日把脂粉抹得足有三分厚的女人,此刻眼周青黑得像被人打了,嘴角还沾着没擦干净的药渍。
"妹妹这是要审家奴?"赵如意扯出个比哭还难看的笑,"我突然想起来,厨房里还炖着老夫人的参汤..."她转身要走,却被苏晚棠轻飘飘一句话钉在原地:"姨娘急什么?等王爷来了,咱们再好好说说这魂封术的事。"
"王爷?"赵如意的指甲掐进掌心,"哪个王爷?"
正厅外突然传来通报声:"定王殿下到——"
顾昭珩的玄色蟒纹大氅先扫进门槛。
他腰间玉牌相撞的轻响混着外头的风,裹着冷冽的松香,瞬间压过了正厅里的甜腻桂花香。
苏晚棠余光瞥见赵如意膝盖一软,差点栽进旁边丫鬟怀里——这女人方才还嘴硬,此刻倒比谁都怕见天家贵胄。
"臣女参见定王殿下。"苏晚棠福了福身,眼角瞥见顾昭珩袖中露出半块帕子角,正是昨夜她落在火场的杏色丝帕。
顾昭珩的目光在赵如意脸上顿了顿,才转向苏晚棠:"本王奉圣命查太子鬼缠案,听闻侯府昨夜出了火场异事,特来讨杯茶喝。"他指节叩了叩案几,"偏院那间静室倒合适,离前院远,省得被人打扰。"
苏晚棠心里明镜似的——侯府偏院最清净的屋子,恰恰紧挨着她住的旧院后墙。
她垂眸盯着自己沾着纸灰的袖口,听见顾昭珩又道:"阿蛮,去跟管事说,把偏院的炭火烧得旺些,莫要冻着侯府的姑娘们。"
阿蛮领命退下时,靴底在青石板上碾过一道浅痕。
苏晚棠注意到他腰间多了个布包,鼓鼓囊囊的,像是装着从火场捡来的东西。
午后的阳光透过糊着旧窗纸的窗户,在苏晚棠案几上投下斑驳的影。
她正捏着半块桂花糕发怔——这是顾昭珩方才让人送来的,糖霜里还埋着半朵完整的桂花瓣,显然是特意挑的。
"苏姑娘好雅兴。"
顾昭珩的声音从门口传来。
他换了件月白锦袍,发间只插了根檀木簪,倒比穿官服时多了几分烟火气。
苏晚棠瞥见他手里还提着个食盒,青瓷盖子掀开时,甜香混着热气扑出来,正是方才那碟桂花糕。
"王爷这是怕我不够吃?"她故意拖长声音,"侯府的厨子手笨,做不出这样精致的。"
顾昭珩在她对面坐下,指节敲了敲食盒:"前儿在御膳房看见新制的糖霜,想着你爱吃甜的。"他忽然抬眼,目光像淬了冰的剑,"昨夜火场那面镜子,你用了纸人引魂?"
苏晚棠指尖的桂花糕"啪"地掉在案上。
她盯着顾昭珩眼底翻涌的暗潮,突然笑出声:"王爷消息倒是灵通。不过纸人引魂?那是街头卖艺的把戏,我哪会这个?"
"哦?"顾昭珩从袖中抽出一卷泛黄的案卷,摊开在她面前,"太子被鬼缠那晚,随侍说看见一团白纸人在寝殿里飘。本王查了半个月没头绪,昨夜见你用纸人引魂...苏姑娘说,这算不算巧?"
苏晚棠的心跳漏了一拍。
她盯着案卷里画的纸人模样——和她卦门秘典里记载的"招魂引"纸人分毫不差。
顾昭珩的指尖点在纸人眉心的朱砂点上:"这朱砂掺了尸油,是邪修常用的手法。可昨夜你用的,是加了糯米粉的朱砂。"他抬眼望进她眼底,"苏姑娘,你到底在躲什么?"
窗外的风突然卷起一片落叶,"啪"地拍在窗纸上。
苏晚棠喉头发紧,正要开口,却见顾昭珩突然露出个似笑非笑的神情:"罢了,本王今日来,是想问你件私事。"他从袖中摸出块焦黑的木牌,"阿蛮在火场找到的,你看这'赵'字,像不像哪家的家徽?"
苏晚棠接过木牌。
焦痕里隐约能看出半枚兽首纹,正是赵王府的私印。
她想起周嬷嬷说的红衣女子,想起太子案里的邪术,喉咙里像塞了团烧红的炭:"王爷是怀疑...赵如意背后有人?"
"昨夜火场的魂封术,太子案的鬼缠,还有卦门灭门..."顾昭珩的指节抵着下巴,"本王查过,半年前赵如意曾去过城南破庙——那地方,正是太子第一次见鬼的地方。"
苏晚棠的指甲深深掐进掌心。
她突然想起库房里还锁着侯府历年的旧婢名册,起身时带翻了茶盏:"王爷若不嫌弃,臣女去给您换盏新茶。"
库房的木门"吱呀"一声开了。
苏晚棠举着烛台,看灰尘在火光里跳舞。
她熟门熟路地翻到最里层的檀木柜,打开时闻到股陈年老纸的霉味——这是侯府历任家主记录仆役进出的名册,连她母亲当年陪嫁的丫鬟名字都在第三本里。
"小翠,丙辰年四月进府..."她翻到周嬷嬷说的那页,手指突然顿住。
在"戊午年七月 失踪"的批注旁,用极小的楷书写着一行字:"二姨娘侍寝夜,掌灯丫鬟小翠捧镜入房"。
苏晚棠的太阳穴突突直跳。
她想起赵如意得宠那晚,侯府上下张灯结彩,连她住的旧院都听见前院传来的欢笑声;想起昨夜镜中鬼影举着碎镜尖叫的模样,那镜面上的裂痕,和赵如意鬓角那支珍珠簪的形状,竟像极了。
"小翠,"她摸着名册上的字迹,声音轻得像叹息,"你是不是替赵如意挡了什么?"
夜色渐深时,苏晚棠回到旧院。
她关紧门窗,从枕头下摸出半本卦门秘典。
泛黄的纸页翻到"招魂引"那章,墨迹被她看了十遍八遍,连边角都起了毛。
"纸人引魂,以血为媒。"她咬破指尖,在纸人眉心点了点,"小翠,你若有怨,就跟着这纸人来找我。"
烛火突然"噼啪"炸响。
苏晚棠刚要将纸人投入火盆,窗外传来极轻的脚步声。
她迅速吹灭蜡烛,缩在阴影里屏息——那脚步声在窗下停住,接着是阿蛮低沉的嗓音:"王爷,小姐开始用招魂引了...您确定要让她知道?"
"她早该知道了。"顾昭珩的声音像浸在月光里的剑,"盯着她,别让那东西伤着她。"
苏晚棠摸着心口狂跳的位置,望着案上未燃尽的纸人。
夜风掀起窗纸一角,吹得纸人轻轻摇晃,仿佛有双无形的手,正顺着月光,慢慢朝她伸来。
周嬷嬷那句"红衣女子,眼尾有道疤"像根烧红的针,直戳进她记忆里——昨夜镜中那团鬼影浮起时,她分明看见对方眼尾有条月牙状的疤痕,此刻在晨光里与周嬷嬷的话重叠,刺得她太阳穴突突直跳。
"嬷嬷,"她攥住周嬷嬷发抖的手,指甲几乎要嵌进老人手背,"我娘...我娘临终前还说什么?"
周嬷嬷浑浊的眼睛突然泛起水光,枯树皮似的手指死死抠住苏晚棠袖口:"夫人当时咳得厉害,血沫子沾在帕子上,偏生还要抓着我手腕说,'那女子戴幂篱,声音像浸了冰碴子,她说卦门泄了帝星移位的天机,必定遭劫...'小姐,老奴当时吓糊涂了,后来想追出去看,可等我跑到院门口——"她喉结动了动,"就看见满院的血,和您被裹在毯子里,缩在柴房角落发抖。"
苏晚棠只觉后颈发凉。
十年前那个雨夜突然在眼前闪回:她缩在柴房稻草堆里,听见前院传来母亲的尖叫,还有瓷器碎裂的脆响;后来火起时,她抱着半本被雨水泡软的卦门秘典往外跑,被侯府车夫一把捞上马车,再睁眼就到了侯府西跨院的旧屋。
"二姨娘这是怎么了?脸色白得跟纸似的。"
赵如意突然发出的干呕声打破了凝固的空气。
她扶着椅背踉跄后退,鬓角的珍珠簪撞在门框上,"当啷"一声掉在地上。
苏晚棠这才发现,这个平日把脂粉抹得足有三分厚的女人,此刻眼周青黑得像被人打了,嘴角还沾着没擦干净的药渍。
"妹妹这是要审家奴?"赵如意扯出个比哭还难看的笑,"我突然想起来,厨房里还炖着老夫人的参汤..."她转身要走,却被苏晚棠轻飘飘一句话钉在原地:"姨娘急什么?等王爷来了,咱们再好好说说这魂封术的事。"
"王爷?"赵如意的指甲掐进掌心,"哪个王爷?"
正厅外突然传来通报声:"定王殿下到——"
顾昭珩的玄色蟒纹大氅先扫进门槛。
他腰间玉牌相撞的轻响混着外头的风,裹着冷冽的松香,瞬间压过了正厅里的甜腻桂花香。
苏晚棠余光瞥见赵如意膝盖一软,差点栽进旁边丫鬟怀里——这女人方才还嘴硬,此刻倒比谁都怕见天家贵胄。
"臣女参见定王殿下。"苏晚棠福了福身,眼角瞥见顾昭珩袖中露出半块帕子角,正是昨夜她落在火场的杏色丝帕。
顾昭珩的目光在赵如意脸上顿了顿,才转向苏晚棠:"本王奉圣命查太子鬼缠案,听闻侯府昨夜出了火场异事,特来讨杯茶喝。"他指节叩了叩案几,"偏院那间静室倒合适,离前院远,省得被人打扰。"
苏晚棠心里明镜似的——侯府偏院最清净的屋子,恰恰紧挨着她住的旧院后墙。
她垂眸盯着自己沾着纸灰的袖口,听见顾昭珩又道:"阿蛮,去跟管事说,把偏院的炭火烧得旺些,莫要冻着侯府的姑娘们。"
阿蛮领命退下时,靴底在青石板上碾过一道浅痕。
苏晚棠注意到他腰间多了个布包,鼓鼓囊囊的,像是装着从火场捡来的东西。
午后的阳光透过糊着旧窗纸的窗户,在苏晚棠案几上投下斑驳的影。
她正捏着半块桂花糕发怔——这是顾昭珩方才让人送来的,糖霜里还埋着半朵完整的桂花瓣,显然是特意挑的。
"苏姑娘好雅兴。"
顾昭珩的声音从门口传来。
他换了件月白锦袍,发间只插了根檀木簪,倒比穿官服时多了几分烟火气。
苏晚棠瞥见他手里还提着个食盒,青瓷盖子掀开时,甜香混着热气扑出来,正是方才那碟桂花糕。
"王爷这是怕我不够吃?"她故意拖长声音,"侯府的厨子手笨,做不出这样精致的。"
顾昭珩在她对面坐下,指节敲了敲食盒:"前儿在御膳房看见新制的糖霜,想着你爱吃甜的。"他忽然抬眼,目光像淬了冰的剑,"昨夜火场那面镜子,你用了纸人引魂?"
苏晚棠指尖的桂花糕"啪"地掉在案上。
她盯着顾昭珩眼底翻涌的暗潮,突然笑出声:"王爷消息倒是灵通。不过纸人引魂?那是街头卖艺的把戏,我哪会这个?"
"哦?"顾昭珩从袖中抽出一卷泛黄的案卷,摊开在她面前,"太子被鬼缠那晚,随侍说看见一团白纸人在寝殿里飘。本王查了半个月没头绪,昨夜见你用纸人引魂...苏姑娘说,这算不算巧?"
苏晚棠的心跳漏了一拍。
她盯着案卷里画的纸人模样——和她卦门秘典里记载的"招魂引"纸人分毫不差。
顾昭珩的指尖点在纸人眉心的朱砂点上:"这朱砂掺了尸油,是邪修常用的手法。可昨夜你用的,是加了糯米粉的朱砂。"他抬眼望进她眼底,"苏姑娘,你到底在躲什么?"
窗外的风突然卷起一片落叶,"啪"地拍在窗纸上。
苏晚棠喉头发紧,正要开口,却见顾昭珩突然露出个似笑非笑的神情:"罢了,本王今日来,是想问你件私事。"他从袖中摸出块焦黑的木牌,"阿蛮在火场找到的,你看这'赵'字,像不像哪家的家徽?"
苏晚棠接过木牌。
焦痕里隐约能看出半枚兽首纹,正是赵王府的私印。
她想起周嬷嬷说的红衣女子,想起太子案里的邪术,喉咙里像塞了团烧红的炭:"王爷是怀疑...赵如意背后有人?"
"昨夜火场的魂封术,太子案的鬼缠,还有卦门灭门..."顾昭珩的指节抵着下巴,"本王查过,半年前赵如意曾去过城南破庙——那地方,正是太子第一次见鬼的地方。"
苏晚棠的指甲深深掐进掌心。
她突然想起库房里还锁着侯府历年的旧婢名册,起身时带翻了茶盏:"王爷若不嫌弃,臣女去给您换盏新茶。"
库房的木门"吱呀"一声开了。
苏晚棠举着烛台,看灰尘在火光里跳舞。
她熟门熟路地翻到最里层的檀木柜,打开时闻到股陈年老纸的霉味——这是侯府历任家主记录仆役进出的名册,连她母亲当年陪嫁的丫鬟名字都在第三本里。
"小翠,丙辰年四月进府..."她翻到周嬷嬷说的那页,手指突然顿住。
在"戊午年七月 失踪"的批注旁,用极小的楷书写着一行字:"二姨娘侍寝夜,掌灯丫鬟小翠捧镜入房"。
苏晚棠的太阳穴突突直跳。
她想起赵如意得宠那晚,侯府上下张灯结彩,连她住的旧院都听见前院传来的欢笑声;想起昨夜镜中鬼影举着碎镜尖叫的模样,那镜面上的裂痕,和赵如意鬓角那支珍珠簪的形状,竟像极了。
"小翠,"她摸着名册上的字迹,声音轻得像叹息,"你是不是替赵如意挡了什么?"
夜色渐深时,苏晚棠回到旧院。
她关紧门窗,从枕头下摸出半本卦门秘典。
泛黄的纸页翻到"招魂引"那章,墨迹被她看了十遍八遍,连边角都起了毛。
"纸人引魂,以血为媒。"她咬破指尖,在纸人眉心点了点,"小翠,你若有怨,就跟着这纸人来找我。"
烛火突然"噼啪"炸响。
苏晚棠刚要将纸人投入火盆,窗外传来极轻的脚步声。
她迅速吹灭蜡烛,缩在阴影里屏息——那脚步声在窗下停住,接着是阿蛮低沉的嗓音:"王爷,小姐开始用招魂引了...您确定要让她知道?"
"她早该知道了。"顾昭珩的声音像浸在月光里的剑,"盯着她,别让那东西伤着她。"
苏晚棠摸着心口狂跳的位置,望着案上未燃尽的纸人。
夜风掀起窗纸一角,吹得纸人轻轻摇晃,仿佛有双无形的手,正顺着月光,慢慢朝她伸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