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5章 帷幕之外-《烈焰玫瑰重生之逆袭人生》

  “微光”指挥中心里,空气像被抽走了似的,只剩服务器低低的嗡鸣,还有每个人太阳穴突突的跳动声。中央悬浮的不再是难懂的几何语言数据流,而是一张巨大的全息星图。

  沈清焰站在星图前,背影挺得笔直,却藏着一丝不易察觉的僵硬。她指尖在控制面板上飞快滑动,把AI阿杰破译的坐标数据,一个个标进人类已知的星图模型里。

  “坐标确认,误差率低于百万分之一。”她的声音冷得像冰,想压下心里翻涌的惊涛骇浪,“目标在天鹅座方向,离地球……1500光年。”

  星图上,一道刺眼的红线从地球伸出去,穿过无边黑暗,精准扎进一个人类望远镜曾粗略观测过的遥远星系——KIc ,也就是常说的“塔比星”。这颗星在星图上不过是个黯淡的光点,此刻却像一只遥远的冰冷眼睛,和“微光”无声对峙着。

  “这是邀请?”伊莎贝尔·李的声音哑得厉害,连续几十小时解析那颠覆认知的“几何语言”,她的精神快扛不住了,“还是……一份星图?他们想让我们过去?”

  “也可能是指给我们看,那里有什么东西。”顾北辰双手抱胸,靠在控制台边,眼神锐利得像鹰,“也许是遗迹,是武器,甚至是另一个‘他们’。别忘了,0.3%的相似度说明‘守望者’可能不止一个。这份星图是信息,也可能是把祸水引过来。”

  他这话一出口,指挥中心的温度又降了好几度。和未知文明接触,本就像在雷区跳舞,现在对方不仅回应了,还递来一张不知通往天堂还是地狱的门票。

  就在所有人的注意力都被1500光年外的目标勾走时,主控台一侧,代表地球轨道监测网络的几个界面,突然同时发出尖锐的蜂鸣——这和之前的接触警报完全不一样,急促得让人心里发慌!

  “报告!”一个年轻研究员的声音带着难以置信的颤抖,“同步轨道的‘哨兵’阵列,还有低轨道的量子感应器,同时检测到异常!不是从深空来的……信号源,就在地球轨道上!”

  所有人的目光瞬间从遥远星图拉回近地空间。

  “什么类型的信号?”沈清焰厉声问,手指已经调出了轨道监测数据流。

  “是……是量子纠缠态被大规模扰动的迹象!”研究员的声音因为激动拔高,“范围特别广,覆盖全球同步轨道,还有部分低轨道区域,能量级不高,但结构……结构特别复杂,像某种‘印记’!”

  全息画面切换,地球的三维模型亮了起来,无数幽蓝色的光点像鬼火似的,悄无声息悬在星球外围,织成一个庞大又诡异的环绕结构。它们不发任何电磁波,就静静待在那儿,靠量子层面的细微变化,宣告自己的存在。

  “我们被标记了。”伊莎贝尔失声说,脸色惨白,“就像野兽在领地边上留下的气味。”

  顾北辰一步跨到屏幕前,死死盯着那些幽蓝光点:“不是他们。能量特征、量子扰动模式,和我们分析质数信号、几何语言时的‘发送者’特征,吻合度还不到5%。”

  指挥中心瞬间陷入死寂。

  不是1500光年外的那个文明。

  那是谁?

  是谁在地球和深空第一次正式对话后,这么快、这么准、这么悄无声息地,在人类家门口布下了这片量子帷幕?

  “他们在观察。”沈清焰的声音低沉,带着洞悉可怕真相的冰冷,“或者说……我们刚才的‘通话’,不仅被目标收到了,还被这些藏在帷幕外的‘听众’捕捉到了。”

  原来宇宙不是寂静的黑暗森林,而是挤满未知监听者的喧嚣剧场。人类刚鼓起勇气,对着未知舞台发出第一个音节,就发现周围阴影里,无数双眼睛同时睁开了。

  “启动‘缄默协议’!马上!”顾北辰几乎是吼出来的,他转向沈清焰,眼神里是前所未有的决绝,“清焰,没时间犹豫了!必须立刻中断所有主动对外信号发射,进入完全静默状态!现在就弄!”

  “缄默协议”是“微光”成立时,为应对最坏情况制定的终极预案。一旦启动,就要切断所有非必要的深空通信,停止一切主动探测,把“微光”的存在感降到最低,像在宇宙舞台上彻底隐身。

  “可是……”伊莎贝尔下意识反对,“我们才刚建立初步接触,刚收到星图!中断联系,可能永远失去理解对方、理解宇宙的机会!”

  “是失去机会,还是失去一切?”顾北辰猛地指向轨道监测屏幕,那些幽蓝光点刺目地闪着,“看看外面!我们已经引起‘别人’注意了!你怎么确定1500光年外的星图是善意的?怎么确定轨道上的‘印记’只是好奇?没法判断敌友、没法评估风险的时候,隐藏自己才是文明生存的第一法则!”

  他看向沈清焰,语气沉重:“三个同事出现认知偏差,已经证明交流本身就是风险。现在风险已经变成实体,从认知领域蔓延到物理空间了。我们不是放弃探索,是在求生。”

  指挥中心里,支持继续接触和主张立刻缄默的两派吵了起来,空气里满是焦虑和恐惧。是接着进行这危险的对话,探寻诱人的真相,还是就此切断联系,重新躲进黑暗?

  沈清焰的目光扫过争论的同伴,扫过屏幕上遥不可及的星图和近在咫尺的量子印记,最后落在那份标注“永久性认知偏差”的医疗报告上。那三个研究员空洞又痴迷的眼神,和轨道上的幽蓝鬼火重叠在了一起。

  她深吸一口气,眼里所有的犹豫和波澜都消失了。

  “执行‘缄默协议’。”她的声音不大,却带着不容置疑的力量,一下子压过所有争论,“关闭‘深空之眼’主动探测阵列,停止所有对外信号生成和放大设备。AI阿杰,核心任务转成内省模式,全力分析已接收的数据,建多重防火墙,隔绝任何可能的主动信息泄露渠道。立刻执行!”

  命令下达,像按下了关乎文明命运的开关。指挥中心里,红色的“缄默”指示灯凄厉地转起来,巨大的主动信号发射阵列功率读数归了零,所有指向深空的“声音”,这一刻戛然而止。

  “微光”从宇宙的聚光灯下,一步退回到了深深的帷幕后。

  几小时后,指挥中心被压抑的寂静笼罩。只有设备运行的基础指示灯,还有偶尔响起的内部通讯,证明这里还在运转。星图和轨道监测图还显示在主屏幕上,却没了动态数据更新,像两幅凝固的、满是不祥的壁画。

  伊莎贝尔瘫坐在椅子上,揉着发胀的太阳穴。顾北辰站在观测窗前,望着外面漆黑的夜空,不知道在想什么。

  沈清焰没离开自己的位置。她调出了AI阿杰进入完全内省模式前,对那份星图做的最后一次深层结构分析报告。

  报告大部分内容都在预料之中:四维拓扑结构的确认,坐标的精确校准,还有和已知天体数据的比对。她的目光快速往下移,最后停在“异常备注”栏。

  这里只有AI自动标注的一行小字:

  【结构模拟推演提示:目标坐标点(KIc 星系内特定区域),在现有物理模型下存在无法解释的时空曲率异常。其拓扑特征与星图本身携带的“文明签名”结构,相似度低于0.01%。推测:该星图指向的,可能并非信号发送者自身所在,而是另一个未知客体。】

  沈清焰的呼吸骤然停了。

  不是家园?不是据点?

  那是什么?陷阱?囚笼?还是被标记为“危险”或“重要”的宇宙奇观?

  而那个在轨道上布下量子印记的“听众”,它知道这份星图的真相吗?

  就在这时,主控台上,一个本该在“缄默协议”下完全沉寂的界面——用来接收宇宙背景辐射原始数据的被动传感器,突然极其细微、不规则地闪了一下。幅度特别小,频率也很诡异,和已知的任何自然现象、人类造物干扰都不一样,更像一种试探性的、轻柔的叩门声。

  它来自月球轨道附近的方向。

  沈清焰的瞳孔猛地收缩。

  缄默协议真的能让我们藏起来吗?还是说,从我们第一次发出信号开始,就有“东西”站在门口了,而现在,它只是换了种更隐蔽的方式,告诉我们……

  它还在那里。

  帷幕之外,凝视从未停止。而真正的接触,或许才刚刚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