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6章 毒气照明,臭油铺路!何等巨大的财富!-《被误认仙人,老朱求我改国运》

  这简直不是在格物,而是在颠覆常理,重塑乾坤!

  朱元璋死死盯着黑板上的那几个字。

  他感觉自己的心脏,像是被一只无形的大手紧紧攥住。

  每一次跳动,都沉重如擂鼓。

  他戎马一生,尸山血海都闯过来了,什么样的风浪没见过?

  可从未有哪一刻,像现在这般心神激荡。

  甚至……感到了一丝发自骨髓的恐惧。

  一种对未知,对这种超乎想象的力量的本能恐惧。

  他忽然明白了。

  为何历朝历代的帝王,都会对那些所谓的“方士”、“仙人”,既疯狂渴求,又深深忌惮。

  因为这种“点石成金”的手段,足以从根基上,动摇一个皇朝的统治!

  李去疾看着台下三人那副失魂落魄的模样,嘴角勾起一抹微不可察的弧度,却并未停下。

  他要的,就是彻底击碎他们固有的认知。

  然后再为他们,建立一个全新的,属于科学的世界观。

  “光是洗煤,还不够。”

  他的声音平淡,却如洪钟大吕,将三人的神思从九天之外硬生生拽了回来。

  “洗煤,只能去掉一部分硫。”

  “想要得到最纯粹的燃料,还需要第二步。”

  他手中的粉笔,在【干馏】二字上,重重地画了一个圈。

  “所谓干馏,说起来也很简单。”

  “就是将洗好的煤炭,隔绝空气,密封起来。”

  “然后……用火去烤。”

  这话一出,连一直处于狂热状态的陶成道都彻底愣住了。

  隔绝空气?

  用火烤煤,却不让煤燃烧?

  这……这又是什么道理?

  李去疾仿佛看穿了他们的疑惑,不紧不慢地解释道:“煤炭,并非死物。”

  “你们可以把它想象成一块浸满了油和气的海绵。”

  “我们平常用火点燃它,油、气、海绵本身,会一起燃烧,化为灰烬。”

  “而‘干馏’,就是用文火慢炖,不让它烧起来,只是用高温,把它里面的‘油’和‘气’,全都逼出来,烤出来。”

  “最后剩下的,就是煤炭最纯粹的骨架。”

  “我管它叫……焦炭。”

  李去疾顿了顿,给他们一个理解的时间,又补充了一句。

  “你们可以简单理解成烧木炭。”

  “木头变成木炭,耐烧了何止数倍?”

  “煤炭变成焦炭,也是一样的道理,甚至犹有过之。”

  【焦炭】

  李去疾在黑板上,又写下了两个全新的字。

  朱元璋的喉结,不受控制地滚动了一下,发出一声轻微的吞咽声。

  他艰涩地开口,声音沙哑得厉害:“那……那被烤出来的‘油’和‘气’,又是什么?”

  李去疾的脸上,终于露出了一抹真正的,堪称神秘的笑容。

  “问得好。”

  “这被烤出来的东西,在你们看来,或许是无用的废物,甚至是……剧毒之物。”

  “但在我看来。”

  “它们是比黄金还要珍贵的宝贝。”

  他伸出一根手指,姿态从容。

  “先说那‘气’。”

  “它确实有毒,煤炭中被逼出来的‘硫’就混在里面,但它……也能燃烧。”

  “只要将里面的‘硫’设法滤掉,再用管道收集起来,引到需要之处,它就能变成一种全新的火焰。”

  “可以用来照明,也可以用来烧水做饭。”

  “试想一下,一根细细的管子,通往千家万户,只需轻轻一扭,就能引来光明与火焰。”

  “从此再也无需灯油,无需柴薪。”

  “那将是何等景象?”

  轰隆!

  朱元璋、宋濂、陶成道三人的脑海,仿佛被一道创世的惊雷,劈得一片空白!

  毒气……能用来照明做饭?

  那个画面,他们根本无法想象。

  仅仅是在脑中勾勒出一个模糊的轮廓,就足以让他们头皮发麻,浑身颤栗!

  这不是人间术法!

  这是神迹!是凭空创世之举!

  李去疾没有给他们太多震惊的时间,又伸出了第二根手指。

  “再说那‘油’。”

  “它是一种黑乎乎、黏糊糊、臭气熏天的液体,我管它叫煤焦油。”

  “这东西,更是个真正的百宝箱。”

  “它可以用来铺路,让天下驰道变得平整坚固,风雨无阻,再无泥泞之苦。”

  “它可以提炼出五彩斑斓的染料,比你们现在用的任何植物染料都要鲜艳,而且永不褪色。”

  “它甚至……还能提炼出治病的良药,救死扶伤!”

  寂静。

  死一般的寂静。

  大讲堂内,落针可闻。

  宋濂呆呆地坐在那里,整个人像是被抽走了魂魄,三魂七魄都飞出了天外。

  他毕生所学,是圣人之言,是经义文章,是治国平天下的大道理。

  他曾以为,这便是世间最高深的学问。

  可现在,他听到了什么?

  洗煤、干馏、焦炭……

  毒气照明,臭油铺路……

  这些粗鄙不堪,甚至闻所未闻的东西,却蕴含着一种比圣人之言更加直接,更加蛮横,足以改天换地的力量!

  他的信仰,在这一刻,彻底崩塌了。

  不是被击败。

  而是被一种他完全无法理解的,更高维度的存在,碾得粉碎。

  反倒是陶成道,浑身剧烈地颤抖着,嘴里无意识地呢喃着。

  “道……道……这才是真正的大道啊……”

  若非场合不对,他恨不得立刻五体投地,以最虔诚的姿态跪拜下去!

  这已不是激动,更不是敬畏。

  而是一种发自灵魂深处的,最纯粹的……朝圣!

  “格物致知……原来是这个意思……原来是这个意思啊!”

  朱元璋的表情没有太多变化。

  在最初的僵直后,他的呼吸反而平稳下来,

  那双鹰目之中,闪烁的不再是震惊,而是一种看到了猎物,看到了未来的……贪婪!

  强国!

  他的脑子里,只剩下这两个字!

  不!

  这已经不是强国了!

  他之前所想的强国,是练强兵,是富国库,是开疆拓土。

  可李去疾为他描绘的,是一个他连做梦都不敢想的,全新的世界!

  钢铁洪流,仅仅是这个世界的基石。

  在那之上,是取之不尽的光明,是用之不竭的燃料,是平坦通达的道路,是绚烂多彩的衣物,甚至是……救死扶伤的良药!

  而这一切的源头,竟然只是那些被世人所鄙夷的,黑乎乎的煤炭!

  这是何等恐怖的手段!

  这又是何等巨大的财富!

  李去疾停顿了片刻,给予了三人些许消化这海量信息的时间,这才不紧不慢地,指向了黑板上的最后一行字。

  【第三步:炉渣脱硫、脱磷】

  “这最后一步,也是点睛之笔。”

  “焦炭虽然脱去了大部分硫,但依旧会残留少量,以及大量的磷。”

  “铁矿石本身,同样含有硫、磷这些杂质。”

  “所以,在冶炼的时候,我们还需要往高炉里,加入最后一样东西。”

  “石灰石。”

  “它能在高温下,变成生石灰,主动去抓捕铁水中的硫、磷,与之结合,变成炉渣浮上来。”

  “届时,只需将炉渣撇掉即可。”

  “如此,三步之后,精钢可成。”

  话音落下,李去疾随手放下粉笔,轻轻拍了拍手上的白灰。

  “燃料”的部分,都已经讲完了。

  剩下的,就看这几人,能消化多少了。

  朱元璋猛地抬起头。

  那双深邃的眼眸中,此刻燃烧着两团炽热到极点的火焰,仿佛要将李去疾整个人都看透、吞噬。

  他死死地盯着李去疾,一字一顿地问道:“先生所言,句句属实?”

  “当然。”李去疾轻松地耸了耸肩,“我的琉璃工坊就炼了一些焦炭。”

  “等下可以带你去看看。”

  “但是,理论是理论,实践是实践。”

  “我没炼过铁,具体的炉温怎么控制,各种材料的配比是多少,都需要你们自己回去,建造新的高炉,一次又一次地去尝试。”

  “这会是一个很耗时,很耗钱的过程。”

  “失败个十次八次,烧掉几座金山,都是家常便饭。”

  “另外,那‘气’和‘油’的加工,就暂时不要多想了。”

  “走路都还没学会,不可能学跑步的。”

  朱元璋缓缓闭上眼睛。

  再睁开时,眼中的炽热与激荡已经尽数敛去,化为一片深不见底的平静。

  他站起身,对着李去疾,深深地,深深地,鞠了一躬。

  这一次,不是君对臣,更不是天子对仙人。

  而是一个学生,对老师最真诚,最质朴的……拜谢。

  “多谢先生,授业解惑。”

  “咱……马某人,替天下万民,谢过先生。”

  就在这时,大讲堂的门被轻轻推开。

  锦书抱着一个盖着布的托盘,悄无声息地走了进来。

  “公子,您要的东西,拼好了。”

  她将托盘放在讲台上,拿掉了布。

  一瞬间,所有人的目光,都被吸引了过去。

  只见那托盘上,静静地躺着一堆由无数根晶莹剔透的琉璃管与琉璃瓶拼接而成的造物。

  其结构之复杂,形态之诡奇,让所有人瞬间屏住了呼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