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7章 不凭人力!不借畜力!蒸汽之力!-《被误认仙人,老朱求我改国运》

  那是一堆他们认知之外的造物。

  大部分零件由琉璃构成,晶莹剔透,却又全无半点珍玩的温润,反而透着一种冰冷、精准,乃至令人心生敬畏的诡异。

  无数根粗细不一的琉璃管交错相连,如同藤蔓般缠绕着几个奇形怪状的琉璃瓶,最终汇聚成一个无法用言语描述的整体。

  它没有传统器物所追求的任何“天圆地方”或“和谐对称”的美感。

  它拥有的,是一种属于另一个世界的,冰冷的秩序感。一种纯粹为了功能而生的,极致的理性之美。

  阳光透过窗棂,落在那器物之上,折射出万千道斑斓的光晕,却丝毫不能为它增添半点暖意,反而更凸显了其非凡的本质。

  “这……这是何物……”

  宋濂的喉结剧烈地滚动了一下,声音干涩沙哑,带着一丝他自己都未曾察觉的颤抖。

  他想说这是水晶,可天下间哪有匠人能将水晶雕琢得如此精巧,又能被组装成这般匪夷所思的模样?每一个接口都严丝合缝,仿佛天生如此!

  这等鬼斧神工,早已超脱了人力的范畴!

  此物若是放到市面上,何止价值连城,怕是足以被当成镇国之宝,永世供奉!

  陶成道则完全是另一番光景。

  他痴痴地看着那件器物,眼中没有一丝一毫的贪婪,只有一种近乎于五体投地,顶礼膜拜的虔诚。他甚至下意识地向前走了半步,仿佛要更近地去感受那器物散发出的无形气场。

  在他的眼中,这早已不是凡物。

  这是“道”!是天地至理的具象化!是造物法则的完美显现!

  唯有朱元璋,在最初的惊骇之后,眼神竟是飞快地恢复了镇定。

  他之前就知道李去疾能制作“净无瑕琉璃”,知道这晶莹剔透之物,在先生眼中,或许并非什么稀世奇珍。

  可即便如此,这件器物所展现出的,那种超越时代的、匪夷所思的复杂工艺,依旧让他心头狂震。

  李去疾。这位年轻的先生,到底还藏着多少他所不知道,甚至是不敢想象的秘密。

  “去取些焦煤和引燃物来。”

  李去疾对锦书吩咐了一句,语气平淡如常,仿佛只是在吩咐一件微不足道的小事。

  他随手从那个托盘上,拿起一个看起来像是小方盒的玻璃组装物。由于大部分部件是透明玻璃,内部的精巧结构一览无余。

  “几位大叔,你们上来看吧。”

  “此物,我称之为‘双动鼓风机’的模型。”

  他用手指轻轻推动着一根连接着琉璃片的细杆。

  “寻常风箱,推一次,送一次风。”

  “拉回来时,是空行程,白费力气。”

  “而我这个,二位请看。”

  随着他的推动,那片充当活塞的琉璃片在方盒内来回移动。

  众人能清晰地看到,无论是前推,还是后拉,都有另一端的进气阀门随之开合,发出轻微而清脆的“咔哒”声。

  一股无形的气流,被持续不断地,稳定地从出气阀门送出!吹得讲台上的几粒粉笔灰都飘了起来。

  “双向送风……天呐,活门!是活门!”

  “每个门都只能向一个方向打开!”

  陶成道几乎是瞬间就明白了其中的关窍,他失声惊呼,呼吸陡然变得急促起来,一张脸涨得通红!他死死盯着那三个自动开合的小小琉璃片,仿佛看到了神迹。这一个小小的改动,看似简单,却意味着鼓风的效率,凭空提升了整整一倍!

  朱元璋的瞳孔骤然收缩成一个危险的针尖!

  他想得更远!

  效率提升一倍,意味着冶炼时间可以缩短一半!意味着炉火的温度可以攀升到前所未有的高度!意味着节省下来的人力、物力、时间,都将是无法估量的财富!

  而这一切,仅仅是眼前这位转世仙人,随手拿出的一个……“模型”?

  这时,锦书提着一个小小的竹篮走了回来,里面装着几块漆黑如墨的物事,以及一些草绒木屑。

  那东西通体黝黑,表面布满了细密的孔洞,状如蜂窝,质地却坚硬如铁。

  这,便是焦煤。

  李去疾没有多做解释,他将那鼓风机模型放回原位,又指向了另外一个玻璃造物。那是一个带着活塞与连杆的玻璃汽缸。

  “但是,人力与畜力,终究有限,还是不够!”

  “即便是利用水车,鼓风的效率还是差了一些。”

  “接下来,才是重点!”

  李去疾在一个玻璃瓶中倒入水,取出几小块指甲大小焦煤,置于琉璃瓶下方的一个托盘上,又放上一些草绒木屑,用火折子点燃。

  嗤!

  随着木屑燃烧,那几块小焦煤也被引燃,一簇带着幽蓝的橙色火焰,很快升腾而起!

  几乎没有浓烟。也几乎闻不到刺鼻的臭味。

  只有纯粹到极致的光与热,稳定而猛烈地燃烧着,那么小的几块焦煤,将周围的空气都灼烧得微微扭曲,一股灼热的气浪扑面而来。

  仅仅是这一手,就足以证明,此“焦煤”,确是远胜木炭百倍的绝佳燃料!

  三人的目光被瞬间吸引了,他们死死地,一眨不眨地,盯着燃烧的焦煤,屏住了呼吸。

  但很快,他们顾不上去看那团火焰了。

  在火焰的炙烤下,琉璃瓶中的水,开始剧烈沸腾,发出“咕嘟咕嘟”的声响。

  白色的水汽,凝成一股肉眼可见的白龙,顺着琉璃管道,发出一阵尖锐的“嘶嘶”声,怒吼着涌入玻璃汽缸之中!

  然后。

  在三人毕生难忘的,惊骇欲绝的注视下。

  哒!

  一声脆响!

  那根原本静止不动的活塞,被无形的水汽悍然推动,猛地向前一冲!

  紧接着,活塞带动着一旁的飞轮飞速转动,又在飞轮的惯性下,被拉了回来。

  在拉回的途中,气缸因为位置偏移,正好打开的一个小口,一股白汽“噗”的一声被排了出去。

  但随着活塞拉回,气缸位置恢复,小口再次被关闭,气缸的蒸汽无法排出,活塞再次被推动!

  一去!

  一回!

  哒!噗!哒!噗!

  周而复始!

  那台完全由琉璃构成的古怪器物,竟然不凭人力,不借畜力,自己……动了起来!

  嗡嗡嗡——

  琉璃机件彼此啮合,发出一阵低沉而富有韵律的轰鸣。

  它像一头从沉睡中被唤醒的远古巨兽,虽然体型袖珍,却散发着一种令人心脏狂跳的,钢铁般的力量感!

  “动……动了……”

  朱元璋只觉得心跳都慢了半拍。

  如果是普通老百姓,只会当这只是个神奇的戏法。

  但这三人,都是聪明人。

  瞬间就明白这个装置有着怎样的价值!

  陶成道双腿一软,几乎要当场跪下去,对这“神物”行三跪九叩之礼。

  他嘴唇哆嗦着,眼中满是狂热与迷茫交织的巨浪,口中无意识地喃喃自语:“无为而动……道法自然……”

  不凭人力!不借畜力!

  仅仅是靠着一团火,一壶水,就能让这台造物自己动起来!

  这是什么?

  这是仙法!是撒豆成兵的神仙手段!

  宋濂踉跄着后退了半步,撞在了身后一张桌子子上才堪堪站稳。

  他感觉自己的天灵盖被一只无形的大手粗暴地掀开,毕生所学的“程朱理学”、“格物致知”,被一股蛮横无理的力量灌了进来,搅得天翻地覆。

  他原本就已经崩塌的圣贤世界,被进一步碾成了齑粉!

  李去疾的表情,却依旧平静。

  看着眼前三人的失态,他的心中涌起一股难以言喻的豪情。

  “历史的齿轮,从此刻起,将由我来推动。”

  他先伸出手,打开玻璃瓶的盖子,让气缸停止运转。

  “这,我称之为‘蒸汽机’,一个能量转换的核心。它本身不产生任何东西,但它能提供‘力’。一种源源不断的,远超人力畜力的‘力’。”

  他一边解释着,一边将那台双向鼓风机的模型,与那台“蒸汽机”连接在了一起。

  然后重新盖上盖子。

  下一刻。

  呼——!呼——!

  那台鼓风机模型,开始随着蒸汽机的节奏,自行运转起来!

  它不再需要任何人力去推拉,却能以一种远超人力的速度与永不枯竭的耐力,持续不断地,向外鼓出强劲的气流!

  朱元璋的呼吸,在这一刻,彻底停滞了。

  他死死地盯着那台自行鼓风的琉璃造物,眼前的景象,与他脑海中无数个念头疯狂碰撞,炸开万丈惊雷!

  他仿佛看到,一座座比应天府城墙还要高大的巨型高炉拔地而起!

  高炉旁,不再是汗流浃背,拼命拉着风箱的苦役。

  取而代之的,是一台台吞吐着烈焰,日夜轰鸣,不知疲倦的钢铁巨兽!

  它们将足以炼化万物的狂风,灌入高炉的腹心,炼出足以武装百万大军的精钢!

  李去疾并没有就此停手。

  “力,可以用来鼓风。”他声音平淡地陈述着,手上动作不停,解开了蒸汽机与鼓风机的链接,又将另一个模型,连接到了蒸汽机上。

  那是一个小小的,带着一柄木头锤子的摆臂。

  “自然,也可以用来……锻造。”

  随着蒸汽机的带动。

  那木头锤子被缓缓抬起,然后……重重落下!

  咚!

  咚!

  咚!

  那小小的木锤,开始以一种稳定而沉重的节奏,一次又一次地,不知疲倦地,捶打着下方的底座。每一次捶打,都像是敲在朱元璋的心脏之上!

  他的眼前,再次浮现出幻象。

  这次不只是无数高炉!

  更有无数个遮天蔽日的巨大锻造工坊!

  烧红的钢锭,在传送带上如河流般流淌。

  千百个重逾万斤的巨大铁锤,在蒸汽的驱动下,轰然起落!

  每一次捶打,都让大地为之震颤!那不再是人力所能企及的敲打,而是开天辟地般的伟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