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3章 夏夜里的流萤与心事-《乡野奇途》

  日头刚沉进西山,暑气就跟着散了大半。晒谷场边的老槐树下,已经聚了不少纳凉的村民,蒲扇摇出的风里,混着新割的麦秸香和远处荷塘飘来的荷叶味。哑女端着个竹簸箕,里面晾着刚摘的绿豆,蹲在树根处,指尖捻起颗饱满的豆粒,对着最后一点霞光看——这是今年新收的绿豆,比去年的颗粒大,煮出来的汤定更沙甜。

  “别总盯着豆子看,眼睛该花了。”小虎拿着两把竹凳从家里走来,凳面还带着点灶房的烟火气。他把其中一把往哑女身边一放,自己则挨着她坐下,蒲扇“呼嗒呼嗒”摇着,把槐树叶的影子晃得在她脸上跳。

  哑女放下绿豆,往他手里塞了块刚从井里捞出来的西瓜,瓜皮上还挂着水珠,凉得能渗进骨头缝。“张叔家的瓜,比去年的甜。”她用手语比划着,嘴角还沾着点瓜瓤的红汁——刚才切瓜时没留神,被飞溅的汁水溅了一脸。

  小虎伸手替她擦掉,指尖的温度擦过脸颊,像被夏夜的风轻轻撩了下。他咬了口西瓜,甜汁顺着喉咙往下淌,凉得打了个激灵:“去年的瓜被雨水泡了,瓤都是白的,今年天旱,糖分足。”他忽然凑近,压低声音,“等会儿带你去个地方。”

  哑女的心跳莫名快了些,像揣了只蹦跳的蚂蚱。她想起去年夏天,他也是这样神神秘秘的,拉着她往村后的山坡跑,结果只是指给她看一片野生的酸枣林,说“等红了给你摘”。那时的他,跑得上气不接,额角的汗滴在她手背上,烫得她悄悄红了脸。

  月亮爬上来时,槐树下的人渐渐散了。小虎拎起竹凳,示意哑女跟上,两人沿着田埂往村外走。蛙鸣在稻田里此起彼伏,像支没尽头的夜曲,偶尔有流萤从草里飞出来,绿光一闪,又没入更深的黑暗里。

  “往这儿走。”小虎拉着她拐进条窄窄的小径,尽头是片不大的芦苇荡,荡边泊着只小小的木船,是去年秋收后他亲手钉的,本想用来去河对岸运柴,后来却总在夜里划着它去钓虾。

  他解开船绳,扶着哑女上船,自己则撑起竹篙,小船“吱呀”一声滑进水里,惊起几只水鸟,扑棱棱掠过水面,带起的涟漪晃碎了满河的月光。“坐稳了。”小虎的声音在夜里听着格外沉,像浸了水的木头。

  哑女扶着船帮,看两岸的芦苇往后退,叶尖的露水偶尔滴在手上,凉丝丝的。船行到河中央时,小虎停下竹篙,从船舱里摸出个布包,打开来,是盏小小的灯笼,罩着层细纱,里面点着根蜡烛,火光透过纱面,散出暖黄的光。

  “去年你说想看河灯,”他把灯笼挂在船头,“我不会扎那些花里胡哨的,就做了个简单的,你看像不像?”

  灯笼在水面轻轻晃,光映在哑女眼里,亮得像落了星子。她想起去年中元节,看见别家姑娘放河灯,眼里流露出羡慕,当时没说什么,他却记在了心上。此刻这盏简陋的灯笼,比任何精致的河灯都让她心动。

  流萤忽然多了起来,绕着小船飞,绿光与灯笼的暖黄交织,像撒在河面上的碎钻。小虎忽然从怀里掏出个小匣子,打开来,里面是支银钗,钗头是只振翅的萤火虫,翅膀上镶着细小的琉璃,在光下闪着幽幽的绿。

  “银匠说这叫‘流萤渡’,”他的声音有点发紧,指尖捏着钗子微微抖,“我攒了半年工钱……你要是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