灶膛里的火渐渐弱下去,只余下几点火星在炭灰里明灭。哑女把最后一碗糙米粥端上桌时,小虎正蹲在谷场边数星星,手指划过夜空,像在点算散落的谷粒。
“数啥呢?”哑女放下碗,用手语问。她指尖在他胳膊上敲了敲,像在打暗号——这是他们俩的小默契,着急时不用纸笔也能聊上几句。
小虎转过头,眼里盛着星子的光:“数北斗星呢,俺娘说,北斗星指的方向就是家。你看那七颗亮的,像不像俺给你编的竹筐提手?”他说着从背后拖过个新编的竹筐,筐沿溜圆,提手弯成好看的弧度,“明天割稻子装新谷,准保好用。”
哑女笑着点头,递过粥碗。米粥熬得稠稠的,上面浮着层米油,她特意加了把南瓜丁,甜丝丝的融进米香里。小虎呼噜呼噜喝着,喉结上下动,忽然指着西边的天空:“你看那流星!”
一道银线划破夜幕,拖着浅淡的光尾坠向远处的山尖。哑女慌忙闭上眼睛,小虎也跟着闭眼,两人的睫毛在月光下轻轻颤,像两片打颤的稻叶。
“许了啥愿?”小虎等了半晌,见她睁眼赶紧问。
哑女在他手心写:“愿谷仓满,人常安。”
小虎咧开嘴笑,露出两排白牙:“俺许的一样。不过还有个私愿——”他忽然凑近,声音压得像谷堆里的虫鸣,“愿明年此时,咱仨在院里晒谷,你坐在竹椅上纳鞋底,俺给娃编竹蜻蜓。”
哑女的脸“腾”地红了,伸手在他胳膊上拧了把。小虎哎哟一声,却笑得更欢,捉住她的手按在自己掌心:“别拧别拧,俺说的是真的。张叔都跟你娘说好了,等割完这季稻,就挑个好日子……”
话没说完,谷场那头忽然传来“哐当”一声,是李伯家的铁皮水桶掉了。紧接着是李伯的骂声:“你个小兔崽子,舀个水都毛手毛脚,明儿不用跟俺去镇里卖粮了!”
“爷爷俺错了!”是李伯的孙子狗蛋的声音,带着哭腔,“俺就是想看看小虎哥跟哑女姐在说啥……”
小虎笑得直不起腰,哑女也捂着脸笑,肩膀一耸一耸的。远处狗蛋被李伯揪着耳朵往屋里拽,嘴里还喊:“小虎哥,俺看见你抓哑女姐的手了!俺要告诉张媒婆去!”
“这臭小子。”小虎笑着骂了句,眼里的甜却漫出来,像粥上的米油。他把哑女的手揣进自己怀里暖着,“夜里凉,别冻着。”
灶膛里的火星彻底熄了,天边的星子却越发明亮。哑女望着满场的稻堆,像座座小金山,忽然想起开春时,小虎扛着锄头在田里翻土,汗珠子砸在泥里,砸出个个小坑。那时她就想,这人虽木讷,却像田里的黄土,实在得让人踏实。
“粥凉了,俺再去热乎热乎。”小虎起身要收拾碗,被哑女拉住。她指了指竹筐旁的草垛,又指了指天上的星,意思是就坐这儿歇着。
两人并肩靠在草垛上,谷香混着夜露的潮气漫过来。小虎忽然哼起不成调的曲子,是镇上货郎常唱的《秋收谣》,跑调跑到天边去,却比任何乐声都顺耳。哑女跟着轻轻晃腿,鞋尖踢到个硬东西,低头一看,是个饱满的稻穗,不知是谁落下的。
她剥开稻壳,把米粒塞进小虎嘴里,又给自己放了颗。清甜在舌尖化开时,小虎忽然停下哼唧,认真地说:“等打完场,俺就去扯块红布,给你做件新棉袄。去年那件太旧了,袖口都磨破了。”
哑女在他手心写:“不要新棉袄,要你编的草蚱蜢。”
“那有啥难的!”小虎拍着胸脯,“明天割稻歇晌时就编,编一串给你挂墙上,像风铃似的,风吹着哗哗响。”
星子落在他眼里,也落在她心上,像撒了把亮闪闪的新谷,沉甸甸的,满是盼头。远处的虫鸣渐渐稀了,只有两人的呼吸声,跟谷堆里偶尔蹦出的虫跳声,在夜谷场里轻轻撞着,缠成一团暖融融的雾。
“数啥呢?”哑女放下碗,用手语问。她指尖在他胳膊上敲了敲,像在打暗号——这是他们俩的小默契,着急时不用纸笔也能聊上几句。
小虎转过头,眼里盛着星子的光:“数北斗星呢,俺娘说,北斗星指的方向就是家。你看那七颗亮的,像不像俺给你编的竹筐提手?”他说着从背后拖过个新编的竹筐,筐沿溜圆,提手弯成好看的弧度,“明天割稻子装新谷,准保好用。”
哑女笑着点头,递过粥碗。米粥熬得稠稠的,上面浮着层米油,她特意加了把南瓜丁,甜丝丝的融进米香里。小虎呼噜呼噜喝着,喉结上下动,忽然指着西边的天空:“你看那流星!”
一道银线划破夜幕,拖着浅淡的光尾坠向远处的山尖。哑女慌忙闭上眼睛,小虎也跟着闭眼,两人的睫毛在月光下轻轻颤,像两片打颤的稻叶。
“许了啥愿?”小虎等了半晌,见她睁眼赶紧问。
哑女在他手心写:“愿谷仓满,人常安。”
小虎咧开嘴笑,露出两排白牙:“俺许的一样。不过还有个私愿——”他忽然凑近,声音压得像谷堆里的虫鸣,“愿明年此时,咱仨在院里晒谷,你坐在竹椅上纳鞋底,俺给娃编竹蜻蜓。”
哑女的脸“腾”地红了,伸手在他胳膊上拧了把。小虎哎哟一声,却笑得更欢,捉住她的手按在自己掌心:“别拧别拧,俺说的是真的。张叔都跟你娘说好了,等割完这季稻,就挑个好日子……”
话没说完,谷场那头忽然传来“哐当”一声,是李伯家的铁皮水桶掉了。紧接着是李伯的骂声:“你个小兔崽子,舀个水都毛手毛脚,明儿不用跟俺去镇里卖粮了!”
“爷爷俺错了!”是李伯的孙子狗蛋的声音,带着哭腔,“俺就是想看看小虎哥跟哑女姐在说啥……”
小虎笑得直不起腰,哑女也捂着脸笑,肩膀一耸一耸的。远处狗蛋被李伯揪着耳朵往屋里拽,嘴里还喊:“小虎哥,俺看见你抓哑女姐的手了!俺要告诉张媒婆去!”
“这臭小子。”小虎笑着骂了句,眼里的甜却漫出来,像粥上的米油。他把哑女的手揣进自己怀里暖着,“夜里凉,别冻着。”
灶膛里的火星彻底熄了,天边的星子却越发明亮。哑女望着满场的稻堆,像座座小金山,忽然想起开春时,小虎扛着锄头在田里翻土,汗珠子砸在泥里,砸出个个小坑。那时她就想,这人虽木讷,却像田里的黄土,实在得让人踏实。
“粥凉了,俺再去热乎热乎。”小虎起身要收拾碗,被哑女拉住。她指了指竹筐旁的草垛,又指了指天上的星,意思是就坐这儿歇着。
两人并肩靠在草垛上,谷香混着夜露的潮气漫过来。小虎忽然哼起不成调的曲子,是镇上货郎常唱的《秋收谣》,跑调跑到天边去,却比任何乐声都顺耳。哑女跟着轻轻晃腿,鞋尖踢到个硬东西,低头一看,是个饱满的稻穗,不知是谁落下的。
她剥开稻壳,把米粒塞进小虎嘴里,又给自己放了颗。清甜在舌尖化开时,小虎忽然停下哼唧,认真地说:“等打完场,俺就去扯块红布,给你做件新棉袄。去年那件太旧了,袖口都磨破了。”
哑女在他手心写:“不要新棉袄,要你编的草蚱蜢。”
“那有啥难的!”小虎拍着胸脯,“明天割稻歇晌时就编,编一串给你挂墙上,像风铃似的,风吹着哗哗响。”
星子落在他眼里,也落在她心上,像撒了把亮闪闪的新谷,沉甸甸的,满是盼头。远处的虫鸣渐渐稀了,只有两人的呼吸声,跟谷堆里偶尔蹦出的虫跳声,在夜谷场里轻轻撞着,缠成一团暖融融的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