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默于书房中秉烛夜书,字字斟酌,再次向垂帘之后的那位至尊呈上了一道密折。这一次,他彻底抛开了那些难以取信于人的“彼界之门”、“墟钥”古谜,而是将笔锋牢牢锚定在“海防”与“强兵”这两个最实际、最能触动帝王心弦的核心议题之上。
他以登州亲历为引,详尽剖析了那黑色快船惊人的速度与其搭载的原始火炮所带来的颠覆性威胁,用冷静而确凿的口吻指出:海外势力——无论其是倭国、蛰伏的“拜火冥尊”残党,或是其他尚未浮出水面的敌人——已然掌握并开始运用超越当前时代的武力。这非是臆测,而是迫在眉睫的现实威胁。紧接着,他话锋一转,结合格物院近年来在材料力学、基础化学、机械原理上的扎实积累,提出了一套环环相扣、循序渐进的务实军备改良方略:
其一,设专苑,攻坚火器。 他奏请于格物院之下,特设“军器研究分苑”,集中墨衡等一众理念新颖、手艺精湛的巧匠,并调集将作监内忠于皇室、技艺顶尖的工匠,形成合力。其首要目标,便是全力消化、吸收那艘黑色快船上缴获的火炮技术,逆向推演其原理,并在此基础上,大胆尝试铸造属于大唐自己的、更为稳定、射程更远、威力更强的管状金属射击火器。为此,他赋予其一个充满力量感的新名——“雷鸣铳”。
其二,革冶铁,夯实根基。 他依据伊万笔记中那些被验证为正确的冶金原理片段,结合墨衡团队在改良水力锻锤、提升锻打效率上的实践经验,谨慎地提议,在朝廷完全掌控的几处官营矿山与铁坊,进行小范围的试点,推行经过简化和适配的新型高炉炼铁法及炒钢工艺。此举旨在突破当前冶铁技术的瓶颈,以期能稳定获得强度更高、韧性更佳、更适用于制造精良兵甲与“雷鸣铳”炮管的优质钢材。
其三,推医法,保全战力。 他建议将格物院已初步验证卓有成效的“净疮防疫法”、针对战场创伤的简易外科处理流程,以及孙十常团队根据“微虫说”理论改良的饮水清洁消毒法,统一编订成简明易懂的册子,优先在常年戍边、环境艰苦的边军,以及常年在海上颠簸、易生疾患的水师中强制推广。此举旨在大幅降低因伤病导致的非战斗减员,保全帝国最宝贵的军事力量。
这道奏折,摒弃了空泛的“异学”之争,通篇立足于眼见为实的威胁与触手可及的成果,逻辑严密,目标清晰,字字句句皆指向帝国武备命脉之所系,让人难以轻易驳斥。
武后的批复来得异常迅速,依旧是那份独特的、带着女性笔锋却又力透纸背的朱批,内容简洁到极致,仅有二字:
“准奏。”
没有任何额外的褒奖或询问,但这毫无保留的两个字,却如同在惊涛骇浪中投下的一根定海神针。它意味着,以“强国强兵”这面无可指摘的大义旗帜为掩护,格物院那些曾被斥为“奇技淫巧”的研究,终于获得了一道来自最高权力的正式背书,也为身处漩涡中心的陈默,暂时撑起了一把虽不坚固、却至关重要的保护伞。至少在短期内,即便是最顽固的保守派,面对这关乎社稷安危的“大义名分”,也难以找到直接发难的理由。
他以登州亲历为引,详尽剖析了那黑色快船惊人的速度与其搭载的原始火炮所带来的颠覆性威胁,用冷静而确凿的口吻指出:海外势力——无论其是倭国、蛰伏的“拜火冥尊”残党,或是其他尚未浮出水面的敌人——已然掌握并开始运用超越当前时代的武力。这非是臆测,而是迫在眉睫的现实威胁。紧接着,他话锋一转,结合格物院近年来在材料力学、基础化学、机械原理上的扎实积累,提出了一套环环相扣、循序渐进的务实军备改良方略:
其一,设专苑,攻坚火器。 他奏请于格物院之下,特设“军器研究分苑”,集中墨衡等一众理念新颖、手艺精湛的巧匠,并调集将作监内忠于皇室、技艺顶尖的工匠,形成合力。其首要目标,便是全力消化、吸收那艘黑色快船上缴获的火炮技术,逆向推演其原理,并在此基础上,大胆尝试铸造属于大唐自己的、更为稳定、射程更远、威力更强的管状金属射击火器。为此,他赋予其一个充满力量感的新名——“雷鸣铳”。
其二,革冶铁,夯实根基。 他依据伊万笔记中那些被验证为正确的冶金原理片段,结合墨衡团队在改良水力锻锤、提升锻打效率上的实践经验,谨慎地提议,在朝廷完全掌控的几处官营矿山与铁坊,进行小范围的试点,推行经过简化和适配的新型高炉炼铁法及炒钢工艺。此举旨在突破当前冶铁技术的瓶颈,以期能稳定获得强度更高、韧性更佳、更适用于制造精良兵甲与“雷鸣铳”炮管的优质钢材。
其三,推医法,保全战力。 他建议将格物院已初步验证卓有成效的“净疮防疫法”、针对战场创伤的简易外科处理流程,以及孙十常团队根据“微虫说”理论改良的饮水清洁消毒法,统一编订成简明易懂的册子,优先在常年戍边、环境艰苦的边军,以及常年在海上颠簸、易生疾患的水师中强制推广。此举旨在大幅降低因伤病导致的非战斗减员,保全帝国最宝贵的军事力量。
这道奏折,摒弃了空泛的“异学”之争,通篇立足于眼见为实的威胁与触手可及的成果,逻辑严密,目标清晰,字字句句皆指向帝国武备命脉之所系,让人难以轻易驳斥。
武后的批复来得异常迅速,依旧是那份独特的、带着女性笔锋却又力透纸背的朱批,内容简洁到极致,仅有二字:
“准奏。”
没有任何额外的褒奖或询问,但这毫无保留的两个字,却如同在惊涛骇浪中投下的一根定海神针。它意味着,以“强国强兵”这面无可指摘的大义旗帜为掩护,格物院那些曾被斥为“奇技淫巧”的研究,终于获得了一道来自最高权力的正式背书,也为身处漩涡中心的陈默,暂时撑起了一把虽不坚固、却至关重要的保护伞。至少在短期内,即便是最顽固的保守派,面对这关乎社稷安危的“大义名分”,也难以找到直接发难的理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