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0章 东南亚合作拓新篇-《小城股神:从家园到世界》

  第四百章 东南亚合作拓新篇

  “家和院”的清晨总浸在玉米香茅清润粥的独特香气里,母亲特意加了从东南亚引种的香茅,混着本地细玉米粉熬得鲜爽开胃——香茅耐旱易种,既适配东南亚气候,又暗合“跨国合作、风味相融”的寓意,既给即将远赴东南亚的林凡一行补体力,又让大家提前感受合作目的地的风土气息。“晴晴,快把给东南亚合作方的伴手礼装好,里面放些西坡6号的试种装和小小的双语绘本,都是实用又有心意的东西。”母亲回头喊,手里还在给玉米香茅包封口,目光落在庭院里的一家人身上:大哥小电正核对西坡6号东南亚适配版的种子参数,指尖划过耐高温、耐雨季的培育记录;二弟小风调试着智能设备的防雨防潮模块,眼镜后的目光专注严谨;妹妹小小整理着东南亚本土化的文旅IP套餐,笔尖在泰语、马来语的翻译脚本上标注着细节,嘴里不时传来“适配”“本土化”“示范园”的字眼,活泼中透着专业。

  苏晚晴笑着走过去,给小电的种子袋套上防水密封膜,给小风的设备工具箱贴上双语标签,给小小的套餐手册配上便携翻译笔:“都备齐了,伴手礼按合作国家分类装好了,每个国家都附了当地的气候、土壤备注,方便你们对接。”她看向小电,语气带着关切:“东南亚气候热、雨季长,西坡6号真能适应?之前担心的高温倒伏和雨季烂根问题,都解决了吗?”

  小电点点头,语气沉稳笃定:“放心吧妈!我们培育了西坡6号东南亚专属版,强化了耐热性和抗涝性,根系加粗了20%,能应对雨季排水差的问题;还调整了生育期,避开暴雨集中时段,在模拟东南亚气候的实验室里,亩产稳定在1100斤以上。这次带了50吨试种装,先在示范园验证,没问题再大面积推广。”他转头看向二弟:“小风,你的智舱设备得重点做好防雨防潮,东南亚雨季长、湿度大,可不能出设备故障。”

  小风推了推眼镜,调出设备测试数据:“大哥放心,我给充电设备加了双层防雨罩和除湿模块,就算连续降雨也不会短路;智能滴灌系统优化了排水功能,雨季能自动调节灌溉量,避免田间积水;农机的发动机也做了防腐处理,适应高湿度环境。我们还在当地建了临时维修站,确保设备出问题能及时处理。”他看向妹妹:“小小的文旅IP套餐,得多结合当地的宗教和民俗,别犯了文化禁忌。”

  小小举起本土化套餐手册,眼睛亮晶晶的:“放心吧大哥、二哥!我已经把绘本里的种植故事改成了东南亚农户熟悉的稻田场景,文旅套餐里加了‘玉米 热带水果’采摘园、‘新能源农机体验日’,还请了当地翻译校对双语脚本,确保文化适配不出错。”她抬头看向林凡:“爸,咱们的20个示范园选址都确定了吗?我得把每个园区的文旅亮点标清楚,方便合作方宣传。”

  “孩子们,都过来最后核对一遍行程。”林凡刚洗漱完,手里拿着东南亚10国的合作对接清单,快步走出来,“这次去东南亚,核心是签订乡村产业合作协议,输出西坡系列品种、智舱新能源设备、文化IP套餐,建成20个‘中-东乡村合作示范园’。小电负责种子适配和种植技术培训,小风负责设备安装调试和技术支持,小小负责文化IP落地和农户沟通;我和你妈主导签约,把握合作大局。”他顿了顿,目光扫过三人,语气凝重又充满期待:“东南亚气候、土壤和国内差异大,语言沟通也有障碍,你们一定要互相配合,多听当地合作方的意见,做到互利共赢,这不仅是拓展市场,更是让中国乡村技术和模式走出国门,惠及更多人。”

  经过十几个小时的飞行,林凡一行抵达东南亚首个合作目的地——泰国曼谷。刚下飞机,就感受到扑面而来的热浪和湿润的空气,当地合作方代表颂猜带着团队早已在机场等候,手里捧着鲜花和玉米造型的纪念品:“林先生、苏女士,欢迎来到泰国!我们盼着西坡玉米和中国智能设备很久了,当地农户都想试试‘种玉米也能赚大钱’的技术!”

  驱车前往示范园选址地的路上,沿途能看到成片的稻田和热带果园,颂猜介绍道:“泰国东北部多丘陵,雨季集中在5-10月,土壤排水差,之前种过玉米,但产量低、易倒伏,农户都没信心了。”小电立刻回应:“颂猜先生,我们的西坡6号东南亚版专门针对雨季排水差的问题,根系扎得深,还配套了起垄栽培技术,能有效避免烂根;小风的滴灌系统也做了排水优化,咱们到现场看看就知道。”

  示范园选址地位于泰国东北部的呵叻府,一片缓坡地已经平整完毕,当地农户们围在田边,好奇地看着即将安装的智能设备。小风指挥团队卸载设备,现场演示防雨功能:“大家看,这台充电桩的防雨罩是双层设计,内部有除湿模块,就算连续下一周雨,也能正常充电;智能滴灌的管道埋在垄下,不会被雨水冲刷,还能根据土壤湿度自动停水。”农户们纷纷上前触摸设备,一位叫通猜的老农疑惑道:“这些设备看起来很先进,但我们不会操作,而且坏了也不知道怎么修,怎么办?”

  小风立刻拿出双语操作手册,又打开远程运维系统:“放心吧!手册有图文教程,我们还会组织3天技术培训;设备都接入了智舱全球运维网络,就算出故障,我们在国内也能远程修复,当地维修站也有技术员随时待命。”说着,他现场教会通猜如何启动滴灌系统,通猜操作成功后,兴奋地对身边的农户说:“很简单!比用传统水泵方便多了!”

  与此同时,小电带着团队查看土壤情况,用检测仪测得土壤湿度偏高,排水性较差。“颂猜先生,麻烦组织农户先开挖排水沟,垄高要达到25厘米,这样雨季才能及时排走积水。”小电边示范边说,“西坡6号的播种深度控制在3厘米,不能太深,不然雨季容易烂种;播种后用秸秆覆盖垄面,既能保墒,又能防止雨水冲刷土壤。”

  就在大家忙碌时,天空突然下起了瓢泼大雨,刚平整的地块瞬间出现积水。颂猜有些着急:“林博士,这雨来得太急了,会不会影响后续播种?”小电立刻启动应急预案:“别担心!我们的种子包衣里加了抗涝剂,能在积水环境中存活72小时;小风的滴灌系统已经开启排水模式,排水沟也能快速导水,雨停后就能播种。”小风也补充道:“我已经远程调整了设备参数,雨水传感器会自动监测雨量,超过阈值就启动强排水模式,确保设备和种子安全。”

  雨停后,小电立刻组织农户播种,西坡6号东南亚版的种子裹着淡绿色的抗涝包衣,在湿润的土壤里整齐排列。小小则带着团队给农户分发双语绘本和种植手册,用漫画形式讲解播种、施肥、病虫害防治的关键步骤:“大家看这张图,雨季要注意防治玉米螟,用生物农药喷洒在玉米心叶里,既环保又有效。”她还现场邀请当地小朋友参与播种,教他们识别玉米苗和杂草,气氛热烈。

  然而,新的问题又出现了。马来西亚的合作方传来消息,当地农户反映手册的马来语翻译过于书面化,看不懂;部分地区土壤酸性强,担心西坡6号的生长受影响。林凡立刻召集三兄妹开会:“小电,你尽快调整种子的酸碱适配性,给酸性土壤地区的种子加施钙镁磷肥;小风,协助小小优化翻译脚本,用更口语化的表达;小小,推出‘漫画 短视频’的简化版手册,让农户一看就懂。”

  小电当天就联系国内团队,调配了5吨钙镁磷肥,通过国际物流发往马来西亚;小风利用智舱的翻译系统,优化了马来语、泰语等6种语言的脚本,增加了方言词汇标注;小小则和当地网红合作,拍摄了10条“1分钟学会玉米种植”的短视频,在社交媒体上广泛传播。短短三天,问题就得到了解决,马来西亚的农户纷纷反馈:“现在手册能看懂了,还能跟着视频学,太方便了!”

  签约仪式在曼谷举行,东南亚10国的合作方代表齐聚一堂。林凡拿起合作协议,郑重说道:“中国和东南亚山水相连、人文相通,我们带来的西坡系列品种、智舱新能源设备、文化IP套餐,都是基于当地气候和需求定制的,目的是帮助农户增收、产业升级,实现互利共赢。未来三年,我们将在20个示范园投入5亿元,培育1000名本地技术人才,带动10万户农户增收。”

  颂猜代表东南亚合作方发言:“中国的技术和模式让我们看到了乡村产业发展的新希望,西坡玉米耐涝高产,智能设备方便实用,文旅IP能带动乡村旅游,我们相信,通过合作,东南亚的乡村也能实现‘产业兴旺、生活富裕’。”

  签约现场,小电与泰国、马来西亚等国的农业合作社签订了种子供应协议,小风签订了智能设备采购和技术服务协议,小小签订了文旅IP合作协议。联合国粮农组织的驻东南亚代表也到场祝贺:“中-东乡村合作示范园模式,为区域农业合作提供了新范本,既共享了先进技术,又尊重了本地需求,值得推广。”

  傍晚,林凡一行在示范园的临时营地,和国内的母亲、留守的工作人员视频连线。屏幕里,母亲端着刚熬好的玉米粥,笑着说:“看到你们签约成功,我就放心了!在外面要注意安全,照顾好自己。”小电汇报:“妈,西坡6号已经在泰国示范园播种,出苗率达85%,当地农户都很满意;我们还和当地农业大学合作,建立了种子培育中心,后续会培育更适配东南亚的品种。”

  小风补充道:“智能设备已经安装调试完毕,防雨防潮效果很好,当地技术员也学会了基础操作;我们计划在东南亚建3个维修中心,覆盖10国合作区域。”小小举起刚拍摄的短视频:“妈,我的短视频在东南亚社交媒体上已经有100万播放量,很多农户都私信咨询合作,文旅IP套餐也有5个乡村主动提出合作!”

  林凡举起当地的椰汁,语气激昂:“东南亚合作拓新篇,这只是开始!未来,我们要把示范园的模式复制到更多国家,让中国的乡村技术、中国的合作理念,惠及更多人,让跨国合作的种子像西坡玉米一样,在异国他乡扎根结果!”

  夜色渐深,泰国示范园的灯光和“家和院”的灯光遥相呼应。田垄上的玉米苗在湿润的土壤里孕育生机,智能设备的指示灯闪烁着柔和的光,当地农户们还在田间查看幼苗长势,眼里满是期待。“你看,”苏晚晴轻声说,“跨越山海的合作,只为让更多人过上好日子,这就是最实在的共赢。”

  林凡握紧她的手,目光望向星空:“是啊,乡村产业没有国界,好技术、好模式就该共享共赢。未来,我们还要继续深耕东南亚市场,让西坡的种子、智舱的设备、乡村的文化,在更多国家绽放光彩,让跨国合作的道路越走越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