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0章 项目合作与“并肩”的开始-《暴富的乌龙恋》

  林薇正蹲在工作室地板上,给刚到的帆布袋贴吊牌——“老巷四季”秋款刚补货,吊牌上印着她手绘的槐树叶,边缘还特意做了毛边处理,透着点复古的烟火气。她的指甲缝里还沾着点昨天调的赭石色颜料,贴到第三十个时,指尖有点发僵,刚想直起身活动活动,手机突然“嗡”地振动起来,屏幕上跳出江屿的名字,让她的心跳莫名快了半拍。

  “有个项目,可能适合你。”江屿的声音透过听筒传来,比平时多了几分认真,“江城政府要办地方文化创意展览,我工作室接了展陈设计的活儿,刚才在项目组会上,推荐了你的产品。”

  林薇手里的吊牌“啪嗒”掉在地上,她赶紧捡起来,声音都有点发飘:“政府的展览?真的假的?”不是她不相信,只是“小薇文创”刚从定制单和小批量采购里站稳脚跟,离“政府展览”这种级别的舞台,总觉得还差着一大截。

  “真的。”江屿的声音很稳,“项目组担心你是初创品牌,产能和品控跟不上,我把你之前的企划书和最近三个月的订单数据、客户反馈都发过去了,他们说先评估。你别慌,等消息就行。”

  挂了电话,林薇对着手机屏幕愣了半分钟,直到顾妍抱着一堆快递进来,见她蹲在地上发呆,伸手在她眼前晃了晃:“魂儿丢啦?刚才接电话时脸都白了,不是江大神又给你出难题了吧?”

  “不是!”林薇猛地站起来,一把抓住顾妍的胳膊,声音里带着抑制不住的激动,“江屿推荐咱们的产品去参加政府的文创展览!就是那个江城文化创意展,听说会有好多企业和媒体去!”

  顾妍手里的快递“哗啦”掉在地上,她也顾不上捡,拽着林薇的手尖叫:“真的?!咱们这小破工作室,也能上这种大台面了?”两人围着工作室转了两圈,又蹲在地上捡快递,顾妍一边捡一边笑:“你说那些之前传闲话的人,要是知道咱们要去参展,脸不得打肿了?”

  林薇也笑,心里却比激动多了几分踏实——她知道江屿不会随便推荐,他既然敢把她的企划书和数据摆到项目组桌上,就一定是觉得“小薇文创”够格。那些熬到凌晨的设计稿、跟厂家磨到嗓子哑的谈判、一张张攒起来的客户好评,终于不是只藏在工作室里的琐碎,要被更多人看到了。

  两天后,林薇正对着电脑改快闪活动的方案,一个陌生电话打了进来,是文创展览项目组的负责人:“林小姐您好,经过评估,‘小薇文创’的产品符合本次展览的本土文化主题,正式邀请你们参展。另外,江设计师提议,希望你能参与展陈设计的合作,把产品理念融入咱们的整体展区,你看方便沟通吗?”

  挂了电话,林薇看着电脑屏幕上“老巷快闪活动方案”几个字,突然鼻子有点酸。从蹲在老巷口摆摊,被城管追着跑;到租下这个小工作室,对着空荡荡的货架发愁;再到现在,能和江屿一起,为政府的文创展览做合作设计——她好像真的一步步,把当初那个“让老巷故事被看见”的小念头,慢慢做成了样子。

  第一次项目讨论会在园区的会议室举行。林薇提前十分钟到,刚推开会议室的门,就看见江屿坐在靠窗的位置,面前摊着几张草图,上面画着展区的大致布局,其中一块区域用红笔圈了出来,旁边写着“老巷文创区”,下面还标注了“预留展示架,可放实物产品”。

  “来了?”江屿抬头,把旁边的椅子拉出来,“坐这儿,离投影近,等会儿好说你的想法。”

  林薇坐下时,指尖不小心碰到他摊在桌上的草图,纸上还留着铅笔的痕迹,红笔标注的字迹工整,却带着点他特有的力道——和他平时帮她改企划书的批注一样,认真又细致。她悄悄把椅子往旁边挪了挪,却没挪太远,刚好能看清他草图上的细节。

  项目组的人陆续到齐,讨论很快进入正题。负责人介绍完整体展区规划后,看向林薇:“林小姐,江设计师说你的产品核心是‘老巷烟火气’,你想怎么把这个理念融入展陈里?”

  林薇深吸一口气,拿出提前准备好的笔记本——上面贴满了老巷的照片:清晨的糖水铺冒着白汽,午后的修鞋摊前坐着老主顾,傍晚的钟楼映着夕阳。她指着照片说:“我想在展示架旁边,搭一个微型的‘老巷场景’,不用太大,放个缩小版的糖水铺蒸笼、修鞋摊的工具,再贴几张老巷的黑白照片,这样大家看到帆布袋和冰箱贴时,能立刻想到背后的故事。”

  她一边说,一边有点紧张地攥着笔记本,怕自己的想法太“接地气”,不符合展览的正式感。话音刚落,就听见江屿的声音响起:“这个想法可行。”他拿起桌上的草图,指着红笔圈出的区域,“这里的空间足够搭微型场景,我们可以用木质框架,和你的产品风格契合,再配合暖黄色的灯光,还原老巷的午后氛围。”

  他的话像颗定心丸,让林薇瞬间放松下来。接下来的讨论里,两人时不时对视一眼,不用多说,就能get到对方的意思——林薇说想在场景里加个小小的“老巷日历”,标注每个产品对应的故事发生时间;江屿立刻接话,说可以把日历做成可翻页的,放在展示架的角落,既不占地方,又能增加互动感。项目组的人看着他们一唱一和的样子,有人笑着说:“江设计师和林小姐倒是挺有默契。”

  林薇的脸颊悄悄红了,江屿却只是嘴角微弯,继续和大家讨论细节。

  讨论会结束时,已经是傍晚。两人并肩走出会议室,夕阳透过走廊的窗户洒进来,在地面上投下长长的影子,走到拐角时,两个影子刚好交织在一起,像被阳光缝在了一起。

  “刚才谢谢你。”林薇小声说——要是没有他帮她搭话,她可能真的会紧张得说不出完整的想法。

  “不用谢。”江屿侧过头,看着她,眼里带着点温和的笑意,“我们现在是合作伙伴,本来就该一起想办法。”

  “合作伙伴”这五个字,像颗小石子投进林薇心里,漾开一圈又一圈的涟漪。以前他是帮她拧椅腿、改企划书的“江屿”,是和她一起吃川菜、在雨夜撑伞的“江屿”,现在,他成了能和她一起讨论方案、并肩推进项目的“合作伙伴”。

  走到园区门口,江屿停下脚步:“明天上午我把展区的详细尺寸发给你,你可以先画一下微型场景的草图,下午我们一起去老巷看看,找些能当参考的细节。”

  “好!”林薇用力点头,看着他的眼睛,里面映着夕阳的光,亮得像盛着星星。她知道,他们的故事,真的翻开了新的一章——这一章没有太多暧昧的试探,没有藏在细节里的心动,却有着更踏实的温度,因为这一章的名字,叫做“并肩作战”。

  需要我帮你把“老巷微型场景”的具体设计细节(比如尺寸、材质、摆件参考)梳理成一份简单的清单,方便你后续展开描写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