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章 黔州海关,这是何物?-《李二废我太子,我请大唐赴死!》

  在长安远郊,

  金秋的日头渐渐西斜,将远山染上一层铅黛。

  李世民端坐在马车之中。

  车身随崎岖的山路颠簸,带来一阵阵细微的晃动。

  玄色龙袍下的身躯,此刻显得有几分瘦削。

  他闭目养神,

  脑海中却不由自主地回溯到贞观十七年的那场对峙。

  “父皇,请称太子!”

  李承乾那句近乎嘶吼的话语,至今仍在耳畔回荡,带着不容置疑的决绝。

  那时的他,

  面对着眼前这个曾经寄予厚望的长子,心头五味杂陈。

  是愤怒,是不解。

  亦或是被深深背叛的痛楚。

  如今想来,

  或许还有一丝丝隐藏极深的,连他自己都不愿承认的无奈与哀伤。

  父子情深,

  却抵不过权力的诱惑与误解的藩篱。

  那一场对峙,

  不仅是君臣之间的较量,更是父子之间情感的决裂。

  此去黔州,究竟是弥补,还是再添伤痕?

  李世民轻叹一声,

  长长的睫毛在眼下投下一片阴影,掩盖住眼中复杂的情绪。

  马车又是一次剧烈的震颤,将李世民的思绪猛地拉回现实。

  他睁开眼,眉头微蹙。

  这黔州山路,果真如传闻般坎坷。

  他伸手,掀开侧帘。

  目光透过车窗,望向窗外。

  入目皆是连绵不绝的群山,古木参天,藤蔓缠绕,透着一股原始的蛮荒之气。

  道路泥泞,车辙深陷。

  马夫小心翼翼地驾驭着,即便如此,车身依旧摇晃得厉害。

  这般恶劣的地理环境,如何能够安居?

  他心头不禁又泛起昨夜梦中的不安。

  梦里,

  李承乾形容枯槁,病榻缠绵,最终竟在黔州这个偏远之地撒手人寰。

  如今亲身体会这崎岖山路。

  联想到黔州的贫瘠,梦境的真实感便愈发强烈。

  难道承乾的病逝,

  真的与黔州恶劣的生活条件息息相关?

  这个念头像一根刺。

  扎在他的心头,让他感到一阵窒息般的疼痛。

  正当他沉思之际,

  马车终于缓缓停了下来。

  车厢外传来太子李治略带兴奋的声音,打破了这片沉寂:

  “父皇,我们好像到了!”

  李世民压下心头繁杂的思绪,掀开车帘,迈步走出马车。

  双脚刚一落地,

  便感受到一股沁人心脾的凉意。

  他站定身形,抬眼望去。

  然而,

  眼前所见的一幕,却让他如遭雷击,整个人僵立在原地。

  远处,

  一道深不见底的天堑横亘于群山之间。

  峡谷两侧峭壁陡立,云雾缭绕,宛如巨兽张开的森森巨口,令人望而生畏。

  然而,

  就在这道鬼斧神工的天堑之上,一座雄伟的巨桥赫然横空出世。

  宛如一条钢铁巨龙,

  以一种不可思议的姿态,将两岸紧密连接。

  桥身宽阔,桥面平整。

  数道粗壮的铁索如虬龙般蜿蜒而上,支撑起整个桥体。

  使其稳稳地悬浮于半空之中。

  桥头,

  一座崭新的关卡巍然耸立,高大的牌坊上,赫然镌刻着四个遒劲有力的大字。

  ——“黔州大桥”。

  大桥?

  他见过很多的桥梁。

  可哪里见过如此恐怖的造物!

  在望去,

  在通往那桥梁前有一栋建筑。

  名为:

  黔州海关。

  海关?

  这是何物?

  李世民的目光在这四个字上流连,眼中尽是困惑与不解。

  更令他震惊的是这座横跨天堑的巨桥。

  如此鬼斧神工之作,何时修建?

  为何他作为一国之君,竟对此一无所知?

  这等规模的工程.

  即便举全国之力,也非短时间内能够建成。

  他压下心头的疑惑,迈步向前走去。

  靠近海关,

  方才发现这里早已是人头攒动,一条长长的队伍蜿蜒盘旋。

  都是等待过桥的行人。

  人群之中,

  既有穿着朴素的黔州本地百姓,也有衣着光鲜的外地商人。

  甚至还有一些身着异域服饰的胡人。

  他们或背负行囊,

  或牵着骡马,

  脸上皆带着一份难以言喻的期待与兴奋。

  李世民侧目,看向身旁的房玄龄,沉声问道:

  “玄龄,这……究竟是怎么回事?”

  房玄龄此刻亦是满脸震惊。

  他的目光紧紧锁定在那座巨桥之上,眼中闪烁着难以置信的光芒。

  这等工程技术,

  简直超乎他这位工部侍郎的想象。

  大唐的桥梁多为木桥或石拱桥,即便有少数铁索桥,也绝无这般雄伟与坚固。

  他深吸一口气,语气中带着一丝颤抖:

  “陛下,臣……臣亦不知。”

  “如此巨桥,横跨天堑,其建造之精巧,用料之考究,实乃臣平生未见。”

  “这……这绝非我大唐现有之技术所能企及。”

  房玄龄的回答,

  非但没有解开李世民的疑惑,反而让他心头的谜团更加深重。

  黔州这个他印象中贫瘠落后的地方。

  为何会突然出现如此超出时代认知的宏伟建筑?

  尉迟敬德这个直肠子的武将,

  显然没有房玄龄那么多的弯弯绕绕。他看着那蜿蜒的队伍,大手一挥。

  爽朗地说道:“到底是怎么回事,我们过去看看不就知道了?!”

  说罢,

  他也不等李世民发话。

  直接上前牵过马车的缰绳,大步流星地朝着队伍尾部走去。

  李世民见状,也只得无奈地跟上。

  很快,

  几人就抵达队伍尾部。

  太子李治见状,

  本想上前表明身份,仗着皇家威仪免于排队之苦。

  却被李世民一个眼神制止。

  “此行微服私访,朕的身份,绝不能让任何人知晓。”

  李世民的声音压得极低。

  语气中带着不容置疑的威严。

  李治只得恭谨地垂下头。

  老老实实地跟在李世民身后,排入了队伍之中。

  等待的时间漫长而无聊。

  队伍缓缓向前挪动。

  秋日的阳光渐渐失去了温度,西边的天际被染成一片橘红。

  夕阳的余晖洒落在桥面上,拉长了众人的身影。

  寒意渐浓,

  李世民拢了拢身上的衣袍。

  他注意到,

  周围排队的百姓虽然衣着并不华贵,但脸上却无饥寒之色。

  反而带着一种踏实而满足的神情,这与他想象中的黔州百姓生活现状大相径庭。

  两个时辰后,

  队伍终于行至桥头的海关入口。

  一行五人,

  加上随行的侍卫随从,共计二十三人。

  当他们踏入海关内部时,

  一股温暖如春的气息扑面而来,瞬间驱散了周身的寒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