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风如刀,刮在沈阳大广场上数千百姓的脸上,却远不及台上王永江一句话来得更冷。
“大帅说,这钱,不能收。”
嗡!
人群像是被瞬间抽走了所有声音,随即爆发出山崩海啸般的议论。
“啥玩意儿?王总长你再说一遍?我耳朵不好使了?”一个裹着狗皮帽子的汉子使劲掏了掏耳朵,满脸的不可置信。
“我滴个亲娘嘞,这剧本不对啊!南洋的兄弟们把钱送回来了,咱们的救命钱到了,大帅咋还不收了?难不成……真像外面传的,他要拿这笔钱扩军,把咱们的债当P给放了?”
人群的窃窃私语像无数根细小的针,扎在王永江心上。
他深吸一口气,那口气在零下的空气里凝成一团白雾,连同他颤抖的声音一起扩散开来:“诸位乡亲,静一静!”
他从怀中,小心翼翼地展开一封信。
那信纸早已被暗红的血迹浸透,变得僵硬,上面密密麻麻的字迹却依旧清晰,仿佛每个字都带着体温。
“王总长,这是大帅亲启的十万封血书中的一封,上面写着——‘我们信的不是利息,不是大洋,我们信的是大帅在天津卫对洋人吼的那句——中国,还能站起来!’”
声音不大,却像一记重锤,狠狠砸在每个人的心口上。
喧嚣的人群,再次陷入了死寂。
此刻,就在高台后方的帅府暖阁里,张作霖正一言不发地盯着铺满整张八仙桌的血书。
十万封,每一封都承载着一个家庭的希望与血泪。
他的手指粗糙,带着常年握枪留下的老茧,此刻却轻柔地划过一行歪歪扭扭的字迹:“俺爹死在运米的船上,没能亲眼看见奉天的好日子。这是他最后的积蓄,我替他捐十块,求大帅让俺们这些海外孤魂,有个能挺直腰杆的家。”
“啪!”
张作霖手中的狼毫笔应声而断,墨汁溅了他一手。
他猛地一拍桌子,那张百年梨花木的桌子发出一声痛苦的呻吟。
“妈了个巴子的!”他双眼赤红,像一头被彻底激怒的东北虎,“谁他娘的敢让老子赖这笔账,老子第一个撕了他!”
辰时三刻,广场上的百姓等得心焦,几乎要冻成冰雕时,沉重的脚步声从后台传来。
张作霖亲自登台了。
他依旧穿着那身熟悉的军呢大衣,只是脸上不见了往日的匪气和狡黠,取而代之的是一种令人心悸的肃杀。
他身后,八名膀大腰圆的卫兵哼哧哼哧地抬着一口巨大的黑木箱子,每走一步,都发出“哐当”的闷响,仿佛里面装着的是整个奉天的分量。
“砰!”
张作霖二话不说,一脚踹开箱盖。
刹那间,金色的光芒刺得所有人睁不开眼。
码得整整齐齐的金条,在清晨的阳光下闪烁着凡尔赛的光辉,旁边还有一本厚厚的、用牛皮包裹的账本,封面上龙飞凤舞地写着四个大字——奉海油矿。
人群中懂行的人倒吸一口凉气,那可是张作霖从不示人的命根子,东三省的地下金库!
“都看清楚了!”张作霖的声音如同炸雷,“这是老子从当胡子起,攒到今天的全部私房钱!不夸张地说,足够买下三个东洋舰队!”
他咧嘴一笑,露出一口白牙,笑容却比寒风还要冷冽:“可今天,老子不要了!全他妈烧了!”
“点火!”
卫兵举着火把,迟疑了。这烧的不是钱,是命啊!
“墨迹什么!执行命令!”张作霖一把夺过火把,毫不犹豫地扔进了木箱。
火苗触碰到账本的瞬间,“呼”地一下窜起三尺多高。
全场死寂,只能听到火焰吞噬金银和纸张的噼啪声。
那凝聚着无数财富与权力的金条,在烈火中缓缓熔化,变成一滴滴赤红的液滴,宛如这位枭雄滴下的心头血。
而那本关系着东三省经济命脉的密账,则化作一只只黑色的蝴蝶,在空中飞舞、消散。
“都给老子听好了!”张作霖指着熊熊燃烧的火焰,对着台下数千张呆滞的面孔,发出了震天的咆哮,“谁再说我张作霖有钱不还,昧了海外兄弟的血汗钱,这就是下场!从今天起,大帅府伙食减半!所有军官,俸禄减半!我张作霖,带头啃高粱米棒子,也要把欠下的每一块大洋,一个子儿不少地,还给我们在海外的兄弟姐妹!”
“因为他们给的不是钱,是命!是咱们中国人的脸!”
台下,一个叫小金花的姑娘死死攥着一张五十元的汇票,指节因为用力而发白。
这是她爹临死前,从缝了三层的鞋底里抠出来的遗物。
她本是来退还这笔“投资”的,想换点钱给娘抓药。
可此刻,看着台上那个状若疯魔的男人,看着那冲天的火光,她忽然明白了爹临终前的眼神。
那不是托付,是信仰。
她猛地推开人群,疯了似的冲上高台,在所有人惊愕的目光中,将那张承载着全家希望的汇票,毅然决然地投入火堆。
“爹说,信大帅,就是信中国!”
火光映着她泪流满面的脸,那张年轻的脸庞上,闪耀着前所未有的光芒。
这一举动,仿佛点燃了人群中早已积蓄的情绪。
一个拄着拐杖的老者,被下人搀扶着颤巍巍地走出来,他身着晋商特有的长衫,声音苍老却掷地有声:“鄙人,晋商大德通票号总账房。我代表山西十三家票号,愿押上所有房契、地契,凑足白银五百万!不为利,不为息,就为大帅这股顶天立地的气!”
“轰!”
人群彻底沸腾了。
“算我一个!这是我的债据,五十块大洋!老子不兑了!这债,我接着借给大帅!”一个汉子激动地当场撕碎了手中的债据。
“还有我的!一百块!就当给大帅买高粱米了!”
“我捐一条胳膊!大帅要打谁,我第一个上!”
深夜,法租界的一间密室里,雪茄的烟雾缭绕。
宋子文看着报纸上《张作霖焚金焚账,以信立命》的头版头条照片,手一抖,上好的蓝山咖啡直接给波斯地毯来了个“沉浸式体验”。
“疯子!他就是个彻头彻尾的疯子!”他咬着牙,对面的英国商人代表耸了耸肩。
“拿真金白银去换一个虚无缥缈的名声?经济是精密的计算,不是在广场上演给泥腿子看的话剧!”
英国商人慢条斯理地抿了一口威士忌,嘴角挂着一丝嘲讽:“宋先生,或许经济不是演戏,可惜,现在的全中国,好像都入戏了。”
话音未落,一名助手匆匆敲门进来,递上一份加急电报。
宋子文打开一看,瞳孔骤然收缩。
电报内容很短:南洋“万里运金船队”已于今晨启航,规模扩大三倍,领头舰,正是陈伯南的“信字一号”。
宋子文猛地从沙发上站起,巨大的震惊让他一阵眩晕,又颓然坐了回去,嘴里喃喃自语:“我错了……他不是在借钱……他是在借命,借全天下炎黄子孙的命!”
几乎是同一时刻,远在千里之外的奉天,一道只有寥寥数人能感知到的信息流轰然炸响。
【警告:信用值突破历史临界点。】
【检测到龙脉共鸣……正在激活……龙脉共鸣·终章回响——已激活!】
没人知道这意味着什么。
但整个华夏大地,似乎都在发生着某种奇妙的化学反应。
山西的煤窑里,矿工们喊着号子,自发地将每日的开采量提高了三成,有个黑脸的汉子笑着对记者说:“没啥,多挖一铲,就能帮大帅多还一块大洋。”
哈尔滨的商号,无论中外,一夜之间全都挂起了黑色的“奉字旗”,上面用金粉写着:“信大帅,不打折。”
甚至在关东军司令部,一个名叫田中的日侨低着头,将一份绘制着关东军秘密藏金点的地图,悄悄塞给了大帅府的密探,只留下一句低语:“大帅的信用,比天皇的敕令更值钱。”
沈阳城墙上,一面崭新的旗帜在寒风中猎猎作响,取代了原先的五色旗。
黑色的旗底,中央是两个烫金的大字——共债共荣。
镜头拉远,越过白山黑水,越过万里海疆。
南洋,三艘巨轮正劈波斩浪,向着祖国的方向全速前进。
旗舰的通讯室里,电报员正紧张地接收着一条加密信息,译出的文字让他心跳加速:
“‘放屁雷公’计划进入最终阶段,倒计时——48小时。”
帅府之内,彻夜通明。
张作霖站在熔化的金水前,火焰的余温炙烤着他的脸庞。
他没有看那些价值连城的金水,而是盯着卫兵刚刚抬进来的一箱箱、崭新得还带着油墨香的首批兑付银元。
大洋是冷的,人心是热的。
他忽然转身,对身后的王永江沉声下令:“去,把全奉天最好的铸币匠人、雕花师傅,都给老子请来。记住,是请。”
他顿了顿,拿起一枚冰冷的银元,在手心掂了掂,
“告诉他们,老子要打一批东西,一批能让所有借钱给咱的兄弟,把腰杆挺得比洋炮还直的信物。帅府的炉火,从今夜起,将彻夜不息。”
“大帅说,这钱,不能收。”
嗡!
人群像是被瞬间抽走了所有声音,随即爆发出山崩海啸般的议论。
“啥玩意儿?王总长你再说一遍?我耳朵不好使了?”一个裹着狗皮帽子的汉子使劲掏了掏耳朵,满脸的不可置信。
“我滴个亲娘嘞,这剧本不对啊!南洋的兄弟们把钱送回来了,咱们的救命钱到了,大帅咋还不收了?难不成……真像外面传的,他要拿这笔钱扩军,把咱们的债当P给放了?”
人群的窃窃私语像无数根细小的针,扎在王永江心上。
他深吸一口气,那口气在零下的空气里凝成一团白雾,连同他颤抖的声音一起扩散开来:“诸位乡亲,静一静!”
他从怀中,小心翼翼地展开一封信。
那信纸早已被暗红的血迹浸透,变得僵硬,上面密密麻麻的字迹却依旧清晰,仿佛每个字都带着体温。
“王总长,这是大帅亲启的十万封血书中的一封,上面写着——‘我们信的不是利息,不是大洋,我们信的是大帅在天津卫对洋人吼的那句——中国,还能站起来!’”
声音不大,却像一记重锤,狠狠砸在每个人的心口上。
喧嚣的人群,再次陷入了死寂。
此刻,就在高台后方的帅府暖阁里,张作霖正一言不发地盯着铺满整张八仙桌的血书。
十万封,每一封都承载着一个家庭的希望与血泪。
他的手指粗糙,带着常年握枪留下的老茧,此刻却轻柔地划过一行歪歪扭扭的字迹:“俺爹死在运米的船上,没能亲眼看见奉天的好日子。这是他最后的积蓄,我替他捐十块,求大帅让俺们这些海外孤魂,有个能挺直腰杆的家。”
“啪!”
张作霖手中的狼毫笔应声而断,墨汁溅了他一手。
他猛地一拍桌子,那张百年梨花木的桌子发出一声痛苦的呻吟。
“妈了个巴子的!”他双眼赤红,像一头被彻底激怒的东北虎,“谁他娘的敢让老子赖这笔账,老子第一个撕了他!”
辰时三刻,广场上的百姓等得心焦,几乎要冻成冰雕时,沉重的脚步声从后台传来。
张作霖亲自登台了。
他依旧穿着那身熟悉的军呢大衣,只是脸上不见了往日的匪气和狡黠,取而代之的是一种令人心悸的肃杀。
他身后,八名膀大腰圆的卫兵哼哧哼哧地抬着一口巨大的黑木箱子,每走一步,都发出“哐当”的闷响,仿佛里面装着的是整个奉天的分量。
“砰!”
张作霖二话不说,一脚踹开箱盖。
刹那间,金色的光芒刺得所有人睁不开眼。
码得整整齐齐的金条,在清晨的阳光下闪烁着凡尔赛的光辉,旁边还有一本厚厚的、用牛皮包裹的账本,封面上龙飞凤舞地写着四个大字——奉海油矿。
人群中懂行的人倒吸一口凉气,那可是张作霖从不示人的命根子,东三省的地下金库!
“都看清楚了!”张作霖的声音如同炸雷,“这是老子从当胡子起,攒到今天的全部私房钱!不夸张地说,足够买下三个东洋舰队!”
他咧嘴一笑,露出一口白牙,笑容却比寒风还要冷冽:“可今天,老子不要了!全他妈烧了!”
“点火!”
卫兵举着火把,迟疑了。这烧的不是钱,是命啊!
“墨迹什么!执行命令!”张作霖一把夺过火把,毫不犹豫地扔进了木箱。
火苗触碰到账本的瞬间,“呼”地一下窜起三尺多高。
全场死寂,只能听到火焰吞噬金银和纸张的噼啪声。
那凝聚着无数财富与权力的金条,在烈火中缓缓熔化,变成一滴滴赤红的液滴,宛如这位枭雄滴下的心头血。
而那本关系着东三省经济命脉的密账,则化作一只只黑色的蝴蝶,在空中飞舞、消散。
“都给老子听好了!”张作霖指着熊熊燃烧的火焰,对着台下数千张呆滞的面孔,发出了震天的咆哮,“谁再说我张作霖有钱不还,昧了海外兄弟的血汗钱,这就是下场!从今天起,大帅府伙食减半!所有军官,俸禄减半!我张作霖,带头啃高粱米棒子,也要把欠下的每一块大洋,一个子儿不少地,还给我们在海外的兄弟姐妹!”
“因为他们给的不是钱,是命!是咱们中国人的脸!”
台下,一个叫小金花的姑娘死死攥着一张五十元的汇票,指节因为用力而发白。
这是她爹临死前,从缝了三层的鞋底里抠出来的遗物。
她本是来退还这笔“投资”的,想换点钱给娘抓药。
可此刻,看着台上那个状若疯魔的男人,看着那冲天的火光,她忽然明白了爹临终前的眼神。
那不是托付,是信仰。
她猛地推开人群,疯了似的冲上高台,在所有人惊愕的目光中,将那张承载着全家希望的汇票,毅然决然地投入火堆。
“爹说,信大帅,就是信中国!”
火光映着她泪流满面的脸,那张年轻的脸庞上,闪耀着前所未有的光芒。
这一举动,仿佛点燃了人群中早已积蓄的情绪。
一个拄着拐杖的老者,被下人搀扶着颤巍巍地走出来,他身着晋商特有的长衫,声音苍老却掷地有声:“鄙人,晋商大德通票号总账房。我代表山西十三家票号,愿押上所有房契、地契,凑足白银五百万!不为利,不为息,就为大帅这股顶天立地的气!”
“轰!”
人群彻底沸腾了。
“算我一个!这是我的债据,五十块大洋!老子不兑了!这债,我接着借给大帅!”一个汉子激动地当场撕碎了手中的债据。
“还有我的!一百块!就当给大帅买高粱米了!”
“我捐一条胳膊!大帅要打谁,我第一个上!”
深夜,法租界的一间密室里,雪茄的烟雾缭绕。
宋子文看着报纸上《张作霖焚金焚账,以信立命》的头版头条照片,手一抖,上好的蓝山咖啡直接给波斯地毯来了个“沉浸式体验”。
“疯子!他就是个彻头彻尾的疯子!”他咬着牙,对面的英国商人代表耸了耸肩。
“拿真金白银去换一个虚无缥缈的名声?经济是精密的计算,不是在广场上演给泥腿子看的话剧!”
英国商人慢条斯理地抿了一口威士忌,嘴角挂着一丝嘲讽:“宋先生,或许经济不是演戏,可惜,现在的全中国,好像都入戏了。”
话音未落,一名助手匆匆敲门进来,递上一份加急电报。
宋子文打开一看,瞳孔骤然收缩。
电报内容很短:南洋“万里运金船队”已于今晨启航,规模扩大三倍,领头舰,正是陈伯南的“信字一号”。
宋子文猛地从沙发上站起,巨大的震惊让他一阵眩晕,又颓然坐了回去,嘴里喃喃自语:“我错了……他不是在借钱……他是在借命,借全天下炎黄子孙的命!”
几乎是同一时刻,远在千里之外的奉天,一道只有寥寥数人能感知到的信息流轰然炸响。
【警告:信用值突破历史临界点。】
【检测到龙脉共鸣……正在激活……龙脉共鸣·终章回响——已激活!】
没人知道这意味着什么。
但整个华夏大地,似乎都在发生着某种奇妙的化学反应。
山西的煤窑里,矿工们喊着号子,自发地将每日的开采量提高了三成,有个黑脸的汉子笑着对记者说:“没啥,多挖一铲,就能帮大帅多还一块大洋。”
哈尔滨的商号,无论中外,一夜之间全都挂起了黑色的“奉字旗”,上面用金粉写着:“信大帅,不打折。”
甚至在关东军司令部,一个名叫田中的日侨低着头,将一份绘制着关东军秘密藏金点的地图,悄悄塞给了大帅府的密探,只留下一句低语:“大帅的信用,比天皇的敕令更值钱。”
沈阳城墙上,一面崭新的旗帜在寒风中猎猎作响,取代了原先的五色旗。
黑色的旗底,中央是两个烫金的大字——共债共荣。
镜头拉远,越过白山黑水,越过万里海疆。
南洋,三艘巨轮正劈波斩浪,向着祖国的方向全速前进。
旗舰的通讯室里,电报员正紧张地接收着一条加密信息,译出的文字让他心跳加速:
“‘放屁雷公’计划进入最终阶段,倒计时——48小时。”
帅府之内,彻夜通明。
张作霖站在熔化的金水前,火焰的余温炙烤着他的脸庞。
他没有看那些价值连城的金水,而是盯着卫兵刚刚抬进来的一箱箱、崭新得还带着油墨香的首批兑付银元。
大洋是冷的,人心是热的。
他忽然转身,对身后的王永江沉声下令:“去,把全奉天最好的铸币匠人、雕花师傅,都给老子请来。记住,是请。”
他顿了顿,拿起一枚冰冷的银元,在手心掂了掂,
“告诉他们,老子要打一批东西,一批能让所有借钱给咱的兄弟,把腰杆挺得比洋炮还直的信物。帅府的炉火,从今夜起,将彻夜不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