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光乍破,晨曦透过雕花窗棂,在奉天督军府的密室里投下斑驳的光影。
张学良一身戎装,笔挺地跪在张作霖面前,双手呈上一份连夜审出的调查报告。
空气里弥漫着上等雪茄和火药混合的复杂气味。
“爹,都招了。”张学良的声音沉稳,却难掩一丝疲惫,“那个被抓的炊事兵,就是个马前卒。今天凌晨顶不住压力,竹筒倒豆子,全撂了。他供出了三个同伙,都是郭茂宸的老部下,现在像耗子一样,藏在城南的菜市口。”
话音刚落,密室里的几名心腹将领瞬间跟打了鸡血似的,个个摩拳擦掌。
“大帅,下令吧!俺带一营人去,保证把那几个鳖孙连人带菜摊子都给端回来!”一个络腮胡的旅长唾沫横飞,恨不得现在就冲出去。
“对!必须严惩!杀鸡儆猴,让那些还心存幻想的家伙看看,跟大帅作对是什么下场!”
众人群情激奋,仿佛一场抓捕行动就能把东北所有的不稳定因素一扫而光。
然而,作为风暴中心的张作霖,却稳坐泰山。
他慢悠悠地从紫檀木盒里捻出一撮烟丝,塞进心爱的老白玉烟袋锅里,用火柴点燃,美美地嘬了一大口,吐出的烟雾缭绕,将他那张饱经风霜的脸遮得若隐若现。
“抓?抓什么抓?”他眼皮都没抬一下,声音懒洋洋的,却带着一股不容置疑的威严,“嚷嚷啥?忘了老子现在是干啥的了?奉天讲武堂大校长!文化人,懂不懂?打打杀杀是土匪才干的事。这事儿,交给新成立的‘先锋思想改造委员会’去办。”
众人面面相觑,啥玩意儿?
先锋?
思想改造?
听着比“东北王”这名头还玄乎。
张作霖没理会他们脸上“我看不懂,但我大受震撼”的表情,径直走到桌案前,抓起狼毫笔,在一张空白的宣纸上龙飞凤舞起来。
写完,他吹了吹未干的墨迹,递给张学良:“拿去,让小六子带人贴遍菜市口,越大越好,要让瞎子都能摸到!”
众人凑过去一看,只见上面写着:“奉大帅令:凡郭松龄旧部,即刻前往指定地点自首者,免除死罪,可入‘赎道团’,以修路之功,赎昨日之过;若负隅顽抗,继续藏匿,一经查实,全家老小,一体迁往漠河挖煤,钦此。”
老教头杨宇霆眉头拧成了一个疙瘩,忍不住上前一步:“大帅,这……这惩罚是不是太宽了?修路赎罪?这不等于没罚嘛!这帮反贼,不敲山震虎,他们不会怕的!”
张作霖咧开嘴,露出一口被烟熏得微黄的牙齿,笑了,笑得像只老狐狸。
“宽?老杨啊,你这就不懂了。”他用烟袋杆子点了点自己的心口,“直接一枪毙了,那是物理超度,他们疼一下就完事了。老子这一招,是往他们心里扎钉子,诛心!你想想,告示一贴,那几个藏着的家伙会怎么样?跑?跑不了。打?更不敢。他们内部肯定会吵翻天,一个想自首活命,一个想继续硬扛。让他们自己内讧,自己辩论,自己把自己说服了,那才叫真的服。这比咱们派一万个人去抓都管用。”
当天上午,菜市口。
几张巨大的告示一贴出来,瞬间就像往滚油里泼了一瓢凉水,人群“轰”地一下炸开了锅。
卖白菜的、杀猪的、算命的,全都围了上来,指指点点,议论纷纷。
就在这时,人群中突然窜出三条汉子,他们一把撕掉脸上伪装成平民的脏面巾,露出了饱经风霜的军人面孔。
其中一个为首的,涨红了脸,对着天空怒吼:“我们不是叛国!郭军长只是想清君侧!我们是怕大帅一走,这刚安生没几天的东北,再他娘的乱成一锅粥!”
他的声音悲愤,带着一种被理想抛弃的绝望。
然而,话音未落,一群穿着统一制服、手臂上戴着“纠察”红袖标的青年学生便如潮水般涌了上来,动作麻利地将他们控制住。
没有打骂,没有捆绑,只是客气又坚决地做了个“请”的手势:“几位,跟我们去‘赎道团’登记处吧,大帅给你们留着位置呢。”
三名潜伏者愣住了,预想中的枪口和辱骂都没有出现,取而代之的是一条明确的出路。
他们对视一眼,眼中的凶光渐渐熄灭,最终颓然地垂下了头,跟着纠察队走了。
街角的一家茶棚里,张作霖换了一身普通商人的长衫,端着盖碗茶,将这一切尽收眼底。
旁边茶桌的百姓们正在高声阔论:“乖乖,咱大帅这手笔,绝了!不杀人,还给饭吃,给活干,这是给迷路的狼崽子指了条回家的路啊!”
“可不是嘛,以前改朝换代,那都是人头滚滚。现在倒好,犯了错,去修路,路修好了,罪也赎了,家小还安安稳稳的,这叫啥?这就叫王道!”
张作霖的脑海里,系统的微震恰到好处地响起:
【叮!“宽恕政策”引发大规模道德共鸣,百姓认同感 20,潜在敌对势力“护神派”内部信任裂痕 15%,威望值小幅提升。】
他满意地嘬了一口茶,压低声音对身边的张学良嘀咕:“看见没,小子。老子不跟你那帮叔叔伯伯一样,搞株连九族那套老黄历。老子现在玩的是‘思想辩论赛’——让他们自己跟自己辩,谁说服了谁,谁就活明白了。这叫精准打击,降维打击!”
当晚,奉天第一监狱,原本阴暗潮湿的地牢里,竟然飘出了肉香。
郭松龄蜷缩在草堆上,双目无神地盯着墙角的一只蜘蛛。
他已经做好了赴死的准备,甚至连遗言都想好了。
就在这时,牢门“吱呀”一声打开,狱卒端进来的不是馊饭冷菜,而是两个热气腾腾的白面馒头和一碗香喷喷的猪肉炖粉条。
郭松龄愣住了,这是……断头饭?可断头饭也没这么丰盛的。
狱卒放下食盒,用只有两人能听到的声音低语:“郭军长,趁热吃吧。大帅吩咐的,他说,饿着肚子的人,脑子转不动,讲不出真话,也想不明白歪理。”
郭松龄沉默地拿起筷子,大口地吃了起来,仿佛要将所有的屈辱和不甘都吞进肚子里。
饭后,他正准备躺下,对面的墙壁上忽然一亮,一束光投射在上面,形成了一幅清晰的活动光影——赫然是今天讲武堂内部辩论会的现场录像。
画面中,一个被张作霖戏称为“小钢牙”的年轻教官,正对着那三名自首的旧部厉声发问:“你们口口声声说少帅年轻,担不起大任,说大帅的政策是胡闹。那我问你们,你们跟着郭军长,除了喊几句拯救东北的口号,你们带兵打过一场富民强国的仗吗?你们亲手为老百姓修过一里路吗?你们教过一个东北的娃娃识字吗?”
一连串的追问,如同重锤,狠狠砸在每个人的心上。
画面里,那名之前在菜市口高喊的汉子,此刻哑口无言,脸憋得通红,最终,他像被抽走了所有力气一样,深深地低下了头,声音嘶哑:“我们……我们只会守着过去的旧梦,以为那就是全部……”
地牢里,郭松龄死死地盯着墙上的光影,那名旧部低下的头颅,仿佛就是他自己。
他握着筷子的手开始剧烈颤抖,最终,“啪”的一声,筷子掉在了地上。
他猛地爬起来,在墙角摸索到一截不知谁留下的炭条,颤抖着,在粗糙的墙壁上用力写下了一行字:“请让我参与‘赎道团’督训。”
第二天,张学良奉命前往地牢,准备对郭松龄进行最后的提审。
可当他打开牢门时,看到的却不是一个等待死亡的囚徒,而是一个双眼放光,正用那根掉落的筷子蘸着碗里剩下的肉汤,在满是灰尘的地上奋力勾画着什么的战略家。
地上,一幅粗糙但脉络清晰的“辽西战备路施工图”已然成型。
郭松龄听到动静,抬起头,看到是张学良,他没有丝毫的惊讶或胆怯,反而露出一丝释然的微笑:“少帅,你来了。我想通了。”他指着地上的地图,声音虽然虚弱,却异常坚定:“你爹要的,从来不是忠于他张作霖一个人,而是忠于那个他嘴里天天念叨的、充满希望的‘少年中国’。我,郭茂宸,愿带领我那三百个还没归队的旧部,加入‘赎道团’。你给我三个月时间,我保证,把这条路,从奉天,一直修到锦州城下!”
张学良心头巨震,他呆呆地看着眼前这个判若两人的郭松龄,脑海里不受控制地回响起父亲昨天在茶馆说的那句话——“要让命令,从青年们的心里自己长出来”。
他本以为这只是句场面话,此刻才明白,这是一种何等恐怖的阳谋。
他竟一时语塞,不知该如何回应。
回到督军府,张学良第一次没有等父亲下令,便主动请缨:“爹,让我去‘赎道团’当监工吧——我要亲眼看看,那些曾经恨您入骨的人,是怎么一步步变成您的兵,变成新中国的兵!”
深夜,书房的灯火依旧明亮。
张作霖翻阅着新鲜出炉的“赎道团”第一批成员名册,当看到“郭松龄”三个字赫然在列,职务一栏写着“总教官”时,他嘴角勾起一抹不易察觉的微笑,轻声自语:“行啊,老郭,折腾了半辈子,总算是肯把那高傲的头颅低下来,看看脚下的路了。”
【叮!核心敌对人物郭松龄思想转变,“护神派”转化率突破50%!触发隐藏成就:化敌为薪(将最顽固的敌人,转化为推动时代前进的燃料)。奖励:科技点 1000,解锁特殊建筑序列。】
系统的提示音刚落,书房的门被猛地敲响,一名机要秘书神色慌张地冲了进来,声音都在发颤:“大帅,紧急密电!我们安插在对马海峡的观察哨发来急报——代号‘不跪号’的目标舰队,已全速通过海峡!根据其航速测算,七十二小时倒计时,正式启动!”
张作霖脸上的笑容瞬间收敛,他缓缓站起身,走到窗边,推开窗户,冰冷的夜风灌了进来,吹得桌上的烛火疯狂摇曳。
他仰头望向那片深邃无垠的星河,眼中闪烁着前所未有的锐利光芒,仿佛能刺破苍穹。
他喃喃自语,声音轻得几乎听不见,却带着一股山雨欲来的磅礴气势:
“不等了,不等了……娃们,该你们把藏在棚子里的宝贝,拉出来亮亮相了。”
张学良一身戎装,笔挺地跪在张作霖面前,双手呈上一份连夜审出的调查报告。
空气里弥漫着上等雪茄和火药混合的复杂气味。
“爹,都招了。”张学良的声音沉稳,却难掩一丝疲惫,“那个被抓的炊事兵,就是个马前卒。今天凌晨顶不住压力,竹筒倒豆子,全撂了。他供出了三个同伙,都是郭茂宸的老部下,现在像耗子一样,藏在城南的菜市口。”
话音刚落,密室里的几名心腹将领瞬间跟打了鸡血似的,个个摩拳擦掌。
“大帅,下令吧!俺带一营人去,保证把那几个鳖孙连人带菜摊子都给端回来!”一个络腮胡的旅长唾沫横飞,恨不得现在就冲出去。
“对!必须严惩!杀鸡儆猴,让那些还心存幻想的家伙看看,跟大帅作对是什么下场!”
众人群情激奋,仿佛一场抓捕行动就能把东北所有的不稳定因素一扫而光。
然而,作为风暴中心的张作霖,却稳坐泰山。
他慢悠悠地从紫檀木盒里捻出一撮烟丝,塞进心爱的老白玉烟袋锅里,用火柴点燃,美美地嘬了一大口,吐出的烟雾缭绕,将他那张饱经风霜的脸遮得若隐若现。
“抓?抓什么抓?”他眼皮都没抬一下,声音懒洋洋的,却带着一股不容置疑的威严,“嚷嚷啥?忘了老子现在是干啥的了?奉天讲武堂大校长!文化人,懂不懂?打打杀杀是土匪才干的事。这事儿,交给新成立的‘先锋思想改造委员会’去办。”
众人面面相觑,啥玩意儿?
先锋?
思想改造?
听着比“东北王”这名头还玄乎。
张作霖没理会他们脸上“我看不懂,但我大受震撼”的表情,径直走到桌案前,抓起狼毫笔,在一张空白的宣纸上龙飞凤舞起来。
写完,他吹了吹未干的墨迹,递给张学良:“拿去,让小六子带人贴遍菜市口,越大越好,要让瞎子都能摸到!”
众人凑过去一看,只见上面写着:“奉大帅令:凡郭松龄旧部,即刻前往指定地点自首者,免除死罪,可入‘赎道团’,以修路之功,赎昨日之过;若负隅顽抗,继续藏匿,一经查实,全家老小,一体迁往漠河挖煤,钦此。”
老教头杨宇霆眉头拧成了一个疙瘩,忍不住上前一步:“大帅,这……这惩罚是不是太宽了?修路赎罪?这不等于没罚嘛!这帮反贼,不敲山震虎,他们不会怕的!”
张作霖咧开嘴,露出一口被烟熏得微黄的牙齿,笑了,笑得像只老狐狸。
“宽?老杨啊,你这就不懂了。”他用烟袋杆子点了点自己的心口,“直接一枪毙了,那是物理超度,他们疼一下就完事了。老子这一招,是往他们心里扎钉子,诛心!你想想,告示一贴,那几个藏着的家伙会怎么样?跑?跑不了。打?更不敢。他们内部肯定会吵翻天,一个想自首活命,一个想继续硬扛。让他们自己内讧,自己辩论,自己把自己说服了,那才叫真的服。这比咱们派一万个人去抓都管用。”
当天上午,菜市口。
几张巨大的告示一贴出来,瞬间就像往滚油里泼了一瓢凉水,人群“轰”地一下炸开了锅。
卖白菜的、杀猪的、算命的,全都围了上来,指指点点,议论纷纷。
就在这时,人群中突然窜出三条汉子,他们一把撕掉脸上伪装成平民的脏面巾,露出了饱经风霜的军人面孔。
其中一个为首的,涨红了脸,对着天空怒吼:“我们不是叛国!郭军长只是想清君侧!我们是怕大帅一走,这刚安生没几天的东北,再他娘的乱成一锅粥!”
他的声音悲愤,带着一种被理想抛弃的绝望。
然而,话音未落,一群穿着统一制服、手臂上戴着“纠察”红袖标的青年学生便如潮水般涌了上来,动作麻利地将他们控制住。
没有打骂,没有捆绑,只是客气又坚决地做了个“请”的手势:“几位,跟我们去‘赎道团’登记处吧,大帅给你们留着位置呢。”
三名潜伏者愣住了,预想中的枪口和辱骂都没有出现,取而代之的是一条明确的出路。
他们对视一眼,眼中的凶光渐渐熄灭,最终颓然地垂下了头,跟着纠察队走了。
街角的一家茶棚里,张作霖换了一身普通商人的长衫,端着盖碗茶,将这一切尽收眼底。
旁边茶桌的百姓们正在高声阔论:“乖乖,咱大帅这手笔,绝了!不杀人,还给饭吃,给活干,这是给迷路的狼崽子指了条回家的路啊!”
“可不是嘛,以前改朝换代,那都是人头滚滚。现在倒好,犯了错,去修路,路修好了,罪也赎了,家小还安安稳稳的,这叫啥?这就叫王道!”
张作霖的脑海里,系统的微震恰到好处地响起:
【叮!“宽恕政策”引发大规模道德共鸣,百姓认同感 20,潜在敌对势力“护神派”内部信任裂痕 15%,威望值小幅提升。】
他满意地嘬了一口茶,压低声音对身边的张学良嘀咕:“看见没,小子。老子不跟你那帮叔叔伯伯一样,搞株连九族那套老黄历。老子现在玩的是‘思想辩论赛’——让他们自己跟自己辩,谁说服了谁,谁就活明白了。这叫精准打击,降维打击!”
当晚,奉天第一监狱,原本阴暗潮湿的地牢里,竟然飘出了肉香。
郭松龄蜷缩在草堆上,双目无神地盯着墙角的一只蜘蛛。
他已经做好了赴死的准备,甚至连遗言都想好了。
就在这时,牢门“吱呀”一声打开,狱卒端进来的不是馊饭冷菜,而是两个热气腾腾的白面馒头和一碗香喷喷的猪肉炖粉条。
郭松龄愣住了,这是……断头饭?可断头饭也没这么丰盛的。
狱卒放下食盒,用只有两人能听到的声音低语:“郭军长,趁热吃吧。大帅吩咐的,他说,饿着肚子的人,脑子转不动,讲不出真话,也想不明白歪理。”
郭松龄沉默地拿起筷子,大口地吃了起来,仿佛要将所有的屈辱和不甘都吞进肚子里。
饭后,他正准备躺下,对面的墙壁上忽然一亮,一束光投射在上面,形成了一幅清晰的活动光影——赫然是今天讲武堂内部辩论会的现场录像。
画面中,一个被张作霖戏称为“小钢牙”的年轻教官,正对着那三名自首的旧部厉声发问:“你们口口声声说少帅年轻,担不起大任,说大帅的政策是胡闹。那我问你们,你们跟着郭军长,除了喊几句拯救东北的口号,你们带兵打过一场富民强国的仗吗?你们亲手为老百姓修过一里路吗?你们教过一个东北的娃娃识字吗?”
一连串的追问,如同重锤,狠狠砸在每个人的心上。
画面里,那名之前在菜市口高喊的汉子,此刻哑口无言,脸憋得通红,最终,他像被抽走了所有力气一样,深深地低下了头,声音嘶哑:“我们……我们只会守着过去的旧梦,以为那就是全部……”
地牢里,郭松龄死死地盯着墙上的光影,那名旧部低下的头颅,仿佛就是他自己。
他握着筷子的手开始剧烈颤抖,最终,“啪”的一声,筷子掉在了地上。
他猛地爬起来,在墙角摸索到一截不知谁留下的炭条,颤抖着,在粗糙的墙壁上用力写下了一行字:“请让我参与‘赎道团’督训。”
第二天,张学良奉命前往地牢,准备对郭松龄进行最后的提审。
可当他打开牢门时,看到的却不是一个等待死亡的囚徒,而是一个双眼放光,正用那根掉落的筷子蘸着碗里剩下的肉汤,在满是灰尘的地上奋力勾画着什么的战略家。
地上,一幅粗糙但脉络清晰的“辽西战备路施工图”已然成型。
郭松龄听到动静,抬起头,看到是张学良,他没有丝毫的惊讶或胆怯,反而露出一丝释然的微笑:“少帅,你来了。我想通了。”他指着地上的地图,声音虽然虚弱,却异常坚定:“你爹要的,从来不是忠于他张作霖一个人,而是忠于那个他嘴里天天念叨的、充满希望的‘少年中国’。我,郭茂宸,愿带领我那三百个还没归队的旧部,加入‘赎道团’。你给我三个月时间,我保证,把这条路,从奉天,一直修到锦州城下!”
张学良心头巨震,他呆呆地看着眼前这个判若两人的郭松龄,脑海里不受控制地回响起父亲昨天在茶馆说的那句话——“要让命令,从青年们的心里自己长出来”。
他本以为这只是句场面话,此刻才明白,这是一种何等恐怖的阳谋。
他竟一时语塞,不知该如何回应。
回到督军府,张学良第一次没有等父亲下令,便主动请缨:“爹,让我去‘赎道团’当监工吧——我要亲眼看看,那些曾经恨您入骨的人,是怎么一步步变成您的兵,变成新中国的兵!”
深夜,书房的灯火依旧明亮。
张作霖翻阅着新鲜出炉的“赎道团”第一批成员名册,当看到“郭松龄”三个字赫然在列,职务一栏写着“总教官”时,他嘴角勾起一抹不易察觉的微笑,轻声自语:“行啊,老郭,折腾了半辈子,总算是肯把那高傲的头颅低下来,看看脚下的路了。”
【叮!核心敌对人物郭松龄思想转变,“护神派”转化率突破50%!触发隐藏成就:化敌为薪(将最顽固的敌人,转化为推动时代前进的燃料)。奖励:科技点 1000,解锁特殊建筑序列。】
系统的提示音刚落,书房的门被猛地敲响,一名机要秘书神色慌张地冲了进来,声音都在发颤:“大帅,紧急密电!我们安插在对马海峡的观察哨发来急报——代号‘不跪号’的目标舰队,已全速通过海峡!根据其航速测算,七十二小时倒计时,正式启动!”
张作霖脸上的笑容瞬间收敛,他缓缓站起身,走到窗边,推开窗户,冰冷的夜风灌了进来,吹得桌上的烛火疯狂摇曳。
他仰头望向那片深邃无垠的星河,眼中闪烁着前所未有的锐利光芒,仿佛能刺破苍穹。
他喃喃自语,声音轻得几乎听不见,却带着一股山雨欲来的磅礴气势:
“不等了,不等了……娃们,该你们把藏在棚子里的宝贝,拉出来亮亮相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