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春的风带着暖意,吹进龙华市文化中心的颁奖大厅。水晶吊灯折射出璀璨的光芒,落在红色的地毯上,映得两侧的观众席格外明亮。江念初坐在靠前的位置,指尖轻轻摩挲着裙摆——她的纪录片《教室里的光》入围了“城市之光”纪录片大赛的“最佳纪实奖”,此刻的她,既期待又紧张,目光时不时飘向舞台旁的入口处,那里站着穿着浅灰色西装的陈屿,正朝她比着“加油”的手势。
舞台上,主持人的声音透过麦克风传遍全场:“接下来,我们将要颁发的是本次大赛的‘最佳纪实奖’。获得该奖项的作品,用真实的镜头记录了校园里的性别平等教育,用细腻的叙事传递了温暖与力量,它让我们看到,教育的微光也能汇聚成照亮未来的光芒。”
江念初的心跳骤然加快,手心渗出了薄汗。她想起拍摄这部纪录片的日日夜夜——在乡村学校蹲守一周,只为拍到孩子们拿到新书时的笑脸;在剪辑室里熬了无数个通宵,反复调整每一个镜头的节奏;还有陈屿陪她一起扛着相机跑遍三所学校,帮她整理采访素材,甚至在她因为找不到拍摄方向而焦虑时,轻声安慰她“你的镜头里有温度,一定会被看见”。
“获得‘最佳纪实奖’的是——江念初,《教室里的光》!”主持人的声音落下,聚光灯瞬间打在江念初身上,全场响起热烈的掌声。江念初站起身,整理了一下白色的礼服裙,在陈屿鼓励的目光中,一步步走上领奖台。
接过奖杯的那一刻,冰凉的金属触感传来,却让她心里格外滚烫。她握着奖杯,看向台下的观众,目光首先落在了前排的家人身上——林晚星眼里含着泪光,正用力鼓掌;江哲坐在旁边,嘴角带着骄傲的笑容;江逸晨和江念熙举着写有“姐姐最棒”的牌子,使劲挥舞着。然后,她的目光定格在陈屿身上,他站在人群中,眼里的温柔像星光一样,让她瞬间安定下来。
“感谢评委老师们的认可,也感谢所有支持我的人,”江念初握着话筒,声音带着一丝激动,却格外清晰,“首先要感谢我的妈妈,在我决定拍这部纪录片的时候,她告诉我‘真实的故事最有力量’,还帮我联系乡村学校的老师,让我能顺利拍到孩子们的日常。每次我熬夜剪片,她都会给我煮一碗热汤,告诉我‘别太累,你的努力不会白费’。”
台下的林晚星擦了擦眼泪,脸上满是欣慰。江念初继续说道:“更要感谢我的爸爸,他不仅是我成长路上的榜样,更是我拍摄这部纪录片的灵感来源。爸爸一直致力于校园性别平等教育,他常说‘每个孩子都该在无偏见的环境里成长’,正是他的坚持,让我想要用镜头记录下这些关于成长、关于勇气的故事。”
说到这里,江念初顿了顿,深吸一口气,目光再次投向台下的陈屿,眼里满是认真与期待:“还有一个人,我想特别感谢——陈屿。从我开始拍这部纪录片,他就一直陪在我身边。帮我扛器材、剪素材,在我遇到困难时鼓励我,在我收获喜悦时为我开心。这部纪录片里的每一个镜头,都有他的付出;我成长路上的每一步,都有他的陪伴。”
全场安静下来,所有人的目光都随着江念初的视线,落在了陈屿身上。陈屿站在原地,看着领奖台上的江念初,心跳不由自主地加快,隐约猜到了她接下来要说的话。
江念初看着陈屿,声音温柔却格外坚定:“陈屿,这部纪录片记录了孩子们的故事,记录了教育的力量,而我更想记录的,是和你有关的故事。你愿意让我用一辈子的镜头,记录我们的故事吗?”
话音落下,全场瞬间沸腾起来,掌声和欢呼声交织在一起。陈屿愣了一下,随即反应过来,眼里爆发出惊喜的光芒。他穿过人群,快步跑上领奖台,从工作人员手里接过另一支话筒,站在江念初面前,声音带着一丝激动的颤抖,却无比清晰:“我愿意!念初,我当然愿意!”
他看着江念初,继续说道:“从第一次跟你去乡村学校,看到你蹲在地上耐心听孩子讲梦想,我就被你眼里的光吸引了。我
舞台上,主持人的声音透过麦克风传遍全场:“接下来,我们将要颁发的是本次大赛的‘最佳纪实奖’。获得该奖项的作品,用真实的镜头记录了校园里的性别平等教育,用细腻的叙事传递了温暖与力量,它让我们看到,教育的微光也能汇聚成照亮未来的光芒。”
江念初的心跳骤然加快,手心渗出了薄汗。她想起拍摄这部纪录片的日日夜夜——在乡村学校蹲守一周,只为拍到孩子们拿到新书时的笑脸;在剪辑室里熬了无数个通宵,反复调整每一个镜头的节奏;还有陈屿陪她一起扛着相机跑遍三所学校,帮她整理采访素材,甚至在她因为找不到拍摄方向而焦虑时,轻声安慰她“你的镜头里有温度,一定会被看见”。
“获得‘最佳纪实奖’的是——江念初,《教室里的光》!”主持人的声音落下,聚光灯瞬间打在江念初身上,全场响起热烈的掌声。江念初站起身,整理了一下白色的礼服裙,在陈屿鼓励的目光中,一步步走上领奖台。
接过奖杯的那一刻,冰凉的金属触感传来,却让她心里格外滚烫。她握着奖杯,看向台下的观众,目光首先落在了前排的家人身上——林晚星眼里含着泪光,正用力鼓掌;江哲坐在旁边,嘴角带着骄傲的笑容;江逸晨和江念熙举着写有“姐姐最棒”的牌子,使劲挥舞着。然后,她的目光定格在陈屿身上,他站在人群中,眼里的温柔像星光一样,让她瞬间安定下来。
“感谢评委老师们的认可,也感谢所有支持我的人,”江念初握着话筒,声音带着一丝激动,却格外清晰,“首先要感谢我的妈妈,在我决定拍这部纪录片的时候,她告诉我‘真实的故事最有力量’,还帮我联系乡村学校的老师,让我能顺利拍到孩子们的日常。每次我熬夜剪片,她都会给我煮一碗热汤,告诉我‘别太累,你的努力不会白费’。”
台下的林晚星擦了擦眼泪,脸上满是欣慰。江念初继续说道:“更要感谢我的爸爸,他不仅是我成长路上的榜样,更是我拍摄这部纪录片的灵感来源。爸爸一直致力于校园性别平等教育,他常说‘每个孩子都该在无偏见的环境里成长’,正是他的坚持,让我想要用镜头记录下这些关于成长、关于勇气的故事。”
说到这里,江念初顿了顿,深吸一口气,目光再次投向台下的陈屿,眼里满是认真与期待:“还有一个人,我想特别感谢——陈屿。从我开始拍这部纪录片,他就一直陪在我身边。帮我扛器材、剪素材,在我遇到困难时鼓励我,在我收获喜悦时为我开心。这部纪录片里的每一个镜头,都有他的付出;我成长路上的每一步,都有他的陪伴。”
全场安静下来,所有人的目光都随着江念初的视线,落在了陈屿身上。陈屿站在原地,看着领奖台上的江念初,心跳不由自主地加快,隐约猜到了她接下来要说的话。
江念初看着陈屿,声音温柔却格外坚定:“陈屿,这部纪录片记录了孩子们的故事,记录了教育的力量,而我更想记录的,是和你有关的故事。你愿意让我用一辈子的镜头,记录我们的故事吗?”
话音落下,全场瞬间沸腾起来,掌声和欢呼声交织在一起。陈屿愣了一下,随即反应过来,眼里爆发出惊喜的光芒。他穿过人群,快步跑上领奖台,从工作人员手里接过另一支话筒,站在江念初面前,声音带着一丝激动的颤抖,却无比清晰:“我愿意!念初,我当然愿意!”
他看着江念初,继续说道:“从第一次跟你去乡村学校,看到你蹲在地上耐心听孩子讲梦想,我就被你眼里的光吸引了。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