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5章 运动服里的关怀-《掌心的刺》

  深圳的冬风带着湿冷,裹着梧桐山的雾气掠过特警支队的训练场。江逸晨刚带领队员完成冬季反劫持战术演练,黑色特警作战服的肩线沾着草屑,摘下防弹头盔时,额前的碎发还带着汗湿的潮气。通信员小吴快步跑过来,手里攥着个牛皮纸信封:“江队,您的私人信件,从龙华小学寄来的。”

  江逸晨接过信封,指尖触到信封上娟秀的字迹,眼底瞬间软下来——是双胞胎妹妹江念熙的笔迹。他走到训练场旁的遮阳棚下,撕开信封,信纸在风里轻轻展平:“哥,学校下周要启动女生冬季长跑,可孩子们穿的运动服要么太厚跑起来像裹棉花,要么太薄一出汗就着凉,这两周已经有十几个女生请假了,我跟体育老师都快愁坏了……”

  信纸边角被风吹得微微卷,江逸晨想起自己在深圳特警支队的这五年。刚入队那年冬天,第一次执行户外巡逻任务,他穿的制式保暖服不透气,巡逻三小时就浑身是汗,寒风灌进衣领时冻得他牙齿打颤,最后是老队长把自己的透气内胆塞给他,还念叨“户外执勤,衣服得‘会呼吸’才管用”。现在他从队员成长为突击中队的队长,早已摸透了深圳冬季“湿冷刺骨”的特性——不管是特警执行任务,还是学生户外跑步,衣服既要轻便不碍动作,又要透气防汗湿着凉,还得贴合身材,不能让衣物成了“累赘”。

  “念熙学校的女生,不正是遇到了一样的难题吗?”江逸晨把信纸折好塞进战术服口袋,转身往支队后勤保障室走。脚步比平时快了几分,心里已经有了轮廓——他要为这些女生设计一套适合深圳冬季的长跑运动服,把在特警队学到的“实用至上”和“细节关怀”,都缝进衣服的每一处设计里。

  后勤保障室的老郑正在整理新到的战术装备,看见江逸晨进来,笑着打趣:“江队,刚演练完不歇会儿?又来‘借’东西了?”他早就习惯了江逸晨的“举一反三”——之前为了优化队员的战术手套,江逸晨曾在后勤室泡了一周,研究不同面料的防滑性和透气性。

  “郑哥,想跟你要几样样品。”江逸晨指着货架上的透气内胆,“咱们新换的战术服内衬,还有那种弹性速干面料,能不能各给我剪一块?再借本服装裁剪的手册,我想试试做件运动服。”

  老郑愣了一下,拿起一块浅灰色的透气面料递过去:“这是给狙击手做伪装服的内衬,透气还抗风,出汗不闷;弹性面料要多少?做裤子用的话,得选高弹的,不然跑起来勒腿。你这是……给家里孩子做衣服?”

  “是念熙学校的女生,冬季长跑缺合适的运动服。”江逸晨指尖摩挲着透气面料上的细孔,“你看这内衬,汗能透出去,风却灌不进来,做成运动服正合适。还有裤腰,得做弹性的,女生身材不一样,太紧了跑不动,太松了掉裤子。”

  老郑点点头,从柜子里翻出几本裁剪手册,又找了块深蓝色的弹性面料:“我再给你找块薄款保暖棉,比普通棉花轻一半,深圳的冬天穿刚好,不压身。你要是不会裁,我让我爱人帮忙,她以前在服装厂做过。”

  接下来的一周,江逸晨把所有空闲时间都扑在了运动服设计上。白天在训练场带队员练战术、搞体能,晚上就躲在中队宿舍的书桌前,对着裁剪手册画图。他想起之前带新队员训练时,女队员总反映制式运动服不合身——有的队员腰细,裤腰松得往下掉;有的队员腿粗,裤腿紧绷着做不了高抬腿。所以在设计裤腰时,他特意加了三厘米的宽幅弹性边,还缝了可调节的抽绳,裤脚处做了隐形收紧带,防止寒风灌进去。

  面料选了三层搭配:外层用防风的薄款聚酯纤维,能挡住深圳的湿冷风;中间夹了一层轻便保暖棉,摸起来软乎乎的却不厚重;内层用特警内衬同款的透气面料,特意让老郑帮忙染成了浅粉色——念熙之前跟他抱怨过,学校的运动服不是深蓝就是深灰,女生都不爱穿。

  画图、改尺寸、找老郑的爱人帮忙打版,江逸晨忙得连周末的备勤时间都用上了。有天晚上,副队长李伟路过他的宿舍,看见台灯下摊满了布料和图纸,笑着敲了敲门:“江队,你这是要转行当服装设计师?下周就要执行春运安保任务了,别累着。”

  江逸晨抬起头,手里还捏着粉笔在黑板上画尺寸图:“李队,你看我这设计,女生跑八百米会不会舒服?”他指着图纸上的“弧形肩线”,“这里特意做了放宽,跑的时候胳膊抬得高也不卡肩,还有口袋,做在侧腰位置,不会硌到。”

  李伟凑过去看了看,想起去年春运安保时,江逸晨为了让队员执勤更舒服,曾连夜修改过反光背心的卡扣位置:“你这心思,跟优化战术装备一样细。不过也别太较真,差不多就行。”

  “不行,得让孩子们穿得踏实。”江逸晨拿起一块粉色面料,“深圳冬天风邪,要是衣服不保暖,孩子感冒了就得请假;要是太沉,跑不动就更不爱参与了。我既然要做,就得让她们愿意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