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云离去后,虓虎营并未停滞。刘昊深知,欲在并州北部立足,仅凭一战之威和裴氏之助远远不够。他必须尽快找到一个稳固的据点,消化吸收裴家带来的力量,并进一步扩大影响力。临时营寨虽险要,却非长久之计。
根据裴元绍提供的消息和斥候多方侦察,目标最终锁定在西河郡中部,黄河支流湫水河畔的一处故垒——美稷故城。此处曾是东汉安置南匈奴的单于庭所在,后渐废弃,但城垣基础犹在,地势开阔,水土丰美,且控扼水陆要道,实乃屯兵蓄势的理想之地。
决议既下,全军拔营,向着美稷方向进发。然而,北地的严寒远超预期。行军途中,一场数十年不遇的暴风雪骤然降临,狂风卷着鹅毛般的雪片,天地间一片苍茫,气温骤降,道路迅速被深雪覆盖。
行军变得异常艰难,每一步都深陷雪中,驮马嘶鸣不前,不少士卒冻伤了手脚。刘昊果断下令,放弃大部辎重,仅携带必备粮草军械,全军轻装,互相扶持,艰难地向最近的有可能提供遮蔽的废弃村落跋涉。
历经千辛万苦,队伍终于抵达了一处规模不小的荒村。村中屋舍大多坍塌,但仍有些许断壁残垣可暂避风雪。刘昊立刻下令,清理出几间相对完好的大屋,优先安置伤兵和体弱者,其余人等就地取材,伐木取石,搭建简易窝棚,挖掘雪洞,升起篝火。
风雪依旧肆虐,丝毫没有停歇的迹象。带来的粮草在严寒中消耗加快,冻伤减员的情况仍在增加。更糟糕的是,派往四周侦察的斥候带回一个令人忧虑的消息:附近山中发现了一些冻毙的百姓尸体,看情形,像是从更北面逃难而来的流民。
“这场大雪,不知要冻死饿死多少百姓……”裴怜望着帐外白茫茫的世界,秀眉紧锁,面露不忍。她自幼生长于河东,虽知北地苦寒,却也未曾见过如此酷烈的雪灾。
裴元绍亦是叹气:“并州本就贫瘠,经年战乱,胡骑寇掠,民生早已凋敝。这场大雪,无异于雪上加霜。只怕……”
刘昊站在临时充作中军的破屋门口,面色凝重。他麾下将士尚且有帐篷、篝火和有限的口粮,那些毫无准备的平民百姓,在这等天灾面前,处境可想而知。
“我们不能只顾自己。”刘昊忽然开口,语气斩钉截铁,“传令下去:从即日起,全军口粮减半,优先保证伤兵和值守士卒。节省下来的粮食,集中起来。”
张诚闻言一惊:“昊爷!我军粮草本就不多,若再削减,恐怕……”
“执行命令!”刘昊打断他,目光扫过众人,“我等举义兵,号称要保境安民。如今百姓遭难,近在咫尺,岂能坐视不理?见死不救,与公孙瓒纵兵掠民何异?日后还有何颜面立足于这北地?”
他看向裴元绍:“元绍,你带些人,协助侯吉清点粮草,务必计算清楚,我们能撑多久,又能挤出多少。”
他又看向张诚:“张诚,多派几队机灵且熟悉山地的斥候,扩大搜索范围,重点寻找可能存在的流民聚集点。找到后,不要惊动,立刻回报!”
“诺!”两人见刘昊决心已定,不再多言,领命而去。
命令下达,军中虽有个别怨言,但绝大多数将士经历了北地血战、救援赵云等事,对刘昊的决断已然信服,加之军纪严明,均默默执行。篝火旁,每人分到的粥变得更稀,饼子也更小,但无人喧哗。
熊山捧着半碗稀粥,咕哝道:“俺老熊肚子是有点咕咕叫……不过昊爷说得对!咱们是爷们儿,饿一顿没啥,不能让老百姓真饿死冻死!”说着,他三两口喝完粥,又主动去帮着加固窝棚。
侯吉则冻得哆哆嗦嗦,却异常认真地拨打着算盘,核对每一粒粮食,小声道:“省着点用……省着点用……能多救几个人……”
裴怜看着这一切,眼中异彩连连。她主动请缨,带着裴家部曲中会些医术的人,帮忙照料冻伤的士卒,并将裴家自带的一些伤药贡献出来。
一天后,斥候带回确切消息:在西南方向十里外的一处山坳里,发现了大量逃难而来的百姓,约有三四百人,多是老弱妇孺,挤在几个山洞里,缺衣少食,情况万分危急,已有人冻饿而死。
刘昊毫不迟疑,立刻亲自带队,令将士们背负着节省下来的粮食和部分御寒的毛毡,顶风冒雪,艰难地向那处山坳行进。
风雪漫天,路途难辨。士卒们深一脚浅一脚地在雪中跋涉,不时有人滑倒,又很快被同伴拉起。刘昊走在队伍最前,以身作则,亲自搀扶体力不支的士卒。
当他们终于抵达那片山坳,看到山洞中那些蜷缩在一起、面黄肌瘦、眼神麻木绝望的百姓时,所有辛苦都化为了沉甸甸的责任。
“乡亲们!不要怕!我们是汉军!给你们送吃的来了!”刘昊大声喊道,声音在风雪中显得有些嘶哑,却如同惊雷,炸响在死寂的山坳中。
难民们起初惊恐地看着这群突然出现的甲士,待看到他们放下的是粮食和御寒之物,而非举起屠刀时,难以置信的呆滞之后,爆发出劫后余生的痛哭与感激之声。
“军爷!谢谢军爷!”
“活菩萨啊!”
“孩子有救了……有救了……”
虓虎营将士们默默地将粮食分发给难民,帮他们加固山洞入口,升起篝火。看着那些百姓捧着粮食泪流满面的样子,看着孩子们狼吞虎咽地吃着热粥,所有人体内的寒意似乎都被驱散了,一种难以言喻的暖流和自豪感在心中涌动。
裴怜细心地将毛毡分给衣不蔽体的老人和孩子,眼中含着泪光。裴元绍则指挥部下帮忙清理积雪,开辟通道。
接下来的几天,虓虎营一边自身艰难求存,一边不断派出小队,搜寻并救助散落在各处的难民,将他们陆续引导至相对安全的临时营地。节省下来的粮食虽杯水车薪,却实实在在地救活了许多性命。
刘昊的“雪中送炭”之举,如同寒冬里的火种,迅速在幸存的难民中传播开来,并向着更远的范围扩散。
“虓虎营”、“刘昊”这个名字,不再仅仅与“悍勇”、“善战”联系在一起,更增添了“仁德”、“义气”的光环。许多被救助的青壮流民,感激之下,当场跪地请求加入军队,愿效死力。刘昊择优收录了一些,充实了因冻伤而减员的队伍。
经此一事,虓虎营内部凝聚力空前增强,将士们对刘昊的拥戴达到了新的高度。裴氏兄妹更是彻底归心,深感自己没有跟错人。
然而,粮食的消耗速度远超预期。原本可支撑月余的存粮,在救助了大量难民后,迅速见底。
就在刘昊为粮草问题焦头烂额,甚至考虑是否要冒险攻击附近的匈奴小部落以获取补给时,一名被救助的老猎户颤巍巍地找到他。
“将军……将军是大好人……救了我们这么多人性命……”老猎户激动得老泪纵横,“小老儿……小老儿无以为报,只知道一个消息,不知……不知对将军有没有用……”
刘昊温言道:“老人家请讲。”
老猎户压低声音,神秘地说道:“往北再走六十里,黑风沟那边……往年这个时候,总有一支大队的商队或者……或者是白波贼运粮的车队会从那边过!他们走那条老商道,好像是要把抢来的粮食运去北面跟匈奴人换牲口!今年雪大,他们可能走得慢,说不定……说不定还没过去!”
刘昊眼中精光骤然一闪!
白波贼的运粮队?
根据裴元绍提供的消息和斥候多方侦察,目标最终锁定在西河郡中部,黄河支流湫水河畔的一处故垒——美稷故城。此处曾是东汉安置南匈奴的单于庭所在,后渐废弃,但城垣基础犹在,地势开阔,水土丰美,且控扼水陆要道,实乃屯兵蓄势的理想之地。
决议既下,全军拔营,向着美稷方向进发。然而,北地的严寒远超预期。行军途中,一场数十年不遇的暴风雪骤然降临,狂风卷着鹅毛般的雪片,天地间一片苍茫,气温骤降,道路迅速被深雪覆盖。
行军变得异常艰难,每一步都深陷雪中,驮马嘶鸣不前,不少士卒冻伤了手脚。刘昊果断下令,放弃大部辎重,仅携带必备粮草军械,全军轻装,互相扶持,艰难地向最近的有可能提供遮蔽的废弃村落跋涉。
历经千辛万苦,队伍终于抵达了一处规模不小的荒村。村中屋舍大多坍塌,但仍有些许断壁残垣可暂避风雪。刘昊立刻下令,清理出几间相对完好的大屋,优先安置伤兵和体弱者,其余人等就地取材,伐木取石,搭建简易窝棚,挖掘雪洞,升起篝火。
风雪依旧肆虐,丝毫没有停歇的迹象。带来的粮草在严寒中消耗加快,冻伤减员的情况仍在增加。更糟糕的是,派往四周侦察的斥候带回一个令人忧虑的消息:附近山中发现了一些冻毙的百姓尸体,看情形,像是从更北面逃难而来的流民。
“这场大雪,不知要冻死饿死多少百姓……”裴怜望着帐外白茫茫的世界,秀眉紧锁,面露不忍。她自幼生长于河东,虽知北地苦寒,却也未曾见过如此酷烈的雪灾。
裴元绍亦是叹气:“并州本就贫瘠,经年战乱,胡骑寇掠,民生早已凋敝。这场大雪,无异于雪上加霜。只怕……”
刘昊站在临时充作中军的破屋门口,面色凝重。他麾下将士尚且有帐篷、篝火和有限的口粮,那些毫无准备的平民百姓,在这等天灾面前,处境可想而知。
“我们不能只顾自己。”刘昊忽然开口,语气斩钉截铁,“传令下去:从即日起,全军口粮减半,优先保证伤兵和值守士卒。节省下来的粮食,集中起来。”
张诚闻言一惊:“昊爷!我军粮草本就不多,若再削减,恐怕……”
“执行命令!”刘昊打断他,目光扫过众人,“我等举义兵,号称要保境安民。如今百姓遭难,近在咫尺,岂能坐视不理?见死不救,与公孙瓒纵兵掠民何异?日后还有何颜面立足于这北地?”
他看向裴元绍:“元绍,你带些人,协助侯吉清点粮草,务必计算清楚,我们能撑多久,又能挤出多少。”
他又看向张诚:“张诚,多派几队机灵且熟悉山地的斥候,扩大搜索范围,重点寻找可能存在的流民聚集点。找到后,不要惊动,立刻回报!”
“诺!”两人见刘昊决心已定,不再多言,领命而去。
命令下达,军中虽有个别怨言,但绝大多数将士经历了北地血战、救援赵云等事,对刘昊的决断已然信服,加之军纪严明,均默默执行。篝火旁,每人分到的粥变得更稀,饼子也更小,但无人喧哗。
熊山捧着半碗稀粥,咕哝道:“俺老熊肚子是有点咕咕叫……不过昊爷说得对!咱们是爷们儿,饿一顿没啥,不能让老百姓真饿死冻死!”说着,他三两口喝完粥,又主动去帮着加固窝棚。
侯吉则冻得哆哆嗦嗦,却异常认真地拨打着算盘,核对每一粒粮食,小声道:“省着点用……省着点用……能多救几个人……”
裴怜看着这一切,眼中异彩连连。她主动请缨,带着裴家部曲中会些医术的人,帮忙照料冻伤的士卒,并将裴家自带的一些伤药贡献出来。
一天后,斥候带回确切消息:在西南方向十里外的一处山坳里,发现了大量逃难而来的百姓,约有三四百人,多是老弱妇孺,挤在几个山洞里,缺衣少食,情况万分危急,已有人冻饿而死。
刘昊毫不迟疑,立刻亲自带队,令将士们背负着节省下来的粮食和部分御寒的毛毡,顶风冒雪,艰难地向那处山坳行进。
风雪漫天,路途难辨。士卒们深一脚浅一脚地在雪中跋涉,不时有人滑倒,又很快被同伴拉起。刘昊走在队伍最前,以身作则,亲自搀扶体力不支的士卒。
当他们终于抵达那片山坳,看到山洞中那些蜷缩在一起、面黄肌瘦、眼神麻木绝望的百姓时,所有辛苦都化为了沉甸甸的责任。
“乡亲们!不要怕!我们是汉军!给你们送吃的来了!”刘昊大声喊道,声音在风雪中显得有些嘶哑,却如同惊雷,炸响在死寂的山坳中。
难民们起初惊恐地看着这群突然出现的甲士,待看到他们放下的是粮食和御寒之物,而非举起屠刀时,难以置信的呆滞之后,爆发出劫后余生的痛哭与感激之声。
“军爷!谢谢军爷!”
“活菩萨啊!”
“孩子有救了……有救了……”
虓虎营将士们默默地将粮食分发给难民,帮他们加固山洞入口,升起篝火。看着那些百姓捧着粮食泪流满面的样子,看着孩子们狼吞虎咽地吃着热粥,所有人体内的寒意似乎都被驱散了,一种难以言喻的暖流和自豪感在心中涌动。
裴怜细心地将毛毡分给衣不蔽体的老人和孩子,眼中含着泪光。裴元绍则指挥部下帮忙清理积雪,开辟通道。
接下来的几天,虓虎营一边自身艰难求存,一边不断派出小队,搜寻并救助散落在各处的难民,将他们陆续引导至相对安全的临时营地。节省下来的粮食虽杯水车薪,却实实在在地救活了许多性命。
刘昊的“雪中送炭”之举,如同寒冬里的火种,迅速在幸存的难民中传播开来,并向着更远的范围扩散。
“虓虎营”、“刘昊”这个名字,不再仅仅与“悍勇”、“善战”联系在一起,更增添了“仁德”、“义气”的光环。许多被救助的青壮流民,感激之下,当场跪地请求加入军队,愿效死力。刘昊择优收录了一些,充实了因冻伤而减员的队伍。
经此一事,虓虎营内部凝聚力空前增强,将士们对刘昊的拥戴达到了新的高度。裴氏兄妹更是彻底归心,深感自己没有跟错人。
然而,粮食的消耗速度远超预期。原本可支撑月余的存粮,在救助了大量难民后,迅速见底。
就在刘昊为粮草问题焦头烂额,甚至考虑是否要冒险攻击附近的匈奴小部落以获取补给时,一名被救助的老猎户颤巍巍地找到他。
“将军……将军是大好人……救了我们这么多人性命……”老猎户激动得老泪纵横,“小老儿……小老儿无以为报,只知道一个消息,不知……不知对将军有没有用……”
刘昊温言道:“老人家请讲。”
老猎户压低声音,神秘地说道:“往北再走六十里,黑风沟那边……往年这个时候,总有一支大队的商队或者……或者是白波贼运粮的车队会从那边过!他们走那条老商道,好像是要把抢来的粮食运去北面跟匈奴人换牲口!今年雪大,他们可能走得慢,说不定……说不定还没过去!”
刘昊眼中精光骤然一闪!
白波贼的运粮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