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洞中的日子,如同被无形的手拨快了指针,流淌着一种看似恬静、实则暗流涌动的反常韵律。阳光每日依旧透过洞口垂挂的藤蔓缝隙,在石地上投下斑驳的光影,溪水潺潺,鸟鸣幽幽,一切仿佛与世隔绝,自成天地。然而,在这片宁静的表象之下,一种令人瞠目结舌的变化,正以惊人的速度上演着。
不过短短两日光阴,翩翩于那诡异夜晚诞下的婴儿,已然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昨日还需蜷缩在襁褓之中,只会发出细微啼哭的小小婴孩,今日竟已长成了约莫两岁孩童的模样!他身上穿着翩翩用某种柔软树皮纤维巧妙编织而成的小小布衫,虽然简陋,却干净合体。此刻,他正用那双胖乎乎的小手,紧紧扶着冰凉的石桌边缘,颤巍巍地、却又无比坚定地尝试迈动他那双尚且稚嫩的小腿,口中还能发出模糊却清晰的音节:“爹……娘……抱……”
这“一天一岁”的恐怖生长速度,将在一旁观察的浩南惊得目瞪口呆。
“我的老天爷!这……这孩子是吃了仙丹吗?还是这山里的时辰跟外头不一样?”浩南蹲在孩子身边,眼睛瞪得溜圆,伸出手指想去碰碰那粉雕玉琢的小脸蛋,又在半途缩了回来,生怕自己粗糙的手指会碰坏了这不可思议的“杰作”。“昨天还只会闭着眼哇哇哭,裹在布里小小一团,今天就能自己站着,还想走路说话了?!这……这长得比俺们村头那施了肥的韭菜还快!简直没天理了!” 他的惊呼声中充满了纯粹的、未经雕饰的震撼。
赵子阳也被这超乎常理的现象深深吸引。他并未像浩南那样大呼小叫,而是凑近了些,清澈的眼眸中闪烁着极度惊奇与探究的光芒,他仔细观察着孩子的每一个动作,每一次牙牙学语,仿佛在研读一部活着的、违背所有已知典籍记载的奇书。“匪夷所思…… truly astounding,” 他低声自语,声音里带着读书人特有的考据癖被彻底挑起的兴奋与困惑,“纵观《山海异志》、《神仙列传》,乃至各类稗官野史,虽不乏神异记载,有言仙人孕育艰难,有言其子生而能言,有言其生长缓慢逾常……却从未有过如此……如此迅猛,几乎可视的成长记载!即便是传说中天帝之子,星君转世,也断无可能在两日之内,完成凡人数年的成长历程!这……这已然超出了‘神异’的范畴,近乎于……法则的扭曲。” 他的分析严谨而充满求知欲,凸显出其心思缜密、善于观察思考的性格。
霍恒坐在不远处的一块光滑青石上,指尖无意识地摩挲着怀中那枚温热的清心玉。听到浩南和子阳的惊叹,他抬起眼,脸上露出一丝与其外表年龄不符的、带着些许了然的笑意,仿佛对此并不十分意外。“这倒也不算十分稀奇之事,”他语气平和地开口,目光转向身旁一直沉默观察的青娥,示意由她来解释更为妥当,“仙类生灵,其生长规律,本就与汲汲营营于生老病死的凡人迥然不同。”
青娥接收到霍恒的眼神,点了点头,接过话头,声音清越,如同山泉击石,带着一种属于非人存在的冷静与客观:“浩南,子阳,你们所感不错,此子确非寻常。一般而言,我们这类存在,大致可分为两种情形。” 她开始耐心阐述,既是解释给浩南和子阳听,似乎也是在梳理自己的思绪。
“其一,”她伸出一根纤细的手指,“乃是先天发育有所欠缺,或灵识凝聚之初便受天眷地顾,无需、亦无法在出生时便自主化形成熟体态。他们往往从胚胎时期,甚至更早,便已开始漫长的修炼与积累。其形体生长或许缓慢,甚至停滞于某一阶段,但其力量与修为却可随岁月增长。然而,其心性,也常会因此与形体同步,长久停留在较为纯粹的……孩童阶段。” 她的目光若有似无地扫过霍恒,意思不言而喻——附身于霍恒的仙童华奇,便是此类中的典型,拥有强大力量,却仍保有着少年心性,甚至几分顽皮。
她顿了顿,继续清晰地说道:“而另一种,则是先天发育便已完全,灵与肉在降生之初便已达成完美的和谐,出生时便已是成熟的形态——或许非必定是人形,但必然是与其本源最为契合的、完整的形态。此后,再依据各自缘法,进入后天的修炼与精进。这类存在,其思维、心性,自伊始便是成熟的,更接近于你们所理解的‘成人’。” 她微微挺直了脊背,语气中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坦然,“我自身,便属于后者。诞生之时即是此貌,修炼途中亦能始终保持灵台清明,心志不移。”
“原来如此!竟是这般区分!”赵子阳眼中闪过恍然大悟的光芒,他迅速将青娥的理论与眼前的景象联系起来,思维敏捷地推断道:“如此说来,眼前这孩子,并非发育迟缓、心性稚拙的前者,而是属于……先天完备的后者?故而其生长速度,方能如此违背常理,在极短时间内,跨越凡胎需要数年才能完成的成长阶段?” 他的反应极快,立刻抓住了问题的核心。
“从目前的表现来看,应是如此。”青娥颔首确认,但她的目光,却不自觉地、带着更深沉的疑虑,飘向了不远处正在细心照料孩子的翩翩。
只见翩翩正端着一个用半边葫芦做成的小碗,碗里盛着她用某种灵草和露水调制的、散发着淡淡清香的“叶粥”,正一勺一勺,极其耐心地喂给那迅速长大的孩子。她的动作轻柔得不可思议,眼神低垂,注视着孩子吞咽的每一个细微动作,那目光中盈满了几乎要溢出来的宠溺与关爱。甚至连她嘴角那抹若有若无的笑意,都褪去了往日的清冷空灵,染上了几分凡间母亲特有的、带着烟火气的柔和与满足。
然而,这份看似无比自然、充满温情的“母爱”,落在霍恒和青娥这等深知翩翩底细的存在眼中,却处处透着一种难以言喻的……违和感与不对劲。
就连心思相对单纯的浩南,在最初的震惊过后,也摸着后脑勺,带着几分困惑开口了:“那个……俺说句可能不太中听的话啊……你们不觉得……翩翩姐这几天,有点……太那个了吗?”他努力寻找着合适的词汇,“她……她可是天上的仙子啊!就算再喜欢孩子,再心疼罗大哥,也不该……不该像俺们村里那些刚生了娃的小媳妇似的,眼睛里、心里,好像就只剩下孩子和男人了,围着锅台和孩子转,一刻也离不开似的……这……这跟戏文里唱的、那些清心寡欲的仙女,好像不太一样啊?”
霍恒闻言,缓缓放下了手中一直把玩的清心玉,脸上的神色变得凝重起来。他沉声道:“浩南此话,虽质朴,却切中要害。真正的仙家,纵有温柔慈悲之心,其本质亦与凡人不同。那份温柔之下,必然蕴藏着属于超脱者的清冷与……一种源于永恒生命的‘松弛’。她们不会被凡尘琐事长久牵绊,更不会如此……如此‘沉溺’于情爱伦常之中,仿佛这便是她们存在的全部意义。” 他的目光转向青娥,以她为例,“你看青娥,她待人以善,心思细腻,但你可曾见过她因某人某物而彻底迷失自我,失去那份属于仙灵的疏离与超然?”
青娥的眉头早已紧紧锁起,形成了一个解不开的结。她看着翩翩那与记忆中截然不同的模样,心中的疑窦如同野草般疯长。“我认识的翩翩……在昆仑仙山修行之时,是出了名的性子清冷孤高。她一心追寻大道,除了必要的交流,平日几乎不与旁人多言半句,整日不是闭关,便是独自在雪山之巅感悟天地法则。便是对我这个同父异母的妹妹,也多是淡然处之,何曾……何曾有过这般外露的、近乎炽热的温情?” 她回想起过往,越发觉得眼前这一幕荒谬不堪,“更何况,她与那罗子福相识才几日?满打满算,不过三两天的光景!即便真有救命之恩、点化之德需要偿还,以翩翩的心性,也绝无可能进展如此之速!同眠共枕,诞育子嗣……这……这简直如同被换了魂一般,太不合乎情理了!” 她的语气中带着难以置信与深深的忧虑。
赵子阳也在一旁微微颔首,补充了他观察到的细节,其洞察力可见一斑:“我前日与罗公子简短交谈,他曾提及自身过往,言语间对其曾沉迷妓女、心性浮荡之事,虽有悔意,却亦可知其心志并非坚毅之辈。翩翩仙子若真乃清修有成的仙真,慧眼如炬,洞悉人心,又怎会如此轻易便对这样一位心性未坚的凡人,付出如此……深厚的感情与信任?甚至不惜为其诞下仙胎?这于情于理,皆难以说通。除非……这其中另有我等尚未知晓的隐情。” 他的分析条理清晰,直指矛盾核心,展现了他超越年龄的理智与洞察。
几人正低声交换着彼此愈发沉重的疑虑时,翩翩已喂完了孩子,抱着他(现在或许该称为“牵着他”更合适)走了过来。她脸上依旧挂着那无可挑剔的温柔笑意,仿佛能融化世间一切冰雪:“你们在聊些什么这般投入?可是在议论我这孩儿长得太快,有些惊世骇俗了?” 她语气轻松,将刚刚学会走路的孩子小心地放在地上,任由他好奇地探索着脚下的石块,随即又转身,姿态娴熟地为石桌旁的几人重新添满了杯中那清澈却滋味无穷的“溪水酒”。“这孩子身负仙缘,生长之速自非俗世孩童可比。待他长到约莫十岁光景,形体与心智趋于稳定,这迅猛的生长便会逐渐平缓,届时便与寻常仙童无甚差异了。” 她的解释听起来合情合理,仿佛早已预料到众人的惊讶。
然而,青娥却凭借着她对翩翩的熟悉与女性特有的敏锐,捕捉到了那一闪而逝的异常——在翩翩说出这番话时,她那向来平静无波的眼眸深处,几不可察地微微闪烁了一下,那并非回忆或确认,更像是一种……刻意的掩饰,或者说,是在回避某个更深层次的真相。
“翩翩,”青娥终于按捺不住,开口唤道,语气中带着不容回避的试探与深深的关切,“你我相识千年,你在昆仑之巅时,清心寡欲,曾言‘情丝最是羁绊,于大道有损’。为何此次下凡,竟像是换了个人?你对他……” 她目光扫过正在笨拙地逗弄孩子的罗子福,“……真的仅仅是为了‘帮助’二字吗?这其中的代价,是否太过沉重?”
翩翩握着那只天然形成的石质酒壶的手,几不可察地顿了顿。一抹极淡的、几乎无法察觉的复杂神色掠过她的眉宇,但很快便被那无懈可击的温和笑容所覆盖。“青娥,”她的声音依旧轻柔,却带着一种柔中带刚的坚持,“我知你心中诸多疑惑,亦知你是关心于我。但有些事,牵涉甚广,时机未至,我确实无法明言。待得机缘契合,一切自会水落石出,我必当原原本本,告知于你。” 她巧妙地避开了青娥锐利的目光,转而望向不远处那其乐融融的“父子”俩——罗子福正笨拙地将一朵野花插在孩子的发间,引得孩子咯咯直笑。翩翩的眼神,在那瞬间又不由自主地柔软了数分,甚至带上了一丝难以言喻的……决绝般的温柔?“子福他……本性纯良,只是昔日年少,误入歧途。我助他,亦是……助我自身圆满一段因果。我不过是想在这红尘之中,求得一瓦遮头,三餐温饱,得一隅安心之地。如今他愿意予我这片瓦,这份暖,你们……又有何理由,定要追根究底呢?” 她的话语带着一丝淡淡的哀恳,却又无比坚定。
这番话,非但未能解开盘旋在众人心头的重重迷雾,反而如同在浓雾中又投入了一团湿柴,让那疑云更加厚重、更加扑朔迷离。霍恒凝视着翩翩转身继续去照料孩子的背影,掌心中的清心玉传来一阵持续而清晰的温热,甚至带着一丝警示般的轻微刺痛——他能清晰地感知到,翩翩周身萦绕的仙灵之气虽然依旧精纯浓郁,但其深处,却缠绕着一缕极其隐晦、若有若无的异样波动。那感觉,就像原本清澈见底的寒潭,被投入了一颗色彩斑斓的石子,虽未完全改变水的本质,却让那纯粹的“清冷”变得模糊,反而隐隐透出几分属于凡尘的、近乎“执念”般的气息。
这一切令人费解的现象,究竟是机缘巧合下诞生的奇迹,还是一场由翩翩亲手布局、深藏不露的棋局?她与罗子福之间这段看似救赎与感恩并存的“仙凡奇缘”,在这温情脉脉的表象之下,究竟掩盖着怎样一个石破天惊的秘密?而那秘密的核心,又会是什么?
山洞外,天色渐晚,暮霭四合。洞内,灯火初上,映照着众人神色各异的脸庞,以及那份在平静之下,不断滋长、几乎要破土而出的巨大悬念。
不过短短两日光阴,翩翩于那诡异夜晚诞下的婴儿,已然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昨日还需蜷缩在襁褓之中,只会发出细微啼哭的小小婴孩,今日竟已长成了约莫两岁孩童的模样!他身上穿着翩翩用某种柔软树皮纤维巧妙编织而成的小小布衫,虽然简陋,却干净合体。此刻,他正用那双胖乎乎的小手,紧紧扶着冰凉的石桌边缘,颤巍巍地、却又无比坚定地尝试迈动他那双尚且稚嫩的小腿,口中还能发出模糊却清晰的音节:“爹……娘……抱……”
这“一天一岁”的恐怖生长速度,将在一旁观察的浩南惊得目瞪口呆。
“我的老天爷!这……这孩子是吃了仙丹吗?还是这山里的时辰跟外头不一样?”浩南蹲在孩子身边,眼睛瞪得溜圆,伸出手指想去碰碰那粉雕玉琢的小脸蛋,又在半途缩了回来,生怕自己粗糙的手指会碰坏了这不可思议的“杰作”。“昨天还只会闭着眼哇哇哭,裹在布里小小一团,今天就能自己站着,还想走路说话了?!这……这长得比俺们村头那施了肥的韭菜还快!简直没天理了!” 他的惊呼声中充满了纯粹的、未经雕饰的震撼。
赵子阳也被这超乎常理的现象深深吸引。他并未像浩南那样大呼小叫,而是凑近了些,清澈的眼眸中闪烁着极度惊奇与探究的光芒,他仔细观察着孩子的每一个动作,每一次牙牙学语,仿佛在研读一部活着的、违背所有已知典籍记载的奇书。“匪夷所思…… truly astounding,” 他低声自语,声音里带着读书人特有的考据癖被彻底挑起的兴奋与困惑,“纵观《山海异志》、《神仙列传》,乃至各类稗官野史,虽不乏神异记载,有言仙人孕育艰难,有言其子生而能言,有言其生长缓慢逾常……却从未有过如此……如此迅猛,几乎可视的成长记载!即便是传说中天帝之子,星君转世,也断无可能在两日之内,完成凡人数年的成长历程!这……这已然超出了‘神异’的范畴,近乎于……法则的扭曲。” 他的分析严谨而充满求知欲,凸显出其心思缜密、善于观察思考的性格。
霍恒坐在不远处的一块光滑青石上,指尖无意识地摩挲着怀中那枚温热的清心玉。听到浩南和子阳的惊叹,他抬起眼,脸上露出一丝与其外表年龄不符的、带着些许了然的笑意,仿佛对此并不十分意外。“这倒也不算十分稀奇之事,”他语气平和地开口,目光转向身旁一直沉默观察的青娥,示意由她来解释更为妥当,“仙类生灵,其生长规律,本就与汲汲营营于生老病死的凡人迥然不同。”
青娥接收到霍恒的眼神,点了点头,接过话头,声音清越,如同山泉击石,带着一种属于非人存在的冷静与客观:“浩南,子阳,你们所感不错,此子确非寻常。一般而言,我们这类存在,大致可分为两种情形。” 她开始耐心阐述,既是解释给浩南和子阳听,似乎也是在梳理自己的思绪。
“其一,”她伸出一根纤细的手指,“乃是先天发育有所欠缺,或灵识凝聚之初便受天眷地顾,无需、亦无法在出生时便自主化形成熟体态。他们往往从胚胎时期,甚至更早,便已开始漫长的修炼与积累。其形体生长或许缓慢,甚至停滞于某一阶段,但其力量与修为却可随岁月增长。然而,其心性,也常会因此与形体同步,长久停留在较为纯粹的……孩童阶段。” 她的目光若有似无地扫过霍恒,意思不言而喻——附身于霍恒的仙童华奇,便是此类中的典型,拥有强大力量,却仍保有着少年心性,甚至几分顽皮。
她顿了顿,继续清晰地说道:“而另一种,则是先天发育便已完全,灵与肉在降生之初便已达成完美的和谐,出生时便已是成熟的形态——或许非必定是人形,但必然是与其本源最为契合的、完整的形态。此后,再依据各自缘法,进入后天的修炼与精进。这类存在,其思维、心性,自伊始便是成熟的,更接近于你们所理解的‘成人’。” 她微微挺直了脊背,语气中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坦然,“我自身,便属于后者。诞生之时即是此貌,修炼途中亦能始终保持灵台清明,心志不移。”
“原来如此!竟是这般区分!”赵子阳眼中闪过恍然大悟的光芒,他迅速将青娥的理论与眼前的景象联系起来,思维敏捷地推断道:“如此说来,眼前这孩子,并非发育迟缓、心性稚拙的前者,而是属于……先天完备的后者?故而其生长速度,方能如此违背常理,在极短时间内,跨越凡胎需要数年才能完成的成长阶段?” 他的反应极快,立刻抓住了问题的核心。
“从目前的表现来看,应是如此。”青娥颔首确认,但她的目光,却不自觉地、带着更深沉的疑虑,飘向了不远处正在细心照料孩子的翩翩。
只见翩翩正端着一个用半边葫芦做成的小碗,碗里盛着她用某种灵草和露水调制的、散发着淡淡清香的“叶粥”,正一勺一勺,极其耐心地喂给那迅速长大的孩子。她的动作轻柔得不可思议,眼神低垂,注视着孩子吞咽的每一个细微动作,那目光中盈满了几乎要溢出来的宠溺与关爱。甚至连她嘴角那抹若有若无的笑意,都褪去了往日的清冷空灵,染上了几分凡间母亲特有的、带着烟火气的柔和与满足。
然而,这份看似无比自然、充满温情的“母爱”,落在霍恒和青娥这等深知翩翩底细的存在眼中,却处处透着一种难以言喻的……违和感与不对劲。
就连心思相对单纯的浩南,在最初的震惊过后,也摸着后脑勺,带着几分困惑开口了:“那个……俺说句可能不太中听的话啊……你们不觉得……翩翩姐这几天,有点……太那个了吗?”他努力寻找着合适的词汇,“她……她可是天上的仙子啊!就算再喜欢孩子,再心疼罗大哥,也不该……不该像俺们村里那些刚生了娃的小媳妇似的,眼睛里、心里,好像就只剩下孩子和男人了,围着锅台和孩子转,一刻也离不开似的……这……这跟戏文里唱的、那些清心寡欲的仙女,好像不太一样啊?”
霍恒闻言,缓缓放下了手中一直把玩的清心玉,脸上的神色变得凝重起来。他沉声道:“浩南此话,虽质朴,却切中要害。真正的仙家,纵有温柔慈悲之心,其本质亦与凡人不同。那份温柔之下,必然蕴藏着属于超脱者的清冷与……一种源于永恒生命的‘松弛’。她们不会被凡尘琐事长久牵绊,更不会如此……如此‘沉溺’于情爱伦常之中,仿佛这便是她们存在的全部意义。” 他的目光转向青娥,以她为例,“你看青娥,她待人以善,心思细腻,但你可曾见过她因某人某物而彻底迷失自我,失去那份属于仙灵的疏离与超然?”
青娥的眉头早已紧紧锁起,形成了一个解不开的结。她看着翩翩那与记忆中截然不同的模样,心中的疑窦如同野草般疯长。“我认识的翩翩……在昆仑仙山修行之时,是出了名的性子清冷孤高。她一心追寻大道,除了必要的交流,平日几乎不与旁人多言半句,整日不是闭关,便是独自在雪山之巅感悟天地法则。便是对我这个同父异母的妹妹,也多是淡然处之,何曾……何曾有过这般外露的、近乎炽热的温情?” 她回想起过往,越发觉得眼前这一幕荒谬不堪,“更何况,她与那罗子福相识才几日?满打满算,不过三两天的光景!即便真有救命之恩、点化之德需要偿还,以翩翩的心性,也绝无可能进展如此之速!同眠共枕,诞育子嗣……这……这简直如同被换了魂一般,太不合乎情理了!” 她的语气中带着难以置信与深深的忧虑。
赵子阳也在一旁微微颔首,补充了他观察到的细节,其洞察力可见一斑:“我前日与罗公子简短交谈,他曾提及自身过往,言语间对其曾沉迷妓女、心性浮荡之事,虽有悔意,却亦可知其心志并非坚毅之辈。翩翩仙子若真乃清修有成的仙真,慧眼如炬,洞悉人心,又怎会如此轻易便对这样一位心性未坚的凡人,付出如此……深厚的感情与信任?甚至不惜为其诞下仙胎?这于情于理,皆难以说通。除非……这其中另有我等尚未知晓的隐情。” 他的分析条理清晰,直指矛盾核心,展现了他超越年龄的理智与洞察。
几人正低声交换着彼此愈发沉重的疑虑时,翩翩已喂完了孩子,抱着他(现在或许该称为“牵着他”更合适)走了过来。她脸上依旧挂着那无可挑剔的温柔笑意,仿佛能融化世间一切冰雪:“你们在聊些什么这般投入?可是在议论我这孩儿长得太快,有些惊世骇俗了?” 她语气轻松,将刚刚学会走路的孩子小心地放在地上,任由他好奇地探索着脚下的石块,随即又转身,姿态娴熟地为石桌旁的几人重新添满了杯中那清澈却滋味无穷的“溪水酒”。“这孩子身负仙缘,生长之速自非俗世孩童可比。待他长到约莫十岁光景,形体与心智趋于稳定,这迅猛的生长便会逐渐平缓,届时便与寻常仙童无甚差异了。” 她的解释听起来合情合理,仿佛早已预料到众人的惊讶。
然而,青娥却凭借着她对翩翩的熟悉与女性特有的敏锐,捕捉到了那一闪而逝的异常——在翩翩说出这番话时,她那向来平静无波的眼眸深处,几不可察地微微闪烁了一下,那并非回忆或确认,更像是一种……刻意的掩饰,或者说,是在回避某个更深层次的真相。
“翩翩,”青娥终于按捺不住,开口唤道,语气中带着不容回避的试探与深深的关切,“你我相识千年,你在昆仑之巅时,清心寡欲,曾言‘情丝最是羁绊,于大道有损’。为何此次下凡,竟像是换了个人?你对他……” 她目光扫过正在笨拙地逗弄孩子的罗子福,“……真的仅仅是为了‘帮助’二字吗?这其中的代价,是否太过沉重?”
翩翩握着那只天然形成的石质酒壶的手,几不可察地顿了顿。一抹极淡的、几乎无法察觉的复杂神色掠过她的眉宇,但很快便被那无懈可击的温和笑容所覆盖。“青娥,”她的声音依旧轻柔,却带着一种柔中带刚的坚持,“我知你心中诸多疑惑,亦知你是关心于我。但有些事,牵涉甚广,时机未至,我确实无法明言。待得机缘契合,一切自会水落石出,我必当原原本本,告知于你。” 她巧妙地避开了青娥锐利的目光,转而望向不远处那其乐融融的“父子”俩——罗子福正笨拙地将一朵野花插在孩子的发间,引得孩子咯咯直笑。翩翩的眼神,在那瞬间又不由自主地柔软了数分,甚至带上了一丝难以言喻的……决绝般的温柔?“子福他……本性纯良,只是昔日年少,误入歧途。我助他,亦是……助我自身圆满一段因果。我不过是想在这红尘之中,求得一瓦遮头,三餐温饱,得一隅安心之地。如今他愿意予我这片瓦,这份暖,你们……又有何理由,定要追根究底呢?” 她的话语带着一丝淡淡的哀恳,却又无比坚定。
这番话,非但未能解开盘旋在众人心头的重重迷雾,反而如同在浓雾中又投入了一团湿柴,让那疑云更加厚重、更加扑朔迷离。霍恒凝视着翩翩转身继续去照料孩子的背影,掌心中的清心玉传来一阵持续而清晰的温热,甚至带着一丝警示般的轻微刺痛——他能清晰地感知到,翩翩周身萦绕的仙灵之气虽然依旧精纯浓郁,但其深处,却缠绕着一缕极其隐晦、若有若无的异样波动。那感觉,就像原本清澈见底的寒潭,被投入了一颗色彩斑斓的石子,虽未完全改变水的本质,却让那纯粹的“清冷”变得模糊,反而隐隐透出几分属于凡尘的、近乎“执念”般的气息。
这一切令人费解的现象,究竟是机缘巧合下诞生的奇迹,还是一场由翩翩亲手布局、深藏不露的棋局?她与罗子福之间这段看似救赎与感恩并存的“仙凡奇缘”,在这温情脉脉的表象之下,究竟掩盖着怎样一个石破天惊的秘密?而那秘密的核心,又会是什么?
山洞外,天色渐晚,暮霭四合。洞内,灯火初上,映照着众人神色各异的脸庞,以及那份在平静之下,不断滋长、几乎要破土而出的巨大悬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