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章 安身立命-《四合院之我与她不得不说的故事》

  新年过后,生活重新步入正轨。

  轧钢厂恢复了往日的繁忙,但后勤处的工作相对清闲,尤其是对王水生这种“特殊人才”而言。

  他老老实实地在办公室坐了几天的班、泡茶、看报、和同事闲聊,熟悉着机关单位的节奏。

  这种按部就班的生活,对他这种经历过夜间奔忙和小世界劳作的人来说,甚至有种别样的新奇和安逸。

  这天,李怀德把他叫到了办公室,脸上带着笑容,从抽屉里拿出一份文件。

  “水生啊,看看这个。”李怀德将文件推过来,“厂里对你年前的表现非常满意!特事特办,你的工转干手续批下来了!从现在起,你就是咱们后勤处正式的干部编制了!行政25级!”

  王水生心中一动,接过文件仔细看去。

  白纸黑字,红头公章,明确写着他的姓名、新的职务(后勤处采购干事)和工资待遇(行政25级,月工资XX元)。虽然具体工资数额他不太在意,但这个“干部”身份,在这个年代,意义非凡!

  行政25级,听起来不高,但实际上已经相当不错。

  这年头,正经大学毕业生转正定级也才行政24级左右。

  他一个没什么学历的工人,能直接转成25级干事,绝对是破格提拔,可见厂里(主要是李怀德)对他的重视程度。

  “谢谢李主任栽培!”王水生立刻起身,诚恳地道谢。

  有了这个干部身份,他才算真正在这个时代扎下了根,有了往上走的可能性和底气。

  虽然他自己对当官兴趣不是特别大,但更高的位置意味着更多的资源和便利,这点他很清楚。

  “好好干!”李怀德满意地拍拍他的肩膀,“以后前途无量!”

  转干的事情落实,工资也涨了,王水生心里更加踏实。

  他盘算了一下自己目前的积蓄,卖鱼、卖猪的钱,加上之前的积累,已经是一笔相当可观的数目。

  放在手里也是放着,得想办法变成更实在的东西。

  这时,他听到了一个消息:由于国家经济困难,为了回笼一部分资金,上面暂时放开了一点口子,允许部分公有住房转让给个人,变成私有房产!

  这个消息让王水生心头大动!

  他现在住的西厢房那间屋,虽然是自己的小窝,但毕竟是租的街道的。

  如果能买下来,那才是真正属于自己的产业!而且,他看中了前院那排临街的倒座房!那三间房位置相对独立,目前好像也是空着堆杂物的。

  “万一将来……孩子多了呢?”一个念头自然而然地冒了出来。

  虽然他现在连对象都没有,但经历过除夕夜那瞬间的心动后,这个想法越发清晰。

  未雨绸缪,总没错!

  说干就干。

  他再次找到了街道办王主任。

  王主任见到他,态度比以前更和气了几分。

  年前猪肉的事,她虽然没直接受益,但也听说了王水生的“能量”。

  “王主任,我想问问,咱们街道现在是不是有政策,公房可以转私房?”王水生开门见山。

  王主任点点头:“是有这个临时政策。怎么,水生你想买房?”

  “对。”王水生肯定地说,“我想把我现在租的那间西厢房买了。

  另外,我看前院那排倒座房好像也空着,能不能一起卖给我?”

  王主任愣了一下,没想到王水生口气这么大:“倒座房?那三间?水生,那房子可又小又暗,还临街吵,你买它干嘛?而且这价格……可不便宜,上面有指导价,大概三百块钱一间房。”

  三百一间!三间倒座就是九百,加上自己那间厢房,总共四间房,就是一千二百块钱!这在这年头绝对是巨款!

  王水生却眼睛都没眨一下。

  他手里的钱足够,而且他看中的是未来的价值和发展空间。

  那倒座房现在看又小又破,但位置好,将来稍微改造一下,无论是自住还是做点小买卖(如果政策允许),都是极好的。

  “王主任,我知道。我就想着,一次性置办齐整了,免得以后麻烦。钱我准备好了。”王水生语气平静。

  王主任深深地看了他一眼,心里对这个年轻人的评价又高了几分。有本事,有魄力,还有钱!

  “成!既然你决定了,我这边没问题。手续我帮你办,钱交到街道账户就行。”王主任很爽快,“那三间倒座房确实一直空着,卖了也好,给街道回笼点资金。”

  手续办得出奇的顺利。

  王水生当场点出一千二百块钱,换回了崭新的《房产所有证》,上面清晰地写着他的姓名、房屋坐落位置和面积。

  摸着那几张薄薄的纸,王水生心里涌起一股巨大的踏实感和成就感。

  在这个时代,他不仅有了正式的工作,干部的身份,更重要的是,有了真正属于自己的产业!四间房!虽然不大,但这是一个完完全全属于他自己的家,一个可以遮风挡雨、规划未来的根基之地。

  走出街道办,看着手里那串象征着完全所有权的钥匙,王水生觉得北京的阳光都格外明媚。

  安身立命,不外如是。

  下一步,或许该好好规划一下那三间倒座房的用途了。

  当然,最重要的,还是得抓紧解决个人问题。

  媳妇孩子热炕头,那才是完整的人生啊。

  他揣好房本,脚步轻快地朝着家的方向走去,心里充满了对未来的无限憧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