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3章 蔡成功状告李达康!-《名义:正义化身,开局先拷侯亮平》

  蔡成功的喉咙里发出一声怪异的呜咽,像是哭,又像笑。

  他自己都说不清为什么会有这种反应。

  但他清楚,这份自由,是祁同伟给的。

  情绪翻涌上来,他想道谢,却哽在胸口,半个字都说不出。

  直到指间的香烟烧到了尽头,灼痛让他猛然一抖,这才回过神来。

  他怔怔地看着祁同伟,千言万语堵在嘴边,最终一个字也没挤出来。

  这样的结果,对他来说太过震撼。

  他想表达感激,却又觉得任何言语都显得苍白无力。

  可祁同伟没给他机会。

  转身便朝门口走去。

  经过赵东来时,脚步微顿,侧头交代了一句:

  “蔡成功的事,结案了。

  办完手续,让他走。”

  说完,头也不回地离开了。

  直到背影彻底消失,蔡成功仍如坠梦境。

  良久,他对着那空荡的门口,深深弯下了腰。

  若不是这个人,他蔡成功绝不会有今天这样的结局。

  手续办得出奇顺利,就像当初被带进来时那样,签字、盖章、确认,三两下就完了。

  当他攥着自己的包,一步步走出警局大门的那一刻,抬头看见天空湛蓝,白云悠悠。

  仿佛整个世界都被重新洗过一遍。

  他抬手拦了辆出租车,几乎是雀跃地对司机说:

  “去大风厂!”

  原以为司机会一脚油门冲出去,谁知那人回头问了句:

  “大风厂?新大风厂,还是老大风厂?”

  蔡成功一愣,眼神顿时僵住。

  大风厂……还有新旧之分?

  心里咯噔一下,一股说不出的滋味悄然升起。

  他小心翼翼地开口问道:

  “老厂在哪儿?新厂又在什么地方?”

  司机一听,语气顿时不耐烦起来:

  “你真是汉东人吗?连这都不晓得?

  老厂就在市中心那块儿,早拆得差不多了。

  新厂嘛,在城边上,你要去哪个?”

  蔡成功听了,只低低吐出“老厂”两个字,便再没吭声。

  直到车子驶近原大风厂的旧址,眼前尽是围挡与塔吊,尘土飞扬中正在热火朝天地施工。

  他猛然怔住,眼眶一热,泪水止不住地往下淌。

  他的大风厂……没了。

  不只是厂房,连同过去的一切,全都没了。

  可就在那一瞬间,心底有个声音陡然炸开——

  大风厂,是他的!

  他必须把它夺回来!

  与此同时,一则新闻在京州炸开了锅。

  《京州日报》头版赫然登出一条爆炸性消息:

  蔡成功状告李达康!

  谁敢告李达康?

  在这片土地上,李达康是谁?

  那是说一不二、权势如山的人物。

  如今竟有人把诉状递到了法院,而且案子已经被受理。

  这消息如同惊雷,震得整个城市议论纷纷。

  人们难以置信,更无法理解——

  到底是谁,吃了熊心豹子胆?

  而这个人,正是蔡成功。

  离开老厂后,他没有停留,直接驱车前往新厂区。

  在那里,他看见郑西坡的儿子坐在一辆揽胜里,指手画脚,神气十足。

  自己站在门口,却像个局外人,孤零零的,没人多看一眼。

  那些曾喊他“蔡厂长”的工人们,如今擦肩而过,连点头都没有。

  他曾经是这里的主人,现在却成了陌生人。

  没有人记得他,也没有人在乎他是谁。

  虽然看到工人们有了出路,他心里稍稍松了口气,但更多的是一种刺骨的寒意——

  这说明什么?

  说明大风厂已经被彻底瓜分干净了。

  而本该属于他的那一份,被人悄无声息地拿走了。

  厂子是他一手操持起来的,法人是他,责任是他扛的,债务也是他背的。

  可如今,他两手空空,一无所有。

  反倒是旁人,坐享其成,风光无限。

  这不公平,太不公平了。

  他咽不下这口气。

  当天,他就拨通了律师的电话。

  电话那头,律师听完也是一愣,随即心头一动——

  这不是普通的纠纷,这是个机会。

  一个足以改变职业生涯的机会。

  两人深谈良久,最终达成共识:

  告李达康!

  这个选择极为微妙——

  不告正府,不告体制,只告李达康本人。

  理由直击要害:

  为什么非得拆掉大风厂?

  为什么要把企业的控制权强行剥离?

  这不是简单的改制,而是赤裸裸的利益再分配。

  大风厂背后牵扯的资金动辄几十亿。

  蔡成功虽有负债,但资产并不少,否则哪来的诉讼底气?

  更重要的是,厂区土地性质早已变更。

  这块地一旦挂牌出让,价值将飙升至百亿级别,堪称地王中的地王。

  这样的利益格局,谁不动心?

  对那位律师而言,这场官司打下来,名利双收几乎是板上钉钉的事。

  哪怕金钱不算什么,光是能在高院露脸、在全国刷出存在感,就足够诱人。

  这种千载难逢的机会,他怎么可能放过?

  于是第二天一早,蔡成功便手持诉状,走进了高级人民法院的大门。

  一般人闹纠纷,顶多去中级法院。

  可他偏要来高院——这一举动本身就意味深长。

  明摆着是对京州本地司法系统的不信任,是要把事情闹大。

  高院通常不直接受理个人提交的诉状,无论来者是谁。

  可蔡成功不管这些规矩,径直闯进办公区,面对一群低头忙碌的工作人员,大声道:

  “我要起诉!该往哪儿交材料?”

  众人抬头瞥了他一眼,没人回应,各自继续手头的工作。

  这时,旁边一个年轻女孩实在看不过去,轻轻拉了拉他的衣袖,低声提醒:

  “先生,高院一般不接收当事人直接递交的诉状……您还是去基层法院或者中院吧。”

  她只是出于善意。

  毕竟这里事务繁杂,谁也不想为一个看起来莽撞的人费神。

  可若不是她开口,蔡成功恐怕还要僵立在那里。

  其实他哪会不知道这些门道?

  他曾是大风厂的一把手,经历过风浪,懂得规则。

  法律流程,他比许多执业律师都清楚。

  但他今天就是要这么走——

  用最决绝的方式,发出最响亮的声音。

  之所以赶到这儿,就是想闹出点动静来。

  蔡成功头也没回,依旧扯着嗓子喊。

  “我是京州大风厂的厂长蔡成功,我要告李达康!

  中院我不信了,只能来找高院!

  你们要是不敢接状子,我理解。

  但——把院长叫出来!当面跟我说清楚!

  他要是不出来见我,这材料我就直接往京城递!

  你们心里都明白,我什么也不怕,赶紧去!”

  话音一落,整个大厅瞬间安静下来。

  所有人都愣住了,目光齐刷刷落在蔡成功身上。

  告李达康?这种事不是没听说过,可哪一桩真正立住了案?

  现在他竟敢跑到高院门口闹这一出,分明是把法院推上风口浪尖。

  现场不光有刚入职的小书籍员,也有经验老到的法官。

  他们一眼就看出这事的分量,立刻有人转身奔上楼,脚步急促地敲响了老院长办公室的门。

  此时的老院长早已过了退休年龄。

  但因法院局面复杂,上级留他压阵,才一直没走。

  如今陈清泉已进入重点培养名单,他才总算能喘口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