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0章 降维打击-《嗨!我是朱祁钰》

  翌日清晨,王贵率领一万人,每人再额外携带一匹战马,要做到换马不换人。

  用最快的时间抵达也先老巢,将其一举颠覆。

  而李贤则要晚两天出发,在大同城内...

  李贤做最后的战前规划,目前瓦剌和鞑靼在三峡口已经打了许多天。

  双方胜负未分,此时正是前去捡便宜的好时机。

  兵将点起后,李贤则要求还未离开的张輗一起。

  “张将军,与我一同去?”

  张輗在大同磨炼了几年时间,被朱祁钰召回京师,当起了皇帝的贴身保镖。

  面对李贤的邀请,张輗只是稍作推辞,便答应下来。

  出发来大同前,朱祁钰告诉过张輗。

  李贤相邀去观战,你得去。

  至于目的~

  大航海即将开启、北上远东、还要和西方蛮夷来上几场,现在朝廷所拥有的武将就显得有点缺乏。

  说直白点儿,朱祁钰将张輗叫来大同,就是偷师的。

  两天后,五万人加上十来万民夫,浩浩荡荡地朝三峡口出发。

  仅仅几天时间,李贤就将大军带到指定地点。

  十多万人要隐藏起来非常困难,但对李贤来说还是比较容易。

  五万大军分两拨,一波在三峡口东侧,另外一部则藏在南面。

  李贤打算夹击瓦剌和鞑靼。

  之所以敢这么大胆,还不是因为有火器加持。

  站在长满灌木丛的山顶,李贤远眺远处的滚滚烟尘。

  那是瓦剌部。

  而另一侧也浓烟升起,不用说,这便是鞑靼部。

  两部人在两炷香后相遇,没有多余废话,双方直接大打出手。

  副将把千里眼递到李贤手中,拉开长筒,李贤睁只眼闭只眼使用千里眼,观察下面两部对垒情况。

  虽然瓦剌善战,但鞑靼也不差。

  涨势火炮比瓦剌好,鞑靼故意将中军暴露在也先眼前。

  已经吃过几次亏的也先并没有上当,而是将计就计。

  一小股骑兵直冲鞑靼中军。

  鞑靼部本想摆一个口袋阵,将前来袭击中军的瓦剌困在里边。

  这招他们用了好几次,也先也一连上了几次当。

  但今日不同,也先已经想到应对之策。

  冲进中军的瓦剌部,很快就被鞑靼合围。

  但是...

  也先不知从哪儿搞来几门火炮,朝口袋阵的袋子口进行猛烈炮轰。

  而进去的瓦剌部也开始分散开来,在中军里横冲直撞。

  鞑靼所布置的口袋阵很快就被撕开一条口子。

  趁此机会,也先将所有骑兵集中在一起,朝鞑靼中军发起猛烈攻击。

  这时候的鞑靼部想救援中军已经来不及了,两翼虽然在急速靠拢,但也先哪里会让对方得手。

  瓦剌部的步兵便上场了,他们拼尽全力来阻止两翼的合围。

  战斗从上午一直打到快中午,鞑靼部明显有败局显现。

  也先抓住这个机会,朝中军发起最后一道攻击。

  阻挡两翼的步兵,朝鞑靼中军且战且退。

  虽然瓦剌被围,但最中间的却是鞑靼部的中军。

  战斗由原来的方圆五里,变成现在的一二里。

  骑兵已经没法开展冲锋,所有人只能下马充当步兵。

  眼看双方肉搏战越来越激烈,几万人也都挤在了一起...

  李贤让副将朝南面发出信号,一支穿云箭划破晴朗的蓝天。

  ‘咀~嘣~’

  底下的几万人眼瞅着穿云箭在他们上空爆裂开,随之而来的便是万里无云的天空,响起震耳欲聋的雷声。

  ‘轰~轰~轰~’

  雷声刚起,人群中立马就出现爆炸。

  炮弹如雨点般落在两部人马中,还没等也先反应过来时...

  东侧山上也响起雷声...

  这时候,两部人才想起来,大明一直都有灭他们的心思。

  也先率部从南面而逃,鞑靼则是从东面而逃。

  要问,为何不走西面或者北面?

  因为西面是峡谷,北面则是河流。

  两部刚分开,明军火炮便越来越急。

  也先见状,只好带兵回原来地方,打算和鞑靼部一起冲出去。

  可是,李贤怎会给他们这个机会。

  两部已经拼杀一上午,现在明军体力充沛,加上火器弹药充足。

  怎么可能放你离开?

  两部人马刚商议好,李贤就带兵从山上杀下来。

  三眼火铳可不是开玩笑地,何况,三眼火铳并非现在明军主要火枪。

  鸟铳,在去年时就开始在军中服役。

  虽然未大规模服役,但李贤来大同时,朱祁钰特批给他一万把。

  身先士卒的李贤带领两万余明军,从山上犹如猛虎下山,将两部打得毫无还手之力。

  像这种用大规模火器作为压制的打法,别说李贤,就是在场的所有人也是头一次打。

  这种开拓和划时代的打法,李贤也是在尝试。

  毕竟,大明立国八十年来余,还没有哪位前辈这样打过。

  火器对上冷兵器,一种全新的战争模式登上大明舞台。

  两部人马本想冲上来和明军进行肉搏战,可弗朗机的咆哮并未给他们一丝机会。

  加之,山上还有神武大将军在帮忙。

  随着巨灵神布置妥当,一声巨响之后,也先身后十丈地方发生爆炸。

  爆炸发生的地方,两丈之内无人存活,三丈以内绝无完人。

  明军火器装填也需要时间,但就是刚才的火器发威,使瓦剌和鞑靼已经丧失对垒的勇气。

  这时候,东侧伏兵已经赶来和李贤汇合。

  东侧伏兵的装填早就完成,只等跟李贤汇合和将炮弹全部打出去。

  ...没有任何意外,也先被炮弹炸死,鞑靼部跟瓦剌剩余之人全部投降。

  虽然到最后有短兵相接,可是敌人冲到明军阵前时,已是强弩之末。

  打扫战场这事儿,李贤自然不打算做。

  因为明军都有强大的火器了,还需要马刀做什么?拿回去切菜?

  虽然张輗在打扫战场,但他将刀收集在一起,是为何回京后将它们熔炼,然后再制造火器、盔甲,甚至战船的防护板。

  站在山巅,李贤看着山下的一切。

  此时,他震惊了。

  早前,他也曾反对朱祁钰大规模部署和服役火枪火器。

  但今天一战下来,让他彻底认识到,皇帝口中的‘降维打击’是什么。

  从一开始,瓦剌和鞑靼连近身机会都没有。要不是因为要给火炮、火枪装填弹药,恐怕...今日的明军不可能战死一人。

  兄弟们~今晚临时有事,请假一天。

  抱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