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宫之外,夜风如刀,吹得廊下灯笼摇曳不定。
药阁深处,烛火未熄,一盏孤灯映着云知夏苍白如雪的脸。
她倚在案前,指尖仍掐着那方染血的绢布,指节泛白,仿佛要将真相生生嵌入骨血。
咳血的余味还在喉间翻涌,胸口如压千钧,但她不能倒。
太子若死,她便是第一个被推出去祭天的“妖医”。
而真正的毒手,正藏在太医院那群道貌岸然的老者身后,藏在那些被篡改的药方、被掩埋的尸骨之中。
“沈青璃。”她声音低哑,却如寒刃出鞘,“调《养元丹》三年内的所有配方变更记录,一份不落,立刻拿来。”
沈青璃站在门口,手中还端着一碗冷透的药汁。
她望着云知夏唇角未干的血痕,心头一颤。
曾几何时,她也是这药阁里被排挤、被贬斥的助教,是云知夏力排众议,将她从泥泞中拉起,重建药理司规。
如今,她不再是那个只会低头抄方的懦弱女子。
“是。”她转身便走,脚步坚定。
不多时,厚厚一叠纸卷被摊开在案上。
泛黄的墨迹记录着每一味药的用量、产地、炮制法。
云知夏强撑着坐直身躯,指尖一寸寸划过那些字句,目光如鹰隼扫过猎物。
忽然,她停住。
“甘草……原方用陇西甘草,性平和,解百毒。”她低声念着,瞳孔骤缩,“三年前,改成了北地甘草?”
沈青璃凑近细看,皱眉:“北地甘草……不是更烈?常用于驱寒通络,但……它含微量‘霜络碱’,与迷心露共用,会催化毒性沉积心络,形成慢性蚀脉之患!”
“不错。”云知夏冷笑,眼中寒光乍现,“这不是误用,是蓄意替换。他们用最不起眼的一味药,悄悄在太子体内种下死局——名为养元,实为断嗣!”
屋内死寂。
小满站在角落,双手紧紧攥着一卷《药录》,指节发白。
她不过是个药童,可她看得懂药性相冲,也看得懂人心之毒。
她低声问:“掌令使,那……前年东宫暴毙的那个宫女,是不是……”
“查。”云知夏抬眸,目光如炬,“老仵作还在吗?”
话音未落,门外传来沉重脚步。
一位须发皆白的老者拄杖而入,正是刑部退休的仵作秦伯。
他手中捧着一只密封陶罐,里面是那宫女焚化后的骨灰。
“老朽无能,当年查不出死因。”他声音沙哑,却字字如钉,“但今日,我带了‘骨灰萃毒法’的秘方——若骨中有毒沉积,遇‘青露水’必显金纹。”
云知夏点头,亲自取来特制药皿,将骨灰与药水相融。
片刻后,一抹幽金缓缓浮现在灰水中,如蛇游走,与太子心络中那金色颗粒,一模一样!
“同源毒素。”她一字一顿,声音冷得刺骨,“这不是个案,是布局。他们要的不是太子暴毙,而是让他日渐衰弱,脉断神昏,最后……无声无息地断了皇家血脉。”
屋内众人呼吸凝滞。
沈青璃咬牙:“太医院……有人勾结外臣,意图动摇国本!”
“所以,”云知夏缓缓站起,哪怕每一步都像踩在刀尖上,她依旧挺直脊背,“我不能只治病,我要把这毒根,一寸寸挖出来。”
她翻开《千金方残卷》,指尖落在一段几乎被虫蛀毁的古术上——“逆脉引毒术”。
“以针导毒,逆流而出,引至皮表,再以膏药吸附。”她低声解析,“此术失传百年,因施术者需以药感为引,稍有偏差,心脉即断。”
小满颤声问:“那……有多险?”
“九死一生。”她淡淡道,“但我别无选择。”
沈青璃忽然跪下,从怀中取出一个玉盒,打开,是一朵凝霜般的雪莲蕊,晶莹剔透,寒气逼人。
“这是我师门至宝,雪莲蕊,护心阳,稳神魂。”她抬头,眼中含泪却坚毅,“掌令使,我愿为监制药膏者,以命相护。”
小满也上前一步:“《药录》与《命录》我已双档并录,全程记档。若掌令使倒下,我们也要让天下知道,是谁在用药杀人,是谁在以命救国!”
烛火摇曳,映照着药阁内每一张肃穆的脸。
这不是一场医治,而是一场宣战。
第三日清晨,天光未亮,东宫前已人头攒动。
太医院众医列阵于阶下,白袍如雪,却如刀阵森然。
柳元敬亲至殿外,须发皆张:“云掌令!此术逆天而行,若太子有个三长两短,你担得起这江山之重?!”
云知夏立于阶前,素衣如雪,唇色苍白,却目光如电。
她缓缓抬眸,扫过那一张张道貌岸然的脸,终于开口,声音不大,却字字如钉入地:
“若他死于旧法,是你们的责任;若死于新术,是我的。我,认。”
说罢,她转身登阶,脚步未停,衣袂翻飞,如雪中孤鹤,直入东宫正殿。
太子仍昏迷不醒,胸口微弱起伏,面色青灰如死。
满殿文武屏息,皇帝紧握龙椅扶手,目光死死盯着她。
云知夏走到榻前,缓缓取出九枚银针,指尖微颤,却稳如磐石。
她闭目,深吸一口气,药感自丹田升起,如潮水般蔓延四肢百骸——
那一瞬,她的意识仿佛化作一缕无形之丝,顺着指尖,悄然探入太子的经络之中。
血流、脉动、脏腑的微颤……一一在她脑海中浮现。
而在那最深处,一团漆黑如墨的毒流,正沿着心络缓缓蠕动,如同蛰伏的毒蛇,伺机噬心。
她睫毛轻颤,额角渗出冷汗。
药感穿透生死之界,她终于“看”到了那毒的轨迹——
就在此时,殿外忽有暗卫疾驰而至,墨十单膝跪地,声音低沉如雷:“掌令使,通风者已斩。但……他袖中藏有半张密令,指向宫中某位贵人。”
云知夏未动,只指尖微屈,九针在手,寒光凛冽。
她睁开眼,眸底如渊,映着太子青灰的脸,也映着这满殿人心的深渊。
银针悬于半空,只待落下一瞬——
她闭目,药感再启,意识沉入那错综复杂的经络迷宫,追寻那毒流的源头。
她闭目施针,药感如丝如缕,顺着指尖银针悄然渗入太子经络。
那一瞬,天地仿佛静止,万籁俱寂,唯有她心神所聚,如鹰隼俯冲**山万壑之间,直击命门。
太子体内,经络如河,血流如溪,而那团漆黑如墨的毒流,正沿着心络缓缓蠕动,似有灵性,如蛇潜行,每一寸推进,都在侵蚀生机。
云知夏的意识如刃,剖开迷障,清晰“见”到毒素的轨迹——它已深入“神阙”与“膻中”之间,再进一步,便是心脉崩裂、神魂溃散之局!
不能再等!
她十指微颤,却稳若磐石,九枚银针在掌中如星子排布,指力一吐,银光乍闪——
“回天引!”
针落如雨,分刺“天泉”“极泉”“阴郄”“通里”等九处逆脉要穴,针尖入肉三分,角度毫厘不差。
她以药感为引,以气血为桥,硬生生在经络中逆向开辟一条通路,将那股毒流强行折返,逼向皮表!
殿内死寂,连皇帝的呼吸都凝滞了。
忽然,太子喉间一声闷响,胸口剧烈起伏,猛地张口——
“哇”地一声,呕出一块黑如焦炭、腥臭扑鼻的血块,落地竟“滋滋”作响,腐蚀青砖!
众人骇然退后。
而太子原本青灰的面色,竟以肉眼可见的速度褪去死气,呼吸渐稳,胸膛起伏有力。
他眼皮微动,缓缓睁开,目光虽弱,却清明如初雪。
满殿哗然!
太子嘴唇微动,声音沙哑却字字清晰:“柳元敬……不该掌太医院。”
一句话,如惊雷炸裂!
柳元敬当场踉跄后退,脸色惨白如纸:“你……你说什么?!”
皇帝猛地站起,龙袍翻飞,颤声问:“你……清醒了?你一直……听得见?”
太子缓缓转头,目光扫过殿中众人,最终落在皇帝脸上,点头:“父皇……我一直醒着。只是……说不出话,动不了身。”
此言一出,满殿死寂,继而哗然四起!
文武百官面面相觑,太医院诸医脸色铁青,有人冷汗直流,有人目光闪烁。
原来太子并非昏迷,而是被药控神志,沦为傀儡!
而主持药方的,正是太医院院正——柳元敬!
云知夏缓缓松针,九针拔出,每根针尖都凝着一丝黑血。
她指尖发凉,额上冷汗如雨,胸口却骤然一紧,仿佛有千斤巨石压落!
“轰——”
心口剧痛如刀绞,她猛地咳出一口鲜血,猩红溅在雪白衣襟上,如雪地绽梅。
眼前一黑,身形晃了晃,直直倒下。
“掌令使!”小满惊叫。
墨十早已怒目如血,目光扫过殿门,只见一名太监正欲悄然溜走,袖中鼓囊。
他身形一闪,如鬼魅掠出,刀光如电——
“咔!”
人头落地,尸身倒伏。
墨十从其怀中抽出半张密笺,上书“银针九路,逆脉导毒,手法已录,速呈徐大人”。
徐太医亲信,通风报信!
“好一个太医院!”墨十怒极,刀锋直指殿中群医,“你们不救太子,反要毁我掌令使之术!”
就在此时,殿外一阵沉稳脚步由远及近,玄色蟒袍翻飞,寒风卷入,一道峻拔身影大步而入——
靖王萧临渊。
他眸如寒星,扫过满殿狼藉,目光落在云知夏苍白如纸的脸上,眼底骤然翻涌风暴。
他大步上前,俯身将她抱起,动作轻得仿佛捧着易碎的琉璃。
“你赢了天下。”他低头,声音低哑,几不可闻,“却差点……输了自己。”
药阁众人齐齐跪地,沈青璃含泪高呼:“掌令使!”
唯有小满未跪,她跪在云知夏倒下的地方,拾起那枚染血的银针,指尖抚过针尖黑血,低声喃喃:
“她没倒,我们就不能停。”
烛火摇曳,映着那枚银针,寒光未熄。
而云知夏陷入无边黑暗,意识沉坠如渊。
在那混沌深处,似有一缕白影缓缓浮现——
一位老妪,白发如雪,手执药杵,立于雾中,轻轻捣药,声声入梦。
药阁深处,烛火未熄,一盏孤灯映着云知夏苍白如雪的脸。
她倚在案前,指尖仍掐着那方染血的绢布,指节泛白,仿佛要将真相生生嵌入骨血。
咳血的余味还在喉间翻涌,胸口如压千钧,但她不能倒。
太子若死,她便是第一个被推出去祭天的“妖医”。
而真正的毒手,正藏在太医院那群道貌岸然的老者身后,藏在那些被篡改的药方、被掩埋的尸骨之中。
“沈青璃。”她声音低哑,却如寒刃出鞘,“调《养元丹》三年内的所有配方变更记录,一份不落,立刻拿来。”
沈青璃站在门口,手中还端着一碗冷透的药汁。
她望着云知夏唇角未干的血痕,心头一颤。
曾几何时,她也是这药阁里被排挤、被贬斥的助教,是云知夏力排众议,将她从泥泞中拉起,重建药理司规。
如今,她不再是那个只会低头抄方的懦弱女子。
“是。”她转身便走,脚步坚定。
不多时,厚厚一叠纸卷被摊开在案上。
泛黄的墨迹记录着每一味药的用量、产地、炮制法。
云知夏强撑着坐直身躯,指尖一寸寸划过那些字句,目光如鹰隼扫过猎物。
忽然,她停住。
“甘草……原方用陇西甘草,性平和,解百毒。”她低声念着,瞳孔骤缩,“三年前,改成了北地甘草?”
沈青璃凑近细看,皱眉:“北地甘草……不是更烈?常用于驱寒通络,但……它含微量‘霜络碱’,与迷心露共用,会催化毒性沉积心络,形成慢性蚀脉之患!”
“不错。”云知夏冷笑,眼中寒光乍现,“这不是误用,是蓄意替换。他们用最不起眼的一味药,悄悄在太子体内种下死局——名为养元,实为断嗣!”
屋内死寂。
小满站在角落,双手紧紧攥着一卷《药录》,指节发白。
她不过是个药童,可她看得懂药性相冲,也看得懂人心之毒。
她低声问:“掌令使,那……前年东宫暴毙的那个宫女,是不是……”
“查。”云知夏抬眸,目光如炬,“老仵作还在吗?”
话音未落,门外传来沉重脚步。
一位须发皆白的老者拄杖而入,正是刑部退休的仵作秦伯。
他手中捧着一只密封陶罐,里面是那宫女焚化后的骨灰。
“老朽无能,当年查不出死因。”他声音沙哑,却字字如钉,“但今日,我带了‘骨灰萃毒法’的秘方——若骨中有毒沉积,遇‘青露水’必显金纹。”
云知夏点头,亲自取来特制药皿,将骨灰与药水相融。
片刻后,一抹幽金缓缓浮现在灰水中,如蛇游走,与太子心络中那金色颗粒,一模一样!
“同源毒素。”她一字一顿,声音冷得刺骨,“这不是个案,是布局。他们要的不是太子暴毙,而是让他日渐衰弱,脉断神昏,最后……无声无息地断了皇家血脉。”
屋内众人呼吸凝滞。
沈青璃咬牙:“太医院……有人勾结外臣,意图动摇国本!”
“所以,”云知夏缓缓站起,哪怕每一步都像踩在刀尖上,她依旧挺直脊背,“我不能只治病,我要把这毒根,一寸寸挖出来。”
她翻开《千金方残卷》,指尖落在一段几乎被虫蛀毁的古术上——“逆脉引毒术”。
“以针导毒,逆流而出,引至皮表,再以膏药吸附。”她低声解析,“此术失传百年,因施术者需以药感为引,稍有偏差,心脉即断。”
小满颤声问:“那……有多险?”
“九死一生。”她淡淡道,“但我别无选择。”
沈青璃忽然跪下,从怀中取出一个玉盒,打开,是一朵凝霜般的雪莲蕊,晶莹剔透,寒气逼人。
“这是我师门至宝,雪莲蕊,护心阳,稳神魂。”她抬头,眼中含泪却坚毅,“掌令使,我愿为监制药膏者,以命相护。”
小满也上前一步:“《药录》与《命录》我已双档并录,全程记档。若掌令使倒下,我们也要让天下知道,是谁在用药杀人,是谁在以命救国!”
烛火摇曳,映照着药阁内每一张肃穆的脸。
这不是一场医治,而是一场宣战。
第三日清晨,天光未亮,东宫前已人头攒动。
太医院众医列阵于阶下,白袍如雪,却如刀阵森然。
柳元敬亲至殿外,须发皆张:“云掌令!此术逆天而行,若太子有个三长两短,你担得起这江山之重?!”
云知夏立于阶前,素衣如雪,唇色苍白,却目光如电。
她缓缓抬眸,扫过那一张张道貌岸然的脸,终于开口,声音不大,却字字如钉入地:
“若他死于旧法,是你们的责任;若死于新术,是我的。我,认。”
说罢,她转身登阶,脚步未停,衣袂翻飞,如雪中孤鹤,直入东宫正殿。
太子仍昏迷不醒,胸口微弱起伏,面色青灰如死。
满殿文武屏息,皇帝紧握龙椅扶手,目光死死盯着她。
云知夏走到榻前,缓缓取出九枚银针,指尖微颤,却稳如磐石。
她闭目,深吸一口气,药感自丹田升起,如潮水般蔓延四肢百骸——
那一瞬,她的意识仿佛化作一缕无形之丝,顺着指尖,悄然探入太子的经络之中。
血流、脉动、脏腑的微颤……一一在她脑海中浮现。
而在那最深处,一团漆黑如墨的毒流,正沿着心络缓缓蠕动,如同蛰伏的毒蛇,伺机噬心。
她睫毛轻颤,额角渗出冷汗。
药感穿透生死之界,她终于“看”到了那毒的轨迹——
就在此时,殿外忽有暗卫疾驰而至,墨十单膝跪地,声音低沉如雷:“掌令使,通风者已斩。但……他袖中藏有半张密令,指向宫中某位贵人。”
云知夏未动,只指尖微屈,九针在手,寒光凛冽。
她睁开眼,眸底如渊,映着太子青灰的脸,也映着这满殿人心的深渊。
银针悬于半空,只待落下一瞬——
她闭目,药感再启,意识沉入那错综复杂的经络迷宫,追寻那毒流的源头。
她闭目施针,药感如丝如缕,顺着指尖银针悄然渗入太子经络。
那一瞬,天地仿佛静止,万籁俱寂,唯有她心神所聚,如鹰隼俯冲**山万壑之间,直击命门。
太子体内,经络如河,血流如溪,而那团漆黑如墨的毒流,正沿着心络缓缓蠕动,似有灵性,如蛇潜行,每一寸推进,都在侵蚀生机。
云知夏的意识如刃,剖开迷障,清晰“见”到毒素的轨迹——它已深入“神阙”与“膻中”之间,再进一步,便是心脉崩裂、神魂溃散之局!
不能再等!
她十指微颤,却稳若磐石,九枚银针在掌中如星子排布,指力一吐,银光乍闪——
“回天引!”
针落如雨,分刺“天泉”“极泉”“阴郄”“通里”等九处逆脉要穴,针尖入肉三分,角度毫厘不差。
她以药感为引,以气血为桥,硬生生在经络中逆向开辟一条通路,将那股毒流强行折返,逼向皮表!
殿内死寂,连皇帝的呼吸都凝滞了。
忽然,太子喉间一声闷响,胸口剧烈起伏,猛地张口——
“哇”地一声,呕出一块黑如焦炭、腥臭扑鼻的血块,落地竟“滋滋”作响,腐蚀青砖!
众人骇然退后。
而太子原本青灰的面色,竟以肉眼可见的速度褪去死气,呼吸渐稳,胸膛起伏有力。
他眼皮微动,缓缓睁开,目光虽弱,却清明如初雪。
满殿哗然!
太子嘴唇微动,声音沙哑却字字清晰:“柳元敬……不该掌太医院。”
一句话,如惊雷炸裂!
柳元敬当场踉跄后退,脸色惨白如纸:“你……你说什么?!”
皇帝猛地站起,龙袍翻飞,颤声问:“你……清醒了?你一直……听得见?”
太子缓缓转头,目光扫过殿中众人,最终落在皇帝脸上,点头:“父皇……我一直醒着。只是……说不出话,动不了身。”
此言一出,满殿死寂,继而哗然四起!
文武百官面面相觑,太医院诸医脸色铁青,有人冷汗直流,有人目光闪烁。
原来太子并非昏迷,而是被药控神志,沦为傀儡!
而主持药方的,正是太医院院正——柳元敬!
云知夏缓缓松针,九针拔出,每根针尖都凝着一丝黑血。
她指尖发凉,额上冷汗如雨,胸口却骤然一紧,仿佛有千斤巨石压落!
“轰——”
心口剧痛如刀绞,她猛地咳出一口鲜血,猩红溅在雪白衣襟上,如雪地绽梅。
眼前一黑,身形晃了晃,直直倒下。
“掌令使!”小满惊叫。
墨十早已怒目如血,目光扫过殿门,只见一名太监正欲悄然溜走,袖中鼓囊。
他身形一闪,如鬼魅掠出,刀光如电——
“咔!”
人头落地,尸身倒伏。
墨十从其怀中抽出半张密笺,上书“银针九路,逆脉导毒,手法已录,速呈徐大人”。
徐太医亲信,通风报信!
“好一个太医院!”墨十怒极,刀锋直指殿中群医,“你们不救太子,反要毁我掌令使之术!”
就在此时,殿外一阵沉稳脚步由远及近,玄色蟒袍翻飞,寒风卷入,一道峻拔身影大步而入——
靖王萧临渊。
他眸如寒星,扫过满殿狼藉,目光落在云知夏苍白如纸的脸上,眼底骤然翻涌风暴。
他大步上前,俯身将她抱起,动作轻得仿佛捧着易碎的琉璃。
“你赢了天下。”他低头,声音低哑,几不可闻,“却差点……输了自己。”
药阁众人齐齐跪地,沈青璃含泪高呼:“掌令使!”
唯有小满未跪,她跪在云知夏倒下的地方,拾起那枚染血的银针,指尖抚过针尖黑血,低声喃喃:
“她没倒,我们就不能停。”
烛火摇曳,映着那枚银针,寒光未熄。
而云知夏陷入无边黑暗,意识沉坠如渊。
在那混沌深处,似有一缕白影缓缓浮现——
一位老妪,白发如雪,手执药杵,立于雾中,轻轻捣药,声声入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