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知夏陷入无边黑暗,意识如沉渊底,四面皆是冷雾缠绕。
她分不清自己是在呼吸,还是早已死去。
可那捣药声,一声一声,却如钟鼓,穿透迷雾,敲在心上。
“咚、咚、咚……”
她睁不开眼,却仿佛看见了——雾中白影伫立,一位老妪白发如雪,手执药杵,身披褪色的青灰布衣,正是她前世在药理研究所时的导师,人称“药婆婆”。
她曾是国际顶尖毒理学泰斗,一生救人无数,也亲手判定过无数生死。
她说:“医者不是神,但必须比神更清醒。”
“婆婆……”云知夏在意识深处喃喃,“我又活过来了?”
药婆婆停下捣药,抬眼望她,目光慈祥却锐利如刀:“你前世救人千例,心血耗尽,死于一场背叛。今生重启药感,是逆天借命。你以为这身本事,是白来的?”
云知夏心头一震。
药感——那是她前世独有的天赋,一种近乎直觉的药物感知力。
能闻毒于未发,辨病于无形,甚至能在千种药材中,精准捕捉那一丝致病根源。
可她从未深究其源。
此刻婆婆抚上她心口,指尖冰凉,却如烙铁般灼痛:“药感通脉,需以心血为引。每一次施术,都是以心脉为炉,炼毒为药。你救一人,便损一分心神。救得越多,命越短。”
云知夏猛然睁眼:“那我为何还能活?”
“因为你够狠。”婆婆轻笑,“你救的,都是该救的人。而你放过的人,大多该死。”
她怔住。
前世她曾拒救一名贪污医药款的官员,任其毒发身亡。
也曾亲手销毁一批被污染的疫苗,哪怕万人咒骂。
她从不自诩仁医,只信——医道,有尺。
“所以……不是不能用。”她终于明白。
“是得学会——”药婆婆目光如炬,“谁该死,谁该活。”
话音落,雾散。
云知夏猛地吸进一口气,眼睫轻颤,睁开了眼。
窗外晨光微透,药阁内药香氤氲。
她躺在软榻上,身上盖着墨色锦被,手腕搭着三根银线,连着脉枕,墨八正守在一旁,神色紧绷。
“掌令使!”小竹扑进来,眼眶通红,“你终于醒了!御医说你心脉受损,再用九针逆脉之术,必暴毙于诊台!”
云知夏缓缓坐起,胸口仍闷痛如压巨石,但她眼神清明,如寒潭映月。
“安神汤善堂的患者名单,查到了吗?”
小竹一愣,忙递上一卷纸:“查到了。名单共七十三人,其中四十九人曾服役于北境铁骑营,退伍后多有夜惊、失语、幻听之症,正是战后癔症典型。”
云知夏指尖划过名单,忽然停住。
“这些人……是不是都长期服用‘清脉散’?”
“是!徐太医以‘调养心神’为由,免费施药,已持续三月。”
她冷笑出声。
好一招借刀杀人!
敌人根本不是想用“清脉散”散毒,而是借这味药做掩护,筛选出心智不稳、易受操控之人,再以其中掺入的“迷心露”缓慢侵蚀神志——长期服用者,会逐渐丧失自主意识,成为言听计从的傀儡!
这不是投毒,是养兵。
一支藏于民间、无人察觉的傀儡军!
“徐太医书房搜出的东西呢?”她问。
沈青璃推门而入,手中捧着一册泛黄手稿,声音微颤:“《药感初探》……是他对您施针手法的模仿笔记。虽粗劣不堪,但……已窥得一二门径。”
云知夏接过,翻看几页,眸光骤冷。
他们已经开始学了。
而一旦学会,便能以毒术反制医术,甚至伪造她曾用过的针法,嫁祸于她。
她缓缓合上手稿,抬眼扫过药阁众人。
“从今日起,药阁新规——所有解毒方案,必须设‘代价评估’。”
众人一怔。
“救一人,是否会害十人?若救了恶人,反致更多无辜受害,那这‘救’,还是医道吗?”
她站起身,哪怕脚步虚浮,脊背却挺得笔直。
“我授你们‘药感三阶’——一感残留,察毒之痕;二感趋势,预病之向;三感人心,判生死之界。”
她看向小竹:“你昨夜完成的尿液试剂筛查,结果如何?”
小竹挺直腰背:“三名患者尿液呈靛蓝色反应,确认长期服用‘迷心露’!已秘密隔离。”
云知夏点头,眼中终于掠过一丝赞许。
这才是药阁该有的样子——不是只会熬药的小婢,而是能斩断阴谋于未发的利刃。
她缓步走向窗边,望着药阁外晨雾缭绕的宫墙,低声问:“墨八,我昏迷几日?”
“三日。”
“靖王来过几次?”
“每日辰时,必来一次。今日尚未至。”
她勾唇,却不回头:“告诉他,我不需要探病,只需要——所有人,记住自己的命,是谁给的。”
墨八垂首,却在她转身刹那,低声问:“掌令使,若……您不在了呢?”
云知夏脚步微顿。
她没有回答,只是走向案前,提笔写下一道密令,而后唤来老锁匠,指着药阁最深处那排乌木药柜,一字一句道:
“我要你打造新柜——唯有掌令使血印,与三人密钥共启,方可取毒药。”
药阁深处,铁钉敲入乌木的闷响一声声回荡,如同心跳,沉稳而冷峻。
老锁匠佝偻着背,额上沁出细汗,手中铜凿精准凿刻机关槽口。
那排新柜通体漆黑,无锁无匙,唯有正中嵌着一块温润玉片——需掌令使以指尖血印激活,再配合三名指定之人各自持有的密钥铜牌,方能开启。
“此柜一旦闭合,三日无启,内中毒药自会成灰。”云知夏立于柜前,声音清冷如霜,“从今往后,药阁之毒,不再由一人之念生杀予夺,而是由规则定生死。”
墨八站在阴影里,手按刀柄,喉结微动。
他方才那一问,并非质疑,而是恐惧——她太冷静了,冷静得像一柄出鞘后便不肯归鞘的刀。
她安排后事的样子,仿佛早已预知自己将燃尽于某一场风暴。
“掌令使……”他低声道,“若你不在了呢?”
药阁外,晨光渐亮。
一群十三四岁的小满(药阁学徒)正立于庭院中央的铁碑前,齐声朗读《药律十诫》。
清脆的童音穿透薄雾,一字一句,如钉入地:
“一诫:药无善恶,用者有心……
二诫:救一人而害十人,非仁术也……
三诫:医者执刀,不跪权贵,不惧生死……”
云知夏望着她们,目光微动。
她没有回头,只淡淡道:“那就让规则活着。”
夜色再度垂落,万籁俱寂。
药阁早已闭门落钥,唯有铁碑前一盏孤灯摇曳。
云知夏独自立于此,风拂起她素白衣袂,像一株生在绝崖的药草,孤绝而坚韧。
她从怀中取出一支琉璃管,管中幽蓝液体缓缓流转,标签上写着“断魂霜”——此药无色无味,三滴入血,心脉立断,连御医院的老太医都查不出端倪。
她曾用它,也防过它。
可此刻,她轻轻旋开铁碑底座暗格,将“断魂霜”取出,换入另一支琉璃管。
新药呈琥珀色,温润如蜜,标签仅书三字:“护心丹”。
她凝视着那支新药,指尖轻抚管壁,低语如风:
“毒可杀人,药亦可弑神……但我,只做执刀之人。”
话音未落,远处脚步急促,小竹破夜而来,发丝凌乱,手中紧攥一张纸条:“掌令使!昭宁宫井水毒素再度变异!今日清晨,三名宫婢呕吐昏厥,尿液呈紫黑色!御医院束手无策……但……但化验结果显示,新型毒素中竟含一种从未见过的复合成分——其分子结构……与您昨夜梦中提到的‘血引剂’……极为相似!”
云知夏猛地抬眼。
血引剂——她前世在毒理实验室的未完成项目,一种能通过血液共鸣激活隐性毒素的催化媒介,理论上可让沉睡多年的毒在宿主体内突然暴发。
她从未发表,从未记录于任何正式档案,仅存于梦中婆婆提及的只言片语。
可现在,它出现了。
她仰望夜空,血月低悬,如一只不闭的眼睛,冷冷俯视人间。
风掠过铁碑,碑文在月下泛着冷光。
她指尖仍触着“护心丹”的琉璃管,指节微微发白。
“你教我活……”她轻声说,声音几不可闻,“是想让我,替你报仇吗?”
远处檐角,墨八立于黑暗之中,刀已出鞘三寸。
他望着她的背影,第一次,眼中浮起惧色——
不是怕敌。
是怕她把自己,一点一点,燃成灰烬。
她分不清自己是在呼吸,还是早已死去。
可那捣药声,一声一声,却如钟鼓,穿透迷雾,敲在心上。
“咚、咚、咚……”
她睁不开眼,却仿佛看见了——雾中白影伫立,一位老妪白发如雪,手执药杵,身披褪色的青灰布衣,正是她前世在药理研究所时的导师,人称“药婆婆”。
她曾是国际顶尖毒理学泰斗,一生救人无数,也亲手判定过无数生死。
她说:“医者不是神,但必须比神更清醒。”
“婆婆……”云知夏在意识深处喃喃,“我又活过来了?”
药婆婆停下捣药,抬眼望她,目光慈祥却锐利如刀:“你前世救人千例,心血耗尽,死于一场背叛。今生重启药感,是逆天借命。你以为这身本事,是白来的?”
云知夏心头一震。
药感——那是她前世独有的天赋,一种近乎直觉的药物感知力。
能闻毒于未发,辨病于无形,甚至能在千种药材中,精准捕捉那一丝致病根源。
可她从未深究其源。
此刻婆婆抚上她心口,指尖冰凉,却如烙铁般灼痛:“药感通脉,需以心血为引。每一次施术,都是以心脉为炉,炼毒为药。你救一人,便损一分心神。救得越多,命越短。”
云知夏猛然睁眼:“那我为何还能活?”
“因为你够狠。”婆婆轻笑,“你救的,都是该救的人。而你放过的人,大多该死。”
她怔住。
前世她曾拒救一名贪污医药款的官员,任其毒发身亡。
也曾亲手销毁一批被污染的疫苗,哪怕万人咒骂。
她从不自诩仁医,只信——医道,有尺。
“所以……不是不能用。”她终于明白。
“是得学会——”药婆婆目光如炬,“谁该死,谁该活。”
话音落,雾散。
云知夏猛地吸进一口气,眼睫轻颤,睁开了眼。
窗外晨光微透,药阁内药香氤氲。
她躺在软榻上,身上盖着墨色锦被,手腕搭着三根银线,连着脉枕,墨八正守在一旁,神色紧绷。
“掌令使!”小竹扑进来,眼眶通红,“你终于醒了!御医说你心脉受损,再用九针逆脉之术,必暴毙于诊台!”
云知夏缓缓坐起,胸口仍闷痛如压巨石,但她眼神清明,如寒潭映月。
“安神汤善堂的患者名单,查到了吗?”
小竹一愣,忙递上一卷纸:“查到了。名单共七十三人,其中四十九人曾服役于北境铁骑营,退伍后多有夜惊、失语、幻听之症,正是战后癔症典型。”
云知夏指尖划过名单,忽然停住。
“这些人……是不是都长期服用‘清脉散’?”
“是!徐太医以‘调养心神’为由,免费施药,已持续三月。”
她冷笑出声。
好一招借刀杀人!
敌人根本不是想用“清脉散”散毒,而是借这味药做掩护,筛选出心智不稳、易受操控之人,再以其中掺入的“迷心露”缓慢侵蚀神志——长期服用者,会逐渐丧失自主意识,成为言听计从的傀儡!
这不是投毒,是养兵。
一支藏于民间、无人察觉的傀儡军!
“徐太医书房搜出的东西呢?”她问。
沈青璃推门而入,手中捧着一册泛黄手稿,声音微颤:“《药感初探》……是他对您施针手法的模仿笔记。虽粗劣不堪,但……已窥得一二门径。”
云知夏接过,翻看几页,眸光骤冷。
他们已经开始学了。
而一旦学会,便能以毒术反制医术,甚至伪造她曾用过的针法,嫁祸于她。
她缓缓合上手稿,抬眼扫过药阁众人。
“从今日起,药阁新规——所有解毒方案,必须设‘代价评估’。”
众人一怔。
“救一人,是否会害十人?若救了恶人,反致更多无辜受害,那这‘救’,还是医道吗?”
她站起身,哪怕脚步虚浮,脊背却挺得笔直。
“我授你们‘药感三阶’——一感残留,察毒之痕;二感趋势,预病之向;三感人心,判生死之界。”
她看向小竹:“你昨夜完成的尿液试剂筛查,结果如何?”
小竹挺直腰背:“三名患者尿液呈靛蓝色反应,确认长期服用‘迷心露’!已秘密隔离。”
云知夏点头,眼中终于掠过一丝赞许。
这才是药阁该有的样子——不是只会熬药的小婢,而是能斩断阴谋于未发的利刃。
她缓步走向窗边,望着药阁外晨雾缭绕的宫墙,低声问:“墨八,我昏迷几日?”
“三日。”
“靖王来过几次?”
“每日辰时,必来一次。今日尚未至。”
她勾唇,却不回头:“告诉他,我不需要探病,只需要——所有人,记住自己的命,是谁给的。”
墨八垂首,却在她转身刹那,低声问:“掌令使,若……您不在了呢?”
云知夏脚步微顿。
她没有回答,只是走向案前,提笔写下一道密令,而后唤来老锁匠,指着药阁最深处那排乌木药柜,一字一句道:
“我要你打造新柜——唯有掌令使血印,与三人密钥共启,方可取毒药。”
药阁深处,铁钉敲入乌木的闷响一声声回荡,如同心跳,沉稳而冷峻。
老锁匠佝偻着背,额上沁出细汗,手中铜凿精准凿刻机关槽口。
那排新柜通体漆黑,无锁无匙,唯有正中嵌着一块温润玉片——需掌令使以指尖血印激活,再配合三名指定之人各自持有的密钥铜牌,方能开启。
“此柜一旦闭合,三日无启,内中毒药自会成灰。”云知夏立于柜前,声音清冷如霜,“从今往后,药阁之毒,不再由一人之念生杀予夺,而是由规则定生死。”
墨八站在阴影里,手按刀柄,喉结微动。
他方才那一问,并非质疑,而是恐惧——她太冷静了,冷静得像一柄出鞘后便不肯归鞘的刀。
她安排后事的样子,仿佛早已预知自己将燃尽于某一场风暴。
“掌令使……”他低声道,“若你不在了呢?”
药阁外,晨光渐亮。
一群十三四岁的小满(药阁学徒)正立于庭院中央的铁碑前,齐声朗读《药律十诫》。
清脆的童音穿透薄雾,一字一句,如钉入地:
“一诫:药无善恶,用者有心……
二诫:救一人而害十人,非仁术也……
三诫:医者执刀,不跪权贵,不惧生死……”
云知夏望着她们,目光微动。
她没有回头,只淡淡道:“那就让规则活着。”
夜色再度垂落,万籁俱寂。
药阁早已闭门落钥,唯有铁碑前一盏孤灯摇曳。
云知夏独自立于此,风拂起她素白衣袂,像一株生在绝崖的药草,孤绝而坚韧。
她从怀中取出一支琉璃管,管中幽蓝液体缓缓流转,标签上写着“断魂霜”——此药无色无味,三滴入血,心脉立断,连御医院的老太医都查不出端倪。
她曾用它,也防过它。
可此刻,她轻轻旋开铁碑底座暗格,将“断魂霜”取出,换入另一支琉璃管。
新药呈琥珀色,温润如蜜,标签仅书三字:“护心丹”。
她凝视着那支新药,指尖轻抚管壁,低语如风:
“毒可杀人,药亦可弑神……但我,只做执刀之人。”
话音未落,远处脚步急促,小竹破夜而来,发丝凌乱,手中紧攥一张纸条:“掌令使!昭宁宫井水毒素再度变异!今日清晨,三名宫婢呕吐昏厥,尿液呈紫黑色!御医院束手无策……但……但化验结果显示,新型毒素中竟含一种从未见过的复合成分——其分子结构……与您昨夜梦中提到的‘血引剂’……极为相似!”
云知夏猛地抬眼。
血引剂——她前世在毒理实验室的未完成项目,一种能通过血液共鸣激活隐性毒素的催化媒介,理论上可让沉睡多年的毒在宿主体内突然暴发。
她从未发表,从未记录于任何正式档案,仅存于梦中婆婆提及的只言片语。
可现在,它出现了。
她仰望夜空,血月低悬,如一只不闭的眼睛,冷冷俯视人间。
风掠过铁碑,碑文在月下泛着冷光。
她指尖仍触着“护心丹”的琉璃管,指节微微发白。
“你教我活……”她轻声说,声音几不可闻,“是想让我,替你报仇吗?”
远处檐角,墨八立于黑暗之中,刀已出鞘三寸。
他望着她的背影,第一次,眼中浮起惧色——
不是怕敌。
是怕她把自己,一点一点,燃成灰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