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5章 交换情报-《西拉斯如是说》

  门被麦迪逊关上。

  那是一扇厚重的、镶嵌在金属框内的实心玻璃门。

  随着一声沉闷而精确的“咔哒”声,它与门框严丝合缝地贴合。

  外部走廊的声响被瞬间隔绝,将这间位于图书馆三楼边缘的讨论室,变成了一个近乎于全景敞视的、与世隔绝的容器。

  光线透过巨大的落地玻璃墙,毫无保留地倾泻进来,将室内的一切都映照得纤毫毕现,却又因为绝对的安静而显得略微不真实。

  它就像一个用于观察两只极其罕有的、掠食性物种进行交配使用的、透明的标本盒。

  “这里足够安全吗?”

  凯莱布的声音打破了这片被光线填充的沉寂。

  “非常安全。”

  麦迪逊转过身,背靠着冰冷的门板。

  她没有立刻走过来。

  站在门边,环抱着双臂,用一种近乎于无机的、不带任何情绪的目光审视着他。

  目光不再是之前在阳光下那种经过精心包装的、热情洋溢的友好,而是剥离了所有社交辞令后的审视,锐利、冷静。

  仿佛在用一台精密的光谱仪,分析一块未知金属的内在成分与杂质。

  “我确认一下,”

  声音也变了,失去了所有的元音拖长,变得平直、清脆,精确,如同一根探针,

  “你是‘墨菲斯’(morpheus)。”

  她没有用问句,而是陈述。

  “‘自由战士’网站的资深杀手,战绩列表中包括一名迈阿密警察工会的退休主席、一名新奥尔良的海关主管,以及几位在并购案中行为过于激进的商界人士。”

  “真名是凯莱布·万斯。

  职业是摄影师。”

  他回应道,神态自若地接受着她的观察,甚至微微调整了一下站姿,让自己在光线下的轮廓显得更加清晰。

  “资料中,你的职业是金融分析师。”

  她的审视没有放松。

  “那是业余爱好,”

  凯莱布微笑着解释,笑容精致、完美、自我强调,如同橱窗里陈列的奢侈品,

  “摄影才是我的本职工作。

  我痴迷于光影、构图,以及……记录一个人从生到死的全过程。

  捕捉那个从充满生机到彻底静止的瞬间,那才是最完美的画面。

  这才是我真正擅长的事。”

  他一边说着,一边不紧不慢地打开了他的moleskine笔记本,铜制八角圆珠笔的笔尖,在某一页的空白处轻轻一点,留下一个看不见的印记。

  “那么,你是——”

  他抬起眼,视线迅速地落在她身上,

  “‘caelus_in_mmis’(燃烧的天空),对吗?”

  他同样用的是陈述句。

  这个代号在网站内部如同一个都市传说。

  出手次数寥寥无几,但每一次的目标都极具分量。

  其完成方式更是充满了某种匪夷所思的艺术感与破坏性,仿佛从不考虑成本与后果,行动更像是一场随心所欲的行为艺术。

  “没错。”

  得到确认后,麦迪逊终于从门口走了过来。

  步伐轻盈而稳定,脚下的那双做旧款运动鞋踩在光洁的地板上,几乎没有发出声音。

  她拉开他对面的椅子坐下。

  动作间有一种长期接受高等教育与体育训练所共同塑造出的、流畅而舒展的从容。

  她坐下后,身体并未进入谈判姿态,而是微微后仰,将脊背完全交给了椅背,展现出一种根植于骨髓的松弛感。

  一条腿优雅地交叠在另一条腿上,这个姿势让她身上那件看似平平无奇的灰色卫衣,在胸前绷出一道充满力量感的柔和曲线。

  脚尖在空中划出一个几乎不可见的、慵懒的圆弧。

  仿佛接下来的谈话内容,真的与讨论下一季的巴黎时装周并无区别。

  双方都没有对这突如其来的坦诚感到意外,更没有多余的寒暄。

  他们事先并未约定合作,只是各自接取了任务。

  麦迪逊主动联系了一个以“墨菲斯”为名、寻求向导的账户。

  而刚才在惠特尼大道上的那段看似轻松的对话,便是最后的确认仪式。

  一个只有内行才能听懂的、关于价格的暗语。

  西拉斯的悬赏金是五万,而去年一位在离任后迅速死于一场“意外”的德州州长,其悬赏金是两万五千,只有资深人士才知道这个——那正是“caelus_in_mmis”的着名手笔。

  当然,单位是虚拟币。

  那个精确的数字对比,就是一把确认彼此身份的钥匙。

  至于现实身份,只要听上去逻辑自洽就足够了。

  在这个时代,于公开身份上进行彻底的伪造,其难度与成本远超一次刺杀本身。

  “谈谈我们的‘课题目标’吧,”

  她开口,语调恢复了轻快,但底色已然不同,

  “首先,消除分歧。从报酬说起。”

  “我个人对金钱不感兴趣。”

  凯莱布平静地回答。

  这不是客套,而是事实。

  “那很好。”

  麦迪逊的嘴角勾起一抹纯粹的笑容,干净、明亮,却又带着一种功能性的冷漠,如同手术刀在无影灯下的反光,

  “那五万,我可以将其以匿名方式,全数捐赠给‘全球希望阵线’。”

  “那个组织?”

  凯莱布的眉毛微不可查地动了一下。

  “是的,”

  她似乎觉得这个想法非常有趣,身体因为轻笑而微动,卫衣的褶皱随之变幻,“他们的制度架构和资金监管漏洞百出,就像一个用渔网做的水桶。

  如果你只是想把一笔钱最高效地‘花掉’,而不是让它真正发挥什么正面作用,他们是最佳选择。

  不像‘救助儿童会’或‘医生无国界’,有时会多此一举,询问你是否需要配合进行税务筹划。”

  她停顿了一下。

  “那么,报酬分配就这么定了?”

  “没问题。”

  “良好的开始。”

  她赞许道,双手十指交叉,优雅地放在桌上,形成一个稳固的结构,

  “第二步,共享情报。最重要的一环。”

  “合理。”

  凯莱布点头。

  情报,永远是刺杀行动中那根最纤细、也最致命的神经。

  只有掌握足够详实准确的情报,才能制定出兼具可行性与可靠性的计划。

  对于他们这种行业顶端的从业者而言,目的远不止于成功,更在于毫发无损地全身而退。

  那是顶尖与普通的根本区别。

  “那从我先开始?”

  凯莱布提议。

  “我先来。”

  麦迪逊打断了他,语气不容置喙,带着一种理所当然的意味,

  “我是这次合作的发起者,理应先展示诚意。”

  “也好。我才刚到耶鲁。”

  凯莱布从善如流,向后完全靠在椅背上,双手交叉在胸前,做出一个专注的倾听姿态。

  麦迪逊开始陈述,语速平稳,不带任何修饰词:

  “上午八点十五分起床,通过客房服务订购一份早餐。

  九点整,沿惠特尼大道步行至研究楼,停留二十分钟后离开。

  九点半至十一点四十五分,在斯特林纪念图书馆二楼的阅览室读书。

  中午十二点,通常与伊莎贝拉·罗西前往用餐,菜品偏好意大利烩饭或西班牙海鲜饭。

  下午一点半,返回图书馆。

  五点整,返回酒店的公寓。”

  “准确吗?”

  “非常准确。

  过去三十天内,至少有二十五天如此。

  两天他单独用餐,推测是与伊莎贝拉存在分歧或有临时工作安排。

  其余三天,日程有细微变化,但主体动线不变。”

  “潜入的杀手呢?”

  “对他毫无影响。

  白天的刺杀,他会去看一眼。像看一场乏味的街头表演一样。

  夜晚的,几乎都在他察觉前就被校警和纽黑文警方解决。

  他的电话线路只提供留言服务,有一次纽黑文警方负责人亲自上门告知情况,被他以‘打扰私人时间’为由,痛斥了一顿。

  刺杀过程与媒体报道的大同小异,细节有出入,但核心是一致的——滑稽得像一场闹剧。”

  “我想听一些不一样的。”

  凯莱布的指尖在笔记本封皮上轻轻敲击着。

  “当然。”

  麦迪逊的眼神锐利了起来,闪烁着兴奋,

  “这些杀手使用的武器,性能表现得极其糟糕。

  这非常不正常。

  友利坚的民用枪械制造业,其成熟度足以让一个普通人轻易获得可靠的制式装备。

  过往那些同行表现愚蠢,通常源于临场紧张、突发意外或是执行层面的失误,很少错在器材准备这种基础环节上。”

  “角度很对。所以?”

  “所以我调查了这些武器的来源。纽黑文,教堂街,一家名为‘老兵之家’的武器店。

  当我检索这家店的商业注册信息时,发现它的所有者名为马丁·劳伦斯。

  这个人,上个月刚从韦恩集团旗下的一家安保子公司离职,随即全款接手了这家店。”

  她停了下来,直视着凯莱布。

  “我想,你知道这意味着什么。”

  是的,谁都清楚。

  韦恩集团是伊米塔多公司最紧密的商业盟友之一。

  这无异于说,那群可怜的杀手用来行刺的工具,是从刺杀目标的朋友那里订购的。

  “这不正常。”

  凯莱莱布用四个字总结道。

  “所以我做出了一个合理的推测,”

  麦迪逊继续,语调中带着一丝智力上的优越感,

  “西拉斯·布莱克伍德有渠道和那些……‘耗材’进行对接,并诱骗他们接受了虚假的情报与不可靠的支援。”

  “就这些?”

  凯莱布的笔尖在笔记本上轻轻敲击,发出“嗒、嗒”的轻响。

  这条信息链明显还有继续深挖的潜力,他不相信她会止步于此。

  就在这时,一阵模糊的喧闹声隐约穿透了厚重的玻璃墙。

  像是某个学生社团的成员在走廊里爆发出一阵善意的、充满活力的哄笑,声音年轻而无忧无虑。

  那声音只持续了短短几秒,便随着脚步声远去。

  麦迪逊和凯莱布的表情都没有任何变化,仿佛那声音来自另一个维度,与他们毫不相干。

  “当然不。”

  麦迪逊嘴角的弧度再次扬起,混杂着轻蔑与兴奋,

  “我通过个人渠道,拿到了几份那些杀手的审讯口供。

  他们大多被认定患有严重的精神障碍,口供未被官方采信。

  但里面的信息,非常……令人震惊。”

  “比如?”

  “比如,西拉斯能操纵一支名为‘黑影兵团’的忍者部队;

  耶鲁大学的官方地图是个可耻的骗局,真正的地图价值连城;

  西拉斯可以暂停时间;

  西拉斯给伊莎贝拉·罗西施加了某种源于中世纪的恶毒诅咒,他是个可憎的巫师。”

  “听上去的确很荒谬。”

  “但非常有逻辑。”

  麦迪逊纠正道,眼中闪烁着解谜者独有的光芒,

  “准确地说,这些荒诞的内容,不像一个精神病人的胡言乱语,更像一个极度聪明的人,为了达到特定目的而精心编织的故事。

  其核心只有两个字:诱导。”

  “诱导他们相信自己面对的是一个超自然、无法用常理揣度的敌人,从而放弃个人的战术规划,转而相信荒诞不经的‘攻略’。”

  凯莱布接话,他的思维与她完美地对上了频率。

  “完全正确。”

  麦迪逊赞赏地看着他,

  “那么,轮到你了。你的情报呢?”

  凯莱布翻动着他的笔记本,纸页发出清脆的声响。

  “在来耶鲁之前,我一直在关注西拉斯的信息。

  和你一样,我也觉得不正常。

  不过,我的切入点不是装备,而是单纯的直觉。”

  直觉。

  这是他最大的秘密,也是他能成为“墨菲斯”的根本。

  表面上,他善于分析,逻辑缜密。

  但那其实是一种表象,一种用来包装和解释结果的工具。

  他的思考过程与常人完全相反。

  尤其在面对复杂问题时,他会先凭借一种近乎于神启的、毫无缘由的直觉,在脑海中设定一个预设的答案。

  然后,再用他强大的逻辑能力和信息搜集能力,去反向推导出证明这个答案所需的过程与依据。

  这听上去荒谬绝伦,却又异常奏效。

  “我在‘自由战士’网站上,用不同的身份信息注册了二十个新账户,分五天,每天用四个账户接取了刺杀西拉斯的任务。

  就在我接单后的几分钟内,一个名为‘塞勒斯’(cyrus)的账户,无一例外地联系了我所有的马甲,询问是否需要‘信息支持服务’。

  他们声称自己是一个专为杀手群体服务的情报机构。”

  “那根本不存在。”

  “当然不存在。

  虽然这的确是个优秀的商业模式——售卖淘金的地图,永远比亲自去淘金更稳定、利润更丰厚。”

  凯莱布的语气带着自信和得意,

  “我几乎可以肯定那是西拉斯本人,或他的直属下属。

  但我还是做了进一步的确认。”

  “我操纵其中几个账户,伪装成不同类型的杀手——有破产的失业工人、有因医疗账单走投无路的病患、有幻想一夜暴富的边缘青年——向‘塞勒斯’购买了情报。

  内容确如你所列举,既荒谬,又在某种扭曲的逻辑下能够自洽,并且展现出一种该死的、令人着迷的控制欲。”

  他说完,合上了笔记本,发出一声轻响。

  讨论室内再次陷入了沉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