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月的广州,天气愈发闷热,午后时常有一场骤雨,将街道洗刷一遍,但水汽蒸腾,更添几分黏腻。这种天气,似乎也映照着“远婷电子行”阁楼里,萧远和马婷婷的心情——在期待中夹杂着一丝不易察觉的焦灼。
自5月2日向伊万发出那封至关重要的电报后,时间已经过去了半个多月。这期间,萧远成功与赵老板达成了赊购协议,周伟华也基本摸清了北上的物流渠道,小店甚至已经用有限的资金预先采购了一小批电子表和计算器。一切准备工作都在有条不紊地进行,但核心的回应,始终悬而未决。
等待,尤其是这种可能决定未来数年发展轨迹的等待,最是磨人。萧远表面上依旧沉稳,每日打理店铺、分析信息,但马婷婷能感觉到,他翻阅报纸时目光停留的时间更长了,尤其是在国际版块,关注着任何与北方邻国相关的只言片语。她自己也同样心绪不宁,记账时偶尔会走神,核算好的数字需要反复确认。
这天下午,天气阴沉,乌云低垂,似乎酝酿着一场更大的雷雨。店里没什么客人,马婷婷在柜台后整理着票据,萧远则在阁楼上,对着一张小比例的中国地图,用铅笔轻轻勾勒着从广州到哈尔滨的铁路线,脑海里模拟着货物运输的路径和时间。
突然,楼下传来邮递员熟悉的喊声:“萧远!电报!”
这一声,如同投入平静湖面的石子,瞬间打破了店铺里压抑的宁静。萧远几乎是立刻从椅子上弹了起来,三步并作两步冲下阁楼。马婷婷也立刻放下手中的东西,紧张地站了起来,目光紧盯着门口。
邮递员将一份电报收据递进来,需要签收。萧远强压着激动,迅速签下名字,接过那份薄薄却重若千钧的电报纸。他甚至没有立刻拆开,而是对邮递员道了声谢,然后拿着电报,对马婷婷使了个眼色,两人默契地迅速回到了阁楼。
阁楼里光线有些昏暗,窗外乌云翻滚。萧远深吸一口气,撕开了电报封口。马婷婷屏住呼吸,凑近前来。
电文是用英文写的,这是他们和伊万约定的沟通语言,以避免俄语或中文在翻译过程中可能出现的歧义。萧远的目光快速扫过电文开头,那是伊万公司的抬头和标准的问候语。他的心跳开始加速。
跳过格式化的部分,核心内容跃然纸上:
“……贵方五月二日电悉,合作意向与框架我方完全赞同并深感欣喜。当前我方市场需求极为迫切,远超此前预估。现提供首期需求清单,望贵方尽最大努力满足……”
接下来,是一串列得密密麻麻的商品清单和数量。
萧远逐行往下看,瞳孔微微收缩。马婷婷在一旁,随着他的阅读,呼吸也变得急促起来。
清单上,原本试单的电子表数量从200只直接跃升至5000只!计算器从100个增加到2000个!这已经是原先预估的五到十倍。
但这还不是全部。清单下方,新增了数个项目:
“羽绒服(男/女款),3000件。”
“各类肉罐头、水果罐头,5000罐。”
“高度白酒( preferably 50度以上),1000瓶。”
“手电筒及备用电池,2000套。”
“民用望远镜,500个。”
林林总总,几乎涵盖了一切在轻工业匮乏地区可能成为硬通货的生活物资和实用品。每项后面都标注了伊万期望的规格和大致价格区间,看得出对方是做了市场调研的。
萧远的心算能力不差,他快速地将这些项目的总价值在脑中过了一遍。即便按照伊万给出的、比国内零售价高出不少的价格上限来计算,这批货物的总采购成本,也稳稳地超过了二十万元人民币!这还不包括即将产生的、同样不菲的物流费用。
二十万!
这个数字像一记重锤,敲在萧远和马婷婷的心头。他们现有的全部流动资金,加上刚刚从赵老板那里争取来的赊购额度,满打满算,也才刚刚够到十万的门槛。这意味着,资金缺口高达一倍!
【系统提示(LV7功能:风险预警/资讯分析辅助):检测到关键信息输入。订单总额评估:极高(超出当前资本承受能力)。需求真实性评估:基于历史交易记录及目标区域社会经济数据,真实性与紧迫性概率为85%。风险点:资金链断裂风险(极高),供应链组织难度(高),物流时效与安全风险(中)。机遇评估:利润空间巨大(预计毛利率150%-300%),可快速确立渠道优势。建议:全力争取,但需立即解决资金瓶颈,并强化供应链管理。】
系统的分析冰冷而客观,印证了萧远最直接的感受:机会是真的,天大;风险也是真的,足以致命。
“二十万……还不算运费……”马婷婷的声音带着一丝颤抖,她捂着嘴,难以置信地看着电文上的数字,“这……这也太多了!我们哪里去找这么多钱?”
萧远没有立刻回答,他反复看了两遍电文,目光最终停留在最后一段话上:
“萧先生,马女士,请理解我方市场的急切。此类物资在此地已成为战略级商品,价格每日都在飞涨。若贵方能尽快组织货源发运,我方愿意接受更高的报价,并优先以美元现金结算首批货物的大部分款项。时间,就是金钱,更是机遇。盼速复。伊万。”
“美元现金结算……优先支付……”萧远喃喃地重复着这几个关键词。伊万的措辞非常明确,他不仅需求量大,而且愿意为速度和可靠性支付溢价,甚至暗示了灵活的付款方式。这极大地增强了这笔交易的可操作性。
“婷婷,”萧远抬起头,眼中虽然仍有凝重,但更多的是一种被巨大挑战激发出的锐利光芒,“伊万没有开玩笑。他那边的情况,可能比我们想象的还要严峻。这单生意,风险极大,但如果我们能做成了,利润可能比预想的还要高!而且,他能接受美元结算,这能帮我们绕过很多麻烦。”
马婷婷也强迫自己冷静下来,重新审视电文。作为财务管家,她对数字天生敏感:“可是远哥,就算利润再高,我们首先得把货备齐发出去。二十万的货,就算赵老板肯赊一半,我们也还得拿出十万的真金白银。加上运费、保险,我们现有的钱远远不够。难道……又要去借那种钱?”她指的是利息高昂的民间借贷,上次的经历让她心有余悸。
萧远走到窗边,看着窗外乌云密布的天空,豆大的雨点开始砸在玻璃上,噼啪作响。他的大脑在飞速运转。
“民间借贷是最后的选择,利息太高,会吞噬掉大部分利润。”他转过身,语气坚定,“我们得再找赵老板谈一次!这次订单量翻了十倍,我们的筹码也更足了。争取让他把赊购的比例再提高,或者延长账期。另外,清单里新增的羽绒服、罐头、白酒这些,得找新的供应商,同样要谈赊账。”
他顿了顿,继续分析,更像是在梳理自己的思路:“伊万强调时间和美元结算,这是我们的突破口。我们可以告诉他,全力组织货源需要资金支持,希望他能预付一部分定金,哪怕只是百分之十,也能解决大问题。同时,我们要立刻开始行动,分头去找其他商品的供应商,不能只依赖赵老板。”
雨越下越大,天色昏暗如同傍晚。阁楼里,只有电报纸被捏紧的细微声响和窗外哗啦啦的雨声。
机遇如同一道强烈的闪电,划破了沉寂的天空,但也带来了震耳欲聋的雷鸣和倾盆而下的暴雨。是躲在屋里避雨,还是冲进雨里,去搏取那风雨过后可能出现的彩虹?
答案,似乎已经不言而喻。
“婷婷,”萧远的声音打破了沉默,带着一种破釜沉舟的决心,“回电告诉伊万,清单我们接下了!我们会尽全力以最快速度备货。但同时,要明确告诉他我们的资金困难,希望他能支持一部分定金,并确认美元结算的具体比例和方式。这是我们接下这笔巨单的前提。”
马婷婷看着萧远眼中熟悉的光芒,那是他做出重大决定时常有的神色。她深吸一口气,压下心中的不安,点了点头:“好,我这就去起草回电。语气要坚定,但困难也要说清楚。”
“嗯。”萧远赞许地看了她一眼,“另外,等雨小点,我去找赵老板。伟华那边,让他别光摸渠道了,也开始打听一下羽绒服、罐头这些货的源头厂家在哪里。这一仗,我们必须打赢!”
窗外的暴雨,仿佛是为他们吹响的冲锋号角。小小的“远婷电子行”,即将迎来一场关乎命运的豪赌。而伊万的这份清单,就是赌桌上那份分量最重的筹码。
自5月2日向伊万发出那封至关重要的电报后,时间已经过去了半个多月。这期间,萧远成功与赵老板达成了赊购协议,周伟华也基本摸清了北上的物流渠道,小店甚至已经用有限的资金预先采购了一小批电子表和计算器。一切准备工作都在有条不紊地进行,但核心的回应,始终悬而未决。
等待,尤其是这种可能决定未来数年发展轨迹的等待,最是磨人。萧远表面上依旧沉稳,每日打理店铺、分析信息,但马婷婷能感觉到,他翻阅报纸时目光停留的时间更长了,尤其是在国际版块,关注着任何与北方邻国相关的只言片语。她自己也同样心绪不宁,记账时偶尔会走神,核算好的数字需要反复确认。
这天下午,天气阴沉,乌云低垂,似乎酝酿着一场更大的雷雨。店里没什么客人,马婷婷在柜台后整理着票据,萧远则在阁楼上,对着一张小比例的中国地图,用铅笔轻轻勾勒着从广州到哈尔滨的铁路线,脑海里模拟着货物运输的路径和时间。
突然,楼下传来邮递员熟悉的喊声:“萧远!电报!”
这一声,如同投入平静湖面的石子,瞬间打破了店铺里压抑的宁静。萧远几乎是立刻从椅子上弹了起来,三步并作两步冲下阁楼。马婷婷也立刻放下手中的东西,紧张地站了起来,目光紧盯着门口。
邮递员将一份电报收据递进来,需要签收。萧远强压着激动,迅速签下名字,接过那份薄薄却重若千钧的电报纸。他甚至没有立刻拆开,而是对邮递员道了声谢,然后拿着电报,对马婷婷使了个眼色,两人默契地迅速回到了阁楼。
阁楼里光线有些昏暗,窗外乌云翻滚。萧远深吸一口气,撕开了电报封口。马婷婷屏住呼吸,凑近前来。
电文是用英文写的,这是他们和伊万约定的沟通语言,以避免俄语或中文在翻译过程中可能出现的歧义。萧远的目光快速扫过电文开头,那是伊万公司的抬头和标准的问候语。他的心跳开始加速。
跳过格式化的部分,核心内容跃然纸上:
“……贵方五月二日电悉,合作意向与框架我方完全赞同并深感欣喜。当前我方市场需求极为迫切,远超此前预估。现提供首期需求清单,望贵方尽最大努力满足……”
接下来,是一串列得密密麻麻的商品清单和数量。
萧远逐行往下看,瞳孔微微收缩。马婷婷在一旁,随着他的阅读,呼吸也变得急促起来。
清单上,原本试单的电子表数量从200只直接跃升至5000只!计算器从100个增加到2000个!这已经是原先预估的五到十倍。
但这还不是全部。清单下方,新增了数个项目:
“羽绒服(男/女款),3000件。”
“各类肉罐头、水果罐头,5000罐。”
“高度白酒( preferably 50度以上),1000瓶。”
“手电筒及备用电池,2000套。”
“民用望远镜,500个。”
林林总总,几乎涵盖了一切在轻工业匮乏地区可能成为硬通货的生活物资和实用品。每项后面都标注了伊万期望的规格和大致价格区间,看得出对方是做了市场调研的。
萧远的心算能力不差,他快速地将这些项目的总价值在脑中过了一遍。即便按照伊万给出的、比国内零售价高出不少的价格上限来计算,这批货物的总采购成本,也稳稳地超过了二十万元人民币!这还不包括即将产生的、同样不菲的物流费用。
二十万!
这个数字像一记重锤,敲在萧远和马婷婷的心头。他们现有的全部流动资金,加上刚刚从赵老板那里争取来的赊购额度,满打满算,也才刚刚够到十万的门槛。这意味着,资金缺口高达一倍!
【系统提示(LV7功能:风险预警/资讯分析辅助):检测到关键信息输入。订单总额评估:极高(超出当前资本承受能力)。需求真实性评估:基于历史交易记录及目标区域社会经济数据,真实性与紧迫性概率为85%。风险点:资金链断裂风险(极高),供应链组织难度(高),物流时效与安全风险(中)。机遇评估:利润空间巨大(预计毛利率150%-300%),可快速确立渠道优势。建议:全力争取,但需立即解决资金瓶颈,并强化供应链管理。】
系统的分析冰冷而客观,印证了萧远最直接的感受:机会是真的,天大;风险也是真的,足以致命。
“二十万……还不算运费……”马婷婷的声音带着一丝颤抖,她捂着嘴,难以置信地看着电文上的数字,“这……这也太多了!我们哪里去找这么多钱?”
萧远没有立刻回答,他反复看了两遍电文,目光最终停留在最后一段话上:
“萧先生,马女士,请理解我方市场的急切。此类物资在此地已成为战略级商品,价格每日都在飞涨。若贵方能尽快组织货源发运,我方愿意接受更高的报价,并优先以美元现金结算首批货物的大部分款项。时间,就是金钱,更是机遇。盼速复。伊万。”
“美元现金结算……优先支付……”萧远喃喃地重复着这几个关键词。伊万的措辞非常明确,他不仅需求量大,而且愿意为速度和可靠性支付溢价,甚至暗示了灵活的付款方式。这极大地增强了这笔交易的可操作性。
“婷婷,”萧远抬起头,眼中虽然仍有凝重,但更多的是一种被巨大挑战激发出的锐利光芒,“伊万没有开玩笑。他那边的情况,可能比我们想象的还要严峻。这单生意,风险极大,但如果我们能做成了,利润可能比预想的还要高!而且,他能接受美元结算,这能帮我们绕过很多麻烦。”
马婷婷也强迫自己冷静下来,重新审视电文。作为财务管家,她对数字天生敏感:“可是远哥,就算利润再高,我们首先得把货备齐发出去。二十万的货,就算赵老板肯赊一半,我们也还得拿出十万的真金白银。加上运费、保险,我们现有的钱远远不够。难道……又要去借那种钱?”她指的是利息高昂的民间借贷,上次的经历让她心有余悸。
萧远走到窗边,看着窗外乌云密布的天空,豆大的雨点开始砸在玻璃上,噼啪作响。他的大脑在飞速运转。
“民间借贷是最后的选择,利息太高,会吞噬掉大部分利润。”他转过身,语气坚定,“我们得再找赵老板谈一次!这次订单量翻了十倍,我们的筹码也更足了。争取让他把赊购的比例再提高,或者延长账期。另外,清单里新增的羽绒服、罐头、白酒这些,得找新的供应商,同样要谈赊账。”
他顿了顿,继续分析,更像是在梳理自己的思路:“伊万强调时间和美元结算,这是我们的突破口。我们可以告诉他,全力组织货源需要资金支持,希望他能预付一部分定金,哪怕只是百分之十,也能解决大问题。同时,我们要立刻开始行动,分头去找其他商品的供应商,不能只依赖赵老板。”
雨越下越大,天色昏暗如同傍晚。阁楼里,只有电报纸被捏紧的细微声响和窗外哗啦啦的雨声。
机遇如同一道强烈的闪电,划破了沉寂的天空,但也带来了震耳欲聋的雷鸣和倾盆而下的暴雨。是躲在屋里避雨,还是冲进雨里,去搏取那风雨过后可能出现的彩虹?
答案,似乎已经不言而喻。
“婷婷,”萧远的声音打破了沉默,带着一种破釜沉舟的决心,“回电告诉伊万,清单我们接下了!我们会尽全力以最快速度备货。但同时,要明确告诉他我们的资金困难,希望他能支持一部分定金,并确认美元结算的具体比例和方式。这是我们接下这笔巨单的前提。”
马婷婷看着萧远眼中熟悉的光芒,那是他做出重大决定时常有的神色。她深吸一口气,压下心中的不安,点了点头:“好,我这就去起草回电。语气要坚定,但困难也要说清楚。”
“嗯。”萧远赞许地看了她一眼,“另外,等雨小点,我去找赵老板。伟华那边,让他别光摸渠道了,也开始打听一下羽绒服、罐头这些货的源头厂家在哪里。这一仗,我们必须打赢!”
窗外的暴雨,仿佛是为他们吹响的冲锋号角。小小的“远婷电子行”,即将迎来一场关乎命运的豪赌。而伊万的这份清单,就是赌桌上那份分量最重的筹码。